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氰氟虫腙防治稻纵卷叶螟中龄幼虫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4%氰氟虫腙悬浮剂在稻纵卷叶螟3龄期左右时施药,667 m^2用30,40,50和30 mL加专用助剂,药后15 d杀虫效果达到75%~93%,保叶效果达81%~91%,与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5%氟虫腈悬浮剂50 mL防效相当或略高,并且对主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和稻田蜘蛛影响小,但速效性并不突出。它可作为稻纵卷叶螟达标防治的药剂品种。  相似文献   

2.
四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明确替代氟虫腈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效果,对24%氰氟虫腙SC、3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32%丙溴磷.氟铃脲EC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有效用量分别为180、135、30和240 g/hm2时在药后3~15 d对2~3龄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达72.85%~86.69%、85.92%~85.72%、73.16%~90.13%和62.14%~87.26%,与氟虫腈相当,并且对水稻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和蜘蛛的安全性要高于氟虫腈,能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替代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明确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白背飞虱与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田间主要天敌蜘蛛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75 mL/hm2(低剂量)、150mL/hm2(中剂量)和225 mL/hm2(高剂量)3 个剂量处理,设25%吡蚜酮悬浮剂300 mL/hm2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90 g/hm2为对照药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每处理3 次重复,于稻飞虱若虫盛期喷雾施药。结果表明:与对照药剂相比,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稻飞虱的杀虫活性最高。田间调查结果显示,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低、中、高剂量处理药后14 天对白背飞虱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5.16%、96.78%和100.00%;对褐飞虱药后14 天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0.29%、96.07%和93.81%。高剂量试验药剂对稻田蜘蛛有一定影响,药后21~35 天田间蜘蛛总数有所下降;中、低剂量试验药剂对田间蜘蛛影响较弱,至药后35 天蜘蛛总数才微弱下降,对蜘蛛的安全性要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及噻虫嗪。综上,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期,对天敌蜘蛛的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效,在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药,药后14 d防效可达92.59%~96.01%,推荐剂量为450~600 g/hm2,该药剂对水稻安全,对稻飞虱及水稻螟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拌种水稻防治稻飞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22.5、45.0、67.5和90.0 g a.i./ha)的10%三氟苯嘧啶SC对杂交稻(丰优香占)和粳稻(南粳9108)进行拌种处理,以25%噻虫嗪WDG(135.0 g a.i./ha)为对照药剂,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室内分别测定拌种7和15 d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并在田间调查药剂拌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结果】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10%三氟苯嘧啶SC用量≥22.5 g a.i./ha时,直播粳稻播种后98 d、杂交稻播种后126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机插秧粳稻播种后112 d、杂交稻播种后119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旱育移栽秧田稻飞虱的防效较差,持效期短,自调查日起已基本丧失对稻飞虱的控制能力。对稻田蜘蛛调查及对水稻生长观察结果显示,直播稻和机插秧稻田蜘蛛种群数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田,而不同处理旱育秧移栽田蜘蛛种群数量与空白对照田相当;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利用10%三氟苯嘧啶SC 22.5~90.0 g a.i./ha拌种水稻可有效降低直播稻和机插秧田田间稻飞虱种群数量,对水稻安全,对天敌蜘蛛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噻呋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三氟苯嘧啶3种药剂不同浓度拌种对水稻穗前纹枯病、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3剂量(20 mL+10 mL+15 mL、40 mL+20 mL+30 mL、60 mL+30 mL+45 mL)混合拌种,对水稻拔节孕穗期的纹枯病防效为75%~89%,对卷叶螟的保叶防效为68%~90%,对稻飞虱的防效为87%~97%,防效与拌种剂量成正比。在纹枯病、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中等及偏轻发生年份,使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 mL、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和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5 mL拌种,对水稻穗前病虫害可取得较好防效;重发年份可适当增加拌种剂量,或在病情、虫口激增前再增加1次叶面喷雾,保证控制效果,大大减少施药次数,节省大量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研究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效,在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药,药后14 d防效可达92.59%~96.01%,推荐剂量为450~600 g/hm2,该药剂对水稻安全,对稻飞虱及水稻螟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氟虫腈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水稻一些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小区试验显示:四(2)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药后14 d,氯虫苯甲酰胺防效和保叶效果都高于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连续施用2次>第1次施用氟虫腈+第2次施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连续施用2次的防效和保叶效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好于氟虫腈.