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在精饲料中添加蒙脱石喂养杂交牛的方法,探讨蒙脱石对动物体内必需微量元素铜、铁、锌及有害元素镉、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喂蒙脱石的杂交牛日增重提高了14.96%(P<0.01),饲料转化率提高了9.22%(P<0.05);肾脏和脾脏中铅含量显著增加(P<0.05),肾脏、肝脏、脾脏和肠中镉的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血液中镉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余组织中镉和铅的含量变化不显著;脾脏铜和铁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肾脏中锌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肝脏和肌肉组织中铁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余各组织中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在饲料中添加蒙脱石,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变铅、镉、铜、锌、铁在动物体内各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水平,但不能有效降低肉牛各组织中铅、镉的蓄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硒元素摄入对动物体内必需微量元素铜、铁、锌和有害元素铅、镉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为降低铅、镉在食物链中的迁移和积累的控制技术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0头杂交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精饲料中以预混料的形式添加亚硒酸钠1.0 mg/kg。饲养试验期为150 d,饲养试验结束后,屠宰采集各组织样品测定铅、镉、铜、铁、锌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亚硒酸钠后对肉牛日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但能极显著降低肉牛心脏中铅、镉的含量和血液中铅的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胃、肾脏、肝脏等组织中铅和镉含量(P<0.01);同时也增加铜、锌、铁在胃和铜、铁在肝脏中的蓄积(P<0.05)。结果提示,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硒,可以改变铅、镉、铜、锌、铁在动物体内各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水平,但不能有效降低肉牛各组织中铅、镉的蓄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添加必需微量元素铜、铁和锌对肉牛组织和血液铅和镉含量的影响.选用20头12月龄肉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各组分别饲喂基础精饲料(对照组)和基础精饲料中添加铜20 mg、铁200 mg和锌200 mg的试验精饲料(试验组),粗饲料自由采食.试验期为150 d.每天以组为单位计算牛的采食量;每30 d称取牛体重并采集血液样品,试验结束后,屠宰试验牛,采集肾脏、肝脏、心脏、胰脏、脾脏、瘤胃、大肠及背肌组织样品,测定血液和组织中铅和镉含量.结果表明:牛精饲料中添加铁、铜和锌后,平均日增重极显著地提高了12.50%(P<0.01),料重比极显著地降低了15.68% (P <0.01);铅含量在胰脏和瘤胃中极显著增加(P<0.01),在脾脏和血液中显著减少(P<0.05),在其余组织中无显著变化(P>0.05),铅蓄积的器官主要是胃;镉含量在肾脏、肝脏、脾脏、瘤胃和大肠中均极显著增加(P<0.01),但心脏中的镉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镉蓄积的器官主要是肾脏.结果提示,在饲粮中添加铜、铁和锌可以改善肉牛的生长性能,但不能有效减少脏器及肌肉组织中铅和镉的蓄积.  相似文献   

4.
