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不同间伐措施侧柏人工林下土壤碱性磷酸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和月份变化均引起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显著变化。在0相似文献   

2.
刘槐东 《农技服务》2015,(3):129+139
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榆阳区南部山区栽植的侧柏容器袋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下,侧柏容器袋苗造林成活率、幼树高生长量均高于裸根苗,不同坡位间容器袋苗造林成活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侧柏适应能力强,是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之一。本文通过对侧柏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要点的介绍,总结出了造林及抚育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法建立了2个可控抚育因子与侧柏水土保持林材积增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提出了侧柏水土保持林综合抚育的优化方案,为侧柏水土保持林合理经营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5.
抚育间伐对闽南沿海山地低效马尾松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闽南沿海山地低效马尾松林进行抚育间伐,了解不同强度间伐措施对马尾松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抚育间伐的措施后,对闽南沿海山地低效马尾松林的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抚育间伐,马尾松林分胸径、树高和材积等生物量较对照林分相比较均有明显的增长。强度间伐后的马尾松林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蓄积较对照增加最大,分别达到13.85cm、12.1m和0.0430m3/株。综合考虑株数和单株材积,不同强度间伐后马尾松林分蓄积量为中度间伐强度间伐轻度间伐,中度间伐时马尾松林分总蓄积量最大,为46.73m3/hm2。  相似文献   

6.
侧柏水土保持林抚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法建立了2个可控抚育因子与侧柏水土保持林材积增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提出了侧柏水土保持林综合抚育的优化方案,为侧柏水土保持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刺槐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吕保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28-1529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刺槐人工林的影响。[方法]以林木分级为基础,以弱度、中度、强度和对照4种间伐强度对刺槐中龄林进行间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可明显提高林木直径生长量、材积生长量和林分叶面积,但对林木高生长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为人工林抚育间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适合榆林市榆阳区北部风沙草滩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子粒玉米品种,同时为榆阳区玉米品种的推广提供更新换代的重要依据,对引进的 15 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梅列区不同抚育强度米槠林标准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强度影响米槠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抚育强度越大,米槠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高峰来得越早,胸径总生长量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均表现为中度抚育〉强度抚育〉对照〉弱度抚育。  相似文献   

10.
抚育间伐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侧柏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主要生态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树木长势弱,林下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分质量普遍较差,难以全面发挥生态功能.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中一项基础性措施,对于提高侧柏人工林质量,恢复林下植物多样性,加速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抚育后侧柏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合理的抚育技术提供依据,2004年在北京山区分别选择低山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半阳坡厚土3种立地类型的侧柏人工林进行弱度、中度、强度间伐(修枝、割灌试验),共设置样地41块.2005和2006年夏季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后第1年和第2年的林下植物种类、数量、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林下植物总生物量都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林下植物垂直结构也随抚育强度增大而分布明显;强度抚育2年后,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和半阳坡厚土侧柏林下灌木分别增加4、5、5种,草本增加13、10、8种,并促使侧柏林下植物向旱中生、中旱生转变;中度、强度抚育后各立地条件的侧柏林下植物生物量均可达到5 t/hm2以上.从短期影响效果看,中、强度抚育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抚育采伐的开始期是抚育采伐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几年生时进行抚育采伐才算适时,需综合考虑树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林分密度、生长状况、交通运输、劳力以及小径材销售等问题。抚育采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林分的生长量和林木质量,因此,林分密度偏大,原有的营养空间已不能满足林木的要求,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下降,尤其是胸径生长量明显下降时,就应进行首次抚育采伐。首次抚育采伐,在不影响林  相似文献   

12.
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林密度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及密度效应,基于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米老排皆伐迹地不同密度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①在间苗作业后1.0~3.5 a,未间苗抚育林分(ck)与间苗抚育林分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总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上差异显著;但各林分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差异不显著。间苗处理提高林分平均生长水平和减小林分径阶分化程度的作用明显。②间苗抚育林分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与密度呈负相关;未间苗抚育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第2年,间苗抚育林分出现在第2~4年。前5 a为种子更新林径向生长的旺盛期,间苗抚育保留合理密度对林分的径向生长极为重要。③未间苗抚育林分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第2~3年相交,而间苗处理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第5年仍未相交;林分优势木前5 a的高生长处于旺盛期。④未间苗抚育和间苗抚育的林分径阶分布类型不同,前者呈倒J型分布,后者近似正态分布,间苗处理改变林分径阶分布的类型、峰值和分化程度作用明显。⑤在间苗抚育后第3.5年,密度较低林分的平均生长量优于密度较高处理林分。⑥充分利用米老排种子成熟期、落种期和天然更新特性,通过科学的采伐期、采伐方式、迹地剩余物清理方式和迹地更新林的间苗抚育措施,可有效实现采伐迹地天然更新和促进其更新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农技推广工作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对榆阳区农技推广工作未来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榆林市榆阳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8种重金属Cd、Pb、Cu、Cr、As、Hg、Zn和Ni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1)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不对称、不集中、不均衡;(2)以背景值为评价基础时,Cd、Pb和Zn元素平均值为0.12 mg/kg、15.98 mg/kg、34.92 mg/kg,均高于榆阳区土壤背景值,达到污染水平,上盐湾镇、鱼河峁镇和牛家梁镇土壤样点重金属污染等级分别达到重度污染、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介于7.79~14.78之间,属于轻微生态危害水平。(3)以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为评价基础时,榆阳区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属于清洁、安全状态、轻微生态危害水平。(4)通过土壤重金属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初步判断出:Cd、Pb、Cu、Cr、As、Zn和Ni主要受农业、交通、工业和自然的综合影响;Hg来源是大气沉降。  相似文献   

