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草是享有"国老"美誉的中药材,是用途广泛,需求量大的最常用品种之一,近年来,在国际上流行"天然产物"热的潮流下,甘草及其提取物大量出口到欧美国家及东南亚国家,刺激了国内甘草市场的收购量成倍增长,但目前野生甘草资源日益枯竭,甘草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所以人工大面积种植优质甘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正甘草作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市场需求量稳中有升。多年来,由于无计划盲目采挖,野生甘草资源趋于匮乏,甘草人工栽培已成为必然趋势。甘草育苗移栽是甘草人工栽培的关键,培育甘草优质种苗已成为甘草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全膜覆盖栽培最大的优势是具有抑制水分蒸发、提高地温的作用。兰州邦夫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甘草不同育  相似文献   

3.
不同甘草植株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甘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采用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甘草植株根及地上部分药用成分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草植株根及地上部分3种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根中甘草酸含量最高为最低的13倍以上,甘草黄酮含量最高为最低的1.6倍以上,甘草多糖含量最高为最低的2.5倍以上。认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均较高的3个植株可作为优良类型培育优质的甘草栽培品种;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的高低与甘草植株高矮和茎表皮颜色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1.甘草。种植甘草选地技术是关键,选择好一块有排灌条件的黑油沙土地或沙壤土地种植甘草等于成功了一半。2.北沙参。摘除小苗花蕾可提高参根质量,种子田加强施肥管理可连续收6~10年优质北沙参良  相似文献   

5.
<正> 1 用途广 鹿梁牌甘草药用部分为根及根状茎,被誉为“药中之王”,广泛用于医药、食品、烟草、国防、化工等行业。2 发展前景 甘草能维持自然生态平衡,野生甘草是国家二级保护药材。世界各国均终止了甘草出口,商人都盯住了独家经营甘草出口贸易的中国市场。世界上年需优质甘草共计20万吨,其中80%由中  相似文献   

6.
试验通过甘草不同栽培模式筛选,探求了地膜栽植甘草增产优质的潜力,筛选出适合陇西县当地生产实际的地膜栽植模式,以期为大田规范化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接种根瘤菌对甘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提高甘草质量与产量及开发优质菌剂,以无处理甘草为对照,将3种根瘤菌(Rhizobium mongolense subsp.loessense strain CCBAU 7190B、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AM13129、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train CCBAU 65237)菌液按照10 mL·株-1(675×10-6 CFU·mL-1)接种于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地下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不同处理下甘草的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及异甘草素含量。结果表明,在3种菌株处理后,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中5种活性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根瘤菌与甘草共生可以显著提高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含量的积累,为提高甘草质量与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根入药,其药理作用有效成分主要是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甙和甘草甜素等,是中医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有“十方九草”之称。乌拉尔甘草根含甘草酸(甘草酸是非常珍贵的天然解毒剂)为5.60%~5.80%,茎中为0.55%,叶中为0.98%。甘草的茎叶还可作为骆驼和羊的优质饲料。 1 选地整地 甘草对土地的要求不是很严格,选中性沙质土壤最佳.P~H值为6.50~7.50,  相似文献   

