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井问茶     
龙井问茶浙江省杭州市赵天相龙井茶与西子湖今天已齐名中外。当人们提到“西湖龙井”时,已分不清是指景抑或指茶了。但是脱胎于南宋画院画卷题名的老“西湖十景”中并没有龙井。1986年杭州举行了“新西湖十景”群众评选,西湖龙井受到应有的重视。有趣的是,经过许多...  相似文献   

2.
杭州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名闻海内外。关于西湖龙井茶的起源传说也颇多,现将作为龙井茶发源地的西湖老龙井有关历史资料辑录,按年代汇编,以供龙井茶文化研究爱好者参考。资料主要出自《龙井见闻录》、《西湖游览志》。《乾隆南巡实录》、《杭州府志》。《西湖龙井茶》等书。吴越国乾二年(949年)。居民凌霄募缘在钱塘县履泰乡龙井原落晖坞建造“报国看经院”。北宋熙宁中(1072年左右);;报国看经院改名“寿圣院”。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上天竺寺住持辩才法师退居龙井寿圣院。在狮峰山麓开山种茶。辩才法师俗名徐无象…  相似文献   

3.
余悦 《农业考古》2002,(2):300-303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与酒作伴;多少文人墨客,与茶结缘。“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此为茶诗;“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此为茶联;更有茶匾,如“陆羽遗风”;茶碑,如“龙井问茶”。以茶为题材……  相似文献   

4.
<正> 西湖龙井、铁观音、碧螺春、信阳毛尖、都匀毛尖、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武夷岩茶、君山银针并称我国十大名茶。然而,近年十大名茶出现了很多假冒产品,下面给大家介绍这些名茶的主要特征和识假方法: 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  相似文献   

5.
到杭州《湖畔居》茶楼喝杯“虎跑水,龙井茶”,花了一百多元!值。我没看过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但他给《湖畔居》的题词:“湖畔品龙井,人在天上行”是大家风范,其言不虚。登楼品茶,窗轩四面,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莫怪古人都想把西湖比成或浓妆、或淡抹的人间美女西施呢!后来的人,如果在《湖畔居》品完茶,也想把西湖比美人儿,就得从天上找个仙女作比才是!  相似文献   

6.
杭州名茶龙井43号在东兴市试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引进杭州名茶“龙井43号”在具有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的东兴市小面积种植,16年平均茶叶年产量29.26kg/666.7m^2,通过延长封园时间和增加施肥次数,茶叶年产量达到60~70kg/666.7m^2。东兴产冬茶略优于杭州产夏秋茶,香气明显,色泽基本相近;化验结果夏、秋茶儿茶多酚含量略高,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同,与杭州产龙井基本相似,适宜在东兴市发展。  相似文献   

7.
杭州“王星记”扇子浙江省土特产副食品总公司徐金木杭州“王星记”扇子早已闻名海内外,因其历史悠久,选料考究、制作精致、美观实用、而与西湖龙井、杭州丝绸一同被誉为”杭州三绝”。目前,杭州三里记扇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扇子综合加工厂,年产扇子620万把,共有1...  相似文献   

8.
茶乡见闻录     
近年来,我常去外地出差,断断续续,曾走访过几个颇负盛名的茶乡。工作之余,我在夜深人静的灯光下,斟一杯香茶相伴,将自己在茶乡的所见所闻写成文字,以便奉献给善于茶事的朋友和诸君。一、色香醇美龙井茶龙井茶,产于美丽的浙江杭州西湖区。这里常年泉水淙淙,重山叠翠;树木葱郁,景色秀丽而清雅。据当地的茶农介绍说:西湖南山,原有龙泓一水,一年到头流水潺潺。古人认为地下水与大海相通,因有龙井而得泉水,故名。至今,龙井之西仍有一村庄“龙井村”,四周山石峥嵘,古木参天,十分清静而幽雅。从唐朝开始,该村茶农也世代繁衍,…  相似文献   

