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洪钱 《农业考古》2002,(1):325-331,340
27.黄药子 性凉,治马心肺热疾(引自《大明本草》。《本草纲目》卷十八草部。1036页)。 [考注]考《痊骥通玄论》中有“治马心脏热,鼻内出血,用黄芡散:黄药子、款冬花、黄芩、贝母、栀子、蔚金、白药子、黄柏、秦艽、黄连、大黄、甘草。各等份为末。蜂蜜为引,同调灌之”的记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家畜四肢病在病因发病学、病理过程、症状表现、诊断及治疗上,都比较复杂而且困难。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与家畜四肢病的多样化和特殊性有关;另一方面对于这类疾病所作的研究还很不够。祖国兽医具有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我们认为元亨疗属集、司牧安骥集以及痊骥通玄论等古籍所载的“点痛论”一段文字,是以症状表现为基  相似文献   

3.
《司牧安骥集》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系统论述马病诊断治疗的兽医学著作,原著是唐朝的李石。1959年在全国中兽医会议上,曾被时任副总理邓子恢称为"活马王"的全国著名兽医的裴耀卿先生承担了语释《司牧安骥集》的课题,他用了7年的时间,撰稿50余万字,完成了《司牧安骥集语释》,2004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唐代李石等编著的《司牧安骥集·六阴六阳之日》(1)是古代关于兽医经络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也是古代记载马十M经脉的现存最早的一篇文献。见图1。历代兽医经典著作《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13po)、《新刻马书》(1594)、《元亨疗马集》(lthe)、《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1785)中均有转载'H。后三本著作将其名改为"三阴三阳之日",余下文字均无异。《元亨疗马集·三阴三阳之日》见图d')。该图除标明码脉等十二穴位置外,主要反映了十二穴的所属经脉,全文90个字,内容简洁,含义深刻。无须疑问,它对兽医针灸学的发展起了很大…  相似文献   

5.
张泉鑫 《农业考古》2003,(3):289-290
《司牧安骥集》是中国唐代的一部综合性兽医学著作 ,原书约成于公元 82 0 - 830年之间。作者李石 ( 783- 84 5年 ) ,字中玉 ,唐宗室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孙 ,甘肃省陇西人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 ( 81 8)擢进士 ,从凉国公李听历四镇为从事 ,在军队中管后勤军马。此书兽医学术体系完整 ,自唐至明为学习兽医人员必读的典籍。作为中国传统兽医学的代表性著作明代兽医喻本元、喻本亨编著的《元亨疗马集》 ,也是在参考吸收《司牧安骥集》等古籍基础上撰写成功的。可以说该书对中兽医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读者久盼…  相似文献   

6.
中兽医学传入朝鲜半岛(韩国、朝鲜)比日本在先,日本通过朝鲜半岛(韩国、朝鲜)间接受到了中国的影响,朝鲜半岛(韩国、朝鲜)传统兽医著述以《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为主。日本到中国直接学习中兽医学,早在中国隋朝就已有记载,此后不断有人来到中国,学习中兽医学并将其传播到日本,中兽医学经典《司牧安骥集》、《元亨疗马集》等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东洋)兽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药用于兽医临床由来已久,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前人根据理论结合实践,总结出了很多经验,留下了不少著作,如:《司牧安骥集》、《元享疗马集》(附牛驼经)、《养耕集》、《抱犊集》、《医牛宝书》、《活兽慈丹》、《牛医金鉴》、《猪经大全》等。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积累出一些点滴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泄泻通称拉稀,是多种原因引起家畜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运化失常为特征的一种病证,首见于《司牧安骥集》.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兽医临床常见的泄泻有伤食泄泻、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5种证型.现将这几种泄泻的病因、临证表现和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9.
兽医舌诊     
第一讲兽医舌诊的意义兽医舌诊是诊断家畜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祖国兽医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经验,在诊断家畜疾病时将色脉列为诊断疾病和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如《元亨疗马集·脉色论》中说:“……口色者.验疾之所也”。又说:“凡察兽病先以色脉为主……,口色脉者,医之准绳也,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兽医外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在轩辕黄帝时代,就有“马师皇善医六畜之疾”之说。轩辕黄帝和他的丞相歧伯均精于医术,除能医人之外,尚兼能医兽(指家畜)。因此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医学,多人、兽兼医。黄帝《内经》是我国最古的医学书籍,同时对兽医学(包括兽医外科学)的理论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元亨疗马集》有“黄帝、歧伯问答疮黄论和疗毒论”;在监本增广补注《安骥集》有“歧伯疮肿病源论”;均对兽医外科学有创始和启蒙的贡献。在纪元前1024—1005年间,古籍《周礼》“天官”  相似文献   