铅对蛋鸡肾脏的氧化损伤及酵母硒的保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90只40周龄海兰褐蛋鸡进行饮水铅(Pb)染毒(100 mg Pb/L)和酵母硒保护(100 mg Pb/L+3%酵母硒)试验,为期8周,通过检测蛋鸡肾脏组织中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及超微结构来探讨铅对蛋鸡肾脏的毒性损伤及酵母硒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b组和酵母硒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Pb组和酵母硒组肾组织中Cu、Zn含量显著降低(P<0.05),Pb组Fe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硒含量显著降低(P<0.05);酵母硒组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与Pb组相比,酵母硒组SOD活性、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铜、锌、硒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 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铅染毒使蛋鸡肾组织中细胞核染色质边集,有大量畸形核,线粒体肿胀变形,部分嵴断裂,溶解;保护组损伤变化轻微.综上所述,酵母硒对铅暴露所致蛋鸡肾毒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Pb、Cd联合暴露对蛋鸡肝、肾组织中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采用饮水对120只40周龄海兰褐蛋鸡进行铅(100 mg Pb/L)、镉(50 mg Cd/L)单独和联合(100 mg Pb/L+50 mg Cd/L)暴露8周。结果表明,铅、镉联合暴露对蛋鸡肝脏中铜、铁、锌、硒的影响呈协同效应,对锰的影响不明显;对肾脏中锰的影响呈协同效应,而对铜、铁、锌、硒呈一定的拮抗效应。铅镉在肝脏和肾脏中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铅镉暴露引起家禽肝、肾中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可能是铅、镉毒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探讨Pb、Cd联合暴露对蛋鸡肝、肾组织中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采用饮水对120只40周龄海兰褐蛋鸡进行铅(100 mg Pb/L)、镉(50 mg Cd/L)单独和联合(100 mg Pb/L+50 mg Cd/L)暴露8周。结果:铅、镉联合暴露对蛋鸡肝脏中铜、铁、锌、硒的影响呈协同效应,对锰的影响不明显;对肾脏中锰的影响呈协同效应,而对铜、铁、锌、硒呈一定的拮抗效应。在肝脏和肾脏中,铅镉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试验表明,铅镉暴露引起家禽肝、肾中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可能是铅、镉毒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吸附剂蒙脱石及营养元素铜、锌、铁、硒对肉牛体内铅、镉是否具有促排作用,试验选择40头杂交牛随机分为富硒组、微量元素组、蒙脱石组、对照组,每组10头,试验期为150 d,在试验期内每隔1个月收集1次肉牛尿液、粪便测定铅、镉含量;饲养试验结束后屠宰,采集各组织样品测定铅、镉含量。结果表明:肉牛尿液铅、镉排泄量没有明显增加;在8月份,各组粪镉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9—11月份,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粪镉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8,11月份,各组粪铅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9,10月份,富硒组和微量元素组粪铅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蒙脱石组粪铅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饲料中适量补充吸附剂蒙脱石,短期内对肉牛体内铅、镉有明显的促排作用;而补充营养元素铜、锌、铁、硒后,短期内在肉牛体内对镉有促排作用,对铅无促排作用,长期给予不能有效降低肉牛体内铅、镉的蓄积。提示应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采用纯合饲粮试验研究了不同来源纤维对肉用仔鸡组织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使脾脏铜含量显著降低(P<0.05),小麦麸使肝脏和血液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使胰脏锰含量显著降低(P<0.05),米糠使肝脏锌和铁含量显著升高(P<0.05),使胰脏锰含量显著降低(P<0.05),苜蓿粉使血液中镁含量升高(P<0.05)。  相似文献   

9.
钙锌对蛋用型鸡育成期体组织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在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锌和钙对蛋用型鸡育成期体组织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粮锌水平的提高,肝脏(P<0.01)、肾脏(P<0.05)、胰脏(P<0.01)中锌含量显著升高,而肺脏中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饲粮高钙对组织中锌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饲粮高锌使肝脏磷含量(P<0.05)、肾脏磷(P<0.01)和铜含量(P<0.05)、肺脏钙(P<0.01)和镁含量(P<0.01)显著降低。饲粮商钙使胰脏铜含量(P<0.05)显著提高,使胰脏锰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发育期铅暴露所致仔鼠氧化损伤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保护效应,从母鼠怀孕开始通过饮水染铅至仔鼠21日龄断奶建立动物模型,测定断奶仔鼠脑组织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海马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染铅使出生后21d仔鼠脑组织和血清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GSH-Px,SOD,AchE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NAC拮抗组与染毒组比较,血清和脑组织MDA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脑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SOD,GSH-Px,CAT,AchE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其余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组织学观察表明,海马神经细胞形态正常,组间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变化,超微结构可见染毒组部分神经细胞异常。