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主要依据国外学者近年所发表的文献,重点介绍里海流域、亚速海流域、黑海流域闪光鲟生长生态、繁殖生态、摄饵生态,并简要介绍里海流域、亚速海流域、黑海流域闪光鲟资源变化和渔获量变化、俄罗斯和阿塞拜疆等国家闪光鲟增殖现状与养殖进展。  相似文献   

2.
国外鲟类养殖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恒顺  陈曾龙 《淡水渔业》1999,29(11):40-43
国外从事商品鲟养殖是开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1970年前苏联商品鲟养殖产量计300t,近年俄罗斯的养殖产量在800t左右。现世界从事商品鲟养殖的国家已有15个,先前开始的有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德国,继后有日本、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在国外最具养殖意义的鲟鱼类为4种,即欧洲产的俄罗斯鲟和杂交种小鲟鳇,以及北美产的高首鲟和匙吻鲟。本文就国外4种主要鲟类养殖技术的研究状况概述如下,供参考。1 俄罗斯鲟养殖技术的研究1-1 俄罗斯鲟的人工繁殖技术(1)亲鱼暂养 选择在适宜的河岸边建造可供暂养和催…  相似文献   

3.
随着鲟鱼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人工养殖的鲟鱼逐渐成为商业开发的主要来源。在人工养殖品种中,杂交鲟因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引起养殖业界的重视。国外较为成功的杂交品种为小鲟鳇,即欧洲鳇×小体鲟,我国利用野生资源曾进行过史氏鲟×达氏鳇,而利用人工养殖鲟鱼杂交育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史氏鲟、闪光鲟的试验,并与西伯利亚鲟自交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1)试验亲鱼均来源于公司自购受精卵人工培育而成,母本为西伯利亚鲟,父本为西伯利亚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俄罗斯鲟在海水养殖的可行性,青岛市近几年来开始引进俄罗斯鲟进行驯化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俄罗斯鲟的生物学特征 1.食性与形态 俄罗斯鲟的食性因河域不同而异。在伏尔加河的俄罗斯鲟摄食底栖动物,诸如摇蚊幼虫、端足目动物和寡毛纲环节动物等;在里海的俄罗斯鲟摄食端足目动物,稍大型的吞食软体动物、鱼虾类、摇蚊幼虫和蠕虫等;而在黑海格鲁吉亚沿岸,俄罗斯鲟幼鱼吞食甲壳动物,大型个体主要吞食软体  相似文献   

5.
鲟鱼养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鲟鱼品种约有29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我国拥有鲟鱼9种,其中史氏鲟、中华鲟和达氏鳇为主要养殖品种。欧洲有鲟鱼9种,其中俄罗斯鲟、裸腹鲟、闪光鲟和欧洲鳇为主要品种。北美洲有鲟鱼11种,其中高首鲟、美洲鲟、中吻鲟和匙吻鲟为主要品种。我国已先后从欧洲引进了俄罗斯鲟、裸腹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闪光鲟和鳇鲟,从北美洲引进了匙吻鲟和高首鲟。可望人工养殖成功后移入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域中形成群体生产力。现将我国及世界主要鲟鱼品种人工养殖进展状况介绍如下。1中国鲟鱼养殖1.1史氏鲟史氏鲟亦称黑龙江鲟…  相似文献   

6.
四种常用消毒药物对杂交鲟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鲟鱼资源,并在本国养殖优良鲟鱼品种或杂交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史氏鲟作为我国常用杂交鲟繁殖品种,已大规模高密度应用于生产培育。在杂交鲟幼鱼培育阶段,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水体消毒类药物的用药种类逐渐增多。本试验以国内养殖密度  相似文献   

7.
温州市盛发水产有限公司率先于1999年、2000年分别引进俄罗斯鲟进行养殖,两次引养产获得成功。作者将试养俄罗斯鲟技术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隶属于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为软骨硬鳞鱼,具有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同时俄罗斯鲟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经人工驯化后可成为工厂化、池塘、水库养殖优良品种。目前在世界各地养殖量日益增加,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增加,导致养殖环境日益变坏,特别是水质条件变差,养殖俄罗斯鲟正受着不同疾病的困扰。随着鲟养殖业  相似文献   

