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CBRH-7919细胞,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细胞后,采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检测OD405nm;倒置显微镜观测CBRH-7919细胞形态变化;Rhodamine123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结果]槲皮素对肝癌CBRH-7919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与剂量和时间成正比。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槲皮素作用后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经10μg/ml槲皮素作用12、24、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Rhodamine123染色弱荧光细胞百分比逐步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槲皮素体外能抑制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相似文献   

2.
马朋  曹同涛  于敏  闫苗苗  牛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317-3318,3395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CBRH-7919细胞,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细胞后,采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检测OD405;倒置显微镜观测CBRH-7919细胞形态变化;Rhodamine 123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结果]槲皮素对肝癌CBRH-7919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与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比;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槲皮素作用后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经10μg/ml槲皮素作用122、4、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Rhodamine 123染色弱荧光细胞百分比逐步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槲皮素体外能抑制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相似文献   

3.
 试验尝试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人成纤维细胞系。取成年男性包皮皮肤的皮下组织,分离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脂质体和慢病毒载体介导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结果显示,来自成年人包皮皮下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呈梭形,具有快速的增殖和稳定的生长性能。脂质体介导转染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不稳定,阳性细胞表达率低,转染后的人成纤维细胞变得更为细长,细胞生长速度降低。慢病毒载体介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高效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细胞生长性能和形态没有变化,经过多次传代和冻存复苏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慢病毒介导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检测显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9.85%,并且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均一程度为76.05%。试验证实了慢病毒载体能够高效稳定介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相似文献   

4.
王雪艳  潘露琪  楼依哲  葛颖慧  赵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190-10191,10332
[目的]构建水稻硫酸根转运基因OsST与YFP黄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对OsST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方法]从水稻叶片的cDNA中克隆OsST基因ORF全长,测序验证后连入pAT—YFP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将融合栽体转入洋葱上表皮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荧光发光部位。[结果]OsST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核膜上。[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硫转运蛋白的功能及硫酸根运输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具有绿色荧光标记的表达T7RNA聚合酶的稳定细胞系。[方法]从BL21(DE3)大肠杆菌中克隆出T7RNAP基因,定向克隆进质粒FG12后,构建了表达T7RNA聚合酶基因(T7)的Lenti-virus重组质粒FG12-T7RNAP。用此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WB可检测出瞬时表达的T7RNAP蛋白;利用辅助质粒对表达T7的非复制型Lenti-virus病毒进行体外包装,所获得的非复制型Lenti-virus病毒感染BHK-21细胞,利用GFP通过流式细胞分选仪筛选表达T7的细胞系,并利用WB检测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WB检测出不同代次的阳性细胞中均能稳定表达目的基因T7RNA聚合酶。[结论]T7RNA聚合酶能顺利在真核细胞内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稳定细胞系为RNA病毒体内拯救技术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具有绿色荧光标记表达T7 RNA聚合酶的稳定细胞系。[方法]从BL21(DE3)大肠杆菌中克隆出T7RNAP基因,定向克隆质粒FG12后,构建了表达T7 RNA聚合酶基因(T7)的Lenti-virus重组质粒FG12-T7 RNAP。用此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WB可检测出瞬时表达的T7 RNAP蛋白;利用辅助质粒对表达T7的非复制型Lenti-virus病毒进行体外包装,所获得的非复制型Lenti-virus病毒感染BHK-21细胞,利用GFP通过流式细胞分选仪筛选表达T7的细胞系,并利用WB检测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WB检测出不同代次的阳性细胞中均能稳定表达目的基因T7 RNA聚合酶。[结论]T7 RNA聚合酶能顺利在真核细胞内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稳定细胞系为RNA病毒体内拯救技术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猪瘟病毒(CSFV)E0基因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特性。[方法]通过PCR方法克隆了E0基因全长681 bp的片段,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 EGFP-C1上,构建出重组质粒并进行双酶切鉴定。[结果]成功构建出重组质粒p EGFP-E0。通过双酶切鉴定,PCR鉴定和测序确定了目的基因大小一致,插入位置完全正确后,利用Lipofecta mine 2000转染试剂盒将重组质粒转染到猪肾细胞PK-15中,转染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呈现出绿色荧光,说明转染成功。通过G418筛选后,在荧光显微镜下仍能观察到部分细胞能够呈现出绿色荧光,这表明重组融合蛋白p EGFP-E0在PK-15细胞中得到了表达。[结论]获得的能够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的细胞克隆,为进一步大量表达与纯化E0糖蛋白、制备其单抗以及研究猪瘟病毒E0糖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玉米MAPK5与b ZIP72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双分子荧光互补表达载体p N-MAPK5和p C-b ZIP72,应用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APK5与b ZIP72蛋白相互作用产生的荧光信号。[结果]ZmMAPK5与Zmb ZIP72的Bi FC融合载体同时轰击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核中能发出黄色荧光。[结论]Zm MAPK5与Zmb ZIP72在植物细胞核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娟  单长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68-4571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干扰素(IFN)处理肝癌细胞系CBRH-7919细胞不同时间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作用不同时间干扰素对其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作用时间下BAX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干扰素作用肝癌细胞后,可看到较为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体积缩小,变形,细胞膜完整;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核碎裂,染色质片段化,凋亡小体形成等。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得随着干扰素浓度的增高,出现典型的DNA LADDER。随着时间的增加BAX蛋白表达量出现增加,尤以48 h较明显。[结论]IFN可以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可能是由于IFN上调了BAX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强了自身对肝癌细胞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鸡Mx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并检测其抗病毒活性。[方法]将鸡的Mx基因克隆入pEGFP-C1载体,经筛选鉴定后磷酸钙法转染293T细胞,并对转染细胞进行荧光分析以及RT-PCR与Western blot鉴定,同时提取细胞蛋白质,微量细胞病变试验检测其抗新城疫病毒的活性。[结果]试验构建的pEGFP-C1-cMx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后,在胞浆中可检测到绿色荧光,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pEGFP-C1-cMx可在293T细胞中表达,微量细胞病变试验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保护鸡胚成纤维细胞免受新城疫病毒感染。[结论]试验构建的pEGFP-C1-cMx表达载体可在293T细胞中表达具有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的鸡Mx蛋白。  相似文献   