9.
黄崇焘 《农业考古》2002,(4):304-306
一、地名茶的沿革与简况中国产茶历史悠久 ,茶叶产品前冠以地名 ,非常普遍 ,历史甚早。我国很多地名茶 ,在国内外亨有盛誉如祁红、宁红、屯绿、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中国地名茶有二类组合形式 ,一 .一地一茶地名茶 ,如滇红 (省名 )、庐山云雾 (地名 ,山名 ) ,双井绿 (村名 )等。二 .多地一茶地名茶 ,如祁红产二省六县 ,宁红产二省四县 ,杭绿产一省十二县。多见大产量茶类中 ,在全国 2 4个出口红绿茶中 ,有 2 3个是跨地域的。近半个世纪以来 ,尤其进入市场经济后 ,某些经营者 ,为了自身利益 ,假冒著名地名茶 ,侵占他人无形资产 ,…  相似文献   

10.
龙井的魅力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7,(5):249-251
“龙井茶,虎跑泉”让茶人着迷。20多年前,我就梦想有一天能亲临杭州,亲眼看一看龙井茶、虎跑泉。这不,机会来了12007年7月14月,在龙井魅力的召唤下,我单枪匹马,直奔龙井路而去,来了个“龙井自助一日游”。那日留恋于茶博馆,徘徊于茶树旁,驻足于龙井边,好不惬意!早在1999年10月的某一天,单位组织所属人员赴千岛湖、桐庐旅游,也曾“到过”杭州。  相似文献   

11.
寒夜客来茶当洒,竹炉汤沸火初红。真正懂茶、爱茶的人,莫不将身心皆融入茶中。置身于茶博会这样一个茶的海洋,对茶的体味更是不同。茶叶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铁观音、西湖龙井、恩施玉露……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茶品牌背后蕴藉着悠悠岁月沉淀下的情思。上善若水,茶水是至善之水,这个“至善”不仅是物的道理,更是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有关周总理重视、关心龙井茶的情况,《茶人之家》及其它茶报茶刊已多有介绍。最近笔者从周总理写给邓颖超的一封家书中,看到一段周总理与邓颖超谈及龙井茶的文字,写得幽默有趣,特摘录出来供大家参考。此信写于一九五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当时邓颖超正在杭州小住,她曾给周总理写信并寄赠西湖印本等印刷品,为此周总理给她写了回信。其中写到西湖龙井茶的文字是这样的:“西湖五多,我独选其茶多,如能将植茶、采茶、制茶的全套生产过程探得,你才称得起‘茶王’,否则不过是‘茶壶’而已。”周总理酷爱龙井茶,从一九五六年起,他曾五到龙井茶区,可谓踏遍茶山路,情满西子  相似文献   

13.
鱼茶     
鱼茶山东省济宁农机厂周昕说起茶来,人们自然会想起那漫山遍野的茶树;那香气袭人的茶叶。诸如庐山云雾、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蒙顶甘露、碧螺春、铁观音以及珍眉、龙井等等各种娓娓动听的茶名,能一串串的背诵出来,然而,对“鱼茶”,大约知道的人就很少了。鱼茶并非茶...  相似文献   

14.
初探炒制龙井茶的技术关键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漫 《农业考古》1994,(4):227-228
初探炒制龙井茶的技术关键所在杭州农校周漫西湖龙井,为中国传统历史名茶,始于宋,兴于元明,至近代为更盛。它是中国茶叶商品化程度最高、产量最多的名茶,也是海内外最富盛誉的名茶,被国家列为招待国宾的礼茶。如此倍受民众喜爱的名茶是如何精制而成的呢?关键何在?...  相似文献   

15.
蜚声中外的中国十大名茶南京市雨花台区商业局技教科熊庆荣一、龙井茶古人云:“龙井茶真品,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过后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沧齿颊之间,此无味及至味也”。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子湖畔的西湖乡。龙井本是个地名。在峰峦环峙的山林...  相似文献   