15.
冀张薯12号是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2011年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榆林市于2014年引进种植,在靖边县和榆阳区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并在榆阳区、定边县和靖边县分别开展了不同播期、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肥料品种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榆林市引种表现优良、产量较高,适宜在榆林市及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通过试验总结出了冀张薯12号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标准木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北京地区的6个郊区县设置侧柏人工林样地17块,获取了34株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建立胸径和树高生长模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北京侧柏人工林标准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估精度,其精度分别为98.992 1和93.073 4;胸径的最优生长模型为Gompertz模型,树高的最优生长模型为Richards模型,可用于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生长过程的预测。在树龄<48a时,胸径生长的增长速度较快,在48a<树龄<81a期间,胸径的生长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胸径连年生长量出现3次较明显的生长高峰,且每隔一定年限发生1次,可用于指导间伐抚育期。树高生长在24a以内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9~18a,第15年时,平均和连年生长量相等,在树龄大于24a后,平均和连年生长量一直处于下降水平,维持在0.04~0.16m。  相似文献   

17.
抚育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设定标准地和定位观测研究了北京山区侧柏幼龄林主要林分类型抚育后的土壤水分特性,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抚育后的侧柏人工林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吸力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抚育能增加林地持水性,且表现出随抚育强度增加,持水性也有所增加的趋势;抚育还有增加林地供水性的趋势,且表现出随抚育强度增加,供水性也有所增加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抚育强度对侧柏人工林林下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确定合理的抚育强度有利于提高林分的健康性和稳定性,林下植被生长状况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研究抚育强度与林下植物生长的关系对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林分生态条件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侧柏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于2004年按照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和阴坡厚土3种立地条件设置了31块样地,并进行了弱度(20%)、中度(35%)和强度(50%)抚育,同时设置对照样地(0%);于2005年和2009年调查了抚育后1 a和5 a的林下植物生长情况来分析各抚育强度对林下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随抚育强度增强而降低;不同强度抚育后林下植物种数均增加,以中强度抚育后林分增幅最大;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随抚育强度增大而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对抚育措施更为敏感;灌木草本生物量随抚育强度增大而增加;综合分析可知,抚育造成的林分郁闭度降低及林下光照增加是林下植物生长势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抚育对北京低山侧柏游憩林灌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低山厚土阳、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前和抚育1年后林下灌草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抚育措施包括清死枝、修活枝、割灌木等。结果表明:在阳坡侧柏游憩林内,抚育后灌木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升高,提高幅度在0.6%~204.2%之间,且灌木优势种的优势地位减弱;而草本层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都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在9.0%~19.7%之间,且草本层中优势种的优势地位有所加强。在阴坡侧柏游憩林内,抚育后林下灌木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提高83.3%、32.4%和13.9%,且灌木优势种的优势地位减弱;而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指数增加18.7%和2.5%,且草本优势种的优势地位有所加强。研究认为,在北京低山侧柏游憩林内进行抚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天水市伏羲庙古侧柏树干空腐状况诊断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加强对天水市伏羲庙内古侧柏的保护,运用TRU树木雷达对伏羲庙28棵古侧柏树干空洞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8棵古侧柏树干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空腐,其中轻度空腐的占25%、中度空腐的占67.85%,重度空腐的占7.14%。同时对古侧柏健康地上部分进行诊断,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完全健康的为0株,较健康的有17株,占比60.71%;不健康的6株,占比21.43%;显著不健康的4株,占比14.29%,濒临枯死的1株,占比3.58%。综合古侧柏地上部分生长的健康状况评估结果和空洞情况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古侧柏的树龄与健康程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树龄只是导致树衰弱的主要因素,不是重要因素。空洞情况与健康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树龄较小情况下,空洞越小的健康程度越大,但有少量古侧柏之间关系呈负相关,主要原因可能是地下根系较为发达,树冠茂盛,矿物质、水分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强,部分古侧柏病虫害情况较为严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伏羲庙古侧柏保护建议措施,为进一步研究古树、保护古树的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