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 E—玫瑰花环试验和酸性酯酶染色法,对80头肥育猪进行了 T 淋巴细胞的检测,其结果玫瑰花环试验的百分率为27.69±7.857,绝对值2188.99±902.5个/mm~3;酯酶染色法39.27±8.79,绝对值3119.79±1249.65/mm~3。它们均差异极显著(p<0.01)。对其中41头去势公猪及21头去势母猪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阿克苏地区中草药对鸡活性E玫瑰花环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阿克苏地区具有免疫作用的中草药,科学配方,选用36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9组,1-8组在常规疫苗免疫时在日粮中添加1.5%的不同的中草药方剂,分别于7、14、21、28日龄颈静脉采血,检测活性E玫瑰花环(EaR)形成率,结果显示,实验组第2、3组EaR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以玫瑰花环试验和酸性酯酶(ANAE)染色两种方法检测不同性别、年龄和品种猪只89头的T细胞百分率。结果证明,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玫瑰花环试验法测定,T细胞百分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但酯酶染色的结果无明显的年龄差异。不同品种间,民猪和哈白猪(反交一代)略高于其他组,但差异不显著,而E花环中的致密花环(Compact rosctte, CR)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本报告应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研究了39匹役马和128头屠宰肥猪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正常值,每个样品检测200个淋巴细胞。平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马30.32±3.25%;猪42.37±3.49%。同时与猪的以玫瑰花结试验测得的均值作了比较,并将两者间的均值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5.
应用猪Ea花环抑制试验测定山羊和牛EPF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猪淋巴细胞Ea花环抑制试验,建立了山羊和牛EPF测定的方法,并用该法检测了山羊和牛妊娠早期血清中EPF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猪淋巴细胞Ea花环抑制试验可应用于二者EPF活性的测定;妊娠早期(1~21 d)山羊血清中存在EPF活性,其RIT值平均为16.9±1.8,第1天和第8天出现活性峰值(RIT值分别为18.8±1.1,21.2±1.8),其余时期EPF活性相对稳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奶牛在妊娠第15天可检测到高活性的EPF(10.86±l.07),与空怀奶牛(4.07±0.89)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本用下列标记检测了猫外周血淋巴细胞群(n=22),豚鼠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GPE-T细胞),人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HRBC-T细胞)。绵羊细胞玫瑰花结形成,GPE-T细胞和HRBC-T细胞(总T细胞)混合玫瑰花结形成,红细胞抗体-补体玫瑰花结以及表面免疫球蛋白SIg)等。猫淋巴细胞与GPE-T细胞形成玫瑰花结的平均数为28%±7%(范围:16%-39%),与HRBC-T细胞形成玫瑰花结的平均数为27%±7%(范围:11%-36%),平均57%±9%(范围:33%-75%)的淋巴细胞形成混合玫瑰花结。在外周淋巴细胞中,有红细胞抗体-补体玫瑰花结形成细胞及带有SIg细胞(分别为10%±6%和24%±8%)。  相似文献   

7.
香猪生长发育和育肥性能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香猪种猪的生长发育和生长肥育猪的育肥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香猪体型小、生长慢,18月龄时1世代公、母猪体重分别为 37.33±1.55 kg和 43.13±6.13 kg,2世代公、母猪体重为 36.33±2.55 kg和 41.73±7.26 kg,2个世代香猪的生长发育状况相似,显示香猪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小型猪种;香猪育肥期日增重低,2次试验中分别为204.21±36.33g和201.11±31.11g,其饲料利用率和屠宰率也较低,然而其肉质较好,色、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已见报道的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花环的方法加以改进,采用不分离其它细胞的微量血,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正常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分别为12.8±2.6%和3.2±1.7%,和已见报道一致,与疾病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测定猪血清脂酶活性的橄榄油法;测定了民猪(M)、哈白猪(H)及其正反一代杂种猪血清脂酶活性的生理指标,其值分别为:M—0.29±0.044;H—0.20±0.035;M×H—0.27±0.058;H×M—0.31±0.053(单位/毫升);统计学表明,民猪、哈白猪及其正反一代杂种猪的血清脂酶活性,在品种间、性别间和体重间的差异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光明猪配套系的生长发育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明猪配套系生长发育较缓慢,24、和6月龄的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分别为(15.55±1.59)kg、(59.94±2.25)cm、(31.26±0.79)cm和(53.4±1.68)cm;(36.01±4.17)kg、(77.05±5.43)cm、(45.48±3.26)cm和(72.23±5.04)cm;(70.82±4.86)kg、(102.38±6.98)cm、(53.15±2.04)cm和(94.85±4.78)cm。各项生长发育指标远低于长白猪和大白猪,也低于异地光明猪配套系的测定结果。6月龄时背膘厚为(14.87±1.04)mm,臀围为(91.03±3.45)cm,与长白猪和大白猪比较差异显著。在陕西地区,若要利用此品种,应加强饲养管理和加大断奶至4月龄的选择力度,以促进和提高其生长发育性能。  相似文献   

11.