16.
以茶为伴     
平生两伴侣:相濡以沫的老伴;使我健康快乐的茶伴。但婚龄不及茶龄长——结婚40多年,喝茶却已半个多世纪!我常为能生长在盛产茶叶的国度里而庆幸!从立春后的“明前”茶(清明前)、“雨前”(谷雨前)茶!到秋后的新窨制的花茶;初冬的“铁观音”秋茶。一年四季不出津门,就可遍尝诸品名茶。我每每为茶的自然妙味所倾倒、所迷恋。有时禁不住茶的诱惑,像追寻理想中的恋人似的,去追寻新茶采摘的足迹。为此,烟花三月下杭州,在西子湖畔,坐在古意斑斓的茶楼,品咂汤清色绿的,如水晶、似碧玉的茶,闻着像从远处飘来的轻轻兰香,轻吻“杯唇”,啜一小口,似淡然无味,继而齿颊兰香弥漫,直入心田,胸中豁然开朗,这就是曾让我魂牵梦绕的“雨前狮峰龙井”!确非俗物。“人生得意须尽欢”,为不留出行遗憾,日夜兼程到君山,去品那“洞庭湖中水,君山岛上茶”的“君山银针”。看,透明茶杯中,如一幅《江南雨后春笋图》,微黄汤色中,芽芽向上直立,起落再三,芽尖上冒着水泡,似雨中春笋出土,茶未入口,视觉已陶醉了!呷一小口,鲜香甘冽,神清气爽,如入仙境,旅途劳累顿消。饮罢杯中茶,碧螺峰已离此不远,可再去品“洞庭碧螺春”,然已囊中羞涩,虽有“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之心,却没了“一生好入名山游”之意了!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吃茶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吃茶技艺又有了新发展,不仅发明了将茶汤连同茶叶一齐吃掉的各种茶饮,更发展了用茶叶制作名茶菜肴的各种茶食。据说,美国尼克松总统初次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就曾用茶宴请贵宾。其中有一道名叫“龙井虾仁”的菜,就是用西湖龙井茶叶配以内河虾仁精制而成的。只见那白里透红、尤如宝玉似的虾仁,簇拥着数十片伸展似花瓣、碧绿如翡翠的龙井嫩茶,俨然是一盘典雅清秀的珍奇古玩,随着蒸腾的热气,飘逸出一阵清醇甘爽的芳香,惹得在坐的人们无不拍手叫绝。苏州名菜馆“松鹤楼”也推出了类似的名菜“碧螺宝玉…  相似文献   

18.
西湖龙井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享誉中外,明中期以后才始有文献记载。西湖龙井品质优良,采用炒青工艺,强调保持茶的原色原味,与明代以来茶饮简约化的趋势相符。本文将具体从自然、工艺、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原因来探析明清以来西湖龙井成为名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吃茶感怀     
没有什么比吃到一杯清香的茶更令我开心了。 每次在茶馆吃茶,我都选择再三。红黄黑白绿,到底吃什么茶?当然,极端嗜之仍为绿茶。绿茶的品种繁多,故今日不是触上“毛尖”、或掉入“龙井”、或采摘“竹叶青”;明日就登上“毛……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翅柃古茶的经济价值,对翅柃古茶的茶叶内含物质进行检测,并将翅柃古茶的氨基酸、茶多酚类、咖啡碱、可溶性总糖、水浸出物含量5项指标检测结果与国内几个主要绿茶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茶沟古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很低(0.90%),较西湖龙井等中国著名绿茶低72%~80%;茶多酚含量为12.40%,接近14%~18%的最佳品质范围,低于西湖龙井等著名绿茶,故苦涩味相对最淡;儿茶素总量为13.320%,略高于信阳毛尖等著名绿茶,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极低,为0.01%,儿茶素类各组分的比例与信阳毛尖等著名绿茶相比差异巨大,儿茶素(C)是其绝对主体部分(11.01%),故滋味爽口,有涩味,苦味极淡;咖啡碱含量极低(0.30%),比西湖龙井等著名绿茶低约93%,故其苦味较西湖龙井等著名绿茶淡;可溶性糖含量为14.70%,比西湖龙井等5个绿茶茶样高359%~461%,在茶汤的甜醇度上优势明显;水浸出物含量为48.20%,比信阳毛尖高约10%,形成了信阳大茶沟古茶"鲜浓、爽口、甜醇、芳香"的口感特征,极具科研价值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