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鹅副粘病毒病(有人称鹅新城疫)是由禽副粘病毒Ⅰ型,鹅副粘病毒引起(禽鸟类共患病)各种年龄鹅只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根据CenBank所载鹅副粘病毒(CPMV)的F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F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后,采取Taqman探针法建立了检测鹅副粘病毒的荧光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以用于鹅副粘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肉仔鸡新城疫的临床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病毒(NDV)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RNA病毒.   1 病原特性   NDV对鸡的的致病性主要由毒株决定,鸡的年龄和环境也有影响.该病毒对化学消毒药物抵抗力不强.……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诊断和流行病学的分子生物学时代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曹殿军 《中国家禽》2002,24(20):5-9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禽副粘病毒血清1型病毒(APMV-1)感染引起的,NDV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成员.试验表明有250多种鸟类可被NDV感染.正是由于该病的危害和引发的后果极其严重,ND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疫病.目前ND仍然是严重威胁世界养禽业的重大疫病,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就将近年来新城疫诊断技术和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则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并将其列为强制免疫疫病;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有关以同种形式感染鸟纲的副粘病毒科中各类成员的最新研究进展。它包括:(1)由肺炎病毒属的病毒之一引起的疾病的鉴定,这是首次由鸟类分离出的病毒.引起火鸡鼻气管炎、鸡肿头综合征。(2)单克隆抗体的使用.使新城疫病毒及其它禽副粘病毒能够更准确、更迅速地诊断,使其动物流行病学更加明了。(3)新城疫病毒基因核苷酸序列以及之后的一些主要病毒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些经济上重要的病毒的致病力。副粘病毒科由三个属组成:副粘病毒属、麻疹病毒属及肺炎病毒属。该科的第一个从鸟类中分离到的病毒是1926年分离出的新城疫病毒(NDV),而且该病毒现在是副粘病毒属的代表型。这个属第二个成员.在血清学上非常独特,是1956年从鸡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除家禽外,至少有200多种鸟自然或实验室感染,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鸭副粘病毒病(Duck Paramyxo Virus Disease)是由鸭副粘病毒(DPMV)引起的以病鸭发生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本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如继发感染,则会加剧鸭群疫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结合一例蛋鸭感染副粘病毒的发病情况,对本病的诊治进行了概述,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禽副粘病毒的血清型、分布与流行情况,致病性、诊断与检疫作简要的综述,并对我国禽副粘病毒的检疫及研究提出某些意见。 副粘病毒引起家禽重要的疾病,特别是新城疫(ND),是鸡最重要的世界性传染病,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自1956年以来,其他不同血清型的禽类副粘病毒已相继分离  相似文献   

11.
1 抗原制备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 ,本所通过分离毒鹅胚增殖 ,经甲醛灭活、加白油等乳化而成。2 蛋鸡免疫方法选择健康蛋鸡 2 0 0只 ,供免疫用。2 1 基础免疫 每只蛋鸡肌注 1 .0ml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2 2 加强免疫 基础免疫后 1 0天 ,肌注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 1 .5ml/只。2 3 强化免疫 加强免疫后 1 0天 ,再肌注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 2ml/只。免疫后 1 5天抽检卵黄 ,抗体效价达 6(log2 )以上 ,可用作制备抗体 ,若效价低于 6(log2 ) ,再免疫一次灭活油乳苗。3 鸡抗鹅副粘病毒病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3 1 高…  相似文献   

12.
(一)正确使用疫苗目前鹅副粘病毒病没有活苗可供使用,仅有灭活苗.鹅副粘病毒属于禽副粘病毒Ⅰ型F基因Ⅶ型毒株,它不同于新城疫常用的弱毒苗和中等毒力疫苗的毒株,因基因型不同,而用上述新城疫疫苗株制备的灭活苗进行免疫不能防制该病的发生.应选用经过基因型鉴定的毒株制备灭活苗,才能确保有效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集疑似鹅副粘病毒病的鹅病料,通过鸡胚接种传代分离到1株病毒(HZ株).该分离病毒经鸡红细胞凝集(HA)试验、凝集抑制(HI)试验、电镜形态学观察等,结果表明与NDV极为相似,属禽Ⅰ型副粘病毒.经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说明分离到的副粘病毒为临床疫病病原,毒力较强,能使15日龄的鹅、鸡、番鸭等禽类感染发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病毒(NDV)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原型病毒,也称为禽副粘病毒Ⅰ型(APMV-1),属于不分节段的负极性单链基因组RNA病毒,有囊膜。NDV各毒株对不同宿主的致病力差异很大。对鸡高度敏感,鸭和鹅可能被感染,即使感染了可致鸡死亡的病毒株也不表现临床症状。禽类加工厂工  相似文献   

15.
鸽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鸽的烈性传染病.由于以前养鸽的规模较小,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我镇一养鸽户因本病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东饲料》2004,(8):23-23
鹅新城疫的病原体一鹅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它包括9个血清型,其中Ⅰ型禽副粘病毒是禽类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由其原型病毒-新城疫病莓(NDV)所引起的鸡新城疫几乎在世界上所有养禽国家都有发生。近几年来,由NDV引起的鹅的临床感染在我国华南和华东地区有逐渐形成流行的趋势,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自辛朝安等1997年首次发表“疑似鹅副粘病毒感染初报”以来,该种感染先后被称为“鹅的禽副粘病毒感染”、“鹅副粘病毒病”及“鹅类新城疫”等。  相似文献   

17.
<正>1病因及发病特点(1)病毒概况。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又称亚洲鸡瘟,ND),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除家禽外,至少有200多种鸟可自然或实验室感染,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2)发病机制。病毒侵入机体后,随着血液循环和  相似文献   

18.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也称小反刍兽伪牛瘟、卡他、肺肠炎以及口肺肠炎综合症.  相似文献   

19.
新城疫荧光RT-PCR快速诊断方法在出口检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又称亚洲鸡瘟,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副粘病毒是一种单股RNA病毒,共分为九个血清型,分别命名为PMV1—PMV9。新城疫病毒是PMV1,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症状、粘膜和浆膜出血。由于该病传染性强、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是肉鸡进出口贸易中重点检疫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鹅副粘病毒病(有人称鹅新城疫)是由禽副粘病毒Ⅰ型,鹅副粘病毒引起(禽鸟类共患病)各种年龄鹅只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90%以上。由于鹅副粘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均属于禽副粘病毒Ⅰ型,有的学者称之为鹅的新城疫,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鹅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