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对红枣汁制备和澄清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菊花红枣酒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红枣汁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取汁时烫漂5min,红枣果肉与水的质量比为1:8,澄清时壳聚糖用量为0.5g/L,温度50℃,时间30min。菊花红枣酒最佳配方为:酒精度12%,枣汁24%,菊花汁6%,糖度8%,柠檬酸0.2%。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红枣多糖在红枣清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果浆酶以及不同澄清剂对枣汁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酶解可提高红枣多糖含量,经澄清、超滤、吸附后红枣多糖含量明显降低。因此对酶解工艺和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筛选出果浆酶PECTINEX SMASH XXL能提高多糖含量和出汁率,采用复合澄清剂能提高枣汁稳定性,但不能提高枣汁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3.
张静  杨兴华 《落叶果树》1998,30(3):39-39
山楂汁的乙醇浸提和浓缩工艺研究初报张静杨兴华辛力(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山楂果实含有较多的果胶物质,直接压榨取汁较困难。目前国内山楂汁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热水浸提工艺,方法简单易行,但果汁受热时间较长,许多营养物质如L-抗坏血酸、黄酮等损...  相似文献   

4.
以沾化冬枣为原料,探究不同巴氏杀菌方式(低温长时、高温短时)对非浓缩还原(not from concentrate,NFC)冬枣汁理化性质、色泽及香气等特征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杀菌工艺下的NFC冬枣汁与未灭菌冬枣汁的pH、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多糖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杀菌后,NFC冬枣汁亮度降低,颜色由绿色向黄色转变,低温长时杀菌冬枣汁的ΔE较高,为22.75,而高温短时杀菌冬枣汁的ΔE较小,仅为1.76,因此后者可以更好地保留冬枣汁的色泽;醛类是NFC冬枣汁中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占冬枣汁香气成分总量的43%~83%,经过低温长时杀菌,冬枣汁香气成分受到严重破坏,总量仅为18.95 mg/L,显著低于高温短时杀菌的129.01 mg/L,高温短时杀菌的冬枣汁香气更接近未杀菌的冬枣汁。NFC冬枣汁嗅闻结果与气质测定结果相同。综上所述,与低温长时杀菌工艺相比,高温短时灭菌更适合NFC冬枣汁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果胶酶酶解红枣制汁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枣为原料,采用果胶酶酶解浸提的方法制备红枣汁。以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 H值对枣汁浸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如下:果胶酶添加量为0.3%,酶解时间为4h,酶解温度为55℃,最适p H值为3.5,此工艺条件下所获得的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87%,所得红枣汁枣香浓郁,无苦味,颜色红亮,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以金针菇汁、果冻粉和橘子汁为主要原料,研制了新型的金针菇橘子果冻。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金针菇汁的制备、金针菇橘子果冻的原料配比及产品的最佳杀菌条件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1%抗坏血酸和0.01%柠檬酸溶液料液比为1:1,热烫温度90℃,处理时间4min;金针菇橘子果冻最佳工艺配比为橘子汁35%,金针菇汁10%,水42%,白砂糖13%,柠檬酸0.2%,果冻粉1.5%,山梨酸钾0.05%,在此参数下可研制出组织形态、色泽和口感均优良的果冻。最佳杀菌工艺条件为:90℃杀菌5min。  相似文献   

7.
以山药和银耳为主要原料,对山药银耳复合饮料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银耳汁6.0%、山药汁3.0%、白砂糖12.0%、柠檬酸0.12%为最佳工艺配方。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黄原胶0.14%、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04%、海藻酸钠0.06%。  相似文献   

8.
对经过液体发酵得到的红汁乳菇菌丝体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并选用了响应曲面法对其多糖的提取工艺做了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34.0 min,料液比为1:35.2,提取温度为39.5℃时,红汁乳菇中多糖的提取率能最大达到6.61%。  相似文献   

