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云南省陆良县植烟土壤及烟叶中铜、锌、铁、锰、硼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参照土壤微量元素丰缺标准,陆良县植烟区土壤有效铁含量(76.78 mg/kg)、有效锰含量(36.80 mg/kg)极高,有效铜含量(1.59 mg/kg)、有效锌含量(2.13 mg/kg)较高,有效硼含量(0.54 mg/kg)适中;烟叶中各微量元素含量都较为丰富,烟叶铜含量为0.12~62.99 mg/kg,与土壤有效铜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056),受海拔高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烟叶锌含量为12.62~162.26 mg/kg,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0.084),受土壤有效态锌含量及土壤pH值的影响较大;烟叶铁含量为71.40~1 861.64 mg/kg,与土壤有效铁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081),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烟叶锰含量为13.73~1 020.22 mg/kg,与土壤有效锰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0.258),受土壤有效态锰含量、海拔高度、土壤pH值的影响较大;烟叶硼含量为0.58~75.17 mg/kg,与土壤有效硼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047),受海拔高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昌图县典型耕地棕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定适合辽宁省昌图县的施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室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辽宁省昌图县典型耕地棕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现状。[结果]该地区的有效铁、锰、铜和锌的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双井子镇的有效锌含量低至(0.29±0.24)mg/kg。该地区有效硼、铁、锰、铜和锌的含量分别为(0.73±0.35)、(28.00±11.90)、(33.96±8.58)、(1.46±0.42)和(1.21±0.59)mg/kg。该地区锌含量的变异度最高,其变异系数达48.81%,锰含量的变异度最低,其变异系数为25.28%。该地区土壤中有效硼和锰的含量较高,73.82%的地区有效硼含量达高量水平,94.55%的地区有效锰含量达高量水平 有效铁和铜的含量较适中 土壤中的有效锌较缺乏,89.93%的地区有效锌含量为缺乏,仅有0.31%的土壤中有效锌含量达高量水平。[结论]该地区土壤中有效锌缺乏严重,应多注意补充有效锌肥。  相似文献   

3.
研究山西省原平市玉米种植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情况及其与有机质和pH之间的关系,为当地玉米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研究区域玉米种植区划,采集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有机质以及微量元素铜、锌、镍、铁、锰、硒和钙的含量,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土壤微量元素全量与有机质和pH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平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10~53.98 g/kg,平均值为17.29 g/kg;pH为7.50~8.66,平均值为8.08,表明原平市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铜、锌、镍、铁、锰、硒和钙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0.61 mg/kg、68.47 mg/kg、33.30 mg/kg、2.92%、578.13 mg/kg、0.28 mg/kg和4.07%,其中,锌、镍、锰、硒的平均值高于山西省背景值,铜、铁、钙的平均值低于山西省对应元素土壤背景值。铜、锌、硒含量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铁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钙含量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锌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亳州市耕地土壤养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对安徽省亳州市耕地土壤养分调查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平均仅为16.21g/kg;有效磷含量为13.66mg/kg;速效钾含量为217mg/kg;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铜、铁、锰的有效含量较适宜,但有效锌较低,并且难以靠增加有机质来提高。土壤中有效磷与速效钾变异较大。从北向南,土壤的养分不平衡明显,需农田测土配方施肥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陕南茶园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陕南茶园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的含量与分布,为陕南茶园的培肥管理及茶叶生产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陕南茶园268个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铜的含量,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分析陕南茶园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pH、有机质的相关关系。【结果】陕南茶园土壤有效铁含量普遍偏高,平均值79.98 mg/kg,远高于临界值(4.5 mg/kg);土壤有效锰含量变幅较大,且普遍严重缺乏,平均值53.31 mg/kg,远低于临界值(100 mg/kg);有效硼缺乏较为严重,平均值0.49 mg/kg,稍低于临界值(0.5 mg/kg)。从整体来看,陕南茶园土壤并不缺锌、铜,有效锌含量平均值2.71 mg/kg,高于临界值(1.5 mg/kg);有效铜含量平均值3.60 mg/kg,高于临界值(2.0 mg/kg)。陕南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地区表现有差异,其中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的排序为紫阳>平利>南郑>西乡,有效锰的排序为紫阳>西乡>南郑>平利,有效硼的排序为紫阳>南郑=平利>西乡,有效铜排序为平利>紫阳>南郑>西乡。5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pH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有效锰、有效硼与土壤有机质相关性不显著,但其余3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结论】陕南茶园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各等级分布频率不同,表明陕南茶园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是不均衡的,且不同地区的土壤间微量元素含量具有一定差异,应根据各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情况进行配方施肥,并且多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6.
1 耕地土壤养分综述 博乐市4476个样点测定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92 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9537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2.80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308.00 mg/kg;有效铁平均含量为7.5 mg/kg;有效锰平均含量为4.93 mg/kg;有效铜平均含量为0.98 mg/kg;有效锌平均含量为0.77mg/kg;有效硼平均含量为2.22 mg/kg;平均pH值为8.54.  相似文献   

