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兔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养殖生产中主要依靠接种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保护效果可靠。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兔病临床诊断中,发现免疫后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时有发生,探析免疫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家兔一种急性、烈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死亡率极高,一旦暴发,会给兔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目前兔病毒性出血症仍以疫苗预防为主,但是养殖户发现,即使免疫注射过疫苗仍有发病死亡的情况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理论知识积累及实践工作经验,并结合当前养殖实际情况,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总结,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兔病毒性出血症(R H 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兔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养殖生产中主要依靠接种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保护效果可靠。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兔病临床诊断中,发现免疫后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时有发生,探析免疫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而良好的免疫程序是有效防止该病发生的关键。笔者发现发生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的养殖户在免疫接种时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1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4.
以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组织灭活疫苗免疫家兔,经五次免疫之后,抗体效价可达12log2以上,采集兔血清,以此治疗攻毒兔,结果大部分兔都存活,临床应用效果表明:以此血清治疗自然感染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发病兔,治愈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注射液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家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引起家兔大量死亡,给养兔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上常用RHD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免疫期为6个月。黄芪多糖注射液增强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早有报道,而对RH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此,进行了黄芪多糖注射液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传染病之一。它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特征。1984年以来,一度在中国大规模流行,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近年来,兔瘟疫苗虽已广泛普及使用,但对兔瘟病的控制并不理想,免疫失败经常发生。现就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因疫苗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效,免疫失败而暴发一起兔病毒性出血症,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和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强毒两种不同的免疫程序来免疫家兔.采用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经3次免疫后,疫苗免疫程序组免疫家兔的抗血清平均效价为9log2,未免疫家兔的抗体平均效价为2log2。  相似文献   

9.
由免疫失误引发的一起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是兔的一种烈性传染病,预防只能依赖于免疫注射.目前有免疫保护率很高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生产销售,但如果使用不当或免疫程序不合理,仍会发生兔瘟.2004年11月,安徽省明光市某兔场部分兔突然发病死亡,经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紧急注射兔瘟疫苗后,病情得以控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家兔出血症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出血症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佟承刚(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杭州310021)经多年的实践证明,兔出血症疫苗的免疫效果是肯定的,为控制与消灭出血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兔场在疫苗免疫后3~10天或半月左右出...  相似文献   

11.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兔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家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年兔、成年兔,死亡率较高。本文总结了一例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以及治疗措施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简称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兔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养殖生产中主要依靠接种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保护效果可靠.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兔病临床诊断中,发现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在免疫兔群中仍时有发生,探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将健康鸡的法氏囊经捣碎、冻溶、超滤等工序制成鸡法氏囊匀浆,再将该匀浆与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按常规疫苗接种方法,同时接种于2月龄以上的健康非免疫兔,并于接种后7、10、14、60d采血,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兔病毒性出血症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鸡法氏囊匀浆与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同时使用,可明显提高兔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增强兔的体液免疫功能,本研究证明了鸡法氏囊匀浆对哺乳动物——兔具有免疫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病兔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剧,高热,抽搐。由于该病不但兔死亡率高,且传播快,因此寻求高效、无副作用的药物来控制、治疗兔病毒性出血症确有必要。为了观察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1材料和方法1.1动物:选用未经兔病毒性出血症苗免疫的健康纯种西德长毛白兔38只,体重2.3~2.8kg,雌雄不拘,实验前直肠测温38~39℃,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5.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呼吸急促、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瘀血肿大和点状出血为主要表现,最急性的不表现任何症状突然倒地抽搐死亡。兔瘟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见于冬季和早春,其他季节极少发生。近年来,兔瘟虽然得到广大养兔户的高度重视,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但仍然时有发生,特别对青年兔和成年兔侵害后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探索出兔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并总结了一套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野毒WF株和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株作为种子,研制出了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蜂胶灭活苗,并对疫苗进行了免疫剂量、免疫产生期、免疫保护期、保存期等试验,确定出二联苗免疫剂量1.0mL,二联苗在免疫后5天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的保护率达到100%,免疫后10天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均达到80%,二联苗分别在免疫后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仍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1个MLD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8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8个月。  相似文献   

17.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诊断、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疫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及其使用方法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于1984年在江苏省无锡、江阴等地首先发现,发病迅速,仅几个月便蔓延到周围省市,目前该病已呈世界性分布。江苏农学院和无锡市等有关单位经过研究证明这是一种尚未见报道的病毒性传染病,并生产出疫苗,使该病得以很快控制。此后,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国科技工作者陆续开发出了各种联苗和佐剂疫苗。目前,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免疫已经成为养兔生产者主动的、必须要做的工作,就连实验兔也不例外。然而,就在疫苗的免疫注射得到普遍使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使用上的误区,令人担心。1与兔病毒性出血症免疫预防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商品肉兔(70日龄出栏)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35~40日龄或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商品肉兔(70日龄以上出栏)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1毫升皮下注射或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灭活疫苗1毫升皮下注射35~40日龄60~65日龄繁殖母兔(每年2次定期免疫)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产气荚膜梭菌病(魏氏梭菌病)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2…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对病毒性出血症发病兔群的紧急接种效果,近两年多来,笔者对所开展的用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紧急接种控制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工作作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和统计,结果表明此方法效果确实,起效迅速.笔者认为此项观察结果对今后的兔病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