结果表明,母鼠铅暴露可致仔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NAC可提高仔鼠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对铅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低于常规预混料中无机微量元素添加量的小肽螯合铁、铜、锰、锌与纳米硒复合使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蛋黄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减排效果的影响。选择225只50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饲料级无机微量元素6 mg/kg铜、75 mg/kg铁、60 mg/kg锌、60 mg/kg锰、0.3 mg/kg硒,为无机组,试验组为70%有机组、60%有机组、50%有机组、40%有机组,其微量元素添加量分别为无机组的70%、60%、50%、40%。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无机组相比,60%有机组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并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各组在蛋品质上无显著差异(P0.05)。2)与无机组相比,70%有机组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有机组均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70%和60%有机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 DA)含量(P0.05)。3)各组蛋黄中铜、锰、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无机组相比,60%有机组显著提高了蛋黄锌含量(P0.05),而50%与40%有机组在显著提高蛋黄锌含量(P0.05)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硒含量(P0.05)。4)有机组粪中铜、锰、锌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无机组(P0.05)。综合考虑,为保证蛋鸡正常生产和生理功能,在5056周龄,按常规预混料中无机微量元素添加量的60%添加小肽螯合铁、铜、锰、锌与纳米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米硒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及蛋黄中硒含量的影响。选取324只29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产蛋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D、E、F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3、0.4、0.5 mg/kg纳米硒的饲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第21天C组的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第42、63天B、D组的破壳率显著降低(P0.05)。各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第42天,E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A(Ig A)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第63天,各组血清Ig M、Ig A、Ig G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第42天,D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提高(P0.05),D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葡萄糖(Glu)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F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E、F组血清尿酸(UA)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63天,F组血清TP含量显著提高(P0.05),F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第21天,C、D、E、F组蛋黄硒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第42天,试验组蛋黄硒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第63天,C、D、E、F组蛋黄硒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各试验期蛋黄硒含量均以F组最高,且第42天各试验组蛋黄硒含量均高于第21、63天。与对照组相比,除第42天试验组蛋黄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各组各试验期蛋黄铁、锰、锌、铜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纳米硒能改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血清免疫力,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促进机体健康,提高蛋黄中硒含量。综合考虑,以饲粮添加0.4 mg/kg纳米硒饲喂42 d作用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饲粮添加铜、铁和锌对牛组织和血液铅和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添加必需微量元素铜、铁和锌对肉牛组织和血液铅和镉含量的影响。选用 20头 12月龄肉牛,随机分为 2组,每组 10头,各组分别饲喂基础精饲料(对照组)和基础精饲料中添加铜 20mg、铁 200mg和锌 200mg的试验精饲料(试验组),粗饲料自由采食。试验期为 150d。每天以组为单位计算牛的采食量;每 30d称取牛体重并采集血液样品,试验结束后,屠宰试验牛,采集肾脏、肝脏、心脏、胰脏、脾脏、瘤胃、大肠及背肌组织样品,测定血液和组织中铅和镉含量。结果表明:牛精饲料中添加铁、铜和锌后,平均日增重极显著地提高了12.50%(P<0.01),料重比极显著地降低了 15.68%(P<0.01);铅含量在胰脏和瘤胃中极显著增加(P<0.01),在脾脏和血液中显著减少(P<0.05),在其余组织中无显著变化(P>0.05),铅蓄积的器官主要是胃;镉含量在肾脏、肝脏、脾脏、瘤胃和大肠中均极显著增加(P<0.01),但心脏中的镉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镉蓄积的器官主要是肾脏。结果提示,在饲粮中添加铜、铁和锌可以改善肉牛的生长性能,但不能有效减少脏器及肌肉组织中铅和镉的蓄积。