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烁  刘世洪  郑火国  胡海燕  马涛  陈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56-10859,10861
针对新疆高档牛肉从养殖到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以RFID与条形码技术结合标识进行牛肉全过程质量安全溯源的方案.根据养殖场、屠宰厂、流通阶段信息采集和编码的不同分为3个业务层.消费者以所购牛肉的溯源号可追溯到养殖信息及饲料兽药信息、屠宰批次号及屠宰信息以及流通和销售信息.一次扫码查询可完成全过程的溯源,涉及到养殖、饲料、屠宰、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信息.该系统已经在新疆多家牛肉养殖生产相关企业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养殖、屠宰、销售等环节的生产加工流程进行分析,为新疆牛肉可溯源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结构化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清真牛羊产品行业是宁夏地区重点发展行业及特色产业,长期来由于缺乏从牛羊养殖到最后产品的全程质量溯源和清真信息平台,严重妨碍了清真牛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借鉴国内外食品溯源技术基础上,采用二维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综合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清真牛羊肉产品全程清真信息和质量溯源系统。该系统的设计应用,对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黑茶生产和销售中的防伪和溯源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Hash函数对产品号加密来简化防伪过程的二维码防伪方法,应用其设计了双向溯源模式。该模式向上追溯进行防伪溯源,向下逆向追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为生产商、各级经销商经营提供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边平台理论,结合牛肉质量安全溯源过程涉及的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采用ASP.NET、AJAX、RFID等技术,应用B/S架构、C#语言,开发了牛肉质量安全溯源多边平台。该多边平台以牛肉质量安全溯源为中心,为牛肉的供应商、中间商、消费者、监管方等平台的参与方提供了参与平台互动的接口,实现了平台多方参与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产业链为基础,记录生猪在养殖、屠宰、加工、包装、检验、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运用RFID和二维码技术,搭建自下而上的猪肉制品生产活动数据库,以实现猪肉制品的全链条溯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满足政府监管猪肉的安全生产和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保障猪肉食品的公共安全。【方法】采用动物的标识技术、PDA智能识读技术、GPRS技术、Intranet和Internet等技术,结合中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提出基于猪肉安全生产的物质流与信息流的跟踪与溯源流程,设计集约化养猪场及散养模式下养殖、屠宰与销售环节的元数据及相应的关系型数据表,并开发上述3个环节的数据记录系统,以及面向政府监管和消费者查询的公共网络平台。【结果】开发的集约化养殖过程信息系统在记录猪只各种事件数据的基础上,具有对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的业务预警功能,能及时向溯源中央数据库提交出栏猪只的养殖过程事件;开发的PDA数据采集系统,能移动采集散养猪只的养殖事件数据,并通过GPRS远程提交溯源数据;开发的基于web技术的天津猪肉质量溯源平台,具有在线集成来自养殖、屠宰和销售环节的各种标识数据及有关猪肉质量安全数据,并实现标识的转换与数据的关联,最终实现从生产源头向消费终端的跟踪和反方向的可追溯。【结论】本研究开发的或集成的各种标识技术、元数据规范及数据记录系统和web查询平台,经过实际应用是可行的,个别技术瓶颈随通讯技术的发展将得到解决,其全面实施将为保证猪肉质量安全生产的监管及满足消费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碳、氮同位素在牛肉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索稳定性同位素对中国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了解牛不同组织中δ13C和δ15N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了来自吉林、贵州、宁夏、河北4个地域牛肉、牛尾毛、饲料中的δ13C和δ15N值,比较了不同地域牛组织中稳定性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分析了各组织中同位素组成的相关关系,并结合牛的喂养方式,研究了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地域牛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有极显著差异,排序依次为吉林>贵州>宁夏>河北。吉林、宁夏两地样品与贵州、河北两地样品之间的δ15N值有极显著差异,且后者高于前者。不同地域喂养牛的主饲料成分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脱脂牛肉粉、粗脂肪、牛尾毛中碳、氮同位素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结论】牛组织中δ13C值可预测其膳食中C4植物所占的比例,δ15N值可区分牧区与农区喂养的牛;δ13C指标对牛肉产地来源的正确判别率高于δ15N指标,两项指标相互补充可显著提高产地来源的正确判别率;脱脂牛肉粉、粗脂肪、牛尾毛中δ13C、δ15N值均可作为牛肉产地溯源的指标,它们对牛肉产地来源的判别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9.
