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麦麸-黄粉虫-鳝鱼食物链的物流与能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物链麦麸-黄粉虫-鳝鱼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食物链经济产品的物质、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生物量转化效率为2.9%,能量转化效率为2.8%,N、P转化效率分别为7.4%、5.3%,经济、生态效益明显,且有利于给鳝鱼投喂药饵。但该食物链劳动效率低,不利于鳝鱼规模养殖和长期养殖。  相似文献   

2.
餐厨垃圾中的肉类成份的利用是其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难点。本研究利用黄粉虫幼虫杂食性特性,以猪肉、鸡肉、鱼肉三种肉类,与麦麸混合饲喂黄粉虫幼虫,分别探究了三种肉类作为饲料原料制备黄粉虫配方饲料的最佳配比及黄粉虫幼虫对三种肉类转化效率。结果表明:(1)猪肉、鸡肉、鱼肉可作为配方饲料原料的最佳占比均为30%。(2)200头黄粉虫9龄幼虫可处理猪肉配方饲料3.45 g/d可转化黄粉虫虫干0.97 g、虫粪沙2.07 g;处理鸡肉配方饲料3.51 g可转化黄粉虫虫干0.95 g、虫粪沙2.11 g;处理鱼肉饲料配方3.51 g可转化黄粉虫虫干1.02 g、虫粪沙2.18 g。(3)最佳饲料配比条件下,肉类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猪肉组(14.25%±1.48%)鸡肉组(8.37%±0.55%)鱼肉组(5.87%±0.85%)。上述结果表明,猪肉、鸡肉、鱼肉均可适量替代麦麸作为黄粉虫幼虫饲料原料,这为餐厨废弃物中肉类以及病死畜禽的资源化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水分及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饲料原料中添加黄粉虫虫粉对黄粉虫幼虫生长的影响,从而为优化黄粉虫的人工饲养提供依据。【方法】向麦麸、酒糟和豆腐渣3种饲料原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粉虫成虫粉或蛹粉,饲喂6周后,测定黄粉虫幼虫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结果】饲料中添加黄粉虫蛹粉或成虫粉均可降低幼虫水分含量,提高幼虫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不同类型饲料饲养的幼虫水分含量结果比较为,麦麸组<酒糟组<豆腐渣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结果比较为,麦麸组>酒糟组>豆腐渣组。黄粉虫幼虫水分含量随饲料中添加的黄粉虫蛹粉或成虫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则相反。【结论】麦麸添加20%的黄粉虫蛹粉可获得低水分含量、高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的黄粉虫幼虫,可作为黄粉虫饲养的最佳饲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取食聚苯乙烯(PS)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塑料的黄粉虫生长发育情况,为黄粉虫降解塑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黄粉虫在单头饲养和群体饲养条件下取食塑料的生命特征进行分析,单头饲养运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软件分析并比较相关参数,群体饲养通过设计不同饲喂方式和饲喂比例分析黄粉虫存活率和平均虫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单头饲养结果表明,12龄及以下黄粉虫幼虫仅取食PS、LLDPE无法发育至蛹期;14龄幼虫仅取食PS、LLDPE可以化蛹,但化蛹率较低,分别为23%和31%。完成发育的黄粉虫蛹质量偏低,化蛹前最后一个龄期(P_(-1))历期延长,蛹历期未受明显影响,成虫寿命缩短;产卵前期(APOP)未受到明显影响,产卵天数缩短,繁殖力下降。群体饲养结果表明,仅饲喂PS、LLDPE的黄粉虫存活率明显下降,平均虫质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当将麦麸与塑料进行混合饲喂时,黄粉虫存活率与正常饲喂麦麸组基本一致,保持较高水平,平均虫质量变化呈现规律性,麦麸所占比例越高,平均虫质量越大。【结论】黄粉虫仅取食PS、LLDPE时其发育和繁殖受到影响,通过添加麦麸可以使种群保持较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试验设计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的9种试验饲料饲养克氏原螯虾,探讨饲料蛋白和能量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和能量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但260和300g/kg蛋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5和17 kJ/g能量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肠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发酵制取黄粉虫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饲养黄粉虫经济成本及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以玉米、麦麸、玉米秸秆为原料,用Minit-ab(R)15.1.0.0.