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北京某高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了解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意识和养成情况,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现状,并结合调查分析提出了研究生理想信念培育工作案例,对于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与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一套教育体系:强化道德自律,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优化培养方案,将学术道德列为必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外部监督和反馈机制;强化导师责任,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2.
本项目是基于实践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调研报告,向湖北7所高校的学术型研究生投放调查问卷来为找出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并进行调查分析。其目的是探查学术型硕士的科研能力提高的相关影响因素,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学为例,了解当前研究生教学与奖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华中地区学术型硕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和推动华中地区研究生教育的进步与扩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基于教学实践对生态环境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陈旧、教材缺乏等问题,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教材建设、专业外语能力培养、引领研究生关注学术研究前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以促进研究生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和高素质生态环境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前,传统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侧重通用英语基本技能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立足本校实际,将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的语言能力定为教学目标,并提出了改革措施:首先优化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其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改善课程评估方式,注重能力的考核;第四,课程种类多样化,丰富课程体系。改革后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研究生学术英语运用能力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为国内高校研究生英语从通用英语教学向学术英语教学的转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成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以北京林业大学及周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硕士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情况、态度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教育评价机制落后以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体系不完善、读研的目的不明确等问题,提出推动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建议,包括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项目的实施、校企创办联合实验室、建立以创新与实践为核心的活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方面尚面临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培养质量为导向对原有的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既考虑专业特点又适应特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的关键。为此,针对华中农业大学林业专业硕士在校生、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公共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和小型私密网络课程、技能课程)、学术训练、专业实践、论文选题、就业倾向、培养环节等方面,开展了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问卷调查;从就业基本情况、用人需求和薪资待遇、专业技能培养、从业资格等方面,开展了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实践技能训练不足、学生与导师之间互动不够、对林业行业的认识不足等问题,与用人单位对林业专业硕士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等有较高的要求以及注重毕业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敬业精神、社交能力等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从林业专业硕士招生指标分配改革、校外导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优质课程建设、导师与学生间互动机制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选题管理、综合素质培养和就业质量提升等8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促进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7.
森林经理学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培养必备人才的重任。在此背景下,森林经理学作为林学一级学科下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需对“如何为高效、精准的森林经营活动培养掌握必要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高级专门人才”进行深入思考,并以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开展积极探索。根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对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的新要求,按照“培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高水平综合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创新地提出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即从导师团队、课程体系、科研平台、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国际联合培养平台的建设等6个方面,构建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六保障”培养机制;从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标、决策、实施过程、反馈和跟踪改善等方面入手,构建针对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从而使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3部分实现了有机结合。在“6+1”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在对森林经理学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方向式”导师指导制,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在“二”路平行设计统筹兼顾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培养的前提下,按照融通培养、专业提升、专业实践与创新“三”个培养模块以及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四”个培养阶段搭建了“二三四”森林经理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从科研平台的基础建设、自身建设和项目支撑建设3个层面,构建了以协同创新中心平台、重点实验室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主,以学科基础实验室平台和校内外合作共建科研平台为辅的科研平台保障模块;此外,还构建了覆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训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平台、为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支持的创新创业平台,以及有助于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提高其科研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的国际联合培养平台;特别是基于一体化设计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使培养评价与培养过程相结合,促进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自我进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综合素质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命题,是新时期社会压力转移对研究生教育的呼唤,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对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一是搭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平台,包括结合研究生特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入党员教育考核机制,强化政治理论的引领;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强化研究生廉洁意识。二是搭建学术能力培养平台,包括创建学术演讲大赛平台,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搭建英语口语大赛平台,提高研究生的思辨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构建仪器技能培训平台,提高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和专业技术;建设"学术交流超市",实现研究生的自我教育。三是搭建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包括创建"职等你来"模拟面试平台,培养研究生的社会适应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培训和就业培训活动,强化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注重专业培养与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学以致用能力;积极推进就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强研究生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四是搭建人文素质培养平台,包括创办研究生素质拓展学堂,增强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创新研究生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升研究生的文化品位。五是搭建身心素质培养平台,包括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全员关心研究生心理健康;创新心理问题倾诉方式,建立全面的研究生心理疏导渠道。实践证明,沈阳农业大学通过积极探索,在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潜心钻研学术的动力增强、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了量身定做、社会实践实现了品牌化运营。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林业行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实践教学是林业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关企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江西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实施了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导师队伍建设、探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类型、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等,开展了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同时,针对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及基地建设实践中面临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缓慢以及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等问题,提出完善基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包括加快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制定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建立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构,完善基地建设合作机制;建立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十分迅速,硕士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而地方普通高校开展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所占比例高、学位授予权点覆盖地域广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培养目标趋同,定位模糊;报考人数不足,生源质量堪忧;导师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术环境;师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较低等。为此,地方普通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首先,对地方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和服务面向进行科学定位,并基于此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其次,实施轮转实习和师生双向选择,以稳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和提高生源质量。