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邓天龙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76-178
本文归纳了近年来食品及环境样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及其分析技术,重点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凝胶渗透色谱技术、色质联用、酶抑制法等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食品及环境样品中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凝胶渗透色谱等10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萃取大黄蒽醌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工艺。[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静萃取时间为30 min,动萃取时间为15 min,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为2.0 ml,萃取温度为50℃,萃取压力为30 MPa,CO2流量为6 ml/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率为1.12%。[结论]得到超临界CO2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类黑精是美拉德反应后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复杂、分子量较大的棕褐色聚合物,因其具有广泛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其结构上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目前在提取分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简要介绍了类黑精的3种推测结构与其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的生理功能,并对其现有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水浸提法、沉淀法、大孔树脂吸附法、乙醇溶液提取法、酶提取法等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非热加工技术如超声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高静水压萃取、脉冲电场等技术在类黑精提取上的应用前景,旨在为下一步分离纯化类黑精提供比较系统的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色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天然色素发展尽管很迅速,但大多采用传统溶剂法生产,纯度低,质量差。超临界流体萃取是食品工业刚刚兴起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天然色素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郑剑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39-39
本文综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在提取天然色素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以白花前胡甲素为指标依次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法考察CO2流量、萃取压力、时间、温度等对萃取率的影响,确立白花前胡中香豆素类成分的超临界流体CO2萃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萃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动态流量,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时间60 min,动态流量2 kg/h.超临界流体CO2适于萃取白花前胡中香豆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随机质心优化设计研究核桃青皮中的蒽醌类色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试验以新疆当地核桃青皮为原料,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时间、料液比、粉碎粒度和乙醇浓度6个影响因素对蒽醌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64℃,萃取时间114 min,超声时间24 min,料液比0.09g/ml,粉碎粒度20目,乙醇浓度为60%(V/V),在此条件下,核桃青皮中的蒽醌类色素提取率可达(4.84±0.14)mg/g.[结论]随机质心优化法在进行多因素优化时可以不进行单因素试验,具有试验次数少、受人为因素影响小、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兼具萃取和分离功效的绿色、安全,并且无污染的萃取分离技术。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备受重视,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特别是提取和分离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研究。本文归纳总结了最近几年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在食品检测方面超临界萃取技术的溶剂选择以及萃取条件的优化。对食品检测方面超临界萃取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优点,而后根据农产品的分类,分别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今后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述茶叶中多糖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茶多糖超临界萃取初步试验。[方法]分析各种传统茶多糖提取技术的原理、过程以及超临界萃取多糖类物质的应用现状和机理,分析超临界萃取提取茶叶中多糖的可行性。[结果]在茶粉颗粒度为40目,20%无水乙醇夹带剂,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的条件下,茶多糖的提取率可达92.5%。[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可有效提取茶叶中的多糖,并最大限度保持了提取茶多糖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2.
确定艾蒿挥发油的CO2超临界流体提取工艺和挥发油的抑菌效果。采用CO2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效果。结果表明CO2超临界萃取的优化工艺为:使用新鲜材料不加夹带剂,压力在35Mpa、温度在45℃、提取时间为90min。艾蒿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抑菌效果随浓度的提高而加强。说明优化的CO2超临界流体技术提取的艾蒿挥发油具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紫苏油的工艺,为开发紫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紫苏子中提取紫苏油。以紫苏子萃取后的出油率为指标,通过L9(33)正交试验筛选超临界CO2提取紫苏子油的最佳工艺,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动态流量3种因素对萃取紫苏子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萃取紫苏子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40℃、CO2动态流量30 L/h。在3种影响因素中,萃取压力的影响作用最显著,CO2动态流量的影响次之,萃取温度影响最小。[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无污染的特点,其溶媒CO2可循环利用,因此,选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非常可行。  相似文献   

14.
王世娟  欧阳华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803-3804,3807
[目的]介绍三孢布拉霉中番茄红素的萃取新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萃取三孢布拉霉中的番茄红素,研究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及二氧化碳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过滤后的发酵液用95%乙醇预处理后萃取3 h时番茄红素的萃取率最高;萃取温度为45℃时番茄红素的萃取率最高,之后随温度升高番茄红素的萃取率下降;最佳萃取压力为45 MPa;最佳二氧化碳流量为20 L/h。[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三孢布拉霉中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为:压力45 MPa,温度45℃,二氧化碳流量20L/h,此条件下番茄红素的得率可达76%。  相似文献   

15.
大活籽挥发油超临界萃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讨论了超临界CO2萃取大活(Angelica dahurica Benth. et Hook)籽挥发油过程中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将试验结果与水蒸汽蒸馏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采用气质联用(GC-MS)方法对比分析了超临界油与水蒸汽挥发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压力的变化对萃取率的影响最大,萃取温度次之,而萃取时间最小.从GC-MS分析结果看,超临界CO2萃取大活挥发油的萃取率较水蒸汽蒸馏法高,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时间2h,挥发油收率为2.78%.  相似文献   

16.
植物精油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叙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天然植物精油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张建立  李公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27-9828,9830
[目的]优化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的工艺。[方法]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干姜中提取姜油树脂,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姜油树脂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姜油树脂萃取工艺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姜油树脂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时间2.5 h,萃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姜油树脂的萃取率为2.86%。[结论]该研究可为调味料科研工作者和生产厂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燕麦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辉  李蕾  马海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81-10683
[目的]优化燕麦分离蛋白提取工艺。[方法]以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提供的燕麦为试材,采用国标中经典方法测定粉状燕麦的成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粉状燕麦进行脱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碱提酸沉法制取燕麦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燕麦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分别为4.99%、1.93%、8.38%、12.21%和50.2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燕麦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液料比为9,浸提pH值为10,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90min;在该条件下燕麦分离蛋白提取率达60.37%。用SDS—PAGE法测定的燕麦蛋白的分子量范围在20~43kDa。[结论]用该工艺提取燕麦分离蛋白简便、准确且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丹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总酚酸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参的超临界萃取及醇提工艺条件。[结果]丹参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料液比为10∶3(g/ml);在此条件下,丹参酮ⅡA的转移率为69.03%。丹参的最佳醇提条件为:料液比1∶11(g/ml),乙醇浓度30%,回流3次,每次0.5h。[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于丹参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倪志伟  李军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15-5717
超临界CO2萃取作为一项新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目前该项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优越性,探讨了其不断发展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