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艾草秸秆对湖羊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3月龄、体重(25.27±0.57)kg的健康湖羊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艾草秸秆组用16%艾草秸秆替代基础饲粮中16%干花生秧饲粮、膨化艾草秸秆组用40%膨化艾草秸秆替代基础饲粮中16%干花生秧饲粮和24%膨化玉米粉。预试期15 d,正试期56 d,在第42天每组选取6只体重相近的公湖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4 d。结果表明:艾草秸秆组和膨化艾草秸秆组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高于对照组(P<0.05);与艾草秸秆组相比,膨化艾草秸秆组脂肪表观消化率只提高了14.43%(P<0.05);与对照组相比,艾草秸秆组和膨化艾草秸秆组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下降了5.30%(P<0.05)、5.95%(P<0.05),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下降了16.75%(P>0.05)、19.51%(P<0.05),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6.13%(P<0.05)、6.47%(P<0.05),3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用套算法和插值法测定与估测肉用绵羊花生秧有效能值,确定替代法中饲粮中适宜花生秧替代比例,为单一秸秆饲料有效能值的测定与估测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选用体重为(45.00±1.96)kg的体况良好的杜泊×小尾寒羊F1肉用成年羯羊54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9组,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全花生秧饲粮和分别以10%、20%、30%、40%、50%、60%、70%花生秧替代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预试期10 d,正试期9 d,其中气体代谢试验3 d,消化代谢试验6 d。结果表明:1)全花生秧饲粮组花生秧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与20%、30%、4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花生秧饲粮组花生秧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与20%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花生秧饲粮组花生秧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0%组(P0.05),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10%组(P0.05),与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花生秧消化能(DE)、代谢能(ME)均具有相同的规律,即全花生秧饲粮组DE、ME(8.57、6.69 MJ/kg DM)与20%(8.22、6.58 M J/kg DM)、30%(8.02、6.50 M J/kg DM)、40%组(8.10、6.52 M J/kg DM)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插值法求得花生秧M E"真值"为6.62 M J/kg DM,接近于套算法得到的花生秧ME。综合得出,套算法可以用于肉用绵羊估测花生秧(单一粗饲料)的DE和M E;用套算法测定花生秧秸秆类粗饲料有效能值,其在饲粮中的适宜替代比例为20%~40%。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艾叶粉对生长肉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35日龄的体重相近的商品伊拉肉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分别饲喂艾叶粉添加量为0(对照组)、3%(替代对照组饲粮中1%的花生秧和2%的小麦麸)、6%(替代对照组饲粮中3%的花生秧和3%的小麦麸)、9%(替代对照组饲粮中4%的花生秧和5%的小麦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3%、6%和9%的艾叶粉对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钙(Ca)、磷(P)的表观消化率以及食入氮、粪氮、尿氮、沉积氮、氮利用率、氮生物学效价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3%和6%的艾叶粉对家兔饲粮的CP的表观消化率和可消化氮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中添加9%的艾叶粉显著降低了饲粮的CP的表观消化率和可消化氮(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和9%的艾叶粉显著提高了饲粮中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6%和9%的艾叶粉显著增加了肌肉的滴水损失(P0.05),而对其他肌肉品质指标并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生长肉兔饲粮中艾叶粉的添加量不宜超过6%。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生长獭兔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60 d断奶獭兔64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1%、0.2%、0.3%的LBP,预饲期5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LBP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生长獭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代谢能力,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推荐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通过消化试验来评定早稻和晚稻在生长獭兔上的营养价值。选择18只60日龄、平均体重为(1.50±0.20)kg的健康状况良好的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早稻饲粮(85%基础饲粮+15%早稻)、晚稻饲粮(85%基础饲粮+15%晚稻)。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中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早稻与晚稻中总能(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磷(P)、无氮浸出物(NFE)的含量分别为16.25 MJ/kg、86.32%、7.82%、1.32%、8.54%、23.35%、10.54%、1.54%、3.58%、0.53%、0.38%、64.76%与16.07 M J/kg、89.17%、6.88%、1.32%、9.07%、24.55%、11.57%、2.01%、3.96%、0.62%、0.21%、63.71%。2)早稻和晚稻在生长獭兔中的表观消化能分别为10.43和10.32 M J/kg,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中GE、DM、CP、EE、CF、NDF、ADF、Ash、Ca、P、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5.33%、74.32%、76.69%、68.59%、13.12%、38.63%、27.11%、52.23%、50.03%、15.54%、74.35%与64.22%、76.15%、70.92%、72.93%、14.35%、38.49%、27.09%、52.03%、48.63%、14.99%、73.64%。