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2005—2020年枣庄石榴主产区(峄城区)品质资料和同时期气象监测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和加权之和等方法,分析石榴气候品质和发育期气象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建立石榴气候品质定量评价体系。用2021年石榴生长期间气温、日照和降水等实测值,对石榴气候品质定性评价体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气候品质评价体系所得结果与化验实测数据结果及枣庄市果树科学研究所相关技术人员确定、消费者的客观反映基本一致,即得到2021年枣庄石榴果实气候品质均为优级,说明所建立的定性和定量石榴气候品质评价体系适用于开展石榴气候品质评价,客观反映石榴品质,为石榴品质提高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宁陵县酥梨气候品质适宜性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资料和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酥梨发育期资料,以影响酥梨品质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年度酥梨生长气象条件、生长期内的气象灾害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赋予权重评分,建立了气候品质适宜性评价评分算法。对河南省宁陵县酥梨示范园区2017年酥梨各生育期的气候资源及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评分计算。结果表明,该年度关键生育期气候资源能满足果树、果实生长,光热资源充足,幼果期、果实膨大期降水充足,主要气象灾害为高温热害和盛夏伏旱,最终评分得94.5分,认定该年该区酥梨的气候品质为优。  相似文献   

3.
宁陵酥梨气候品质认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酥梨是宁陵的特色主导果业,探索和推广酥梨气候品质认证技术方法,对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升酥梨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酥梨品质与当年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利用宁陵县气象观测资料、酥梨发育期资料和梨果品质鉴定数据,以影响酥梨品质的气候适宜性区划、2017年酥梨生长气象条件和生长期内的气象灾害、果园管理水平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酥梨农业气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赋予权重评分,将酥梨的气候品质分为特优、优、良3个等级。探索酥梨气候品质认证技术方法,设计酥梨气候品质认证指标,建立气候品质认证公式,制作并颁发气候品质认证报告。  相似文献   

4.
基于五指山市国家气象站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区域自动站202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结合2020年五指山市'大叶'茶叶品质检测数据,综合评估茶叶种植地气候适宜性、当年生长季气候条件、企业生产管理水平,选取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指标,构建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2020年11月采摘的茶叶进行气候品质等级认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青岛蓝莓生态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品质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0—2010年青岛地区7个国家级自动站气象资料及青岛市气象站、黄岛区气象站和张家楼镇气象站2018年气象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蓝莓的气候条件以及青岛地区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等,并通过筛选蓝莓气候品质指标,建立气候品质等级评价体系,构建蓝莓气候品质论证模型。结果表明,蓝莓在青岛地区种植有较适宜的温度、日照时数,适宜蓝莓生长、发育,但3—6月降水量偏低,不利于蓝莓生长;黄岛区境内土壤较肥沃,呈中性或微酸性,适合蓝莓生长。按照评价体系指标的认证评分,得出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蓝莓得分为93.9分;根据气候品质评价指数(ACQI),认证青岛市黄岛区蓝莓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级。蓝莓气候品质认证实例分析,对探索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应用、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以及为"三农"增产增收、打造青岛蓝莓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柯桥区茶叶气候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茶叶种植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各种植区提供不同类型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做准备。利用浙江省区域气象自动站2004—2016年的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对柯桥区茶叶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气候风险区划。结果发现:柯桥区南北地势不同带来了气候的明显差异,针对茶叶生长发育的需求,对柯桥区南北气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南部虽然易发生气象灾害,但在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上更适合茶叶生长。因此,本研究有助于为当地茶叶风险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整体上优化茶叶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昌平国家观测站和流村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分析昌平区苹果生育期内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对苹果品质的影响,研究得出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体系,为果品注入气象科技内涵的同时对苹果生长和生产管理条件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2018年气象条件中,气温和日照条件有利于苹果生长、发育、着色等品质形成;低温和降水量对苹果生长膨大造成影响,管理上采取防冻害、灌溉等措施保障了苹果品质。通过对苹果果树生长立地条件、果品生长气候条件、果品经营主体生产管理条件综合评分,对昌平富士苹果进行气候品质评分,认定认证区域苹果气候品质认证为特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陕西商南茶区的气候条件、土壤养分和茶叶品质进行综合分析,为探明该地区气候、土壤与茶叶质量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利用商南茶区1958-2007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交换性钾及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锰等指标进行分析,并计算了商南县9个乡镇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对各乡镇所产茶叶的品质进行比较与评价,并对茶区土壤理化性质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1)商南茶区气候较适宜,茶树生长期有水热同季现象,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日照百分率均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而≥10℃活动积温和年降水量均较低,分别为2 521.3℃,825.6mm,是限制茶树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2)商南茶区土壤养分状况较好,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为0.57,变异系数为26.42%。该区土壤pH值呈中性偏酸,土壤全氮、有效磷、交换性钾及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但土壤有机质难以满足茶树的需求,且各养分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各养分含量在商南茶区空间分布不均匀。(3)商南茶区不同乡镇茶叶各品质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具有香高、味醇和鲜爽的特点。【结论】商南茶区气象条件适宜,土壤肥力等级主要为中上等和中下等水平,基本能满足茶树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所生产的茶叶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辽峰”葡萄为研究对象,利用2020年11月-2021年8月逐日气象资料,通过气候统计、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灯塔市“辽峰”葡萄种植区生长季各个发育期气候条件特征对其影响,构建气候品质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果实生长期为葡萄发育的关键时期,气温和降水对其产生的影响最大,综合分析得出2021年“辽峰”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为“辽峰”葡萄产业提供专业的气象科技服务,提升葡萄产业的质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投影寻踪的烟叶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湖北清江流域烟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此模型可将影响烟叶品质的多个指标转换为反映各指标综合信息的投影特征值,根据投影特征值的差异性大小对烟叶品质进行客观评价。