7.
为黔东南州合理施用微肥提供依据,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采自贵州省黔东南州16个县市稻田土壤有效铁、锰、铜、锌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黔东南州16个县市稻田土壤中有效铁的平均含量为202.88 mg/kg,变异范围为1.38~478.88 mg/kg;有效锰的平均含量为38.97 mg/kg,变异范围为25.60~144.31mg/kg;有效铜的平均含量为6.63mg/kg,变异范围为4.45~8.29mg/kg;有效锌的平均含量值为11.07mg/kg,变异范围为4.57~21.85mg/kg。贵州省黔东南州稻田土壤中有效铁、锰含量处于高等水平,有效铜、锌含量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山西省核桃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情况,探讨其丰缺状况,为指导核桃丰产栽培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山西核桃主产区汾阳市、左权县、盂县、黎城县及古县核桃园0~30 cm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pH值以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8.26,95.2%的土壤为微碱性土壤;山西核桃主产区土壤肥力总体水平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4 g/kg,70.2%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和有磷缺乏,平均含量分别为52.3、11.0 mg/kg,缺乏比例分别占67.5%和60.0%;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70 mg/kg,大部分地区速效钾丰富,过量比例为61.9%;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为5.25、0.89、0.85、5.34 mg/kg,存在不同程度的铁、锰、锌缺乏以及铜、锌过量。不同县市、同一县市不同核桃种植地之间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近郊蔬菜保护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沈阳市近郊采集了336个蔬菜保护地耕层土样,通过室内化验分析查明了保护地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含量状况.调查区土壤有效性锰、铁、铜、锌、硼、硅的含量变幅较大,其中,尤以有效铜的变化幅度最大,平均含量为5.81 mg/kg,最低含量为0.02 mg/kg,最高达24.59 mg/kg,两者相差1200多倍.有效锌的变化幅度为0.02~7.83 mg/kg,平均4.89 mg/kg.有效铁和有效锰的含量分别为15.49~140.24 mg/kg,4.77~83.66 mg/kg,平均为83.09 mg/kg和13.93 mg/kg.有效硼的变化幅度为0.12~0.86 mg/kg,平均0.39 mg/kg.有效硅的变化幅度为152~964 mg/kg,平均443.08 mg/kg.土壤微量元素变化幅度大与土壤类型、棚龄和施肥水平有直接关系.碳酸盐土壤上的保护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普遍偏低,其他土壤的相差不大.随着保护地棚龄的增加,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略有提高,变幅缩小.按大田土壤的微量元素丰缺指标,本区的有效铁丰富的占100%;有效锰丰富的占67.86%,缺乏的占32.14%;有效铜丰富的占100%;有效锌丰富的占98.8%,缺乏的占1.2%;有效硼丰富的占23.81%,缺乏的占76.19%;有效硅丰富的占100%.  相似文献   

10.
天水市麦积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天水市麦积区17个乡镇的耕地土壤分区域进行了采样、测定,结果表明,麦积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1.35 g/kg、全氮含量0.76 g/kg、全磷含量0.78 g/kg、碱解氮含量56 mg/kg、有效磷含量13.2 mg/kg、速效钾含量224 mg/kg、全钾含量20.3 g/kg;铜含量1.10 mg/kg,有效铁含量8.38 mg/kg、有效锌含量1.12 mg/kg、有效锰含量11.77 mg/kg、有效硼含量0.29 mg/kg。总体评价结果为有机质处于较缺水平,速效磷、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属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和有效硼处于缺乏水平,速效钾和有效铜处于丰富水平。全氮、全磷、碱解氮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速效磷上升幅度较大,全钾、速效钾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1.
以白水县为研究对象,对农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使用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发现,白水县土壤养分有机质的平均值为14.13 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59.06 mg/kg、11.93 mg/kg、146.07 mg/kg。有机质和碱解氮缺乏,各个养分均为中等变异。  相似文献   

12.
博白县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为科学施用微肥提供参考,对博白县耕地土壤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的有效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耕地土壤有效铁(98.97%)和有效铜(96.07%)含量较高,基本不缺乏,而缺乏有效锰、锌、硼的耕地土壤分别占58.43%、46.21%和40.86%;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酸碱度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有效磷...  相似文献   

