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规模猪场母猪群猪瘟抗体情况,评价猪瘟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对2个规模猪场的母猪群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补苗、再检测、再补苗的过程。结果表明母猪群通过科学的增加猪瘟疫苗接种能明显提升猪瘟抗体水平,但2个猪场的母猪群中均有少数母猪通过反复接种疫苗仍不能产生较好的猪瘟抗体,不具备对猪瘟病毒的抵抗能力,规模猪场应该对这些母猪进行淘汰,减少猪瘟病毒在猪场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实验旨在观察猪场母猪与仔猪猪瘟的免疫程序。在南堰猪场根据其母猪与仔猪的猪瘟免疫程序,选取15日龄乳猪、25~80日龄断奶保育猪、产后15d母猪、产后25d母猪,采用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法,检测其猪瘟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水平,其中,母源抗体合格率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但25日龄断奶时仍然高达97.8%,所以仔猪断奶前无需进行猪瘟疫苗的免疫,还可适当推迟猪瘟活疫苗的首免日龄;而仔猪猪瘟苗首免4周时抗体合格率为100%,因此仔猪猪瘟苗二免的间隔时间应大于1个月;母猪在断奶时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也为100%,说明该母猪断奶时不需要注射猪瘟活疫苗。从检测的母猪与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的合格率来看,母猪、仔猪在猪瘟免疫注射间隔时间上均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3.
猪瘟引起的繁殖障碍病 ,指由低毒力猪瘟病毒株引起猪瘟胎盘感染症。也就是在猪瘟发生地区 ,低毒力猪瘟病毒感染怀孕母猪 ,其本身并没有临床症状 ,但能将猪瘟垂直传染给胚胎或胎儿 ,使之出现母猪繁殖障碍病。1 临床症状母猪 :仅个别母猪偶有 1~ 2次体温升高 ,食欲稍减 ,经1~2d恢复正常外 ,绝大多数母猪不表现临床症状。体温、精神、食欲均正常。然而多数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 :母猪产下的仔猪不会吃奶或吮奶无力、肌肉震颤 ,腿外翻 ;关节肿大 ,蹄尖着地 ,走动困难 ;有的仔猪耳尖、嘴、四肢、尾的末端发绀 ;腹部皮下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4.
母猪胎次对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rdChek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对福建省一个大型规模化猪场的全部种用母猪1290份血清检测进行猪瘟抗体的检测,评价不同母猪胎次对种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场猪瘟抗体阳性(合格)的种猪有980头,合格率为75.97%,并统计母猪胎次对猪瘟抗体合格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后备母猪(P=0)和青年母猪(P=1,...  相似文献   

5.
猪瘟“带毒母猪综合征”现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流行广泛,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是威胁我国乃至全世界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猪瘟流行和发展呈现新的变化,母猪隐性感染和仔猪先天带毒较普遍,使得猪瘟的防治更为复杂和艰难。本文仅就猪瘟"带毒母猪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理、防制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为猪瘟的防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繁殖障碍型猪瘟又叫猪瘟带毒母猪综合征,是外观表现正常的母猪生产出带有猪瘟症状的仔猪(包括死胎),或者是仔猪出生时表现正常而后2、3天内发生猪瘟死亡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近期接诊3例以流产、死胎、产后仔猪死亡的病例,经过检测母猪血清猪瘟病毒阳性,解剖仔猪发现典型的有沟肾脏、皮质有大量的针尖出血点,遂确诊为繁殖障碍型猪瘟。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目前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各种年龄猪只均可  相似文献   

7.
繁殖障碍性猪瘟又称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多数无临床症状,但不停的排毒,而且感染毒株的母猪能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有些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临床中,有些母猪产仔,肉眼观察正常,可是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发病,猪瘟症状不典型,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高达90%,疫苗接种免疫应答很差。  相似文献   

