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雪莲果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分离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考察雪莲果中粗多糖的较优提取分离工艺,采用水提取法提取雪莲果中多糖,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终浓度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粗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四因素中提取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乙醇终浓度和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雪莲果粗多糖较优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90℃,乙醇终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20g/L,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5.11%,粗多糖的总糖质量分数为46.2%。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山豆根氧化苦参碱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该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浸置时间和提取液pH值对山豆根氧化苦参碱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氧化苦参碱得率的主次因素为超声波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及浸置时间;经正交试验确定山豆根氧化苦参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时间150min,超声波提取温度90℃,超声波功率300W,浸置时间2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山豆根氧化苦参碱的得率为1.253%.与对照试验相比,得率提高了73%,纯度提高了17%.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辅助提取木薯皮活性物质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薯皮乙醇提取物同时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为了能充分提取和利用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木薯皮活性物质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 Design法设计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抗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超声波提取与传统溶剂浸提的提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抗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95%,超声波功率550W,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12mL/g,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薯皮活性物质的平均得率为8.97%,质量浓度为0.5mg/mL时的AChE抑制率为54.62%,BuChE抑制率为45.7%;影响木薯皮活性物质得率的4个主要因素的显著程度排列顺序为:超声波提取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得率高,提取物活性好,溶剂用量少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萝卜缨叶绿素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萝卜缨叶绿素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其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3℃、超声波功率 175 W、液料比13 mL/g、提取时间为46 min。在此条件下,萝卜缨叶绿素的平均得率为0.413%,回归得出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试验结果可为萝卜缨叶绿素的提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雪莲果中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用热水浸提雪莲果中多糖,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95%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粗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结果]四因素中提取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95%乙醇用量和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结论]雪果粗多糖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90℃,95%乙醇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4倍,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5.11%,多糖含量为29.3%。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经膨化大豆粕中低聚糖工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该文在考察超声波功率、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对大豆低聚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液料比和乙醇浓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试验,以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经挤压膨化大豆粕中低聚糖的最佳条件和数学模型.并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未挤压膨化大豆、挤压膨化未超声波辅助提取和未挤压膨化未超声波辅助提取的大豆中低聚糖得率作为对照,以确定挤压膨化技术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大豆低聚糖提取的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31.3%,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为34min,液料比为20.4mL/g,得率为11.95%,与未挤压膨化未超声波辅助提取对照试验相比提高了50.31%.挤压膨化技术处理和超声波技术有利于大豆低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水提法小球藻多糖提取的工艺,该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水料质量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冻融-超声波次数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提取小球藻多糖,采用三氯乙酸法去除游离蛋白质。结果表明:小球藻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质量比15,超声波功率600W,超声波作用时间6min和冻融-超声波2次,小球藻粗多糖得率为5.918%。三氯乙酸法脱游离蛋白质以pH值为4为最佳,多糖回收率为57.84%。该研究可为从小球藻中大规模分离和提取以及纯化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进行了亮菌多糖水提、醇沉工艺条件优选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对亮菌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选乙醇浓度、乙醇加入量、醇沉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醇沉工艺;采用MTT法测定多糖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亮菌多糖最佳浸提工艺为料液比1:10,提取次数为2次,浸提温度100℃,时间6 h;最佳醇沉条件为加4倍量95%乙醇沉淀15 h;醇沉后多糖得率11.768%。活性测试结果显示ATPS对人红白血病细胞和人肺癌细胞株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为ATPS的生产提供实验依据;亮菌多糖对体外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兰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首次报导了马兰水溶性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单因子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对马兰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料水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马兰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100℃,95%乙醇醇析。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马兰水溶性多糖的得率为4.12%。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辅助提取仙人掌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该文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米邦塔仙人掌多糖,并与热回流提取方法进行比较。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以水为提取剂,料液比1∶10(w/v),提取2次,每次提取3 min,微波炉功率700 W,选用70%乙醇沉淀。