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探究不同耐盐植物对海水养殖外排水的去污效果,选取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湿地植物,细沙、蛭石和珊瑚石为基质,构建了2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比分析了2种挺水植物的耐盐性及对海水养殖外排水中氨氮(NH_4-N)、亚硝态氮(NO_2-N)、硝态氮(NO_3-N)、高锰酸钾指数(COD_(Mn))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芦苇耐盐度最高为20,而互花米草在盐度35以下均能正常生长,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系统对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48±0.50)%和(95.01±1.18)%,对COD_(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74±4.40)%和(72.84±2.64)%。互花米草湿地系统对NH_4-N和COD_(Mn)的平均去除率高于芦苇湿地,分别高9.53%和15.01%,差异性显著(P0.05)。互花米草和芦苇湿地系统对磷酸盐和总磷(TP)的去除率为40.00%~50.00%,差异性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高盐胁迫下,互花米草生长状况和对无机氮(DIN)和COD_(Mn)的去除效果均优于芦苇,2种植物对磷酸盐和TP的去除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锯缘青蟹与脊尾白虾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与脊尾白虾混养是当前海水池塘养殖中较为典型的模式之一。对锯缘青蟹的养殖技术各地已做过较多的研究,并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理论数据和实践经验。但生产中以锯缘青蟹与脊尾白虾混养居多。  相似文献   

3.
脊尾白虾与梭子蟹、贝类混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兴国 《齐鲁渔业》2008,25(4):35-36
脊尾白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重要经济虾类。近年来,为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开展了养殖新模式的探索,利用1.3hm^2(20亩)海水池塘进行了脊尾白虾与梭子蟹、贝类混养生产试验,获得成功。现将养殖生产的主要技术及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其中,脱氮是人工湿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基质上栽培的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是人工湿地生物脱氮的主要路径,植物和多种氮代谢菌群在人工湿地内部相互协同与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氮代谢网络。海水养殖尾水的高盐度和低碳氮比(C/N)又决定了此类人工湿地独特的处理环境和生物脱氮机制。同时,人工湿地的供氧模式、水力负荷(HRT)、水力停留时间(HLR)等水力条件参数对脱氮效能也有很大影响,对这些指标进行调控和优化,可以提高湿地的整体脱氮性能。本文从海水人工湿地的构建、基质的选取、耐盐植物的筛选、氮循环相关微生物以及运行参数调控四个方面,对近年来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生物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深入理解海水人工湿地脱氮机制和优化运行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脊尾白虾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脊尾白虾池塘养殖、秋冬季养殖、混合养殖和低盐度养殖等各种模式的养殖技术以及对脊尾白虾营养生理的研究情况,指出了目前我国脊尾白虾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南通自2014年开始进行池塘工业化养殖以来,已建设养殖流水槽159条,系统养殖面积29 303.486米~2,常规系统建设多为淡水池塘,流水槽养殖品种为草鱼。为试验海水池塘进行流水槽养殖建设的可行性,2016-2018年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在启东市近海镇黄海村的海水养殖池塘内建设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水槽养殖罗非鱼、净化区养殖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试验,现将2018年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梭鱼、缢蛏、脊尾白虾无公害综合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对梭鱼、缢蛏、脊尾白虾的综合养殖进行了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梭鱼、缢蛏、脊尾白虾的生物互补性进行无公害的综合养殖,不仅能有效的利用水体空间、减少病害的发生,而且能够显著的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朱于来 《科学养鱼》2016,(11):43-45
正中国对虾、脊尾白虾、缢蛏混合养殖是江苏省响水县及周边沿海滩涂近10年来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养得较好的亩效益达3000元以上。为了更好地总结推广该虾蛏混养模式,提升当地海水养殖经济效益,2014-2015年,响水县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站在位于响水县沿海的海珍品养殖总公司第十一分场,开展中国对虾、脊尾白虾、缢蛏海水池塘高效混合养殖  相似文献   

9.