由上可知,早稻和晚稻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差异较小,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相当;早稻和晚稻均可以作为生长獭兔的能量饲料来源,二者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相近。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啤酒酵母对生长獭兔盲肠微生物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120只3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白色獭兔(公母各占1/2),按性别和体重分成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以5、10、15 kg/t的啤酒酵母等量替代豆粕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 60、80、100日龄时,各试验组獭兔盲肠微生物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80日龄时,各试验组Ace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Ⅲ组Chao1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100日龄时,试验Ⅱ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Ⅱ组干物质、总能、磷、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均最高,且显著于对照组高(P0.05)。由此可见,啤酒酵母可以丰富獭兔盲肠微生物种群,有助于獭兔盲肠微生物区系稳态的建立,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来评定红花粕和水飞蓟粕在生长獭兔上的营养价值。选取18只60日龄左右、平均体重(1.73±0.21)kg、健康状况良好的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红花粕饲粮(85%基础饲粮+15%红花粕)和水飞蓟粕饲粮(85%基础饲粮+15%水飞蓟粕)。预试期和正试期各5 d。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红花粕和水飞蓟粕的总能(GE)及各营养物质含量,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生长獭兔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的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以及无氮浸出物(NFE)的含量分别为:18.81 MJ/kg、93.76%、23.94%、14.95%、19.92%、11.99%、2.19%、1.64%、4.93%、0.37%、0.57%、49.32%与17.12 MJ/kg、91.94%、23.62%、16.21%、38.57%、22.73%、4.04%、2.07%、5.31%、0.29%、0.68%、42.09%。生长獭兔对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GE、DM、CP、CF、NDF、ADF、EE、Ash、Ca、P和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2.60%、61.72%、62.39%、15.68%、26.30%、14.75%、80.69%、38.35%、59.35%、31.98%、79.61%与63.13%、61.94%、68.01%、15.74%、27.64%、14.98%、79.90%、38.20%、60.44%、32.99%、79.81%。由此可见,生长獭兔对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的不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存在一定差异,结合2种原料各营养物质含量总体分析,2种原料均可作为獭兔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应用,并且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相近。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酒糟对后备奶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体重和体况近似的健康荷斯坦育成牛30头,按照日龄和体重进行分组设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粮精料成分为玉米和大豆榨油副产物,试验组Ⅰ饲粮精料成分中添加15%的酒糟,试验组Ⅱ饲粮精料成分中添加30%的酒糟。预试期为2周,正试期为24周。试验期间限饲。试验期间每天记录育成牛的采食量。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育成牛的生长性能指标。于正试期第24周进行消化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酒糟替代玉米和大豆榨油副产物对育成牛干物质采食量和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酒糟替代玉米和大豆榨油副产物对育成牛日粮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和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30%酒糟添加组育成牛日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高4.55%和6.82%(P<0.05),而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日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0%酒糟添加组育成牛日粮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比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高6.70%和7.44%(P<0.05),而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日粮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0%酒糟添加组育成牛日粮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比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高6.64%和8.04%(P<0.05),而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日粮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育成牛日粮中可以添加酒糟替代部分玉米和大豆榨油副产物,本试验中最高添加比例为30%。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研究育肥肉牛饲粮中添加藜麦茎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健康的西门塔尔杂种公牛,按照体重进行区组设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肉牛饲喂不含藜麦茎秆的饲粮,试验组Ⅰ肉牛饲喂含15%藜麦茎秆的饲粮,试验组Ⅱ肉牛饲喂含30%藜麦茎秆的饲粮。预试期为2周,正试期为12周。试验期间,每天记录肉牛采食量,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测定肉牛空腹体重。正试期第12周进行消化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饲草藜麦对育肥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与添加量有关。