微波提取粗多糖的得率和含量分别为6.8%和8.5%,高于热回流提取粗多糖的得率4.7%和含量8.3%。微波提取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提取剂用量,而且提高了仙人掌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深加工残渣多糖酶法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杏鲍菇残渣中多糖的酶处理-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该文以杏鲍菇深加工后的残渣为原料,在纤维素酶处理的基础上,微波辅助法提取杏鲍菇多糖;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与传统热水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对杏鲍菇多糖进行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杏鲍菇多糖的较佳条件为:水料比35∶1 m L/g,提取时间15 min,微波功率570 W,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12.11%±1.02%,比热水提取高出41.21%,且提取时间缩短了105 min。杏鲍菇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2.9、19和21.1 mg/m L,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8、16和16 mg/m L,对黑曲霉和酿酒酵母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杏鲍菇多糖功能和利用杏鲍菇残渣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选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以杏鲍菇粗多糖、杏鲍菇超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选取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最佳配方,并制定产品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杏鲍菇粗多糖38%、杏鲍菇超细粉49%和黄秋葵超细粉13%,制成的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综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是可行的,所得工艺配方稳定可靠,这为我国咀嚼片剂工艺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原生质体EMS诱变选育杏鲍菇高产菌丝多糖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杏鲍菇的产品研发,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杏鲍菇PL7菌株原生质体,筛选菌丝多糖含量显著增加的原生质体诱变菌株。结果表明,EMS诱变原生质体的适宜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0.20%和15 min;从160个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筛选出与亲本菌株拮抗作用明显的22株诱变株;通过菌丝多糖浓度测定,获得菌丝多糖浓度显著增加的7株诱变菌株;通过菌落生长速度测定、RepPCR分析和出菇试验,最终获得高产菌丝多糖的新型菌株D3-12。本研究结果为杏鲍菇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南瓜籽多糖热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开发利用南瓜籽中多糖资源,基于前期水提醇沉制得南瓜籽多糖的研究基础上,该文进一步探讨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籽多糖工艺参数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籽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h、液料比40:1 m L/g,此条件下多糖得率的预测值为2.25%,实际验证值为2.18%。初步分析南瓜籽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0.52∶0.88∶0.73∶0.14∶1.00∶1.12,不含糖醛酸,为中性杂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南瓜籽多糖对DPPH·、·OH和O2-·3种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21.3%±0.14%、57.14%±0.28%和40.50%±0.64%。研究结果为后续南瓜籽多糖纯品制备、结构表征提供了基础,为提高南瓜籽相关保健品附加值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提取方式对茶树菇菌糠多糖提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热水浸提、超声浸提、稀酸水解3种方式提取茶树菇菌糠。结果表明,提取方式对菌糠多糖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稀酸水解提取法效率最高,当硫酸浓度为2%、浸提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25 g·mL-1、温度为121℃时,多糖提取率最高为29.29%,分别比热水浸提和超声浸提法提高了6.72和13.88倍。3种提取方式制备的多糖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生物学活性,其中热水浸提多糖具有较好的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而稀酸水解多糖具有较好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不同方式制备的多糖均能有效促进水稻种子的萌发,并缓解铜离子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尤其对根部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当稀酸水解多糖浓度为1 000 mg·L-1时,对照水稻种子根长增加37.75%,铜离子胁迫下水稻种子根长增加112.10%。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方式不仅影响菌糠多糖的提取效率,同时对其生物学活性也有较大的影响,这对于菌糠多糖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开发玉米须资源,以废弃的玉米须为原料,探讨不同萃取剂、超声时间、表面活性剂、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搅拌转速对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同时研究光照、pH、营养元素、超声时间对玉米须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类胡萝卜素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以丙酮为萃取剂,超声预处理6 min,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量1.6%,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45 min,液料比13m L·g~(-1),搅拌转速125 r·min~(-1),此条件下的提取量为311.21 mg·kg~(-1),与理论预测值(313.96 mg·kg~(-1))相近。玉米须类胡萝卜素对光照,提取温度,酸碱环境,Ca~(2+)、Mg~(2+)、Fe~(2+)、Fe~(3+)、Zn~(2+)元素和超声处理较为敏感,而在避光、中性环境、Na~+和K~+元素条件下有利于其储存,适度的超声处理在提高玉米须类胡萝卜素提取率的同时对其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节约时间成本。综上,高效利用玉米须中的类胡萝卜素对玉米须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芽蚕豆左旋多巴超声强化提取及其动力学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提取和利用高生物活性的天然左旋多巴(L-DOPA),研究了超声波强化提取发芽蚕豆L-DOPA的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了超声浸提动力学过程。基于单因素试验,以超声功率、液固比、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对发芽蚕豆L-DOPA得率的影响较大;原料用量2.0g,采用含30%乙醇的0.1mol/L醋酸溶液为提取溶剂,其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57W、液固比31mL/g、萃取时间为37.4min。在此条件下,发芽蚕豆L-DOPA的平均得率为1.47%,较未发芽蚕豆增加0.58倍,略高于传统提取法,且超声强化提取显著缩短了浸提时间。对最优提取条件下L-DOPA得率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分别用Film模型、非稳态扩散理论和Ponomaryov经验方程进行拟合,其中Film理论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其决定系数R2值最大,为0.9928。研究结果为天然L-DOPA制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牛肝菌蛋白提取条件,以牛肝菌子实体为材料,碱溶液为提取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碱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液固比对蛋白质提取得率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的牛肝菌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Na OH浓度0.11mol·L~(-1),液固比31∶1,浸提温度62℃,浸提时间1.70 h,此条件下蛋白质实际提取得率为19.85%。本试验优化牛肝菌蛋白的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稳定、可行,为牛肝菌蛋白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食用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