最佳投影方向反映了各评价指标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气象条件对茶树生长发育、茶叶采摘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直接影响,本文选取江口县1980—2019年气象观测数据,将温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与茶叶生长过程中所需气候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江口县气候条件基本适宜茶叶生产,利于产出高品质茶叶,茶叶生育期内江口县偶尔也会受低温冷害、旱涝、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造成茶叶品质降低、产量下降等。为避免或降低气象灾害对茶叶生产造成危害,本文阐述了江口县常见气象灾害种类,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以期为提升茶叶品质与提高茶叶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海南岛18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7年的观测数据和部分区域自动站2016~2017年的气象观测数据,结合2016~2017年生长季的海南省琼海市‘泰国黑金刚’莲雾的品质检测数据,分析莲雾不同生育期的气候条件对莲雾品质的影响,从种植区历史气候背景和当年莲雾生长季气候条件两方面,选取了气候品质认证指标,构建了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并确定气候品质评价等级标准,实现了从气象学角度对莲雾品质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有效地提高了莲雾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其他热带水果气候品质认证提供了参考依据,拓展了气象为农服务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一种以上气象灾害的威胁。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普遍是以单一灾种对承灾体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无法反映真实气象条件下农业生产面临的综合风险;作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发育阶段遭受气象灾害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为例,研究基于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多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方法】将东北玉米生育期划分为播种-七叶、七叶-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成熟4个发育阶段,把冷害、干旱、涝害作为3种主要气象灾害,利用玉米发育期、气象、土壤、作物面积和产量等多元资料,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以一定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由自然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及人类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综合作用的“自然灾害风险四要素说”为理论依据,在全面分析东北玉米发育阶段冷害、干旱、涝害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人类防灾减灾能力四要素的基础上,从风险四要素的内涵出发选取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孕灾环境多指标法,从气象、作物、自然地理等方面选取指标全面反映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危险性;从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的内涵出发选取评估指标;鉴于防灾减灾能力比较滞后的研究现状,选用产量变异系数综合反映防灾减灾能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农业气象灾害成因的多要素性、复杂性,影响要素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四要素及危险性指标的权重。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发育阶段3种主要气象灾害频率之比作为权重系数反映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相对严重程度。【结果】在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作物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根据作物减产率与4个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指数的相关性调试确定各发育阶段风险指数的权重系数,建立比较完备的基于发育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进而初步建立了东北玉米基于发育阶段的多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技术体系。【结论】对东北典型全域灾害年份及代表站点主要气象灾害典型年份关键发育阶段主要危险性指标与减产率的分析表明,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指标的选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云霄县气温资料和枇杷低温受害的减产状况,确定出受害减产的临界温度,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对气象产量,确定出致灾因素和综合气候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的致灾因素进行简化分析,结合相对气象产量确定出指标分级,结果发现低温害综合气候指标与相对气象产量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对枇杷低温害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黄果柑果实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值更加科学,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该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一个果实品质指标水平库,并基于此计算综合得分,从而构建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在此过程中,对层次分析法标度进行筛选,最后,将此评价体系应用于黄果柑优良单株筛选。结果显示,0.618标度法能平滑各个评价指标,且当评价指标达5个时,0.618标度法的一致性优于1-9标度法。通过查阅文献和试验测定建立了黄果柑果实品质指标水平库,利用此果实品质评价体系评价了162株黄果柑单株,筛选出了36株果实品质优良的黄果柑单株。在果实品质评价体系中,使用0.618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所得权重值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昌平区苹果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与气候品质认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昌平国家观测站和流村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分析昌平区苹果生育期内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对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气象条件中,气温和日照条件有利于苹果生长、发育、着色等品质形成;低温和降水量对苹果生长膨大造成不利影响,管理上采取防冻害、灌溉等措施保障了苹果品质。通过对苹果果树生长立地条件、果品生长气候条件、果品经营主体生产管理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分,昌平区苹果气候品质被认证为特优。该研究得出的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体系,为果品注入气象科技内涵的同时,对苹果生长和生产管理条件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田红莉  张显 《北京农业》2011,(36):85-86
根据茶叶生长的气候环境,利用多年气候资料,分析了瓮安县有利于茶叶高产的气候条件,同时分析了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高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房山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了酿酒葡萄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气象条件中,酿酒葡萄转色期到成熟期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和营养物质积累;浆果成熟期,高温天气对浆果的发育和成熟有不利影响,采用相对应的农业措施保障了品质和产量。通过对酿酒葡萄立地条件、气候条件、生产管理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分,评价区域内种植的酿酒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19.
利用熵权理论客观地确定烟叶化学品质指标的权重系数,并结合属性识别理论,建立了烟叶化学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四川凉山烟叶的化学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烟叶化学品质的评价问题,将其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比较,评价结果一致,为烟叶化学品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只有通过权重的科学确定才能正确评价农业气象综合灾情.如何确定灾害权重,是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价的核心问题.将主、客观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和熵权法)应用于福建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价中权重的确定,探讨和比较它们在计算气象灾害权重方面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时体现主观和客观信息的组合赋权法,得到福建农业气象灾害的组合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低温冻害、旱灾、洪涝、风雹.结果表明.由组合赋权法计算的各灾害指标组合权重相比任何一种主、客观方法都更为合理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