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杂交中稻广两优香5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在生育前期广两优香5对氮、磷需求量大,中后期钾素吸收增加;养分对其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上表现为氮钾磷;结合模拟的最佳施肥量和经济施肥量,推荐了江汉平原地区中等肥力条件下的施肥量为氮170~200 kg/hm2、磷70~100 kg/hm2、钾105~135 kg/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系统分析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玉米种植户化肥投入现状发现,农户的玉米平均产量为10.3 t/hm~2,平均施肥总量为465 kg/hm~2,氮、磷、钾肥的用量分别为262、123、84 kg/hm~2,氮、磷、钾偏生产力分别为42、69、135 kg/kg。基于土壤养分测试,该地区推荐的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25、90、45 kg/hm~2。与推荐施肥量相比,氮、磷、钾肥施用过量农户的比例分别为75%、81%和93%。过量的养分投入并没有显著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3.
华南春大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及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华南春大豆生产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计,选用桂春豆106开展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和推荐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配施可明显提高华南春大豆产量,各肥料因素对大豆产量的增产效应依次为磷氮钾,氮、磷、钾三因素之间存在互作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氮磷磷钾氮钾;经模型最优分析表明采用三元肥效函数模型做出施肥决策是合理可行的,经回归模型的拟合得出推荐施肥量,达到最高产量时氮(N)、磷(P_2O_5)和钾(K_2O)的施肥量分别为80.6,21.6和58.4 kg·hm~(-2),达到最佳经济产量时氮(N)、磷(P_2O_5)、钾(K_2O)的施肥量分别为75.5,21.3和54.1 kg·hm~(-2)。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华南地区春大豆合理施肥提供指导,为下一步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玉娜  米国华 《玉米科学》2021,29(3):151-158
依据文献资料以及农户调研数据,对北方玉米种植区的施肥现状和节肥潜力进行分析。调研数据表明,在当前北方玉米区平均玉米产量为9 894 kg/hm~2水平下,养分投入总量平均为512 kg/hm~2,纯氮(N)投入总量为307 kg/hm~2,纯磷(P_2O_5)投入总量为137 kg/hm~2,纯钾(K_2O)投入总量为68 kg/hm~2。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分别为33、78、135 kg/kg。当前农户施肥量总体超量,以最优化肥偏生产力为依据,推荐当前土壤条件下的北方玉米的平均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93、86和60 kg/hm~2。各区域均需要不同程度地减少氮磷肥投入,其中,陕西省的氮素节肥潜力最大(53%),黑龙江省的磷肥节肥潜力最大(50%)。吉林、内蒙古、新疆钾肥节肥潜力是26%~41%,黑龙江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钾肥施用量不足,需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5.
对桂西南地区3个龄级(6、8、10 a)的澳洲坚果(Macadamia ternifolia)经济林的凋落物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量的大小为落叶(3 202.48 kg/hm~2)落果(830.24 kg/hm~2)枯枝(427.13 kg/hm~2)落花(246.49 kg/hm~2),总量为4 706.34 kg/hm~2,凋落物叶的含量占68.05%;凋落物每年养分归还量表现为落叶(1 416.46 kg/hm~2)落果(367.22 kg/hm~2)枯枝(188.92 kg/hm~2)落花(109.02 kg/hm~2),养分含量表现为碳(1 953.55 kg/hm~2)氮(72.81 kg/hm~2)钾(50.17 kg/hm~2)磷(5.08 kg/hm~2),碳占主体,达93.84%。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养分含量平均表现出全碳(58.03 g/kg)全氮(6.88 g/kg)全钾(5.77 g/kg)全磷(0.24 g/kg),不同的土壤养分随凋落物养分回归具有差异性,土壤碳、氮都与凋落物氮呈负相关,而与凋落物磷和钾呈正相关;土壤磷与凋落物氮呈负相关,而与凋落物碳和钾呈正相关;土壤钾与凋落物氮和钾呈负相关,而与凋落物碳和磷呈正相关。因而凋落物是澳洲坚果园土壤肥力培育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鄂杂棉23肥效及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汉平原地区对抗虫杂交棉鄂杂棉23进行效应函数法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后有利于促进该品种的个体发育,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氮和钾是控制该品种产量的首要因子,磷次之.在江汉平原,该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氮277.6kg/hm2、磷71.7kg/hm2、钾225kg/hm2,最经济施肥量为氮208.5kg/hm2、磷66.2kg/hm2、钾152.6kg/hm2.  相似文献   

7.