9.
甘草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祛痰、利尿、清肺、止咳、解毒、抗癌、延缓衰老之功效,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有"十方九草"之称。且甘草的茎叶是发展畜牧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0.
祁小军 《农业与技术》2014,(5):21+32-21,32
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属荒漠半荒漠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日均温差大,为沙生甘草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本文介绍了新时期开展甘草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对于促进该地区甘草产业发展,走甘草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之路,确保现代中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甘草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甘草(C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为常用中药,是工业、制药、食品等的原料,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都很大。甘草是自然生长在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上的植物,根和根状茎入药,地上部分的茎叶是牲畜的优质饲草。目前全国蕴藏量约15亿kg。主要类型有: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南疆地区,占全国蕴藏量的 60%以上;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又称乌拉尔甘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抗锦旗、磴口县和宁夏的盐池县一带,质量好,品质高,为甘草中的精品。野生甘草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大量采挖,过度放牧,目前野生甘草蕴藏量比1949年下降了50%,草场严重退化,土壤沙化,并引发沙尘暴灾害性天气。应保护甘草资源,限量采挖,实行围栏护育,人工种植,改善生态环境,使甘草资源长久地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比较不同氮素水平下,甘草株高、根干质量、药用成分以及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等物质含量,为甘草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增长量随之增大;甘草多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则随之降低。供氮量为56 mg/L时,产量和氮肥的利用率最高,植株合成甘草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总量最大,有利于甘草后期的产量提高及药用成分积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科技》2004,(11):56-56
甘草是一种优质牧草,是很好的固沙植物,也是一种用途广泛是中草药,被称为中药里的“国老”,赞为“药用之王”。发菜,是一种藻类,因风干的发菜形状、色泽酷似妇女的头发而得名。甘草和发菜是内蒙古和宁夏的特产。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是甘草主产地之一。全乡72万亩土地,长甘草的就有40万亩。近十多年来,挖甘草屡禁不止。当地负责看护草地的干部和群众,常常遭到挖甘草的人们的围攻、毒打和追击。现在,全乡70%的土地都被多次翻挖过,有的还在挖过的沙坑上在挖新坑,使整个草场遍体鳞伤。而且,挖出的甘草作为药材也很难上等级了,不出三五年,甘草资源…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系统总结甘肃省环县甘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为推广甘草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玉门垦区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甘草是多年生豆科植物,主要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其根是重要的中药材,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有“十草九方”之称;甘草的茎叶是发展畜牧的优质饲料,蛋白含量达15%。玉门垦区海拔1385~1425m,地势平坦开阔,年平均气温7.6℃,年日照时数3150h,年太阳辐射总量61.15kJ/cm^2,≥10℃积温2870℃,无霜期120~140d左右,年平均降水75mm,年蒸发量2511mm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野生甘草如何合理采挖问题,选取采挖甘草后的甘草群落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封育年限的甘草群落结构及甘草产量、质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甘草群落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少,甘草的重要值下降;2)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甘草群落主要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逐渐由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转向聚集分布;3)甘草产量在封育前期增加较快,随后甘草产量变化不大。4)甘草质量在封育3年时最高,随后下降。5)从甘草产量和质量方面考虑,野生甘草的采挖应该在采挖3年后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种质对甘草生物学特性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3种甘草种质在甘肃民勤的种植适宜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并检测其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结果表明,3种甘草中胀果甘草在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口径粗度、尾径粗度、根径鲜重方面均为最高且其甘草酸含量最高;甘草的条形要好于另外2种甘草,甘草苷含量最高,且甘草的2种有效成分含量达标率最高。因此,在甘肃民勤,胀果甘草亩产量比较高,甘草酸含量较高但甘草苷含量较低,可用于种植提取甘草酸,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和甘草苷含量较高,符合药典标准,且条形较好,可用于传统饮片生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甘草及甘草渣的化学成分以及甘草渣的利用进展,阐明合理开发甘草资源,对甘草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323份人工栽培甘草样品的主要药用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区人工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均值为2.1%、甘草苷含量均值为1.5%、总黄酮含量均值为5.1%,符合国家药典中甘草酸含量大于2.0%的规定标准。变异性分析表明,甘草苷含量相对于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表现出了较多的不稳定性,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7.85%、37.75%、27.32%;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草苷、甘草黄酮与甘草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甘草苷与甘草酸的相关性大于甘草黄酮与甘草酸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90和0.6641。  相似文献   

20.
中耕除草是甘草栽培中的主要田间管理措施,对甘草的产量、品质、商品率以及最后的采挖有重大影响。若除草措施滞后,造成甘草田间杂草丛生,不仅和甘草争水、争肥,使甘草的产量降低,而且采挖用工成倍增加,使种植甘草的纯收入严重减少。因此,做好甘草田间杂草的防除,是提高栽培甘草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