第三,组建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导师团队的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最后,加强地方普通高校的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学术环境,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心理韧性定义、模型和研究范式的总结,以北京林业大学611个学生样本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问卷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开展了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韧性特征的研究。首先,从目标专注、情绪调控、积极认知、人际协助、家庭支持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结构进行了验证。其次,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将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类型划分为"普通型""良好型""不良型""独立型"4种,并对其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再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类型进行了比较,并对两者心理韧性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性别、学习成绩排名、户口性质、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基于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韧性特征的研究结论,针对我国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工作提出建议:第一,在学生个人层面,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和理性消费能力。第二,在学校和家长层面,要以学生为本,一视同仁;要构建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大学生的成长;要打造一支专业素质强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向从学术型逐渐向应用型的转变,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通过对在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调查显示,北京林业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方向是正确的,培养体系是可行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硕士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实践类课程资源不足、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首先明确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其次,建立多学科融合的动态化的课程结构体系;第三,加强互动式的教学;第四,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完善后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体系提升了教学效果,使专业硕士具备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林业经济分析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了企业对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有效地提升了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同时,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互动教学以及校企联合培养也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林业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的森林资源丰富,林业产业长盛不衰,这与科学的林业管理和成功的林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该文对多伦多大学、新不伦瑞克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湖首大学等4所加拿大综合性大学的林业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加拿大林业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包括:在综合性院校设立林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林业研究生教育分研究型和授课型2种类型,课程选择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重视研讨班性质课程的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和野外实践技能,林业研究生教育高度国际化,鼓励并支持林业研究生参加林业社会实习,林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力量雄厚。同时,该文认为,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加拿大林业研究生教育成功的办学理念和经验,扩大综合性大学林业院系培养林业研究生的比例,借鉴研究型和授课型2种类型的林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兴趣,灵活设定课程,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林业研究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林业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元素,鼓励并支持林业研究生参加林业社会实习,保证林业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综合实习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该文在对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实习基地保障措施缺乏针对性、实习模式陈旧、教学大纲和与实习相关的资料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开展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技能为目标的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探索。基于在秦岭教学实习基地3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该文提出了集"认知—调查—分析—研究"为一体的专业教学实习模式,即把原来的森林有害生物控制实习与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合并,然后按照公共实习、专题研究、专业与环境教育三大部分组织实习。通过公共实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形式以及多重考核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设计实习专题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看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科技期刊审稿过程中发现,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合格率低下,退稿率超过来稿总量的80%,普遍存在论文学术含量不高和论文写作水平较低等问题。该文认为,研究生教育机制的灵活性不够、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的时间不足、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力度较弱等情况会从根本上影响研究生学术论文的水平,从而导致研究生的学术论文缺乏科学性、独创性和实用性。为了提高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学术含量和论文的写作质量,应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分别制定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要求,严格控制研究生招生数量,督促导师完成研究生学术论文的指导工作,在研究生必修课中设置"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课程等。  相似文献   

16.
面对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通过分析当前学校硕士研究生思想状态与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3点以德为本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建议。①教师层面,以课堂教学及学术活动渗透作用为途径,发挥导师及专业课教师行为示范的德育作用。②学院层面,探索建立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及社团、家庭、辅导员、学院行政干部4级心理疏导介入途径,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③学校层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理想信念、学术道德、职业道德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期望通过以上3条建议,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教学实践证明,学校积极探索实施的以德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了传帮带作用;积极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林产化学加工专业人才的素质需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产化学加工专业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研究任务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进行了深度融合,采用渐进式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探索出一条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具体做法如下:①将毕业论文准备时间直接提前到大学一年级;②将毕业论文选题分为科研学术型和技术应用型2种;③提前开设指导毕业论文写作的课程;④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毕业论文的实践;⑤将创业训练融入毕业论文的实践;⑥将大学生学科竞赛融入毕业论文的实践;⑦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融入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本科生毕业论文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可提高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和思考如何保证并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问题。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模式的设计、培养环节的落实以及培养质量控制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在阐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计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性和技能性、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体现应用性、通过强化校企联合实现共同培养、通过改革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性;提出要从导师指导环节、学生选题环节落实培养环节;提出建立开放性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模式和由学校负责、企业参与的培养质量控制体系,并签订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益的合作培养协议,以构建培养质量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具有独特性,创新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提升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在对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研究生分布离散,不便于集中管理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数量不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较为薄弱;导师偏重于研究生的专业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针对面临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主体;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重视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作用;三是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四是探索实施“双导师制”,加强研究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五是建立评优促建机制,发挥优秀研究生的引领作用;六是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实践证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即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通过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特有优势密切了师生关系、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使用结合学校实际做出适当修订的SEEQ问卷,以西南林学院学生为问卷抽样调查对象,对学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师进行了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效果总体得到学生的认可,但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背景变量中的专业、性别不对评价结果产生显著影响,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关注点不同;教师背景变量中的性别、职称对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学生对女教师的整体评价优于男教师的,学生对由低到高不同职称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呈两头低、中间高的倒"U"型。因此,应通过激励有教授职称的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加强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稳定和培养在岗年轻教师以及积极引进学术骨干等措施促进高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