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发育时期大鼠乳腺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大鼠乳腺组织中的ERα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妊娠和泌乳期大鼠乳腺组织中的ERα表达水平均低于处女期,且差异显著(P<0.05);整个妊娠过程中,以妊娠12 d最高;随着泌乳期的进行,ERα的表达水平增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ERα可能参与了乳腺细胞的发育和凋亡。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鼠不同时期乳腺组织及血液中孕激素(P)变化规律。选择雌性SD大鼠42只,分为7个时期,每个时期6只:分别为处女期,妊娠第6天、12天、18天,泌乳第6天、12天、18天。分别处死大鼠取乳腺组织及血清,通过放射免疫检测不同时期孕激素含量。结果表明血清中:处女期P含量最低,妊娠后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妊娠18d与各个时期差异显著(P〈0.05);泌乳后又呈现下降趋势。7个时期中处女期与其它6个时期差异显著(P〈0.05);乳腺组织:7个时期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处女期与妊娠、泌乳整个时期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孕激素在乳腺细胞发育、启动和维持泌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鼠乳腺中孕酮受体(PR)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大鼠乳腺组织中的孕酮受体表达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妊娠18 d的P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处女期和妊娠6,12 d (P<0.05),整个妊娠过程中,以妊娠12 d最高;在泌乳6 d时检测不到PR,泌乳12,18 d可检测到PR表达,泌乳 18 d的PR水平低于泌乳12 d,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PR可能参与了乳腺细胞的发育和泌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奶山羊乳腺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胰岛素及其受体表达规律。【方法】关中奶山羊乳腺发育的4个时期即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及退化期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RIA)测定激素的含量,用免疫荧光法(IF)检测激素受体含量。【结果】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血清中生长激素(GH)变化不显著(P0.05),而组织中的GH在妊娠5月(P5M)时出现分泌高峰2.599±0.459ng·mL-1(P0.01)。血清中胰岛素(INS)在青春期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到妊娠1月(P1M)时INS含量高达31.664±6.416μIU·mL-1(P0.01),泌乳高峰过后回到正常水平。组织中的INS在进入妊娠期后含量开始增加并持续到泌乳10日(L10D),之后下降。生长激素受体(GHR)在妊娠期比青春期和泌乳早中期高,在泌乳晚期达到高峰,之后下降。胰岛素受体(INSR)从青春期开始缓慢上升,在泌乳启动后达到高峰。【结论】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血清和乳腺中的GH变化不明显。血清中的INS水平在妊娠初期最高,至分娩时最低,而乳腺中INS在泌乳期处于高水平。GHR在妊娠期和泌乳后期、退化前期表达量较高。INSR在妊娠期和泌乳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至泌乳中后期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激素调控了奶牛和奶山羊的乳腺生长发育和泌乳,但目前在绵羊中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方法】以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在空怀期、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末期、泌乳早期和泌乳中后期6个乳腺发育时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液中雌激素、孕酮、催乳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浓度,分析激素对绵羊乳腺发育的调控作用。【结果】雌激素和孕酮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总体趋势,它们在妊娠末期的浓度最高(分别为73.01 pg/mL和530.48 pmol/L),在空怀期的浓度最低(分别为35.69 pg/mL和485.46pmol/L);从空怀期开始,催乳素浓度持续升高,在泌乳早期达到最大值,其在泌乳早期的浓度分别比妊娠中期、泌乳中后期、妊娠早期和空怀期高12.47%、16.17%、46.15%和59.66%(P<0.05);妊娠末期的糖皮质激素浓度最大(495.28 pg/mL),较妊娠早期和空怀期分别高14.36%和12.42%(P<0.05);胰岛素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妊娠早期(36.22 mIU/L)>妊娠末期(36.10 mIU/L)>泌乳早期(...  相似文献   

6.
李真  李庆章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8):1730-1737
 【目的】探讨奶山羊乳腺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胰岛素及其受体表达规律。【方法】关中奶山羊乳腺发育的4个时期即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及退化期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RIA)测定激素的含量,用免疫荧光法(IF)检测激素受体含量。【结果】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血清中生长激素(GH)变化不显著(P>0.05),而组织中的GH在妊娠5月(P5M)时出现分泌高峰2.599±0.459 ng&#8226;mL-1(P<0.01)。血清中胰岛素(INS)在青春期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到妊娠1月(P1M)时INS含量高达31.664±6.416 µIU&#8226;mL-1(P<0.01),泌乳高峰过后回到正常水平。组织中的INS在进入妊娠期后含量开始增加并持续到泌乳10日(L10D),之后下降。生长激素受体(GHR)在妊娠期比青春期和泌乳早中期高,在泌乳晚期达到高峰,之后下降。胰岛素受体(INSR)从青春期开始缓慢上升,在泌乳启动后达到高峰。【结论】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血清和乳腺中的GH变化不明显。血清中的INS水平在妊娠初期最高,至分娩时最低,而乳腺中INS在泌乳期处于高水平。GHR在妊娠期和泌乳后期、退化前期表达量较高。INSR在妊娠期和泌乳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至泌乳中后期下降。  相似文献   

7.
