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业发展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笔者在提出农业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延伸产业链,构筑农业产业集群分工协作体系、构建多样化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优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丽叶 《河南农业》2014,(14):18-19
建设"富强河南",农业是基础。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表明,我省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剖析了影响河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探讨了加快发展河南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及其集群效应的分析,构建了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模式要素模型,指出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途径,而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提出农业产业集群涵义的基础上,针对福建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结合发达农业产业集群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福建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进而提出促进福建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组织形式。本文在阐述农业产业集群内涵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河南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剖析,找到促进河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集群模式,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湖南农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从区域品牌战略的视角出发,在分析湖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对湖南农业产业集群产生的优势效应,探讨了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7.
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对促使农业产业集群与社会及自然协调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对绿色农业的认识不足与资金渠道狭窄等外部原因,以及科技含量低和市场发育水平较低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首先根据我国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与效应,从相关支撑机构及组织与政府、企业、集群内的角度探讨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以及分析影响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阻碍,进而提出关于发展我国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出发,结合安徽省特色农产品集群的特征,认为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合作组织协调型、市场依托型、科技支撑型等发展模式,指出农业产业集群在实践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克服措施,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玉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24-19726
在阐述农业产业集群的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一是促使农业生产要素集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二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三是提高农村的城镇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河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指出其有资源、成本、区位等优势,探讨了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产业集群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产业集群内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为了解决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策制定,稳步推进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二是要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湖南生猪生产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明确农业产业集群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对辽宁省农业产业集群的个案调查研究,总结出农业产业集群有三种成长模式,即基础推动型农业产业集群,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集群和市场导向型农业产业集群。这三种成长模式只是广义上的农业产业集群向严格意义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形成的不同路径方式。针对不同成长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同地区在发展本地农业产业集群时,可以依据自身优势,有不同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趋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瑞敏  刘文谦  汪彬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703-3705,3711
从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出发,阐述了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构特征,分析了其产业结构趋同成因,并提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豫  胡伟  张培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45-6147
从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和农业产业链延伸3个方面对沼气产业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我国发展沼气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从而促进沼气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产业素质的重要方面。该文系统分析了六盘水市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六盘水市未来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产业的发展思路、建设重点与区域布局,提出了推动六盘水市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信息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鸿钰  朱立学  王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23-424,485
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标准化的新型农业产业链模型,提出了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营模式,并通过示例对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东林  雷艳芳  魏臻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38-5939,5968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燕麦需求不断增加,其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日益凸显。燕麦产业的发展可形成高原农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有利于高原整体草产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在维护生态平衡和调整农业产业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在该基础上,以青海省海北州为例,阐述了当地燕麦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势,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燕麦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连云港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下连云港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做强现代化农业示范产业园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做好现代农业物流产业;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01-7502,7540
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值以及建立回归模型2种方式分别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农业(种植业)与农业经济增长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林业比重与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牧业、渔业比重与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08年海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与1990年农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93,说明在1991~2008年期间的海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其农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是新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高效产业,但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分析,其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率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化较低;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等.作者立足新疆实际,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为实现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旭贤  彭新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94-7495
农产品价格是百价之基,近期人们过分地关注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而推高的通货膨胀率,却忽视了在农产品价格普涨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业基础产业所面临的困境。从农产品价格普涨的大背景出发,分析以四大粮商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国际资本是如何悄然对我国农业中最基础的产业进行渗透与控制的,并提出振兴我国农业基础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粱产业化生产如何与现代农业机械相结合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小麦、水稻、玉米农田管理也逐渐实现全程机械化。通过对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农业中的地位,以及高粱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了高粱产业如何与现代农业机械相结合,才能保持高粱的生产面积,满足山西省酿造业原料的供应,发挥高粱的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