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当环境温度过冷或过热、通风不良、患病、噪声、转群、防疫等因素刺激机体时,导致家禽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发生变化,使机体免疫力受损、生长和繁殖力下降,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体重减轻、产蛋量减少、蛋品质差、饲料利用率低、患病和死亡概率增加等,饲养者必须分析和查找可能导致的应激因素,采取有效的方法于以消除. 1常见应激因素 温度.鸡体正常温度在41℃左右,不同阶段对温度需求不尽相同.孵化期温度高低不稳会影响孵化率.雏鸡和产蛋期成鸡适宜温度是18~21℃,否则产蛋会受影响.当环境温度突然下降时,寒冷刺激会引起呼吸道疾病;低于零下10℃时,产蛋停止,局部易被冻伤;高于32℃以上时,鸡体调节代谢降低,采食减少,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使经济生产指标受影响,如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脆,破损增加,种蛋受精率下降,体重下降,死亡率上升;当温度高于37℃以上,呼吸频率超过110次/分钟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进而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
1 热应激对产蛋鸡机体的影响应激是指作用于机体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紧张状态 ,一般伴有一系列的神经和内分泌变化。热应激是由于过高的环境温度刺激所引起的机体生理或心理的紧张状态。产蛋鸡高产的理想温度范围是 13~2 4℃ ,如果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30℃ ,则总产蛋数、蛋重和蛋品质等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应激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不良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危害性 ,所以是一种适应性调节机制。据报道 ,环境温度过高会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当舍温由 2 1℃上升到32℃ ,蛋鸡产蛋率下降 7. 4 % ,蛋重减轻2 0 % ;当舍温由 2 5℃上升到…  相似文献   

3.
王惠琴  何贵明 《四川草原》1989,(4):54-56,55
<正> 半细毛羊原产于暖温带地区,其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年均温12℃左右,最热月均温低于25℃,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近年来我省亚热带低海拔农区从1986年开始先后引进了茨盖羊、考力代羊、罗姆尼羊进行试养。为了研究这些绵羊种的风土驯化过程,于1987~1989年在南部县北部低山  相似文献   

4.
我场 1973年从内蒙古红格塔种羊场引进 3 85只茨盖羊 (其中种公羊 2 5只 ,种母羊 3 60只 ) ,至 1999年底存栏种公羊 49只 ,成年种母羊 12 10只 ,初产母羊 40 5只 ,幼年公羔 2 13只 ,幼年母羊 3 97只。在多年的纯种繁育过程中 ,已向社会提供优质种公羊 4198只 ,母羊 4841只。茨盖羊在青海半细毛的改良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下面笔者将本场 1996~ 1999年茨盖羊的生产和管理现状报告如下。1 概况我场位于青海省中部 ,青海湖东岸 ,海拔高度 3 2 5 0~ 42 0 0m。气候特点 :干旱多、风沙大 ,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年均温0 76℃ ,1月份平均气温 -9…  相似文献   

5.
将秸秆加工成营养草粉,羊爱吃、增重快,既解决了青饲料的贮藏问题,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1原料凡不含有毒素的作物秸秆及粮棉加工副产品均可粉碎作原料。需阴干或晒干。2粉碎用锤式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成长1~2cm的草粉。禾本科植物应与豆料植物分别粉碎,以便下一步配制。3发酵将粉碎的禾本科草粉和豆科草粉按3:1混匀,用30~40℃温水拌草粉,湿度以用手捏成团,松手散开为宜。 在背风屋角处堆成40cm厚的方形堆,上面盖麻袋。当堆内温度达到40~50℃,闻到香味时发酵即成。在发酵好的草粉中每10…  相似文献   