13.
为摸清正定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对该县具有代表性的2 000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正定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6.0 g/kg、全氮0.92 g/kg、有效磷20.56 mg/kg、速效钾107 mg/kg,分别较1982年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值提高了29.0%、19.6%、94.0%和13.3%。正定县大部分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属中等及以上水平,有48.5%的耕地速效钾含量属不缺水平。但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较大,其中,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及以上水平;大田作物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属中等水平,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偏下水平;沙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属极缺水平。正定县耕地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丰富,有4.9%的耕地缺乏有效锌,有31.8%的耕地缺乏有效硼。针对正定县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该县耕地土壤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初步探索博州地区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当地测土配方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对博州两县一市79个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点耕层土壤中铜、铁、锌、锰、硼、钼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进行数据统计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态铜、铁、锌、锰、硼、钼、平均含量分别为1.23 mg/kg、9.39 mg/kg、0.90 mg/kg、9.40 mg/kg、2.86 mg/kg、0.54 mg/kg,是新疆土壤背景值的0.79~1.32倍。因此,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养分、盐分对土壤微量元素影响较大,土壤养分含量越高,土壤微量元素也越高,耕地土壤盐分与土壤B、Mo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Fe、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土壤pH只对Mn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广西岩溶地区有代表性的耕作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硼、锌、铜、铁、锰、钼等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有效硼为0.18mg/kg,有效锌为1.30mg/kg,有效铜为2.35mg/kg,有效铁为49.20mg/kg,有效锰为32.94mg/kg,有效钼为0.10mg/kg。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严重缺硼和钼,比较缺锌或潜在缺锌,而铁、铜、锰含量都较丰富。有效硼、铁和锰的含量与土壤pH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锌、硼、铜、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议在农业生产上增施硼、钼、锌肥和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采集南陵县4000个耕作土壤样本,并结合室内测定分析研究了南陵县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南陵县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整体为中等,土壤有效锌含量变异大,全县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46 mg/kg,在1.0~5.0mg/kg之间有效锌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占85.45%;全县各乡镇有效锌含量也不一样,以烟墩镇有效锌含量最高,平均值1.50mg/kg,籍山镇最低,平均值为1.42mg/kg。  相似文献   

17.
对剑河县12乡镇102个土样本的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土壤中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有效硼元素在剑河每个乡镇中的分布及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硼的含量平均为0.50 mg/kg,有效锌平均为2.24 mg/kg,有效铜平均为2.23 mg/kg,有效铁平均为142.06 mg/kg,有效锰平均为73.84 mg/kg.有效铁、有效锰含量属于高等级.有效铜含量与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含量间均达到显著的相关关系,有效锌含量与有效铁、有效锰含量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有效锰含量与有效铁间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有效硼与其他元素间均不相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乡镇的土壤微量元素状况,应在长期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增施相应硼肥,减少铁肥、锰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豫中平原许昌市主要土壤类型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大量元素和有效铜、铁、锰、锌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探明豫中平原不同土壤类型养分现状,结果表明,豫中平原不同土壤类型潮土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平均含量较低,分别为15.4 g/kg、0.98 g/kg、119 mg/kg,低于褐土和砂姜黑土。有效磷平均含量10.2~10.4 mg/kg,各土类含量相当,有效铜、锰、锌平均含量均为潮土最高。  相似文献   

19.
贵州野生白及生长土壤的化学特性及微量元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化学特性及有效态微量元素特征,明确白及栽培的适生土壤环境,为白及人工栽培的土壤环境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野生白及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野生白及生长土壤的微量元素有效态与化学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白及生长土壤的化学特性及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水平,并探讨影响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制约因素。[结果]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pH为7.65~7.99,有机质为26.86~280.58 g/kg,全氮为1.55~14.44g/kg,全磷为0.47~0.99 g/kg,全钾为1.89~19.52 g/kg;碱解氮为99~641 mg/kg,有效磷为2.40~18.75 mg/kg,速效钾为70~122 mg/kg;有效铜为0.45~1.70 mg/kg,有效锌为0.83~14.66 mg/kg,有效铁为11.80~119.85 mg/kg,有效锰为24.88~52.55mg/kg。[结论]适宜白及生长的土壤环境为弱碱性,有机质、全氮及全磷含量较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对土壤微量元素铜和锰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有效磷与土壤微量元素锌及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白及人工种植过程中,选择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有效磷丰富的土壤,可提高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更有利于白及的生长及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对共和县东部农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选取8个点,每点取3份土壤样品,测定锌、铁、铜、锰四种元素,为该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状况综合评价,并为今后种植作物以及微肥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有效锌含量平均为0.54 mg/kg,有效铁平均为5.43mg/kg,有效铜平均为0.49mg/kg,有效锰平均为5.73mg/kg,有效铜和铁处于中等偏低外,有效锰和锌缺乏或极度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