育肥肉牛饲粮中添加15%的藜麦茎秆,对肉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而添加30%的藜麦茎秆显著降低了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和生长性能(P0.05)。饲草藜麦对育肥肉牛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受添加量影响。育肥肉牛饲粮中添加15%的藜麦茎秆不影响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和生长性能(P0.05),添加30%的藜麦茎秆显著降低了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对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饲草藜麦可作为育肥肉牛的粗饲料来源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本试验中以15%添加量为宜。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配比苯甲酸和二甲酸钾对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胃肠道内容物pH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5日龄健康獭兔200只,按照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二甲酸钾+0.2%苯甲酸(试验Ⅰ组)、0.8%二甲酸钾+0.3%苯甲酸(试验Ⅱ组)、0.6%二甲酸钾+0.4%苯甲酸(试验Ⅲ组)。预试期5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耗料增重比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P<0.05),耗料增重比低于对照组(P<0.05);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胃和盲肠内容物pH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试验Ⅰ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由此可见,獭兔饲粮中添加二甲酸钾和苯甲酸可以提高獭兔平均日增重、降低耗料增重比,提高獭兔对饲粮中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本试验条件下,獭兔饲...  相似文献   

11.
窦钢 《野生动物》2008,29(2):98-100,103
目前中国的经济野生动物产业尚未走上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制约因素主要有:养殖业基本上处于低水平状态:野生动物产品附加值低;缺乏野生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长期以来,中国野生动物产业主要实施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战略,结果使得我国经济野生动物产业很难摆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难以提高自身优势.因此,从产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分析构成产业发展全局的局部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并决定经济野生动物产业全局发展的因素,对促进经济野生动物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为取得产业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的经济野生动物产业应实施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复原乳在酸有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部分替代生鲜乳的复原乳对酸奶的流变学特性,外观结构,理化指标和口感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分别给出了何种替比例对搅拌型酸奶和果粒型酸奶的品质影响最小,本研究结果可被广泛适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ubstituting 1 kg of a standard lactation diet with 1 kg of a sugar‐rich (15.75 DE MJ/kg) or fat‐rich (23.85 DE MJ/kg) diet during late lactation on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changes in primiparous sows. During a 4‐week lactation period, 21 primiparous sows were fed to appetite with a standard lactation diet (14.10 DE MJ/kg). At 9 days before weaning, sows were assigned to a control (C, n = 7), fat (F, n = 6) or sugar (S, n = 8) treatment.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from 8 days before weaning until weaning), 1 kg of the lactation diet was substituted with 1 kg of a sugar‐rich or fat‐rich diet for S and F sows. At 3 days before weaning, serial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a total of 228 min around feeding to establish pre‐ and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Preprandial plasma glucose 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reatments (p > 0.05); however, mean plasma glucose 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for S compared to F (p < 0.05) and intermediate for the C sows. Postprandial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and insulin were higher for the S sows than for C and F sows (p < 0.05). Sow body weight loss during late lactation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reatments (p > 0.05). The results from our study suggest that a sugar‐enriched diet during the last week of lactation elevates circulating glucose 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and may potentially improve post‐weaning fertility in primiparous sows.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别以豆油和磷酸二氢钙平衡饲料总油脂和总磷水平,以血球蛋白粉和鱼粉交叉组合平衡总氮水平,在等氮等油脂等磷条件下研究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以饲料原料优化组合来实现血球蛋白粉对鱼粉替代的可行性.将初始平均体重为(18.40±1.07)g的异育银鲫幼鱼27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  相似文献   

15.