喻雪均 《水产养殖》2010,31(11):40-40
<正>"倒藻"就是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于变红(硅藻)。在脊尾白虾养殖过程中,夏秋两季由于气温的突变或人为管理不当,养殖水体易发生"倒藻"现象。处理不当会导致塘虾的缺氧、发病和大量死亡,给养殖生产造成一定危害。笔者结合一例脊尾白虾养殖池塘"倒藻"案例,将处置办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脊尾白虾在低盐度水体中的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脊尾白虾又名白虾,分布于我国沿海及大河口的咸淡水处,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虾类。近年来脊尾白虾的人工繁育主要是在海水或咸淡水中进行的,由于脊尾白虾对盐度适应范围比较广(为4‰-35‰),经逐级淡化后甚至可在接近纯淡水中生活。然而脊尾白虾在低盐度水体中进行人工繁育的研究并不多,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为脊尾白虾的人工繁育提供更加广泛的水体条件,满足虾苗放养的需要,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作者于1999年6月至7月在江苏省大丰市省农科院盐土改良试验场进行了脊尾白虾在低盐度水体中的人工繁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育苗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文蛤(Meretrix meretrix)异地移养频繁造成遗传背景不明, 对种质保护和选择育种工作造成了影响, 进而阻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挖掘不同海域文蛤群体的种质资源状况, 评估子代群体的选育潜力, 本实验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以及 SSR 标记手段对 5 个不同海域文蛤群体及江苏子三代文蛤选育群体的亲缘关系进行联合分析。结果显示: (1)日本三重文蛤群体的表观性状与所供试的 5 个我国的文蛤群体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 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亦验证了该结果, 并且日本文蛤与我国文蛤的遗传差异也较大(Fst>0.1); (2)多元统计方法和 SSR 标记聚类分析所得结果一致, 江苏南通文蛤群体与其选育后代江苏子三代文蛤群体先聚为一类, 之后与广西文蛤聚为一类, 采自渤海湾的山东文蛤则与辽宁文蛤聚为一类, 之后我国文蛤聚类后与日本文蛤群体聚在一起。但通过 SSR 标记手段对个体进行鉴定的准确率(91.3%)高于多元统计方法 (62.78%); (3)江苏子三代文蛤选育群体与原种相比, 在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日本文蛤与我国文蛤的差异在形态特征和遗传水平上均较为明显; 并分析了不同方法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阐述了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分析的必要性; 表明了异地移养对我国文蛤种质造成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 进行了将远缘种群进行杂交选育的设想; 亦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手段证明了江苏文蛤子代群体具有继续选育的潜力, 验证了通过群体选育途径培育文蛤新品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水养殖种类遗传育种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的适合在中国推广养殖的海水养殖新品种,回顾了中国海水养殖种类遗传育种取得的新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研究了中国沿海的山东胶南(JN)、江苏南通(NT)、浙江台州(TZ)、福建福州(FZ)、广西北海(BH)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自然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对其斧足、外套膜和肝脏组织进行了13种同工酶的比较实验,最后选择肝脏作为西施舌的等位酶研究组织。选取谱带清晰的8种等位酶进行检测,共检测到17个位点。JN、NT、TZ、FZ、BH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58.82%、70.59%、50.00%、56.25%、41.1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分别为1.550、1.555、1.434、1.602、1.828,平均杂合度观察值(Ho)分别为0.240、0.270、0.239、0.243、0.288。结果表明,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BH>NT>FZ>JN>TZ,中国沿海西施舌遗传变异水平较高、种质资源较好;同时发现除浙江台州(TZ)群体外,普遍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并根据等位酶资料对5个群体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18年7月12日采样分析江苏省泗阳县9处青虾(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养殖中期水体的理化环境、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密度,并比较不同养殖模式对养殖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青虾养殖水体中,溶氧(DO)>8.44 mg/L、pH 7.91~9.26、总氮(TN)1.030~1.571 mg/L、总磷(TP)0.174~0.421 mg/L、高锰酸钾指数(COD Mn )4.39~8.16mg/L,说明青虾养殖水体具有DO和pH较高,N、P及有机质较低的特点。养殖水体内共观察到浮游植物64属/种,以蓝藻和绿藻为主,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结构较稳定;浮游植物密度为0.06×10^8~3.06×10^8个/L。RDA分析显示,水温、亚硝酸盐氮(NO2^--N)和COD Mn 是影响青虾养殖水体中优势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混养种类对青虾养殖水体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管理模式对环境因子的影响更显著。