赵建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57-1159,1259
通过对江苏省某奶牛场895头中国荷斯坦成年母牛第1~6胎共1 967次的首次配种月龄、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妊娠期、产犊间隔、产犊泌乳月龄等繁殖性能进行分析,并分析了繁殖性能与部分泌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胎次极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间隔、泌乳天数和干奶天数(P<0.01),显著影响妊娠期和305 d校正产奶量(P<0.05)。随着胎次的增加,受胎情期数、干奶天数逐渐增加,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和泌乳天数逐渐下降。产犊季节极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妊娠期、305 d校正产奶量、泌乳天数(P<0.01),显著影响产犊间隔(P<0.05),对干奶天数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春季产犊受胎情期数最高,冬季产犊的奶牛从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夏天产犊妊娠期最短。受胎情期数与首次配种月龄、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泌乳月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首次配种月龄与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间隔、泌乳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
经产母猪的SLA分型与生殖激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 98头 SLA分型的经产母猪进行了生殖激素测定 ,在母猪泌乳阶段 ,促黄体素( L H)、雌激素 ( E2 )和孕酮 ( P4 )的水平都最低 ,不同 SLA分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 ;在配种当天 ,雌激素分泌达到峰值 ;在怀孕 1 5d时 ,促黄体素和孕酮的分泌达到峰值。D型母猪在配种当天的雌激素和孕酮水平最高 ( P<0 .0 5) ,在怀孕前期的孕酮水平也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的母猪 ,这有利于母猪的发情、配种和妊娠  相似文献   

9.
β-防御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并且是宿主固有免疫的重要参与者。为研究β-防御素1(β-defensin 1,Defb1)基因在不同泌乳时期的表达变化,以小鼠第4对乳腺组织为研究对象,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了小鼠妊娠期、泌乳期乳腺中Defb1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妊娠期Defb1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而泌乳期却恰恰相反,随着泌乳的进行,Defb1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在泌乳18d时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甘加藏羊发情周期血浆中生殖激素的分泌变化规律,选取24只处于发情周期内的甘加藏羊,采集甘加藏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甘加藏羊发情周期血浆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和雌激素(E)的分泌变化。结果显示,FSH含量在发情期最高,为3.406 m IU/m L,发情后期降低至2.492 m IU/m L,间情期又开始升高,至发情前期达2.727 m IU/m L,发情期含量极显著高于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LH含量在间情期最高,为4.377 m IU/m L,发情后期显著低于间情期和发情前期;P含量在发情前期最高,为18.039 ng/m L,发情期降至16.196 ng/m L,发情后期缓慢升高,间情期达17.127 ng/m L,发情前期极显著高于发情期与发情后期;E含量在发情前期最低,为29.625 pg/m L,发情期升高(36.035 pg/m L),发情后期达到最高,为38.573 pg/m L,间情期又降低(35.531 pg/m L),发情后期极显著高于发情期、间情期以及发情前期,发情期与间情期极显著高于发情前期。  相似文献   

11.