6.
<正>在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鸡产蛋的最适温度范围是13℃~25℃,当气温超过23℃时,产蛋鸡舍开始出现热应激反应,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群感到不适,处于热应激状态,并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而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萨福克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羊(萨杜湖杂交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生产性能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萨杜湖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羊毛品质(包括不同部位羊毛的净毛率、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萨杜湖杂交羊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初生阶段及周岁时公羊体斜长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3月龄时公羊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时母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成年时期公羊体重和体高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其成年时平均净毛率较低,为45.21%;长度适中:平均自然长度为4.55cm,伸直长度为6.22cm;细度良好,为17.60μm。公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母羊血小板总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公羊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萨杜湖杂交羊在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杂交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三个不同的阶段,通过对波德代羊体温、呼吸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波德代羊的呼吸频率在夏季显著高于冬春季和秋季(P<0.01);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血清LDH活性在秋季显著降低(P<0.01);公羊的AKP、GPT和公、母羊的GOT在冬春季显著降低(P<0.05);公羊血清总蛋白在冬春季最高(P<0.01);血清总钙在三个不同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基本稳定.波德代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体现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鸡群在正常的生活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有一定适应范围.鸡的等热区为狭窄的温度范围,一般认为肉鸡为10~27℃,蛋鸡为13~25℃,当环境温度超过了鸡等热区的上限值时,机体会产生各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即热应激.在这一过程中,机体通过各种代谢途径限制产热和增加散热,以达到维持体温恒定的目的.最终导致其生理机能、新陈代谢、免疫机制发生改变,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相对湿度(RH)对日增温环境中肉仔鸡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公鸡180只转入人工气候试验舱,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适应期7 d,温度20℃,RH为60%。肉鸡29日龄时,试验RH分别调整到35%、60%和85%,至试验结束。环控舱内温度每天升高2℃,试验期共9 d。肉鸡37日龄时,环控舱舱内温度升高至38℃,试验期间肉鸡自由采食饮水,试验全程不抓鸡,选择非接触性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尽量避免肉鸡产生应激。结果表明:肉鸡体核温度(CT)、耳叶温度(ET)、小腿温度(LT)、呼吸频率(RR)、采食量(FI)和饮水量(DW)均存在拐点温度(IPt)。首先变化的是LT,其产生变化的环境温度范围是24.6~25.1℃,之后是ET和CT,发生变化的环境温度范围分别是25.0~25.1℃和25.5~26.4℃。RR存在2个IPt(IPt1和IPt2),温度范围分别是25.5~27.2℃和32.5~33.3℃。环境温度大于IPt1值时,RR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环境温度大于IPt2值,RR随温度升高而下降。FI、DW发生变化的环境温度范围分别为27.1~29.3℃和29.2~29.5℃,环境温度大于IPt值后,FI和DW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湿组FI的IPt值显著高于低湿组和中湿组(P0.05),高湿组死亡率(MR)的IPt2值显著小于低湿组和中湿组(P0.05),高湿组CT、ET、LT、RR、FI和DW的IPt值小于中湿组和低湿组,RH对ET、LT、RR和DW模型参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环境温度对肉仔鸡生理指标影响较大,RH影响较小。FI下降和CT升高的IPt值可被认为是上限临界温度,4~5周龄肉仔公鸡CT上限临界温度为25.5~26.4℃;RR开始升高和FI开始下降的上限临界温度分别为25.5~27.2℃和27.1~29.2℃;死亡的上限临界温度在为32.7~33.5℃。肉仔鸡死亡时CT高出常数值4.6~5.1℃。4~5周龄肉仔公鸡不同生理指标有着不同的上限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1.
夏季,当气温超过30℃时,鸡的产蛋率会明显下降,当气温超过了机体的耐受能力,鸡群就会出现热应激.表现为张口呼吸、大量饮水、采食量下降甚至停食,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时间的热应激会导致休克或死亡,对养禽业危害较大.一般认为,产蛋鸡舒适区温度为13℃~27℃,最大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4~27℃;肉鸡最大增长速度的环境温度为10℃~22℃,最佳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7℃.  相似文献   