9.
陈梅香  魏俊杰  王岩 《食用菌》2010,32(5):68-69
介绍了猴头菇蛋糕的加工工艺,确定了猴头菇汁的最适添加量,并提出了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柑桔汁常含有给人以不愉快滋味的物质。脐橙汁太苦,伏令夏橙汁太酸,葡萄柚汁又苦又酸。 加工商传统地以加糖法来克服这一问题,最近卫生当局,如澳大利亚营养基金会已劝告糖的添加应尽可能地减少。 悉尼食品研究分所开发了一种新工艺,使加工商不用加糖改善柑桔汁的风味成为可能。此项工艺包括从桔汁中提取酸和(或)苦味成分,除去造成风味问题的来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分别在芦笋汁中加入菠萝、草莓、苹果、酿酒葡萄等,进行芦笋混合发酵酒的研制,分析理化指标及感官指标.结果表明:采用草莓与芦笋混合发酵所得芦笋酒质量最好,草莓添加最佳比例为芦笋浆∶草莓=8∶5.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外投放市场的蔬菜汁饮料主要是番茄汁和以番茄汁为主,添加胡萝卜汁、芹菜汁、香菜汁、青甜椒汁等酸性菜汁饮料,如美国的V_8酸性蔬菜汁。而国外一些保健康复食品商店出售的非酸性天然蔬莱汁,现饮现榨未经加热杀菌。近年米有人发现非酸性蔬菜汁有保健、美容和防癌的作用,因而受到人们的注意。但这种蔬菜汁不能工业化生产,保存、携带不便。急需解决非酸性蔬菜汁的加工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5,(1)
从蝉花中分离真菌,并采用液体培养考察菌丝胞外多糖得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蝉花菌液态深层发酵条件如马铃薯汁、蛋白胨、KH_2PO_4等进行了优化。最优的发酵工艺为:马铃薯汁为20%,KH_2PO_4为0.4%,蛋白胨为0.5%。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下蝉花菌发酵胞外多糖产量为5.64 g/L。  相似文献   

14.
玫瑰花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花多酚和黄酮含量为指标,对玫瑰花的浸提取汁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玫瑰千花蕾轻度破碎后,采用热水浸提,按料水比1:50(g/mL),浸提温度100°C,浸提时间60 min,玫瑰花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浸提效果最好;通过对玫瑰花汁饮料的调配试验,得出在玫瑰花汁中加入7%的白砂糖、0.12%的柠檬酸、0.5%的β-环糊精和0.005%的乙基麦芽酚,饮料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壳聚糖和明胶两种澄清剂对桂圆汁的澄清效果。研究发现,壳聚糖的澄清效果优于明胶,工艺参数壳聚糖添加量为200ppm,澄清时间为60min,澄清温度为45℃。经澄清后桂圆汁透光率达到88%,浊度仅为3.1NTU。  相似文献   

16.
芦笋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多重保健价值。然而芦笋易腐败变质,保质期短,本实验以绿芦笋为主要原料,经打浆、酶解等工艺制得芦笋清汁。实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找到适宜的酶解p H值、温度、时间和加酶量,进而开展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芦笋清汁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量为0.11%、纤维素酶量为0.165%、酶解时间为30 min、酶解温度为39℃,酶解p H为3.0。该工艺下制得的汁液澄清透明,感官品质较好,且含有多种营养成分:0.18%蛋白质、0.48%总糖、0.52 mg/g还原糖、0.044 mg/g多酚,折算后的总糖、还原糖和总酚含量高于新鲜芦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联合酶解可改善芦笋汁的感官品质,提高营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崔东波 《北方园艺》2011,(11):142-145
以山楂、银耳为原料,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浸提方法、浸提软化温度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复合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是采用一次浸提法,软化温度85~95℃,浸提30min,楂汁添加量60%,银耳添加量10%,糖度12%,复合稳定剂为琼脂0.2%和黄原胶0.15%。此产品具有原山楂汁色泽,有山楂香气,没有银耳异味,口感柔和协调,银耳悬浮在山楂汁中不分层、无沉淀。  相似文献   

18.
以橙子、豌豆为原料,经原料处理、调配、澄清、杀菌、罐装等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橙子豌豆复合饮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橙汁与豌豆汁的添加比例为2∶1(以橙汁和豌豆汁的混合物为100%,添加其他物质),白砂糖的使用量为6%,柠檬酸的使用量为0.2%,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复合饮料营养丰富,其可溶性固含物含量为6%,VC含量36.87 mg/100 mL。  相似文献   

19.
红汁乳菇多糖提取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以稀酸、稀碱和蒸馏水为提取剂对红汁乳菇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得出合适的提取剂为蒸馏水。进一步的正交试验表明 ,红汁乳菇粗多糖的最适提取工艺为 :加水量 1∶2 0 ,95~ 10 0℃水浴 4h ,浸提上清液浓缩比 4∶1,乙醇加入的倍数为 4。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青桔汁树脂降酸中的工艺及青桔蜂蜜复合汁的开发,本试验通过比对6种离子交换树脂对青桔汁中总酸的静态吸附特性,测定吸附过程青桔汁主要理化指标,筛选青桔汁降酸最佳离子交换树脂;并对比不同流速对青桔汁降酸的影响,筛选出离子交换树脂的最佳流速;基于蜂蜜可以为果汁提供糖分,对比不同比例的青桔蜂蜜复合汁的理化指标,选定青桔蜂蜜复合汁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L400型离子交换树脂最适合青桔汁降酸,脱酸率达到了66.7%;试验证明,流速对L400型树脂动态动力学曲线影响较大,4 BV/h为最佳吸附降酸流速,温度为室温。青桔汁与蜂蜜的最佳调配比例为5∶1,该比例下复合汁的糖酸比为13.5∶1,此时的青桔蜂蜜复合汁的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