8.
检测猪瘟疫苗免疫失败母猪血液中的CD4+、CD8+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探讨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机制。随机采集规模化猪场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母猪血液样品,用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挑选出猪瘟抗体阴性的母猪,以猪瘟抗体阳性母猪作为对照,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分析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γ和IL-4。结果表明,母猪猪瘟疫苗免疫后,该场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刚能达到标准,仍有26%的猪群免疫失败。猪瘟抗体阴性组中CD4+T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猪瘟抗体阳性组,CD3+、CD8+细胞百分数、CD4+/CD8+以及IL-4、IFN-γ浓度在阴性和阳性组中各指标差异不显著,证实母猪CD4+细胞百分数较低可能是导致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为改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9.
1猪瘟的注意事项
  (1)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急性、热性、高致死性传染病,在对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以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初生仔猪发病死亡为特征疾病,非典型猪瘟危害是相当严重的,现将非典型猪瘟的防治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卫广森 《养猪》1999,(2):34-35
我国从50年代起就广泛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来预防猪瘟,它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目前,注射疫苗的猪只仍有猪瘟发生,尤其是非典型猪瘟发生较多,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和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母猪带毒、感染胎儿、引起死胎、弱胎及先天性震颤)...  相似文献   

12.
薛平 《动物保健》2014,(8X):51-51
1猪瘟的注意事项 (1)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  相似文献   

13.
猪瘟(Hog Cholera HC)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基本上控制了猪瘟的流行。但是近年来,在我国猪瘟又有抬头趋势,其发生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猪瘟的发生无论在病原,流行趋势,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方面都发生了趋向慢性化和非典型化。特别是妊娠母猪感染常呈带毒者,不显现临床症状,而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和产弱仔及新生仔猪发病,母猪表现持续性病毒血症等症状,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2.3]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我省由于大面积、高密度开展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注射,从全省范围来看猪瘟已基本得到控制,猪瘟大面积发生少,呈散发,局部地区和少数养猪场(户)时有发生;发生季节不明显了,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典型猪瘟少了,非典型猪瘟多;大、中猪发生猪瘟的少了,2月龄以下仔猪发生猪瘟的多了,特别是繁殖障碍型(慢性型、非典型型。温和型、亚临床感染、带毒母猪综合征)猪瘟增多,主要表现为: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新生仔猪发生先人性震颤,2个月龄前仔猪死亡率高.发生繁殖障碍型猪瘟的原因是:低毒力株猪瘟病毒感…  相似文献   

15.
1疾病 1.1母猪持续感染与垂直传播 目前,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猪可以终生带毒、排毒,为猪瘟病毒的主要传播源。胎盘感染后,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出现弱胎、死胎,甚至木乃伊胎,从仔猪体内可分离到猪瘟病毒。有研究表明,将持续感染母猪与人工感染另1株猪瘟野毒的带毒公猪或健康公猪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使其怀孕产仔,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某猪场母猪实施猪瘟控制(净化)方案,研究分析能否提高该猪场的母猪分娩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龙岩市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对猪瘟抗体检测不合格(阻断率小于40%)且同时满足两条及以上淘汰标准的种猪实行淘汰以达到猪瘟控制(净化)目的,并对猪瘟控制(净化)前后配种分娩结果进行收集、统计。结果:猪瘟控制(净化)后,母猪返情、流产、空胎数量减少,分娩率明显提升。结论:猪瘟控制(净化)可以提高母猪分娩率,实行猪瘟控制(净化)对规模化猪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1发生猪瘟的原因 1.1母猪持续感染与垂直传播 母猪持续感染在我国相当严重,妊娠母猪感染猪瘟后,其本身为隐性感染,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木乃伊,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的侵袭导致很多猪场母猪来源偏杂,容易诱发猪病。虽然猪场非常重视生物安全,但是仍然造成局部地区性流行。笔者分享了工作中接触的典型的案例,供读者参考,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从2018年8月国内发生非洲猪瘟以来,由于疫情原因造成很多母猪淘汰,不少猪场由于引种困难,采购大量三元母猪,或者来源广泛的二元种猪,造成不少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猪蓝耳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压力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9.
1隐性感染由于猪瘟疫苗的普遍使用,猪瘟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隐性感染或慢性消耗性症状。隐性感染主要是由母猪垂直传播给仔猪引起的,母猪在产仔之前已经感染了猪瘟病毒,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是分娩的仔猪大部分为弱仔,个别仔猪出生后即死亡,能够存活下来的仔猪转为"迟发性"。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猪场母猪群猪瘟抗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Herdchek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全国30个规模化养猪场的母猪群血清,评价假定猪瘟阴性群和阳性群母猪的猪瘟抗体状况。结果显示,在假定猪瘟阴性场,母猪群的平均抗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变异系数在25%以下;假定猪瘟阳性场的猪瘟抗体合格率相对较低,变异系数也在30%以上。因此,在猪瘟控制比较好的猪场,母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可达到90%以上,变异系数在25%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