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如何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成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该文通过对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课程设置、资源配置、办学理念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意见,旨在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76-278
我国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开设时间不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定位不明确、培养模式不合理、生源分布不平衡和教育评估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全面提升专业研究生质量至关重要。基于对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分析食品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教学方式、专业实践考核制度、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凡修  艾俊哲  戴捷  邹吉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86-12787,12790
针对当前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设置偏少、校外实习基地短缺及实践导师匮乏等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实践能力的相关对策,以期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专业硕士培养中开展“双创”教育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通过分析研究生“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农艺与种业领域专业硕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专业硕士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社会认可度低、生源质量偏低、不够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性强,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应采用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和学生考核等内涵建设,来提升植物保护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等培养具有农业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结合近些年的实践教学,从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分析了全日制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以期为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经验,提高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91-292
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人才。但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就我国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展开分析,对限制其教育质量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蔡春芳  李义  吴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10-4612
以苏州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培养为例,探讨了农科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就业率的主要对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要加强调研,准确把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要在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心智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通过优化科研能力培养平台,搭建实践技能训练平台,创建综合素质锻炼平台,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而促进毕业生就业。2009~2011年的实践表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毕业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10.
以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并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其提高措施,以期探索出更合适的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寻找方向。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注重培养的能力,让专业硕士研究生直接参与到案例创作,有助于培养这种能力。设计了案例写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抽取了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2017级和2018级两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创作的60份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案例创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创新能力不足、获取资料数据不够全面与真实等,并提出了提升案例创作质量的若干建议,如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激发学术创新精神、熟练掌握案例写作要领等。  相似文献   

12.
农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与改革方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改革阶段,更加突出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需、因人施教,构建适应农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特点的培养体系任重而道远。该文分析了目前农业硕士的培养现状,总结了自身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准定位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灵活实施修学年限、加强课程建设、优化和加强师资队伍、改革培养模式、完善考核和激励措施、转变基地建设思路等改革措施,为提高农业硕士培养质量,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业院校农业管理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扩张的背后其教育培养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培养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当前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矛盾逐渐凸显。基于农业管理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目前面临的困境,通过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的新需求标准,构建九种职业能力结构流程图,对高校农业管理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转型改革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联合培养模式在于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破解涉农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河南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近十年来对涉农专业研究生与校内不同重点学科、校外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和企业等进行联合培养的实践,探索了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培养质量关键在于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构建起系统的职业领域知识、职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知识三大知识体系,以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从而达到提升人才层次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动手实践能力呈现弱化的态势,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的现实判断与现实特征分析,比较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方式与表现形式,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系列思考,并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提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有助于发现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育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研究生至关重要。本研究立足于海洋领域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A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分析了研究生自身、导师、课程、培养环境、学生自我投入、培养质量、在校满意度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根据研究生期望加强就业能力培养、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课程质量、改善培养环境等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9.
谌素华  王维民  吉宏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735-12737
分析了食品专业研究生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的合理构建,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研究生创新性实验中心的构建,阐述其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促进作用,建立提高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创新性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专业硕士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实践环节.该文以地方综合性高校长江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植物保护方向全日制农业硕士培养为例,阐述地方综合性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解决思路与发展成效,以期为提高同类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