11.
12.
宋涛  李伟涛  彭青  陈宏  尼秀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74-5676
[目的]克隆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外壳蛋白(CP)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SBMV CP基因,将CP基因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其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表达重组蛋白。[结果]试验成功克隆到大小为799 bp的SBMV CP基因,测序分析发现与NCBI中目标基因的相似度达99%以上;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BMVCP,并确定重组蛋白在37℃、1.0 mmol/L IPTG、4 h条件下表达量最大。[结论]该研究为SBMV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水稻OsWRKY17基因的生理生化特性,确定OsWRKY17蛋白在植物中的定位。[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Os-WRKY17全序列设计引物,进行OsWRKY17的RT-PCR扩增,克隆了该基因,将该片段与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质粒载体pBinG-FP重组,将构建正确的表达载体pBinGFP-OsWRKY17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蕾浸泡法转化到拟南芥中。[结果]经菌落PCR与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OsWRKY17基因与GFP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GFP-OsWRKY17,并成功将OsWRKY17基因整合到拟南芥的基因组中,获得了抗性植株。[结论]OsWRKY17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为研究该基因的生理生化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OsWRKY78蛋白在植物中的定位。[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OsWRKY78全序列设计引物,进行OsWRKY78的RT-PCR扩增,克隆了OsWRKY78基因,将该片段与带绿色荧光蛋白(GFP) 基因的质粒载体pBinGFP重组,并对重组载体进行菌液PCR和酶切验证,最后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花蕾浸泡法将重组载体转化到拟南芥中,对其亚细胞定为进行研究。[结果]试验克隆得到了pBinGFP-OsWRKY78重组载体,经菌落PCR与酶切检测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正确,其转化到拟南芥中后得到了转基因植株,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OsWRKY78基因表达产物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OsWRKY78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相关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研究OsWRKY78基因与褐飞虱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稻OsWRKY17基因的生理生化特性,确定OsWRKY17蛋白在植物中的定位。[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OsWRKY17全序列设计引物,进行OsWRKY17的RT-PCR扩增,克隆了OsWRKY17基因,将该片段与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质粒载体pBinGFP重组,将构建正确的表达载体pBinGFP-OsWRKY17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蕾浸泡法转化到拟南芥中。[结果]经菌落PCR与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Os-WRKY17基因与GFP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GFP/OsWRKY17,并成功将OsWRKY17基因整合到拟南芥的基因组中,获得了抗性植株。[结论]OsWRKY17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为研究该基因的生理生化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Pokemon敲减对结肠癌Lovo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转染shRNA质粒构建Pokemon敲减的稳定细胞株Lovo-KD和阴性对照细胞株Lovo-NC,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okemon基因敲减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Lovo-NC细胞比较,Lovo-KD细胞Pokemon mRNA水平下降65.0%(P〈0.01),G1期细胞比例升高[(56.7±0.8)%vs(26.7±1.6)%,P〈0.01],迁移细胞数[(8±4)vs(189±19)个/视野,P〈0.01]和侵袭细胞数[(6±3)vs(183±13)个/视野,P〈0.01]减少。结论 Pokemon基因敲减可将Lovo细胞阻滞于G1期,使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