周铝  王全春  曹志勇  陶琳丽  张曦  杨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11-13112,13157
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建立基于PDA的生猪溯源管理系统,提供猪肉食品安全的可溯源管理。该系统集猪只养殖信息管理和猪只检疫2种功能为一体,实现对猪只基本信息、饲料使用、兽药使用和检疫情况等的真实记录与追踪溯源。笔者主要对该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功能结构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市场上农产品信息不对称、信任缺失等问题,设计了一个以实现农产品种植加工全程信息溯源和质量保证的第三方溯源保真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一种新的溯源模式——独立于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第三方溯源保真平台,构建了农村合作社、企业、消费者与第三方多重博弈,从体制上解决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溯源系统"自我溯源"、缺乏公信力等缺陷。该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视频监控和质量检测,应用二维码技术实现农产品的唯一标识和信息记录,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种植加工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肉牛屠宰流程的质量安全,运用HACCP体系规范整个屠宰流程,确定肉牛屠宰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点信息;采用B/S 模式结构体系,构建基于Web 的肉牛屠宰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模块;并结合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UCC),设计追溯编码方案.该系统对肉牛屠宰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信息进行追溯,为肉牛屠宰管理及质量安全监控提供良好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2.
简述肉牛生产全程追溯系统的结构及追溯信息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肉牛追溯系统的概念和国内外应用情况,阐述了肉牛追溯系统构成和追溯信息所包含的各种指标,追溯标识在肉牛生产中的转换、追溯信息的上传、统计和查询过程,以及在建设肉牛追溯系统过程中注意的实际问题和对策,仅供从事我国肉牛追溯系统建设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构建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实现粮油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追溯。【方法】以粮油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信息编码、多平台溯源、硬件研发等技术,建立了多层次、多角色的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结果】系统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标准管理、生产管理、FMECA模块、溯源管理等,不仅面向企业实现了产地、生产过程、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并以电话、网络和短信、超市触摸屏、移动溯源终端等多种方式向消费者、监管部门提供服务。【结论】本研究为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并给其它农产品追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消费者尧生产者双向全过程的可追溯并辨别真伪,针对英红九号茶树种植、加工和流通方式,基于研究单位的生产要素现状,引入超高频RFID技术,结合网络信息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超高频RFID网络化英红九号红茶追溯系统,系统采用.NET技术,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 VB.NET、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T-SQL语言开发设计袁运用C/S与B/S 相结合的网络架构,随机生成20位追溯码与标签自带的ID形成唯一的对应关系并指向对应的批次和产品类型,这种采用三层结构开发相结合的技术方式实现数据采集、追溯尧共享以及查询等功能,数据和业务处理都集中在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构建并实现了英红九号红茶追溯系统,满足政府职能、公众以及生产者对英红九号品牌的保护、产品质量跟踪以及市场监管等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条码-RFID关联的蔬菜流通过程追溯精确度提高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解决不同包装单元的聚合与拆分导致的流通过程追溯精确度不高的问题,为实现蔬菜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条码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分别对不同包装单元进行标识,开发便携式流通信息采集系统和升级蔬菜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实现了RFID TID与小包装产品追溯号之间的关联及流通过程信息采集,从而提高流通过程追溯精度;将本方案应用于山东省某蔬菜生产企业中,通过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的关键环节之一条码读取率在距离为20 cm以内,其读取率高于95%;另一关键环节关联正确率达到100%。【结论】该方法可进行实际应用以实现到单品或单批次到流通过程的追溯。  相似文献   

16.
养殖环节是乳制品供应链的源头,为了促进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养殖环节进行信息追溯对整个乳制品追溯体系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整条乳制品供应链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奶牛养殖环节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提取出追溯系统所需要记录的信息,并设计出乳制品供应链的信息追溯过程图和系统功能图,同时立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从供应链的角度袁提出基于DHI系统、Alpro系统和ERP系统的追溯模式。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运用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实现准确、快捷、透明、低成本。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本质在于明确其来源与去向。农产品包装标准化、生产规范化、信息技术衔接良好、信息技术支持的政府责任、追溯行为的严肃性成为必要条件。文章列举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难点与突破。  相似文献   

18.
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溯源数字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综合应用动物个体标识、二维条码、RFID射频电子标识和一维条码标签技术,将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与传统的养猪业和屠宰加工业结合,构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用猪和猪肉安全质量监控的可追溯系统。该系统可对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进行全程信息的跟踪,为提高猪肉卫生质量,满足消费者获得安全肉的需求以及增强活猪或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该系统已在南京天环集团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牛肉外贸和出口需要,保障国内牛肉安全消费,应对牛肉安全突发事件,研发本系统。系统采用VisualBasic6.0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技术及耳标、分割肉产品号及对应的EAN/UCC条码号等动物标识技术进行设计,建立了涵盖繁育、饲养、屠宰加工与销售整个链条的质量追溯体系,设计了信息查询、信息采集、帮助等5个主要功能模块。该系统结合中国牛肉安全生产现实,设置了保质期与药物残留两个安全预警机制,为促进中国牛肉安全系统建设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