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常出现在鸡群中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马立克氏病病毒诱发,病鸡主要特征是淋巴肿瘤出现在病鸡皮肤、肌肉、性腺、外周神经等部位。虽然畜禽养殖目前有多种疫苗可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但现实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常导致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本文就一起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鸡恶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主要特征表现为病鸡产生免疫抑制,外周神经、各种内脏器官、性腺、虹膜、皮肤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增生、形成淋巴肿瘤等。马立克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困扰我国养禽业事业的发展。鸡马立克氏病可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制作石蜡切片病理观察和病毒目的基因PCR扩增进行进一步确诊。本文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3方面重点阐述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对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是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导致上述各器官和组织形成肿瘤。病鸡常见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在病原学上可以与鸡的其他淋巴样肿瘤病相区别。文章结合本地一起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分析,总结综合防制措施,为临床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用羽囊琼脂扩散法检查鸡马立克氏病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大体剖检和组织学检查确诊为马立克氏病的病鸡,采其羽囊与确诊为马立克氏病病鸡的血清作琼脂扩散试验,筛选出阳性反应显著的血清,作为鸡马立克氏病阳性血清。用此种阳性血清与其他受检鸡的羽囊作琼脂扩散试验,以检查鸡的马立克氏病。在三批试验中,第一批由马立克氏病鸡群中剔出的病鸡,检出的阳性率为60%(61/102个);第二批四群发生马立克氏病的鸡群共检查284个,阳性率由10%(5/151个)至58%(26/54个);三群无马立克氏病病史的鸡群,共抽查80个,阳性率由0%(0/20个)至6.3%(2/30个)。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此法大部分马立克氏病鸡可被检出。二、阳性反应鸡可确诊为马立克氏病。但由于有少数马立克氏病的病鸡应用此法检查并不出现反应,所以呈现阴性反应的鸡则不能完全排除无马立克氏病的感染。本法除可检出有症状的病鸡外,不少无症状的感染鸡,亦可被检出。三、在发病的鸡群中,用此法检查以剔除阳性鸡,初步表明可以减少本病传染的机会,起到缩小或阻止疫情发展的作用。于对防制本病起到显著作用。四、用羽囊浸液或直接用羽囊作琼脂扩散试验检查马立克氏病,敏感度高,方法简单易行,且毋须特殊设备,在基层兽医单位和鸡场内均可进行。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查鸡马立克氏病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常见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主要危害3-5月龄的鸡,死亡率可高达80%,尤其是未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鸡群更易爆此本病。  相似文献   

6.
连秀清 《现代农业科学》2009,(5):212-212,216
鸡马立克氏病存在于世界所有养禽国家和地区,其危害随着养鸡业的集约化而增大。鸡群中一旦发生该病,即可引起大批死亡,甚至全群覆没,是中国三大重点控制的疫病之一。鸡马立克氏病防制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笔者分析了鸡马立克氏病防制现状,基于理论和生产实践,提出了鸡马立克氏病防制方法的改进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传染性肿瘤病,给养鸡业带来一定损失。在临床上,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及脑脊髓炎有相似处,该文主要叙述了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以及与上述4种疾病的类症鉴别,为临床上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与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马立克氏病鸡MDV血清基因,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从潜伏期感染马立克氏病鸡淋巴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梯度PCR扩增马立克氏病毒的L-meq基因。将其插入pMD18-T克隆载体并进行测序,并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的DNA片段的序列与已发表的L-meq基因序列相一致,表明该试验成功获得了目的基因。[结论]该研究可为鸡马立克氏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鸡马立克氏病毒(MDV)疫苗目前分为如下5类:血清I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血清Ⅱ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血清Ⅲ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马立克氏病毒多价苗,马立克氏病毒基因工程苗。马立克氏病毒疫苗的应用,应结合鸡马立克氏病(MD)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马立克氏病毒疫苗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科中的马立克氏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外周神经及性腺、眼虹膜、各种脏器、肌肉、皮肤等组织发生增生性肿瘤病变特征。肿瘤病变以大小不一、种类多样的淋巴细胞、马立克氏细胞增生为病变特征病变。1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方法确诊马立克氏病首先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观察①最  相似文献   

11.
鸡马立克氏病毒(MDV)疫苗目前分为如下5类: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血清Ⅱ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血清Ⅲ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马立克氏病毒多价苗,马立克氏病毒基因工程苗。马立克氏病毒疫苗的应用,应结合鸡马立克氏病(MD)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马立克氏病毒疫苗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简称MD,由疱疹病毒科中的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鸡恶性肿瘤病(癌)。以淋巴细胞组织增生,在各内脏器官以及外周神经、肌肉、皮肤中产生单核细胞浸润和肿瘤为特征。有传染性,能导致鸡大批死亡,是养鸡业的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13.
鸡马立克氏病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养鸡国家当中,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主要有神经损伤和内脏淋巴瘤两种,依据临床表现可以将该病分为神经型、眼型、皮肤型和内脏型四种。在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控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且目前通过对MDV不同血清型研究,已研制出几款不同类型的MD疫苗。除了接种免疫以外,养殖人员通过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也能够降低马立克氏病的发病几率,通过优化现场饲养环境,保证鸡只舒适度,做好日常消毒等等能够消灭养殖场内的潜在风险源,进而降低疫病引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鸡马立克氏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我们用聚肌胞对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的病鸡进行了治疗及预防性治疗试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其治疗组平均有效率为60%;作为预防性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鸡的腿病在集约化养鸡生产中经常可见,引起鸡腿病的原因,除了传染性疾病、环境因素、中毒、遗传性因素外还有营养性因素引起,是养鸡业中比较常见的疾病。1病毒性疾病引起的腿病1.1鸡马立克氏病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1.1.1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4周,至几个月不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在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观察抑癌基因p53在鸡马立克氏病肿瘤组织及体外培养感染马立克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体外培养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后,感染的CEF呈阳性。在马立克氏病的发生过程中,突变型抑癌基因p53在病鸡的肝脏、肾脏、肿瘤、心脏、脾脏、肺脏、胸腺及法氏囊中均可检出中等量的表达。p53发生突变时所产生的p53蛋白突变体的半衰期比未发生突变时要长。[结论]突变型p53基因具有直接转化细胞和阻碍野生型p53发挥作用的特点,致使突变的DNA得以积累,最终导致癌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鸡马立克氏病一直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一些鸡场死亡率可达50%~60%。为减少经济损失,获得更大的效益,应在完善实施鸡马立克氏病综合防治措施基础上,采用鸡马立克氏病二价冷冻疫苗防疫本病,可获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商品蛋鸡群马立克氏病与细菌性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养殖场送检的8只病死鸡,用琼脂扩散试验检出马立克氏病毒抗原阳性率为62.5%(5/8);马立克氏病毒抗体阳性率为66.7%(4/6).从病料中分离出7株细菌,其中4株为大肠杆菌,3株为鸡伤寒沙门氏菌.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判定为鸡马立克氏病和细菌的混合感染.同时对马立克氏病与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进行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鸡病毒性传染病引发。使病鸡一肢或两肢发生麻痹,死亡率较高,给养鸡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