张玉芹  李前  刘方明 《玉米科学》2021,29(3):137-144
对吉林西部6个乡镇和通辽市5个旗县共170份玉米养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吉林西部玉米平均单产8 782 kg/hm~2,氮、磷、钾养分平均投入量分别为199、96、94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50、97、101 kg/kg;内蒙古通辽平均单产10 200 kg/hm~2,氮、磷、钾养分平均投入量分别为272、85、83 kg/hm~2,偏生产力40、131、134 kg/kg。吉林西部71%农户氮肥投入量适宜,65%的农户超量施磷,40%的农户过量施钾;内蒙古通辽氮肥超量施用农户60%左右,磷钾肥用量较为适宜。两个地区95%以上的磷、钾肥作为基施,吉林西部53%氮肥用于追施,内蒙古通辽67%氮肥左右用于追施。结合推荐施肥量,吉林西部磷、钾减施潜力达10%和13%左右,内蒙古通辽氮肥减施潜力15%以上。推广配方合理的复合肥,推广应用滴灌施肥,可以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谢树鹏 《中国稻米》2015,(2):40-43,47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黑龙江绥化对垦稻12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肥量对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垦稻12在种植密度为27.7万丛/hm2,氮、磷、钾施肥量为92.36 kg/hm2、37.5 kg/hm2、75.8 kg/hm2时产量最高,达9 266.8 kg/hm2;在种植密度30.5万丛/hm2,氮、磷、钾施肥量为70.0 kg/hm2、50.3 kg/hm2、90.9 kg/hm2时的食味品质分最高,为84.8分。  相似文献   

9.
利用4个氮素(纯氮)水平处理,即对照:0 kg/hm~2;低氮:165 kg/hm~2;中氮:210 kg/hm~2;高氮:255 kg/hm~2,研究了铁粳9号对氮素调控的响应及产量。结果表明,施氮量的增加可以促进铁粳9号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量,但高氮处理255 kg/hm~2与中氮处理210 kg/hm~2相比,增施氮素没有明显增加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中氮处理和高氮处理明显提高了铁粳9号的成穗率,中氮处理下的产量略高于高氮处理,但差异不显著。增施氮素促进了铁粳9号对氮素的吸收,中氮处理下的氮素回收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本试验中铁粳9号的最佳施氮量为210 kg/hm~2,即可达到高效氮素回收率、均衡的吸氮量和氮素生理利用率,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实现铁粳9号高产、高效与环境友好的协调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江苏省沛县小麦主体推广品种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从而制定科学的肥料运筹方案。[方法]通过历时3年的"3414"试验,科学分析试验数据。[结果]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关资料,得到江苏省沛县淤土种植小麦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为:氮225.0kg/hm2、磷75.0 kg/hm2、钾60.0 kg/hm2;两合土种植小麦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氮232.5 kg/hm2、磷67.5 kg/hm2、钾90.0 kg/hm2。[结论]研究结果为江苏沛县大面积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安徽省地区棉花的最佳施肥量。[方法]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棉花肥效试验,探索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得到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结果]根据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N 264.75 kg/hm2,P2O590.45 kg/hm2,K2O359.55 kg/hm2,最佳产量4013.40 kg/hm2。综合分析不同的施肥量,当地中等肥力田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N 301.65 kg/hm2、P2O589.55 kg/hm2、K2O 391.65 kg/hm2。[结论]研究结果为科学指导棉花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对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为豫南花生主产区砂姜黑土上花生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花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豫花22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高,为283.6、32.8、105.9kg/hm~2,远杂6吸收量最小,为274.9、28.4、87.3kg/hm~2;花生吸收的氮主要分配在果仁和叶中,分别占吸收总量的66.7%~71.3%、11.1%~13.3%;磷主要分配在果仁和茎中,分别占总吸磷量的67.4%~75.6%、12.2%~18.3%;钾主要分配在茎和果仁中,分别占吸收总量的41.2%~49.4%、18.3%~26.5%。不同基因型品种对氮、磷、钾在花生叶、茎、根、仁和果壳中分配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异。远杂9102的氮磷钾的养分利用率最高,为27.7%;其次是豫花22,为25.6%;远杂6最低,为21.6%。在N150kg/hm~2、P_2O_590kg/hm~2、K_2O 150kg/hm~2的施用量下,远杂9102是氮钾利用高效的花生品种,远杂6是磷、钾利用低效型的花生品种,豫花22是磷利用高效、氮利用低效型的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3.
