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外科手术的输液是护士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只有确保有效的静脉通道,才能保证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头皮针输液,必要时静脉切开.我院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取得了满意效果。为了总结经验,现将我院1995年198例小儿手术静脉留置针应用的体会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本组小儿手术198例(其中颅脑手术22例,普通小儿外科手术146例)分为2组:静脉留置针142例,头皮针输液56例.因脉留宜针格液的年龄为1~10岁,头皮针输液的年龄为周~l岁。1.2我院选用的留置针为格国贝朗公司出品,型号为18G、Zod、22G、24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对200例0~4岁的小儿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逆向穿刺.结果操作留置顺利,效果良好.结论小儿逆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是可以在儿科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较好的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3.
卵巢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 ,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威胁最大的疾病 ,但随着化疗方案的逐渐完善 ,卵巢癌的 5 a生存率已得到明显提高。我科 1996年 7月至 2 0 0 0年10月间共 30例卵巢癌患者应用手术加 PC方案化疗 ,效果满意 ,现就其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 30例 ,年龄 11~ 6 7岁 ,平均年龄 (39± 8)岁。顺铂单次剂量 10 0 mg加入 0 .9% (9g/ L )生理盐水 10 0 0 m L腹腔内注入 ,然后予环磷酰胺 6 0 0 mg用 0 .9%生理盐水 40 m L稀释后静脉慢注。每个疗程第 1天给药 ,用后水化 3d,间隔 3周重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3种不同婴幼儿静脉补钙方法,为减少医源性钙盐沉积症、静脉炎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静脉补钙患儿311例随机分为A组(102例)、B组(100例)、C组(109例)3组,其中A组采用普通静脉留置针滴注钙剂,保留留置针3 d;B组采用专用静脉补钙留置针,静脉滴完后拔针;C组采用专用静脉补钙留置针,保留留置针3 d。连续静脉补钙3 d,统计3组发生医源性钙盐沉积症、静脉炎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A组医源性钙盐沉积症的发生率均高于B、C组(P〈0.05);A组发生静脉炎最高(5.88%),C组最低(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医源性钙盐沉积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A、B组(P〈0.05)。结论静脉补钙应采取专用静脉补钙的静脉留置针通道,并保留留置针的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5.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发展的又一突破。同浅静脉留置针相比,除具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等优点外,并能延长留置时间,提高安全性能,已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我科自2000年3月开始使用PICC,至今已成功使用6例,取得满意效果,简介如下。 1 临床资料 6例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38~68岁。其中乳腺癌2例,胃癌1例,肝癌2例,肺癌脑转移1例。本组患者均因病情需要每日行静脉输液,分别给予抗生素治疗、化疗、TPN及疼痛治疗,其中1例每日行脱水治疗4次。全部使用美国B-C公司生产的一次性PICC,规格为4-5french单腔导管。穿刺部位全部使用肘正中静脉,留置时间2~5个月。其中1例因病情恶化死亡,2例治疗结束后带管出院,其余患者正在继续接受治疗。无1例感染、出血、外漏外渗等情况发生。 2 使用方法 2.1 选择合适的静脉,准确测量插入长度:患者平卧上臂外展90度,测量肘正中静脉即穿刺点到对侧胸锁关节,然后向下反折量至第三肋间隙的长度。 2.2 无菌区域的准备:打开无菌穿刺包,戴上手套,用无菌包内的碘酒、酒精棉签对穿刺点消毒后,铺上孔巾及治疗巾。 2.3 导管的准备:以导管的导管圆盘为起点,用无菌包内的软尺准确测量患者实际所须的导管长度,再将导管内的针芯退至此长度,用无菌剪刀水平剪断套管,注意不要剪断针芯。用5mml生理盐水注射器冲洗导管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求小儿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捷径。方法:选10岁以下患儿100例,平均年龄(6.2±2.1)岁,随机分为两组(n=50),Ⅰ组(实验组)用18号短套针直接低位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Ⅱ组(对照组)用传统高位穿插导引置管。结果:首次穿刺置管成功Ⅰ组49例(占98%)、Ⅱ组40例(占8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误穿动脉Ⅰ组1例(占2%),Ⅱ组6例(占12%),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4例首次穿刺未见回血。结论:低位右颈内静脉直接套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的高位穿刺导引置管法,且并发症少,更适用于10岁以下小儿经皮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7.