应用混配的BRD药剂防治香蕉簇矮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移栽前,用1:2000的BRD901药液浸渍带毒的吸芽苗,平均脱毒效果可达到80.2%;用1:300的BRD902药液淋施初发病株,平均防治效果也可达到83.3%,而且治愈的病株不再复发,在生产上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由类菌原体引起的香蕉簇矮病,通过采取定植经过严格检疫的香蕉组培苗或一年生的无病吸芽苗;改革传统的种植、施肥和灌溉方法;适当增施石灰,调节土壤pH值;冬、春季及时喷药消灭媒介昆虫等一整套综合防治措施,在11hm~2的试验地上,经过连续4年的调查观察,可以有效地把田间发病率降低到3%以下,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检测了6组41头猪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以最小二乘均数法及SSR 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对照组(C 组及 C—C 组)的淋转率高于维持组(M 组)、低维持组(SM 组)及维持改标准饲养组(M—C 组) (p<0.05),更显著高于低维持改标准饲养组(SM—C 组)(p<0.01)。说明营养水平的降低或过低,对动物的免疫功能有重大影响。品种间相比较,东北民猪高于哈尔滨白猪(p<0.05)。不同营养水平各组的哈尔滨白猪淋转率,用方差分析及 SSR 法分析表明,C 组与 M、SM、M—C、SM—C 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营养水平的变化,明显影响哈尔滨白猪的淋转率。民猪各组间,只有对照组与低维持组之间差异显著,说明民猪对营养水平的变化有较强的耐受力。营养水平对总 E 花环及活性 E 花环形成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东北民猪与哈白猪生长发育中的血液生理生化常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探讨了成年东北民猪的主要生理生化常值,并指出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总蛋白量、非蛋白氮及血清总脂等,以初生为低,随体重(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网织红细胞数与血糖量以初生为高,随体重的增长而逐渐降低。血糖含量民猪与哈白猪初生时差异显著。性别与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研究二甲苯胺噻唑(静松灵)对家兔血液、脑脊淮、垂体及下丘脑中β-内啡肽(β-Ep)浓度的影响。给家兔肌注静松灵(34mg/kg)后,家兔血液及脑脊液中β-Ep在用药后1.5h增至最高值,即由用药前的72.08±4.05pg/mL增至289.54±10.04(X±SE,n=5,P<0.01),升高了75.11%;脑脊液中β-Ep在注药后1h增至最高值,即由533.49±16.55pg/mL增至1908.80±28.36pg/mL(X±SE,n=5,P<0.01)增高了72.08%,经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而对照组,注射前后家兔血液及脑脊液中β-Ep浓度未见明显变化。给药后家兔垂体及下丘脑中β-Ep浓度与给药前比较是动态变化规律,垂体中β-Ep在给药后30min降至最低值,即由246.65±4.42pg/mg降至120.50±8.09pg/mg(X±SE,n=3,P<0.01)降低了51.15%,以后是回开趋势,给药后3h增至最高值:338.60±14.78pg/mg,增加了27.26%,经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下丘脑中β-Ep浓度在给药后30min降至最低值,即由32.14±1.30p?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电测径器、B-型超声实时断层扫描仪(B-超)以及放射免疫等仪器和技术,对19头产后娟珊牛和50头荷兰黑白花牛的子宫复旧过程、规律以及影响其复旧速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正常牛子宫孕角、空角和子宫颈复旧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2.3±2.1,28.0±3.6,38.3±4.0(娟珊牛)和35.5±4.5,30.8±5.9和37.5±5.0(黑白花牛)。两个品种牛子宫角直径大小分别和血浆中3甲基组氨酸(3MH)和羟基脯氨酸(HP)的含量呈显著(r=0.39,P<0.05)和极显著(r=0.52,P<0.01)正相关;产后患子宫感染及胎衣不下的牛,子宫复旧时间比正常组牛极显著延长(P<0.01)。产后脂肪肝的发病率为63.2%(娟珊牛)和46.7%(黑白花牛)。患脂肪肝的娟珊牛子宫复旧的时间比同品种正常牛显著延长(P<0.05)。娟珊牛产后第1次排卵的平均时间是13.2±1.2 d;黑白花牛为15.4±3.0 d。2个品种牛产后第1次排卵时间和子宫复旧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5)(正常组牛)和非显著负相关(r=-0.53,P<0.2>0.1)(患子宫病组牛)。产后48h1次性肌肉注射外源性激素后,除雌二醇可显著延长子宫空角复旧的速度外,孕酮、催产素和前列腺素 F_(2α)(PGF_(2α))对子宫复旧速度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HFT技术测定牧草有机物活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以7只1-2岁莎能山羊(♂)×成都麻羊(♀)杂交山羊为试验动物,饲喂三个水平的牛鞭草(Hemarthriacompressa)混合日粮,进行产气法(HFT技术)和全收粪法测定有机物消化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个日粮全收粪法有机物消化率分别为57.53±1.80%、54.12±1.02%和49.20±1.61%;产气法测定的相应值为57.40±1.71%、53.26±1.20%和49.41±1.19%。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t验P>0.05,变异系数平均为2.76%和2.55%,表明产气法测定的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监测了我省部分县(市)土壤、饲料、饮水、猪体组织锌、铜含量;并通过增加日粮中锌含量或增加日粮中钙含量,进一步检测其组织中锌、铜含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猪体组织中锌含量和日粮中锌含量在一定条件下呈正相关;饲料中锌含量又取决于土壤中锌合量。猪体组织中锌含量主要决定于土壤、饲料、饮水中锌含量。结果还表明,我省大部分地区土壤中有效锌含量偏低,平均为0.91±0.5μg/kg;铜含量属中等平均为0.84±0.24μg/kg。饲料、饮水中锌、铜含量都比较低。锌、铜广泛存在于猪体内各种组织,且含量较高。锌、铜含量随地区、饲料、品种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大白菜莲座叶鲜重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莲座叶鲜重与大白菜单株重和叶球重之间呈显著正线性相关,而且随着生长的进行,这种相关性越来越大,对于大白菜群体来说,在一定密度范围内,莲座叶越大,其相应的生物学产量和商品菜产量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