设计配制出13种不同的混合饲料,再以是否加青菜叶分成两组,研究混合饲料和青菜叶对黄粉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饲料和青菜叶对幼虫体质量增长、幼虫历期、幼虫粗蛋白含量、幼虫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影响显著(P<0.05)。饲料5处理的幼虫体质量最大,历期也最短,饲料3处理的化蛹率最高,饲料7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饲料9处理的羽化率最高。整体上饲料7+青菜叶的饲喂效果要优于其他组,其各项指标均比较理想,且对秸秆的利用率较高,养殖成本较低,各组分分别为w(麦麸)=33.33%、w(玉米)=33.33%、w(玉米秸秆)=33.33%。可见,黄粉虫的生长显著受饲料种类的影响,在生产中饲料7+青菜叶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饲养黄粉虫经济成本及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方法]在室内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对黄粉虫半干物质中体内粗蛋白、粗脂肪、Ca、P、干物质、粗灰分的含量及黄粉虫体重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全麦麸、纯精料相比,采用加入30%~60%玉米秸秆饲喂黄粉虫能极显著提高黄粉虫体内半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但是不利于黄粉虫体重和体内粗脂肪的积累;其中配方V(50%玉米秸秆+50%精饲料)有利于干物质、粗灰分的积累;配方VII(70%玉米秸秆+30%精料)和配方VIII(70%光大发酵剂处理过的玉米秸秆+30%精料)有利于粗蛋白、Ca和P的积累;并且经不同方式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对黄粉虫体内粗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性。[结论]适量添加玉米秸秆能促进黄粉虫体内粗蛋白、粗灰分、干物质、Ca及P的积累,但是不利于黄粉虫生长及粗脂肪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盐度对台湾红罗非鱼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在水温28℃的条件下,不限量投喂颗粒饵料,测定了台湾红罗非鱼在淡水和盐度为7,14,2、,28和35%的能量收支。结果表明;盐度对台湾红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转化效率和最大摄食率均有显著影响,盐度为14‰时,特定生长率和转化效率均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1.43%和51.88%,此时,摄食率也达了大,每天为体重的2.75%,盐度对吸收效率无显著影响,对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吸收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2.98  相似文献   

9.
[目的]降低饲养黄粉虫经济成本及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方法]在室内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对黄粉虫半干物质中体内粗蛋白、粗脂肪、Ca、P、干物质、粗灰分的含量及黄粉虫体重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全麦麸、纯精料相比,采用加入30%~60%玉米秸秆饲喂黄粉虫能极显著提高黄粉虫体内半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但是不利于黄粉虫体重和体内粗脂肪的积累;其中配方V(50%玉米秸秆+50%精饲料)有利于干物质、粗灰分的积累;配方VII(70%玉米秸秆+30%精料)和配方VIII(70%光大发酵剂处理过的玉米秸秆+30%精料)有利于粗蛋白、Ca和P的积累;并且经不同方式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对黄粉虫体内粗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性。[结论]适量添加玉米秸秆能促进黄粉虫体内粗蛋白、粗灰分、干物质、Ca及P的积累,但是不利于黄粉虫生长及粗脂肪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互花米草生物矿质液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26~28℃、相对湿度50%~66%和自然光照条件下,将饲料含水量控制为17%,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5%、1.0%和0.0%(对照组)的互花米草生物矿质液,黄粉虫放养密度为8头/cm2,试验时间25d.试验前后分别测定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干物质含量、总N、总P、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①在饲料中添加该生物矿质液对黄粉虫幼虫体重、增重率、死亡率没有显著影响;饲料添加1.0%生物矿质液后幼虫化蛹率明显降低.②投喂0.1%和0.2%生物矿质液后,幼虫体内的Fe、Co、Ni、Cu、Se、Mo等微量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添加组.