12.
夏季,当气温超过30℃时,鸡的产蛋率会明显下降,当气温超过了机体的耐受能力,鸡群就会出现热应激.表现为张口呼吸、大量饮水、采食量下降甚至停食,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时间的热应激会导致休克或死亡,对养禽业危害较大.一般认为,产蛋鸡舒适区温度为13℃~27℃,最大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4~27℃;肉鸡最大增长速度的环境温度为10℃~22℃,最佳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泡沫箱的保温效果及运输时长对血清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份免疫羊血清样品,放置于模拟4℃、25℃和37℃等外界环境温度内,在不同时段测定泡沫箱内温度,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羊血清样品的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结果 显示外界温度为4℃时,泡沫箱内温度会维持在6℃以下;外界温度为25℃时,在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温度变化对动物消化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本试验用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测定了浴槽不同温度(39→32℃、32→39℃、39→42℃和42→39℃)对家兔离体小肠各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温度在39和32℃之间变化时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和空肠运动的收缩频率同温度变化呈正相关,而十二指肠收缩幅度和收缩张力同温度变化呈负相关,但回肠仅表现在收缩频率同温度变化呈正相关;当温度从39℃升高到42℃时,十二指肠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和收缩张力变化与温度在39和32℃之间变化情况相同,但是空肠和回肠的规律性较差;当温度从42℃高温降低到39℃时,3段离体小肠运动不能恢复到39℃时的运动状态,家兔小肠离体试验浴槽最适温度为37℃。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进行动物小肠离体试验时应注意浴槽温度对小肠运动的影响,同时本研究结果也为探究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动物胃肠运动异常的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1鸡的热应激鸡的热应激是鸡为适应炎热环境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反应的总和。在各个生理阶段,鸡总有最适温度区,随着日龄增长,这个最适温度区变得较宽且较低。如初生雏鸡的最适温度区为32~35℃,而成年鸡则是13~23℃。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的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去适应这个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不同性别和年龄肉羊采食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银川市某肉羊养殖场健康同龄公羊、同期产羔母羊、同期断奶育肥羔羊和同期出生哺乳羔羊各10只,分为公羊组、母羊组、育肥羊组和羔羊组。除哺乳羔羊外,各组试验羊采食饲料营养成分均完全一致。试验期28 d,平均分为4个阶段,试验第1、8、15、22天记录环境温度。试验采用常规测量、ELISA等方法对试验羊采食量、生理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第1、8天相比,第22天母羊采食量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羊生理指标温度由试验开始时的31.6℃降至试验结束的29.11℃,与第1、15天相比,第22天母羊呼吸频率极显著降低(P<0.01);与第1、8天相比,第15、22天母羊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第15、22天母羊体温极显著降低(P<0.01);第8、15、22天羔羊呼吸频率极显著降低(P<0.01),第8、15、22天羔羊体温极显著升高(P<0.01),与第1天相比,第15、22天母羊反刍频率显著降低(P<0.05),第1天相比,第15天母羊血清尿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时 ,乳样中某些生化指标变化的规律性 ,以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 ,研究不同环境温度下 (5℃、10℃、15℃、2 0℃、2 5℃ )对奶牛乳清的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环境温度为 2 0℃时 ,乳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活性最高 ,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乳清肌酸激酶 (CK)活性在 5℃和 2 5℃时极显著高于各中间温度组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从 5℃至 2 0℃逐渐升高 ,且 2 0℃组显著高于 2 5℃组 ;乳清总蛋白 (TP)含量 5℃组为最低 ,而 10℃、15℃和 2 5℃组为高 ;乳清中尿素氮 (BUN)则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且 2 5℃组显著低于其它各温度组。上述实验结果可能说明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 ,可对泌乳奶牛乳清中的某些酶活性及代谢成分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对引入青海高原的新疆细毛羊和茨盖羊的血红蛋白多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两品种羊的血红蛋白型与若干生产指标的联系。结果发现,引入青海的新疆细毛羊和茨盖羊的血红蛋白电泳均分离出HbA和HbB两种变异体,构成HbAA、HbAB和HbBB三种基因型。两品种均以Hb~B基因占绝对优势,其频率分别为0.8976和O.8724。除新疆细毛羊成年母羊组HbBB型羊周岁时的产毛量显著大于HbAB型羊(P<0.05)以外,其余各组不同血红蛋白型绵羊的各项生产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鸡热应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热应激对鸡的影响11 热应激 鸡作为恒温动物,仅在严格的环境温度范围内保持体温。10~32℃是鸡维持正常体温的环境温度范围,21~26℃是鸡生存的适宜环境温度,此时鸡用于维持体温所付出的代谢能最少;26~32℃是尚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温度范围;高于32℃则是鸡生理功能趋于紊乱的温度范围,即出现热应激。12 鸡热应激时的组织、生理、生化及免疫反应121 呼吸频率提高,肺通气量加大,发生热喘息,CO2排出量增加,致使血液中CO2分压下降,pH值升高,严重时出现呼吸性碱中毒。122 心律加快,肝、肾、胃肠道血液流量相对减少,血钙、血钾、血磷…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年龄草地型藏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5只1~6岁的甘南草地型藏羊进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比较不同年龄藏羊产肉力及食用品质优劣。结果表明:随着藏羊年龄的增长,屠宰指标相应变化。5岁时,宰前活重、胴体重分别达到64.50 kg和29.39 kg,4岁时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分别为45.54%和20.86 cm2;1~3岁羯羊GR值较低,3岁之后脂肪含量逐渐增多。在肉品质指标中,5岁以上藏羊肌肉中氢离子浓度增高,不宜贮存过久;3~5岁的羯羊嫩度好,剪切力值低;1~3岁的藏羊失水率偏高,但熟肉率好;4~6岁藏羊的失水率低,但熟肉率较低。因此,从甘南草地型藏羊的肉用性能和肉品质指标来看,5岁之前的藏羊肉仍然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