施药14 d后对水稻植株株高、分蘖数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田药效试验,采用基于经济阈值的建议判别规则和天敌影响模型,分析目前主推的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和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各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来看,每667 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好,50%丙溴磷EC 100 ml次之,这2个药剂可单独使用;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单用效果不够理想,需与其他药剂搭配使用。从各处理对稻田稻叶的保叶效果来看,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最佳,其次为丙溴磷,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效果相近。在该试验条件和用量范围内,阿维菌素、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田天敌黑肩绿盲蝽和蜘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以阿维菌素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几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烟碱类、有机磷类、双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10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药后7 d,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的保叶效果最好,分别为92.81%、90.36%;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的保叶效果在74.50%~87.13%之间,药剂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 d,保叶效果多数比药后7 d的高,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保叶效果在79.14%~92.48%之间,药剂间差异不显著。从杀虫效果来看,药后7 d,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杀虫效果均达到了100%;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45%稻散·毒死蜱乳油、720 g/L丙溴磷乳油6种药剂的杀虫效果均在80%以上;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的杀虫效果最差,为64.71%。药后14 d,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的杀虫效果显著低于其他9种药剂,仅为61.90%;其他9种药剂的防虫效果均在90%以上,药剂间差异不显著。生产实践中应轮换使用双酰胺类、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氰氟虫腙、有机磷类防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20%噻虫胺·醚菊酯SC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在田间条件下比较了20%噻虫胺·醚菊酯SC和25%吡蚜酮WP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20%噻虫胺·醚菊酯SC施药量在450、600 g/hm2时,药后3 d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8.77%和96.21%,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9.82%和92.40%,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92.20%和95.48%,其防治效果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吡蚜酮的防治效果基本一致。[结论]20%噻虫胺·醚菊酯SC可作为稻飞虱防治药剂的替换品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2.2%甲维盐ME10、20、30ga.i./ha,5%氟虫腈SC30ga.i./ha,20%三唑磷EC400ga.i./ha3种药剂5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进行喷药处理。于空白对照区水稻受害症状明显或为害定型后调查水稻枯心率(白穗率)、防治效果及保苗效果等;试验期间观察2.2%甲维盐ME对水稻及有益生物有无药害。【结果】2.2%甲维盐ME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d保苗效果达90.0%~100.0%,杀虫效果达92.0%~100.0%;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d白穗率控制在0.3%~1.2%,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2%~1.8%,防效可达85.0%~98.7%。试验期间未发现2.2%甲维盐ME对水稻、有益昆虫、水生生物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结论】2.2%甲维盐ME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推荐以2.2%甲维盐ME15~30ga.i./ha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且环境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新药剂氰氟虫腙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新药剂氰氟虫腙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以及氰氟虫腙科学的使用剂量。[方法]以水稻申6为供试作物,20%氰氟虫腙乳油、24%氰氟虫腙悬浮剂和5%锐劲特悬浮剂为供试药剂,在水稻分蘖期施药,研究氰氟虫腙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20%氰氟虫腙乳油对低龄稻纵卷叶螟幼虫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对水稻有良好的保苗效果。药后7~10d.氰氟虫腙乳油120~150g/hm^2的杀虫效果为88.46%~92.35%,保苗效果为83.25%-93.74%,与5%锐劲特悬浮剂37.5g/hm^2的效果相当。氰氟虫腙对天敌基本没有影响,而且对水稻也很安全,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新药剂。[结论]该研究为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强化栽培稻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强化栽培单季稻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主要病虫的发生规律及使用农药防治靶标病虫时对非靶标病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方式下褐飞虱种群数量较常规栽培方式增加了21.47%,白背飞虱增加了27.19%,稻纵卷叶螟增加了57.95%,二化螟增加了200.0%,纹枯病病情指数增加了29.10%。防治病虫靶标对非靶标病虫种群发展的影响以稻飞虱最为突出,用杀虫双、茚虫威、井冈霉素和苯甲·丙环唑等药剂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等靶标病虫时,均会刺激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增殖,其增殖幅度较常规栽培方式提高了26%~60%。  相似文献   

15.