③投喂生物矿质液后幼虫粗脂肪含量、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P、K、Mg等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糖蜜(0%、5%、10%)和稻草、麸皮、米糠复合添加物对新鲜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糖蜜明显改善了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提高了粗蛋白质和乳酸含,降低了铵态氮和总氮的比值以及饲料的pH值,添加5%糖蜜组、10%糖蜜组的各项指标与不加糖蜜组(0%)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糖蜜后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也均下降,但3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5%、10%糖蜜组之间的平均乳酸含量、平均pH值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添加糖蜜后,同麸皮、米糠相比,添加稻草极显著地提高了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降低了pH值(P《0.01);不加糖蜜时不同的添加物则无显著差异,水分含量影响青贮饲料的品质,农副产品添加量大时,青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选用120头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试验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2%复合酶制剂、0.2%微生态制剂、0.2%酶制剂+0.2%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试验1组、2组、3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43 g、348 g、381 g,分别比对照组高18.28%、20.00%、31.38%,以试验3组效果最好,分别比试验1组高11.08%、比试验2组高9.48%,试验1组和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试验组的料肉比分别为2.02、2.01、1.90,饲料转化效率分别比对照组高12.55%、12.99%和17.75%,以试验3组饲料转化效率最高,分别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高5.94%和5.47%,试验1组和2组差异不显著(P0.05);3个试验组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30%、30%和10%,以试验3组最好;3个试验组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为4.40元、4.40元、4.31元,分别比对照低0.45元、0.45元和0.54元。结果表明,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复合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降低饲料成本,以添加0.2%酶制剂+0.2%微生态制剂复合剂最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柠檬酸渣发酵料代替基础日粮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期增重及日增重,10%的替代组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29%(P〉0.05)、1.06%(P〉0.05),5%、15%、20%、25%替代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9%(P〉0.05)和14.19%(P〈0.01)、1.29%(P〉0.05)和9.03%(P〈0.05)、1.43%(P〉0.05)和13.85%(P〈0.01)、1.99%(P〉0.05)和8.71%(P〈0.05);料肉比,5%、10%、20%替代组较对照组高2.88%(P〉0.05)、2.88%(P〉0.05)、0.82%(P〉0.05),15%、25%替代组较对照组降低15.64%(P〈0.01)、8.23%(P〈0.05);试验组成活率均达到了100%,比对照组高2.5%(P〉0.05)。由此可见,柠檬酸渣发酵料有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将体重2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65头按体重、性别等随机分为5组,每组13个栏,单栏饲养。试验分前期(22.5~70 kg)和后期(70~90 kg)两阶段,共80 d。以玉米、豆粕为主配成基础日粮为第1组(对照组),用双低菜粕替代第1组中的部分豆粕(即双低菜粕型日粮),分别添加0.01%的酶A和酶B(第2组和第3组);用小麦替代第1组中的部分玉米(小麦型日粮),分别添加0.01%的酶A和酶B(第4组和第5组)。结果表明:在试验各期,双低菜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第2和第3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与对照组一致,但每千克增重成本在前期比对照组分别低0.51和0.47元,在后期比对照组分别低0.69和0.81元。小麦型日粮中加酶制剂的第4、5组试验前期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有显著和极显著改善,每千克增重成本比对照组分别低0.52和0.53元;第4组的全期饲料利用率较对照组极显著改善。结果显示:在小麦型或双低菜粕型日粮中2种酶制剂均改善了生长肥育猪的性能,但在小麦型日粮中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膳食纤维液体培养基对秀珍菇富硒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麦麸、葛渣为培养基的膳食纤维原料,采用液体培养技术,研究含膳食纤维基质原料的液体培养基对秀珍菇富硒营养转化效率的影响。与常规过滤液体培养基的试验比较,结果显示:未过滤的麦麸、葛渣培养基,有利于促进菌丝球形成,提高生物产量,从而促进菌丝对硒营养的代谢转化。其中,3%未过滤的麦麸培养基生物量高达22.4 mg·mL-1,硒吸收转化率高达71.05%,5%未过滤的葛渣培养基生物量最高达27.5mg·mL-1,硒吸收转化率高达96.16%,生物量比对照提高1~2倍,硒吸收转化率提高37%~45%。  相似文献   

16.