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三江源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原土壤微量元素与植被特征及其关系,以青海省玛多县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调查植被群落特征,测定土壤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硒)含量,分析影响高寒草原植被群落退化的关键土壤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寒草原退化的加剧,草地盖度逐渐降低,草地多样性、丰富度、地上生物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中铁、锰、铜、锌、硼、硒含量正相关,其中与土壤铁、有效铜、有效硼的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氨基酸锌对育肥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和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选择4月龄、体重为(29.00±0.61)kg的健康滩湖杂F1代公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饲粮锌含量为52.80 mg/kg(硫酸锌),其中不含硫酸锌的锌含量为18.02 mg/kg,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饲粮锌含量分别为对照组饲粮的1/2、1和2倍(氨基酸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氨基酸锌显著提高了育肥羊平均日增重(P<0.05),以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最高,达到283.59 g/d。饲粮添加氨基酸锌对育肥羊屠宰性能、肉质理化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饲粮氨基酸锌添加量增加,试验组肉骨比、背膘厚、眼肌面积先升高后降低,GR值、肌内脂肪含量升高,剪切力降低;试验组血液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在同等锌添加量条件下,试验Ⅱ组血清锌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背最长肌、肾脏、心脏、肝脏及肺脏组织的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氨基酸锌添加量过高会影响肌肉、肾脏、心脏、肺脏中铁沉积及肝脏中铜沉积。综上所述,饲粮添加氨基酸锌可促进育肥羊生长,改善肉品质;在锌含量为18.02 mg/kg的基础饲粮中添加52.80 mg/kg锌(氨基酸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高温状态下,在减少矿物质(铜、铁、锰、锌)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育肥后期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组织矿物质元素沉积和粪便矿物质元素排放的影响。试验共选用360头健康、平均体重为(103.9±0.7)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育肥猪,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因素1为饲粮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设计为基础饲粮铜、铁、锌、锰元素含量的100%和80%2个水平;因素2为饲粮包膜半胱胺(半胱胺含量27%)含量,设计为0、1 600 mg/kg(半胱胺含量300 mg/kg)2个水平。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或补充包膜半胱胺对育肥猪后期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可显著降低育肥猪肝脏中铬元素的含量及肾脏中钠、钙、铅元素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清钠元素含量(P0.05);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肝脏中钾元素含量和肾脏中钠、钙、铅、铜元素含量(P0.05或P0.01),并有降低肝脏锰、锌、铬及钙元素和血清中铬和镁元素含量沉积的趋势(0.05≤P0.10),对维持机体各组织中钠元素的稳定有利。3)饲粮中减少矿物质元素或补充包膜半胱胺极显著减少粪便中铅和铜元素的排放量(P0.01);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可显著降低粪便中锌元素的排放量(P0.05),极显著升高镁元素的排放量(P0.05);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粪便中铬元素的排放量有降低趋势(0.05≤P0.10)。由此可见,夏季高温期,在饲粮的铜、铁、锰、锌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减少20%条件下补充1 600 mg/kg包膜半胱胺,能在不影响育肥猪后期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同时,降低血清、肝脏和肾脏中矿物质元素的沉积,减少粪便铅、铜和铬元素对环境的排放,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效包被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微量元素(铜、铁、锌、锰)排泄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0头28日龄平均体重为(7.26±0.4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仔猪。普通氧化锌组饲喂基础日粮+普通氧化锌1 966 mg/kg,锌元素含量1 500 mg/kg;高效包被氧化锌组饲喂基础日粮+高效包被氧化锌1 000 mg/kg,锌元素含量500 mg/kg;基础日粮组饲喂不添加氧化锌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35 d,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试验结束后计算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测定全血血红蛋白含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以及血液中铜、铁、锌元素含量;计算皮毛指数;测定粪便中铜、铁、锌、锰元素含量。[结果]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普通氧化锌组和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P<0.05)提高,料重比和腹泻率显著(P<0.05)降低;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腹泻率与普通氧化锌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全血血红蛋白含量3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效包被氧化锌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P<0.05)高于基础日粮组和普通氧化锌组;血液中铜、铁元素含量3组差异不显著(P>0.05);普通氧化锌组血液中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基础日粮组和高效包被氧化锌组。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皮毛指数优于普通氧化锌组。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粪便中的锌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普通氧化锌组;各组粪便中的铜、铁、锰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锌元素含量为500 mg/kg的高效包被氧化锌能够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生长性能、皮毛指数和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粪便中锌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