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嵊州市谷来镇党委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对全镇农民的培训工程作了认真研究,并根据2001年培训的实绩与实际状况,确定了2002年培训4000名农民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徐岩华 《新农村》2003,(12):30-30
嵊州市谷来镇成校是省级示范性成校。近年来,该校大力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谷来镇的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学校聘请10名农技人员为兼职教师,编写香榧、茶叶等科学栽培技术丛书,并以镇村两级成校为阵地,组织村民学习科技知识。该校已先后举办香榧、茶叶、银杏、大青梅和梨等各类培训213期,印发科技资料1200份。一万余名农民通过科技培训增收。如今,谷来镇已形成11个效益农业专业村,建起绿色农业基地16万亩,  相似文献   

3.
平湖市当湖镇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力度。镇政府组织实施的“千名农民培训工程”目前已正式启动。当湖镇政府组织实施“千名农民培训工程”,要求做到以下五个有:1.有实施规划 2001年,对全镇22个行政村的各类专业户进行调查、摸底,制订培训计划。全镇准备用五年时间,培训农民1000名。整个培训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2001年为准备阶段。继续搞好“农函大”和“绿色证书”培训,对大棚蔬菜、特种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瓜果、畜禽等进行培训。2002~2004年为全面实  相似文献   

4.
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工程,大众媒体培训工程,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工程和农业信息化工程以及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程。贯彻实行该七项工程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陆文龙 《新农村》2005,(1):31-32
常山县青石镇从2003年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工程”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4期,培训农民1651人,其中劳务输出培训12期,新增劳务输出人员1231人。通过培训。200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增加412元。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工程”后,农民的人均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培训、转移、提高农民素质的工作中,该镇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嵊州市谷来镇成校的培训工作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面向农村,结合山区实际,为当地农村培训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颁头雁.如1993~1994年,开办养殖、种植培训班40多期,共培训长毛兔、家禽养殖和蚕桑、果树、水稻种植及炒名茶能手4000多人次。1995年着重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辅导。一年内共开办“村经济合作社经营管理”、“土地管理”、“一优两高种植业”、“蚕桑嫁接与栽培”、“农村财务管理”、“女名茶炒制手”、“计划生育管理”和“建党对象”等培训班35期,共培训3500多人次.谷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只有一名成教干部和一名教师,面对经费紧张、师资缺乏、设备简陋等困难,他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1):27-27,58
针对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和加入WTO后“三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围绕农业部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 ,农业部特制定《2 0 0 3- 2 0 1 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该规划任务旨在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五大“工程” ,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全面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按…  相似文献   

8.
由农业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实施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就是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利用7年时间,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步骤地按照农业产业化岗位规范的要求,对我国500万农村青年农民实施农业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知识和农业科技培训,每个村民小组培训一名农村骨干青年,以不断提高青年骨干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使他们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成为下个世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得到温家宝副总理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评价,他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千…  相似文献   

9.
湖州市练市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8.7万人口中7.8万是农业人口。如何使广大农民富起来,这是各级政府最关心的问题。练市镇成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这两年工作的重点是努力发挥成校优势,积极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努力帮助农民富起来。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的。1.围绕项目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副省长陈政高指出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是当前农村科普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地、各部门要继续做好“三下乡”、“科普之冬”、“双学双比”等深受农民喜爱的活动 ;认真抓好“农广校”、“农函大”教学工作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学员的实用术培训 ;抓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妇女培训工程”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进一步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开展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确保辽宁农村经济不断增长农村科普中心任务:促进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大珂  相似文献   

11.
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应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是国家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国家拿出资金对广大农村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实施项目,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让受训的农村劳动力能够熟练地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高效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静海县农广校2002年对全县3005名青年农民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此项培训工程用1年的时间,对青年农民进行“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产品加工与农户经营”、“计算机网络知识”和一门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培训,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民,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静海县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3.
厉锡泉 《新农村》2004,(4):31-31
近年来,上虞市农函大积极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广大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福建省农业厅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发动和组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结构调整第一线,掀起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高潮。实施“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同时,继续组织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各类培训项目,全面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农业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沭阳县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措施,即实施六大工程,包括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一项复杂、长期、量大、面广的战略工程。需要国家的财力投入,更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才能保证将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输送到农民手中。农业部在中央农广校加挂“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农民教育的“绿色证书工程”、“农科教结合”、“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使农广校成为了科技培训主阵地,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训有理想、懂技术、敢闯市场的新型农民,奠定了基础。一、农广校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  相似文献   

17.
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一项翻天覆地举措,目的是为我国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带头人,是为农村培养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其成为普及农业科技的中坚力量,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实现农村小康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骆楚楚 《新农村》2005,(6):30-31
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诸暨市枫桥成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统一部署,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全镇举办各类农民素质培训班34期,培训农民3845人。其中,农业技术培训929人,本地用工培训949人,劳务技能培训568人,法律专项培训1118人,其它培训281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901人。  相似文献   

19.
从 1999年开始,农业部、财政部和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跨世纪青年科技培训工程”的试点县工作。将通过 2年的试点和后 5年的大面积实施,争取用 7年时间,在全国培训 500万名青年农民科技骨干。这是全面提高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下一个世纪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行动。开展“跨世纪工程”是农村多快好省的育才之路。怎样才能立足本地区优势,全面开展实施“跨世纪工程”呢 ?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必须认识到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振兴农业…  相似文献   

20.
吴祥甫 《新农村》2004,(3):30-30
临安市潜川镇成人学校在镇党委和政府统筹安排下,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出(2002~2004)三年内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镇成校挑起这副重担,积极开展培训,使成校真正成为传授技术和“富脑袋”的课堂。两年来,成校已培训农民725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