选用窝仔烽相近的30窝“杜斯”二元杂交猪,分为3组,每组10窝,对照组和试验1组哺乳仔猪饲喂哺乳基础日粮,试验2组哺乳仔猪0-7日龄接种液态益生素,8-35日龄饲喂试验日粮(基础日粮+0.75%加酶益生素)。对照组断奶仔猪饲喂断奶基础日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断奶仔猪饲喂试验日粮(断奶基础日粮+0.75%加酶益生素)。49d的饲养结果显示:(1)哺乳期微生物制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哺乳猪日增重(P<0.01),降低了哺乳仔猪腹泻率(P<0.05);(2)仅在断奶期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可降低断奶仔猪料肉比(P<0.05),但对断奶仔猪日增重和腹泻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哺乳断奶全程使用微生物制剂对日增重的影响大于仅在断奶期添加的效果。说明微生物制剂添加方式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率有明显的影响,哺乳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效果好于断奶期,且哺乳期的试验处理对断奶期存在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18种常用肉鸭饲料原料中添加750 U/kg的植酸酶,通过鸭的强饲代谢试验来探究植酸酶对钙、磷及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等真利用率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与加酶前比较,加酶后供试原料的总磷真利用率的提高幅度为0.92%~17.29%,其中,对次粉2、麦麸、米糠、玉米总磷的提高幅度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别为11.79%(P0.05)、8.46%(P0.05)、17.29%(P0.05)、16.33%(P0.01),其余原料的总磷真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钙真利用率的提高幅度为2.74%~22.12%,其中,对碎米(早)、玉米皮、小麦、麦麸、棉粕的钙真利用率的提高作用显著(P0.05),分别为16.37%、17.12%、30.75%、21.40%、22.12%,对糙米(晚)的提高幅度最小,仅为2.74%,对其余原料的提高幅度均在5%以上;加酶后供试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真利用率的提高幅度分别为0.03%~14.60%,0.71%~27.05%,2.00%~37.69%、0.17%~10.07%;植酸酶对原料有效磷的改进值范围为0.02~2.60 g/kg。综合分析,在肉鸭饲料原料中添加750 U/kg的植酸酶,对钙、磷及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真利用率的改善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黄粉虫人工饲料优化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四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分别建立了以幼虫存活率及幼虫重为目标函数的四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藻粉(X4)与麦麸(X1)是影响幼虫存活率及幼虫重的主要因素,并且分析了葡萄糖(X2)及藻粉(X4)之间交互作用对幼虫存活率的影响;通过模型优化,提出了获得较高幼虫存活率及幼虫重的优化配方  相似文献   

19.
高纤维日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对猪消化率与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消化试验和生长试验,对猪饲料中常用的复合酶制剂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制剂改善了15kg体重仔猪和60kg体重阶段生长猪的能量、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但只有体重15kg仔猪的粗纤维消化率有显著改善(p<0.05)。在生长猪阶段(30~60kg)添加酶制剂,猪的饲料转换效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但对日增重无显著影响。而在肥育猪阶段(60~90kg),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对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饲料酶制剂的应用效果与猪的生长阶段和酶制剂的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糖源对鲟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共配制5种含有不同糖源(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1.88±1.96)g的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8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成活率和日摄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糊精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和小麦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的血糖、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为最高,其中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指标则与蔗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糊精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糊精组肝糖原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葡萄糖组和小麦淀粉组(P0.05);葡萄糖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小麦淀粉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更适宜作为杂交鲟幼鱼饲料糖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