鉴于所调查的青虾养殖水体内pH和Ca 2+质量浓度低于青虾生长最适值及TP和COD Mn质量浓度升高会增加蓝藻水华暴发的风险,建议适当施加生石灰来提高养殖水体中的pH和Ca 2+质量浓度,并通过建立构建生态沟渠、生态塘等生态工程化设施控制养殖水体中TP和COD Mn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沿海水域生态系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选取我国沿海10个典型养殖水域(大连、唐山、蓬莱、连云港、启东、象山、宁德、东山,湛江、陵水),并以美济礁水域作为对照组(无水产养殖活动),采用宏基因组denovo测序方法系统分析了这些水域微生物的多样性,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典型养殖水域微生物多样性与非养殖水域(美济礁)相比差异较大,美济礁水域微生物多样性明显低于各养殖水域;不同的养殖水域之间,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亦存在较大的差别;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是这些水域丰度最大的门类,其中厚壁菌门中的芽孢杆菌是其优势菌种。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沿海典型养殖水域微生物的多样性,并可为评估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污染水平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海水养殖源弧菌耐药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10年收集自上海、江苏、海南等地海水养殖区域内的184株弧菌进行了耐药率测定和分析,绘制了其对常见药物的耐药谱。结果显示,所有弧菌对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利福霉素类等常见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新生霉素64.7%、复方新诺明57.6%、恩诺沙星54.3%、利福平54.3%、卡那霉素45.7%,对诺氟沙星、氯霉素类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则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8.2%、10.3%和9.2%;菌株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1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100%;对2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93.5%;对3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0.4%;对4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49.5%;对5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26.6%;对6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亦有3.8%。由此可见,水产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已成为当前渔业细菌性疾病防控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FAPAS质控样品T07279QC中砷含量,对其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分析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表明,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方法回收率、标准溶液配制,当砷含量为16.43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70mg/kg(k=2)。该方法适用于以线性回归得出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适于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人工选育的理想测度指标,随机选取200尾30日龄翘嘴鳜,测定其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吻长(x3)、眼径(x4)、体厚(x5)、体高(x6)、头长(x7)、尾柄长(x8)和尾柄高(x9)共10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30日龄翘嘴鳜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0日龄翘嘴鳜体质量变异系数最大(达26.73%),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具统计学意义水平(P<0.01)。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体高、体长、尾柄长和体厚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达0.935。这4个形态性状中,体高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0.452)和决策系数(0.634)均为最大,说明体高为主要决策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0.672+0.053x6+0.019x2+0.015x8+0.019x5。该研究为翘嘴鳜选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中华绒螯蟹幼蟹的饲料大豆替代豆粕的适宜替代量,配制4种不同替代水平(0、40%、60%和80%)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重(5.34±0.19)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5个月,测定其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各组蟹的增重率、饲料系数和存活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大豆替代豆粕的比例上升,蟹肝胰腺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各组蟹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总抗氧化活力的水平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用大豆替代40%~80%的豆粕不会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但是对机体的消化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如何有效治理东太湖浅水草型湖泊水草泛滥产生的二次环境污染问题,该试验在东太湖石鹤港水域实施浮式围栏生态控草试验。结果显示,石鹤港围网区水质较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质良好;2016全年石鹤港围网区共向围网内鱼类投喂的N和P的量分别为437775g、65666.25g;石鹤港中的草鱼在2016年年底卖鱼时体质量较试验初始值增加了143.29%,鲢鱼较试验初始值增加了200.18%,鳙鱼较试验初始值增加了380.99%,说明浮式围栏生态控草试验并没有降低东太湖围网区水质环境,既能解决东太湖水草泛滥的问题,又可以提高渔业经济,维护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