王兴  钱永德 《北方水稻》2015,45(2):17-19
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田间小区试验,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兴凯湖农场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氮112.516 kg/hm2、磷(P2O5)59.984 kg/hm2、钾(K2O)51.72 kg/hm2,此时水稻产量最高为8 360.85 kg/h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对龙江农场热垦525两年的"3414"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相对产量70%和90%为标准将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叶片全氮、全钾等养分指标划分为低、中、高三级。结果表明:热垦525的土壤氮、磷、钾养分低水平指标为全氮0.6 g/kg、有效磷2.0 mg/kg、速效钾50 mg/kg,中水平指标为全氮0.6~0.8 g/kg、有效磷2.0~3.5 mg/kg、速效钾50~70 mg/kg,高水平指标为全氮0.8 g/kg、有效磷3.5 mg/kg、速效钾70 mg/kg;叶片氮、钾养分低水平指标为全氮28 g/kg、全钾8 g/kg,中水平指标为全氮28~33 g/kg、全钾8~11 g/kg,高水平指标为全氮33 g/kg、全钾11 g/kg。利用叶片进行营养诊断的最佳时期为每年的7、8、9月份。综合而言,应用"3414"试验能够很好的建立胶木兼优品种的营养诊断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黄泥田水稻最佳施肥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1"田间试验方法,通过黄泥田水稻三个平行试验,研究株洲县黄泥田水稻产量和施肥量的关系,并建立水稻产量和施肥量数学模型。回归分析得出,最大产量施肥量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34.9、59.4、74.6 kg/hm2,产量达到6 510.8 kg/hm2,最佳施肥量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24.7、57.5、63.5 kg/hm2,产量为6 496.5 kg/hm2。黄泥田基础生产力为3 912.0 kg/hm2,单施有机肥产量为5 336.0 kg/hm2。  相似文献   

16.
根据"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水稻徐稻3号肥料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方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纯N18.5 kg/667 m^2,P2O56.0 kg/667 m^2,K2O 7.0 kg/667 m^2。综合分析,建湖县境内蒜瓣土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施肥量分别为20.0 kg/667 m^2,5.0 kg/667 m^2,7.0 kg/667 m^2,可获得目标产量650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17.
晋西南山区马铃薯氮磷钾肥肥效及合理施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建立晋西南山区马铃薯N、P、K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施肥效应方程,解析与模拟寻优结果表明:N、P、K三因子对晋西南山区马铃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中,氮钾最强,磷钾次之,氮磷最差;得出了该区马铃薯hm2产≥22500kg,产量指标95%置信限的最佳施肥量为:每hm2纯氮(X1)144.75 ̄194.55kg,纯磷(X2)106.8 ̄144.45kg,纯钾(X3)135.9 ̄202.5kg;并得出了该区每hm2最高产量30629.8kg时的施肥量:纯氮189.7kg,纯磷123.6kg,纯钾182.7kg。  相似文献   

18.
基于均匀设计研究氮、磷、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尤金为供试材料,在田间条件下以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作为变量,马铃薯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方程。结果表明:氮、磷、钾需求量,钾肥>氮肥>磷肥,符合马铃薯需肥规律。通过对氮、磷、钾肥与产量的施肥模型进行频次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马铃薯田施肥量:纯N为157.95~162.61 kg/hm2,P2O5为30.59~34.08 kg/hm2,K2O为191.30~204.28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磷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磷条件下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先增后降,以施磷90 kg/hm~2处理最高。依据玉米产量(y)和施磷量(x)二次曲线拟合,得出最佳施磷范围为90.1~103.1 kg/hm~2。在施磷水平30~90 kg/hm~2范围内,抽雄期各养分积累量与转运量呈正比;当施磷水平提高至120 kg/hm~2,各养分向子粒转运量出现负效应。相关分析表明,除苗期外,玉米其他生育期氮、磷、钾的积累间及转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氮、磷、钾积累、转运与产量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灌浆期氮、磷、钾素积累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玉米磷肥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先增后降,玉米磷素吸收效率、当季回收率和偏生产力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以香水菠萝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施肥试验方案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香水菠萝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海南香水菠萝生产适宜的施肥量推荐。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产量均高于无肥处理,缺素处理对香水菠萝产量的影响为氮>钾>磷;N2P2K2处理的产量和净收益最高,分别为50 350 kg/hm2和167 508元/hm2;对产量和施肥量进行肥料效应函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三元二次肥效函数为非典型肥效模型,二元和一元肥效函数拟合失真;应用产量频率分析方法得出施肥量N 317~422 kg/hm2、P2O5 66~92 kg/hm2、K2O 271~396 kg/hm2时,产量达30 870~50 350 kg/hm2的概率为95%,此时推荐施肥配比为1:0.16~0.29:0.64~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