9.
几种杂交鲟水库网箱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两杂交(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小杂交(小体鲟♀×史氏鲟♂)、三杂交(史氏鲟♀×国外杂交鲟♂)、俄罗斯杂交(史氏鲟♀×俄罗斯鲟♂)、反杂交(西伯利亚鲟早×史氏鲟♂)、大杂交(西伯利亚鲟♀×达氏鳇♂)进行了网箱养殖对比试验,选择两种国产鲟鱼饲料进行了试验对比,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成活率、饵料系数、公斤鱼的饲料成本、饲料经济效率、饲料蛋白质效率、群体相对增重率和群体重量生长率等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结果表明:两杂交、大杂交、反杂交、小杂交均体现出了较好的养殖效果,而三杂交、俄罗斯杂交则存在一定的问题.饲料对比结果A料的饲料蛋白质效率、群体相对增重率和群体重量生长率优于B料,但饲料经济效率不如B料.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鲟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鲟原产于前苏联,主要栖息在里海和亚连海——黑海水系内。属洄游性鱼类,涸游到伏尔加河产卵。1993年俄罗斯鲟引进我国大连,并养殖成功。俄罗斯鲟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人工驯化,成为工厂化、池塘、水库养殖优良品种。近几年,我国养殖俄罗斯鲟技术不断完善,特别是饲料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仔、幼及成鱼系列配方的使用和鱼病防治技术的提高,加速了鲟鱼养殖规模化的进程。利用饲料培育俄罗斯鲟苗种,成活率可达60%-96%,投喂一个月体重可达3g,2个月可达209。笔者把俄罗斯鲟苗种培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鲟养殖业自从1992年成立首家鲟养殖场以来已经得到蓬勃发展,由于鲟经济价值较高,养殖收益高,导致鲟养殖户数量急剧增加,养殖量几呈直线上升,养殖品种由最初的西伯利亚鲟、史氏鲟等扩展到杂交鲟、俄罗斯鲟等。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随着养殖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导致鲟价格下滑,养殖效益不断下降;由于养殖规模扩大,导致鲟养殖水域环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养殖鲟鱼的疾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祝飞 《内陆水产》2002,27(6):30-31
鲟鱼为软骨硬鳞鱼,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新疆、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及其相连的湖泊和浅海中,其肉厚骨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黑色黄金”之称,尤其是用鲟鱼卵加工成的鱼子酱,更是驰名中外,其肉、卵含蛋白质极高,皮可制成佳肴,可以说鲟鱼的全身都是宝。随着其野生资源的减少,人工增殖及人工养殖相继出现。我国已开展人工养殖和养殖的品种有中华鲟、史氏鲟,还有从国外引进的杂交鲟等、北美短吻鲟、俄罗斯鲟、美国高昂鲟以及杂交鲟等。水产业者普遍看好鲟鱼的养殖前景,通过不同的渠道投入资金,进入…  相似文献   

13.
网箱饲养俄罗斯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鲟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易转食等优点,是一种集食用、药用和观赏于一身的养殖良种。1993年我们开始从俄罗斯引进这种鲟鱼的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和工厂化养殖获得成功。但工厂化养鲟是在室内小水体中进行,生产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规模养殖。为探索低成本高效益养鲟生产途径,我们开展了水库网箱养鲟试验。本文就网箱试验养殖中不同的放养密度对单位生产量和个体规格的影响做一报道。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条件和试验材料(1)网箱 网箱由市售聚乙烯网衣缝制,规格为3-0×1-5×2-0m,分内外两层,内层网目规格…  相似文献   

14.
暂养2006年5月渔民在崇明东滩误捕受伤的中华鲟野生幼鲟,分析研究了其6—8月的生长特点。结果显示,抢救存活的中华鲟幼鲟在人工环境下,体长和体重分别从(15.40±0.64)cm和(26.00±1.34)g增加到(29.20±0.75)cm和(108.00±3.87)g,日均增长1.54 mm,日平均增重0.90 g。拟合中华鲟幼鲟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121 5 L2.031 3(R2=0.945 7),其中b小于3,为异速生长,说明其体长增长快于体重增长。与同期野生环境下的中华鲟幼鲟比较,幂指数系数b人工=2.0313相似文献   

15.
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都较高的名贵鱼类,目前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杂交鲟、匙吻鲟等,它们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为适应日益蓬勃发展的鲟鱼养殖业的需要,探索小水体、高密度、温流水的养殖模式下,不同品种的鲟鱼的生长、摄食情况,浙江省丽水市水产良种试验场于2000年开始引进史氏鲟和杂交鲟,对相同的养殖条件、相  相似文献   

16.
养殖鲟鱼非寄生性疾病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潘连德 《淡水渔业》2000,30(6):36-38
鲟鳇鱼养殖已在我国悄然兴起,养殖品种有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达氏鳇(Husodauricus)、俄罗斯鲟(AgueldenstaedtiBrandt)、杂交鲟(bester)等。从当前情况看,养殖杂交鲟、俄罗斯鲟、施氏鲟效果较好。鲟鳇鱼类生长快、抗病力强的特点已被国内外养殖者公认,但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出现较多非寄生性疾病。高首鲟(Atransmontanus)脂肪织炎、施氏鲟肝性脑病和鲟鱼心外膜脓肿均属非寄生性疾病,为鲟鱼养殖的主要疾病,虽然这些疾病无传染性,但就高度集…  相似文献   

17.
小体鲟和俄罗斯鲟苗培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小体鲟、俄罗斯鲟的苗种培育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摸索了此阶段适宜养殖的环境因子,并对其生长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饲养条件下,小体鲟全长、体重均超过俄罗斯鲟。苗种阶段成活率小体鲟为56%,俄罗斯鲟为49.6%。  相似文献   

18.
达氏鲟的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雪报  倪勇  饶军  唐大明 《水产科技情报》2012,39(5):251-253, 257
达氏鲟为极危级(CR)物种,近年来野生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因此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从种群生态、形态学、遗传学和人工养殖等方面较全面地总结了达氏鲟的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调查研究表明,达氏鲟的生存空间已经极为缩小,达氏鲟DNA的多样性有丢失的倾向,水平最低,禁捕、保护栖息地、放流补偿等是恢复达氏鲟资源的有效措施。同时指出了达氏鲟人工增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大规模示范推广杂交鲟养殖技术,近几年鲟鱼在养殖品种上杂交鲟基本替代了原有的纯种鲟鱼,如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小体鲟、俄罗斯鲟等。目前鲟鱼有多个杂交种,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养殖方式下,多数杂交鲟具有比其亲本更高的生长率,体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养殖前景好。经过几年的选育和试验,我们选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营养佳的京龙1号杂交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作为主要推广对象。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鲟肌肉生化组成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俄罗斯鲟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俄罗斯鲟鲜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15.14%、2.13%;肌肉干物质总氨基酸含量为81.08%,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6.73%,呈味氨基酸占41.87%;肌肉中磷、铜、锰、铁含量较高。俄罗斯鲟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良好风味的水产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