朱河水  都军霞  韩立强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60-161,165
为了研究妊娠、泌乳不同时期PrRP mRNA在甲状腺中的表达水平,取36只小鼠,分为妊娠早(6 d)、中(12 d)、晚期(18 d)和泌乳早(6 d)、中(12 d)、晚期(18 d)6组,每组6只,以GAPDH作为内对照探究小鼠甲状腺中PrRP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妊娠期和泌乳期PrRP mRNA在甲状腺中的表达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妊娠和泌乳的不同时期PrRPmRNA的表达水平不同,对催乳素的释放调节水平不同,PrRP mRNA可能通过调节催乳素的释放来影响泌乳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奶牛和绵羊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在不同怀孕期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氯胺-T比色法,对33头荷斯坦奶牛和29只藏系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羟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所有奶牛和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怀孕中期的奶牛血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未怀孕、怀孕前期和怀孕后期(P<0.05);怀孕中期的绵羊血清羟脯氨酸含量亦略低于未怀孕、怀孕前期和怀孕后期(P>0.05)。[结论]奶牛和绵羊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在怀孕中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周有才  苏世文 《北京农业》2012,(12):123-124
根据母猪在妊娠不同时期不同的生理特点及对日粮营养质和量的不同需求科学地按照妊娠初配期、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和妊娠待产期4个时期来精心投料饲喂及管理,以期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尽可能多的、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仔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奶牛和绵羊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怀孕期的变化。[方法]采用磷酸苯二钠法,对33头荷斯坦奶牛和29只藏系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酶保存率进行了测定。[结果]所有奶牛和绵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奶牛怀孕中期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比未怀孕、怀孕前期、怀孕后期明显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保存率均低于26%,表明奶牛和绵羊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来自骨骼。[结论]奶牛和绵羊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怀孕中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EDC一步法将His6多肽分别与匙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两种人工结合抗原KLH-His6和BSA-His6。将制备的KLH-His6作为免疫原,皮下分5点注射免疫6只健康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首次免疫取KLH-His6(50μg/只)与氟氏完全佐剂(FCA)充分乳化,每只免疫200μL,以后每间隔两周,同法进行第2,3次免疫,用氟氏不完全佐剂(FIA)乳化。每次免疫8 d后尾部采血,以BSA-His6为包被抗原检测抗His6抗体。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His6免疫原,并免疫了小鼠;间接ELISA检测不同时期小鼠抗体效价最高达到1∶8 000,免疫小鼠的抗体效价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为His6单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粉期及贮藏条件对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采粉期及贮藏条件对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为猕猴桃生产中人工辅助授粉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猕猴桃品种“中华系401”为试材,分别于开花前3,2,1 d及大蕾期和开花后6,12,24 h采集花粉,比较不同采粉期对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以“软枣猕猴桃”、“秦雄201”、“中华系401”和“毛花猕猴桃”雄株为试材,采集大蕾期花粉,分别进行常温贮藏(18~26 ℃)、低温(4和-15 ℃)贮藏,比较不同贮藏条件下猕猴桃的花粉生活力。【结果】开花前3 d,猕猴桃花粉生活力仅为1.92%;开花前2和1 d,猕猴桃花粉生活力分别达到48.07%和69.11%;大蕾期猕猴桃花粉生活力最高,达82.31%;开花后6,12和24 h的花粉生活力分别为66.89%,46.03%和31.40%,均不及大蕾期高。4种猕猴桃新鲜花粉的生活力均较高,达70%以上。常温条件下,猕猴桃花粉仅可贮藏6~9 d;4 ℃冷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可维持60~150 d,平均达90 d;而-15 ℃冷冻条件下花粉生活力更长,可达360 d。【结论】以采用大蕾期花粉进行人工授粉为宜;贮藏温度是影响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越低,花粉的贮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与温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贵阳对8个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间期为10-15d的分期播种,以套袋自交结实性作为育性考查指标,结果所有核不育系都有稳定不育期和可育或部分可育期表现,且育性转换明显。稳定不育期的长短因不育系不同而有差异,范围在5-33d。自交结实率与日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所有不育系都在幼穗发育的一定阶段内对温度表现敏感,大多数不育系的温度敏感时期在抽前7-24d,培矮64S在抽穗前17-30d。不同不育基因供体来源的不育系对温度敏感时期和持续时间长短存在着差异,同一不育基因供体来源的不同不育系之间,其育性对温度敏感时期和持续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玉米籽粒灌浆期和灌浆高峰期的长短、灌浆强度的高低,籽粒重和籽粒体积变化与生育期和积温的关系。采用分期播种法,利用试验数据,建立28个生长模型(方程均通过0.01的极显著检验),将玉米灌浆期百粒干重、百粒体积随灌浆日数增加的时段分为三阶段,即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适时播种的玉米吐丝后百粒体积、百粒干重增加进入渐增期,终止日分别为吐丝后的6天和20天,此后进入快速增长期,时间分别为22天和18天;其后到籽粒体积和干重增加进入缓慢增长期。适时播种的玉米百粒干重增加逐渐增长期为吐丝后活动积温区间0~502.4℃?d,增幅0.014g/℃?d;快速增长期为吐丝后活动积温区间502.4~938.4℃?d,增幅0.049g/℃?d;缓慢增长期为吐丝后活动积温区间938.4~1355.1℃?d,增幅0.018 g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