刘中现  卢毅  陆明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8,(10):123-124,175
[目的]了解市场上几种常用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方法]研究了95%杀虫单SP、35%甲维·毒死蜱ME、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稻腾)、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和40%氯虫·噻虫嗪WG(福戈)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7 d,35%甲维·毒死蜱ME、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40%氯虫·噻虫嗪WG的保稻效果较好,分别达83.36%、80.62%和84.71%,95%杀虫单SP的保稻效果最差,为62.69%,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保稻效果一般,为77.54%;药后20 d,几种药剂的保稻效果无显著差异,其中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20%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的保稻效果稍好,分别达92.40%、94.47%、91.04%,95%杀虫单SP和35%甲维·毒死蜱ME的保稻效果稍差,分别达87.08%、89.55%;药后20 d,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防效较好,分别达81.58%和96.45%,95%杀虫单SP和40%氯虫·噻虫嗪WG的防效次之,分别为59.60%和34.71%,35%甲维·毒死蜱ME的防效最差,为26.31%。[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6种杀虫剂对福建省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为稻纵卷叶螟持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福建省3个不同地理种群(福建福州、闽侯和沙县)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在田间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开展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等6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3个地理种群稻纵卷叶螟对同一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均以福州种群最敏感,其次是闽侯和沙县种群;6种供试杀虫剂对同一种群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毒力排序为: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毒死蜱.在试验设计剂量范围内,6种供试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良好的田间控制作用,药后14d的保叶效果为80.02%~88.81%,杀虫效果为82.99%~95.38%.[结论]福建省稻纵卷叶螟尚未对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等6种杀虫剂产生明显的抗药性,6种药剂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性农药是否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方法]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以武运粳7号为供试水稻品种,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25%扑虱灵和10%吡虫啉对稻纵卷叶螟2龄和4龄期的幼虫进行喷雾处理,研究这2种选择性农药对稻纵卷叶螟产卵的影响。[结果]在稻纵卷叶螟幼虫2龄期用扑虱灵300.0、112.5、60.0 g/hm2进行喷雾处理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在稻纵卷叶螟幼虫4龄期用吡虫啉60.0 g/hm2喷雾处理也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并且其成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结论]扑虱灵和吡虫啉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氯虫·噻虫嗪撒施对水稻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4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1.5%氯虫·噻虫嗪GR、0.4%氯虫苯甲酰胺GR和25%噻虫嗪WG撒施处理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5~10 d,1.5%氯虫·噻虫嗪GR 90.0~112.5 g/hm~2撒施1次,可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危害;0.4%氯虫苯甲酰胺GR 42.0 g/hm~2撒施1次,对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防效较高,但对稻飞虱防效较差;25%噻虫嗪WG 37.5 g/hm~2撒施1次,对稻飞虱防效较高,但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基本无效。因此,建议在水稻生产实践中,于移栽后5~10 d撒施1次1.5%氯虫·噻虫嗪GR 90.0~112.5 g/hm~2,防治水稻生长前期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间隔40 d再补施1次,以有效控制水稻生长后期的上述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2.2%甲维盐ME 10、20、30 ga.i./ha,5%氟虫腈SC 30 ga.i./ha,20%三唑磷EC 400 ga.i./ha 3种药剂5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进行喷药处理。于空白对照区水稻受害症状明显或为害定型后调查水稻枯心率(白穗率)、防治效果及保苗效果等;试验期间观察2.2%甲维盐ME对水稻及有益生物有无药害。【结果】2.2%甲维盐ME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 d保苗效果达90.0%~100.0%,杀虫效果达92.0%~100.0%;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 d白穗率控制在0.3%~1.2%,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2%~1.8%,防效可达85.0%~98.7%。试验期间未发现2.2%甲维盐ME对水稻、有益昆虫、水生生物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结论】2.2%甲维盐ME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推荐以2.2%甲维盐ME 15~30 ga.i./ha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且环境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水稻二化螟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该药30 g/hm2和45 g/hm2于二化螟卵孵高峰期防治1次,对枯心的防治效果为96.72%以上,幼虫的死亡率为98.48%以上,且对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