周荣  周燕  杨沙宁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56-J0056,J0064
静脉留置针能满足长期输液、或多次化疗致常用浅静脉严重破坏、穿刺极度困难病人的多次输液需要,重复穿刺率低于头皮针输液,可同时输入或静脉推注多次组滴速不同的药物,也可使用静脉留置针间断多次的留取血标本。但普通患者输液时能否接受静脉留置针,就此笔者作了相关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张家口地区卵巢癌易感性与CYP1A1基因MspⅠ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将张家口地区34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实验组,45例健康女性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CYP1A1基因3’端限制性内切酶MspⅠ位点基因的基因多态性。结果卵巢癌组MspⅠ基因型分布为:基因型TT占21.8%;基因型TC占52.7%;基因型CC占25.5%;等位基因T、C分别为48.2%、51.8%。健康人群组MspⅠ基因型分布为,基因型TT占42.2%;基因型TC占46.7%;基因型CC占11.1%;等位基因T、C分别为65.6%、34.4%。结论该地区健康人群组和卵巢癌组CYP1A1基因MspⅠ位点均呈多态性分布,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卵巢癌发病率可能与CYP1A1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利水类中药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对卵巢癌腹腔积液的客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PubMed、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1998年1月25日至2017年12月25日的利水类中药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临床对照研究。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11篇文献包含77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表明,利水类中药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客观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为0.26,95% CI 0.18,0.37)。结论 利水类中药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对卵巢癌腹腔积液的疗效较好,推荐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留置针3种不同封管法预防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270例择期手术后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输入液、肝素稀释液和生理盐水组,比较3组静脉炎、皮下血肿、液体外渗和套管堵塞的发生率。结果:3组静脉炎、皮下血肿、液体外渗和套管堵塞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直接使用输入液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Y型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体会。方法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为神经外科280例患者进行输液治疗与抢救。结果留置3~7d者248例,32例留置失败。有11例出现静脉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9%。结论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方便了各种抢救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1998年12月,我院使用电视腹腔镜对2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患儿施行内环口结扎术,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11个月1~13岁,平均4岁。左侧斜疝7例,右侧斜疝11例,双侧斜疝3例。1.2 手术方法 采用静脉全麻,取头低脚高斜面10°~20°,向健侧倾斜20°~30°体位(双侧斜疝先向实施手术的对侧倾斜)。在脐上缘做10mm横弧形皮肤切口,提起腹壁,将气腹针插入腹腔,注入CO2气体,使腹腔内压力达到7岁以下为…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 ,急救中心处于抢救急危重患者的第一线 ,急救中心的护士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救治患者的基本保障。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是一种新技术 ,本科自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4月采用静脉留置针抢救 2 11例患者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2 11例中 ,男 12 9例 ,女 82例 ,年龄 14~ 70岁 ,平均年龄 31.5岁。 2 11例中属脑血管意外 37例 ,重型脑挫伤 33例 ,出血性休克 48例 ,闭合性腹部损伤 12例 ,安眠药中毒 14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 9例 ,血气胸 10例 ,消化道大出血 8例 ,老鼠药…  相似文献   

14.
用静脉套管针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用的小儿硬膜外穿刺针留置导管法(均以腋路为主),由于针粗,损伤血管和神经的机会大,且常置管困难或易误入血管。本文采用静脉套管针(22G型)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法并对效果作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择ASAⅠ-Ⅱ级行肩部以下的上肢择期手术70例,分为两组,每组35例。A组用静脉套管针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B组用小儿硬膜外穿刺针留置导管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种类有神经肌腱血管吻合术,桡尺骨及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疤痕松解植皮术等。两组在性别、年龄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留置针置于腋下静脉的效果。方法:新生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留置针置于患儿腋下静脉,对照组留置针置于患儿头部,比较两个部位留置时间的长短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好于头部留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休克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休克抢救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4例)、C组(22例)3组,其中A组行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蝶型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C组行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比3组穿刺时间、出血量、静脉通畅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A、B组穿刺时间均比C组短(P〈0.01),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血量最多,A组出血量最少,3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B组通畅率比A、C组低(P〈0.05),A、C两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置管是休克抢救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江平原稻田N_2O通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对三江平原稻田进行了全年连续田间原位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稻田全年N2O平均通量为0.052 mg·m^-2·h^-1;冻融期N2O通量范围为0.008N 0.029 mg·m^-2·h^-1,融冻时排放量显著增加;生长期平均通量为0.059 mg·m^-2·h^-1,施肥后及淹水期间水面落干时各出现了两个明显的N2O排放峰,排水后N2O排放通量较淹水期稍增加,但幅度不大。同时分析了冻融期、生长期N2O通量季节变化特征和日变化特征以及和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表明。温度决定了稻田全年N2O排放通量的大小,而水分状况则是影响三江平原稻田N2O排放季节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急重症,我院自2001年6月~2006年8月选择性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8例,男53例,女25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3·8岁。1·2脑出血的部位左侧基底节区29例,右侧基底节区23例,丘脑9例,顶枕叶8例,右额叶4例,脑干出血2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并破入脑室系统26例。1·3起病到手术时间1~2 h 28例,2~24 h 17例,24~72 h 14例,3~6 d 19例。1·4临床表现本组78例,入院时血压波动在280~160/150~95 mmHg之间63例。头痛、头昏,恶心、呕吐60…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留置时间长,便于抢救,保护血管,减少患儿痛苦及家长焦虑,减少护士工作量,因此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已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应用中静脉留置针敷贴可能会导致患儿发生局部皮肤的渗出性炎症反应和小儿皮肤完整性受损,给患儿造成痛苦。本文通过介绍我科护理此类病例的方法,对静脉留置针敷贴导致患儿发生局部皮肤渗出性炎症反应及患儿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以确保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方法:对78例经颈外静脉留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做好防治留置管术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78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置管时间最长达180d,最短30d,平均为105d。2例因对无菌薄膜过敏,留置管处局部皮肤轻度发红,经换药及改用无菌纱布固定后症状消失。78例无导管堵塞、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并发症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对颈外静脉留置管化疗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护理、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是导管长时间留置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