11.
对治疗破伤风,中西兽医都有许多方法,其中汗法是中兽医常用的方法之一。正如《元亨疗马集·马患破伤风第三十一》中指出:“凡治者,先彻大血,即须发汗治之。”“频抽鹘脉血,宜须先出汗。”指出了发汗方法对治疗破伤风的重要性。发汗具有许多方法,本文所要介绍的发汗疗法,系郑州郊区秦氏兽医家传五代的独特方法,有较高的疗效.笔者曾拜学于秦氏第五代兽医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等农业教育》与《信息》优秀通讯员条例,经评选,下列12名同志为1990─1991年度优秀通讯员 (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马炜桢 西南农业大学 马原良 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 王秀玲 东北农学院 李健伟 郑州畜牧兽医专科学校 陈义产 浙江农业大学 陈凤秀 农业部教育司 林家栋 北京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3.
养马知识是一种在古代时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畜牧兽医知识。特别是对蒙古族来讲,能够在十三世纪左右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绝非偶然,与当时的养马知识等有着直接联系。虽然蒙古族自己缺乏这方面的历史记载,但当时的南宋书籍《黑鞑事略》记录了丰富的蒙古族养马知识,为了解当时的蒙古族养马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兽医诊断结症一般是不用辅助措施、凭诊者的眼、鼻、手来诊断疾病。对迅速确诊,及早用药,提高疗效意义较大。中兽医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和“见其外,而知其内”(见《司牧安骥集·马师皇八邪论》)的原理,对结症的认识和诊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较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晋人葛洪(公元281—341年)的《肘后备急方》,其中“诸病方”记有“谷道入手”的诊疗技术。长期以来,又集累了丰富经验。目前,这种经验,在结合新医学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充实、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笔者根据“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 的精神,对马属动物结症的中兽医诊断,学习他人经验,结合个人临床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关键课程之一,对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诊疗水平。《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实践性教学改革是《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建设的中心环节,搞好《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课程建设将成为提高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晋江马长期饲养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生态条件下,已成为抗高温高湿,适应春夏多雨、秋冬干旱、夏季酷暑自然环境的特殊马种,适应农区的多种用途。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晋江马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起先晋江马并没有具体的名称,对这一马种的命名,是起源于1979年福建省畜禽品种资源大普查,晋江县畜牧兽医站完成了《晋江县马种调查报告》,1985年由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畜禽品种志和图谱》将闽南一带这一马种正式命名为"晋江马"。  相似文献   

17.
三、兽医本草学的发展特色清代传统兽医学中的本草学方面,诸兽医书出现了《药性略载便览》、《论补泻温凉药性配方篇》、《药性阴阳论》、《论用药治病法》等兽医用药须知的专门文献,内容涉及药物的效用、适应症、禁忌症、配伍禁忌、采制药、处方等,文字通俗简便,使学者易于记诵应用。《大武经》一书还有“通用药方”十八个,“医方补遗”方三十个。《活兽慈舟》的特点,更是大量使用草药治兽病,据统计全书用草药约有224种之多,故该书作者选方用药时,往往有中药方  相似文献   

18.
卫拉特《格斯尔》是蒙古《格斯尔》的重要版本之一。卫拉特《格斯尔》作为一个独立的异本,它的研究领域是极为广泛的,本文主要从史诗对马的描述,英雄与马的关系及它的社会价值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卫拉特《格斯尔》中马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兽医临床上应用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家畜疾病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在四十年代末,苏联有人首先在兽医临床上应用5%氯化钙和5%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治疗反刍动物前胃弛绥和马属动物胃肠弛缓,并有良好疗效。(1949—1951)、(1955)、(1956)、(1963)等先后报道用高渗氯化钠溶液静注治疗牛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胃弛缓有良好效果。蒋次升等(1954)报道用高渗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治疗马骡急性胃扩张有一定疗效。(1957)在他的著作中也记述了静脉注射10~20%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马疝痛和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效果。我国的一些兽医专著如《兽医药理学》、《兽医药品规范》、《家畜内科学》等亦肯定了高渗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对反刍动物和马属动物胃肠弛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论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开发实体的管理张兆敏王四保(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郑州4500021农业科技开发实体的现状分析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院科技开发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过去那种传统的科研成果或论文职称的模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