选用16只健康、体重相近、青年期的獭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8只獭兔,采用套测法测定不同加拿大一枝黄花替代比例(10%、15%)对其单一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提示,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替代比例对消化率的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干物质、粗蛋白及粗纤维的消化率分别为41.78%~30.66%、78.39%~72.72%和21.89%~23.64%。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747头中国黑白花奶牛乳样中的4种乳蛋白的基因型,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和基因替代模型研究乳蛋白位点对奶牛第一胎泌乳性状的遗传效应,并首次提出数量性状的位点决定遗传力(Loci-decidingHeritability,h)的概念。结果表明,K-CN基因型对乳脂率和干物质率有显著效应,β-LG基因型对乳中干物质率的效应值显著。α_(s1)-CN位点B基因对C的替代显著影响305d产奶量,对乳脂率无显著效应,β-CNA ̄1基因的替代对305d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有显著影响作用。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中干物质率的乳蛋白位点决定遗传力分别为9.4%,8.8%,9.2%和6.7%。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评定黄羽肉鸡不同来源高粱的表观代谢能(AME),并比较其养分消化率的差异。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56日龄健康黄羽肉鸡公鸡24羽,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羽。用美国高粱、湖南高粱和内蒙古高粱分别替代基础饲粮中20%玉米作为试验饲粮,采用套算法计算美国高粱、湖南高粱和内蒙古高粱的AME,并比较其养分消化率的差异。试验期7 d,分为预试期(第1~4天)和正试期(第5~7天)2个阶段。结果表明:1)内蒙古高粱的AM E最高,比美国高粱和湖南高粱分别高12.17%和15.81%(P0.01)。2)内蒙古高粱的粗纤维(CF)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比美国高粱和湖南高粱高23.81%和27.87%(P0.01);美国高粱次之,比湖南高粱高3.28%(P0.01)。内蒙古高粱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湖南高粱0.50%(P0.01)。不同来源高粱的粗蛋白质(CF)、干物质(DM)、粗灰分(Ash)和无氮侵出物(NFE)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通过套算法测定了美国高粱、湖南高粱和内蒙古高粱的AME分别为13.39、12.97和15.02 MJ/kg。不同来源高粱除AME、EE和CF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外,其余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金林  柯召良 《猪业科学》2021,38(1):90-91
文章介绍了水泥窑协同猪场处置沼渣等废弃物,水泥厂余热发电系统产生的蒸汽转变为热能为养猪场生产综合利用;猪场沼气站发酵池产生的沼气作为水泥窑燃料煤炭的替代品;猪场污水处理达标后的中水由水泥厂循环冷却、混凝土搅拌站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预防犊牛腹泻病W/O佐剂的研究及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犊牛腹泻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轮状病毒,粘膜病病毒等7种病原引起,由于病原复杂,制造疫苗困难,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制剂,本试验给出生后5-7天内的犊牛腹膜腔内注射自制的稳定油包水乳剂,称为“佐剂”不加特异性抗原,谓之“替代性接种”,试验结果表明,1014头犊牛注射核佐剂后,仅有119头发病,保护率为88%,对照组发病率95.3%,证明此佐剂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套算法和强饲法测定肉鸡玉米有效能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比较肉鸡玉米有效能值测定方法的差异。试验包括2种测定方法:套算法和强饲法。套算法试验选用704只(公母各占1/2)28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11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10种不同品种玉米替代的试验饲粮(替代比例为40%),试验期7 d。强饲法试验选用健康成年肉种公鸡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试验鸡分别强饲10种不同品种玉米原料,采用48 h排空-强饲-48 h收集排泄物(GB/T 26437—2010)的操作程序。结果表明:1)强饲法测得的有效能值显著低于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P0.05);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无显著差异(P0.05)。2)指示剂法与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和0.952;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83。由此得出,强饲法测得的有效能值显著低于套算法,以套算法为基础的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无显著差异;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指示剂法和全收粪法、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0.952、0.777和0.683),强饲法与其他3种方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