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是近年来我国各地探索的一种新型养猪模式,与常规养猪模式相比,有一些优点。目前,国内有关微生物发酵菌床养猪模式对育肥猪生长发育的效果已有大量研究,而对保育猪生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就发酵床养猪技术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猪舍环境、抗病力和猪肉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旨在为发酵床养猪技术在保育猪阶段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是近年来我国各地探索的一种新型的养猪模式,与常规养猪模式相比,有其特定优点。目前,国内有关微生物发酵菌床养猪模式对育肥猪生长发育的效果已有大量研究,而对保育猪生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就发酵床养猪技术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猪舍环境、抗病力和猪肉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发酵床养猪技术在保育猪阶段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是我国各地探索的一种新型的养猪模式,与常规养猪模式相比,具有一些优点。目前,国内有关微生物发酵菌床养猪模式对育肥猪生长发育的效果已有大量研究,而对保育猪生产的影响研究较少。近年来,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以其"三省(省料、省工、省水)、两提(提高抗病力和肉品质)、一增(增加效益)、低排(污物排放低)"的特点,在各地得到大力示范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酵床养猪模式是利用微生物发酵锯末、稻糠、秸秆等制成的垫料及猪排出的粪尿,有效地解决了养猪生产中的粪便处理问题,显著降低了猪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实现了猪舍免冲洗、免清粪,这对减少猪群应激、改善动物福利、提高猪的健康水平有一定作用。试验以玉米秸秆、稻壳、锯末为主要原料制成发酵床,将发酵床养猪和常规水泥地面养猪进行对比,通过测定平均日增重、耗料增重比、死淘率等指标研究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摘 要:微生物发酵床养猪采用微生物菌的好氧发酵技术,有效降解、消化、利用生猪粪污和发酵床垫料中的有机物质,实现农作物秸秆和粪污资源化再利用,进一步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项环保型、节约型养猪新技术。本文基于微生物发酵技术理论和原理,综述了原位发酵床和异位发酵床模式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当地适度规模育肥猪场推广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对养殖新技术也在不断地探索。对此,笔者随机选取了西川养猪专业合作社、定西西泰养殖有限公司的猪只进行了生物发酵床技术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对比显示,应用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饲养保育仔猪较水泥地面圈舍生产效果显著,在养猪生产中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选择健康无病、体重和日龄相近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成5组,比较不同菌种、不同垫料比例制作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与传统水泥地面养猪模式的饲喂效果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商品菌制作发酵床养猪模式保育猪的日增重与土著菌种接种的生物发酵床、传统水泥地面养猪模式差异不显著;相比传统的水泥地面养殖模式,发酵床养殖模式极显著地降低猪舍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能做到养猪生产过程中粪污不外排,减轻了养猪生产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法在我国是一种正在兴起的零污染环保养猪技术。笔者2009年3月在富源县应用发酵床养猪过程中,开展了饲喂含抗生素和不含抗生素饲料、抗生素治疗病猪、发酵床表面消毒、猪群疫苗接种、外界环境温度对发酵床猪舍温度影响,同时还开展了传统猪舍与发酵床猪舍养猪增重效果对比等6个专题的观测研究,目的是对发酵床养猪技术在富源推广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健康养殖方式,它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养猪低排放、无臭气、缓解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一种全新的低能耗、环保养猪方式。与常规水泥地面饲养方式相比,发酵床养殖模式可显著改善猪舍环境和猪的福利状况,有利于猪健康生长,并改善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其安全性和经济性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的规模不断发展扩大,随之而来的粪尿处理问题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而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这种养猪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养殖业中一种新型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发酵床的分类与制作工艺流程,并且讨论了发酵床养猪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如何达到“低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健康养猪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发酵床零排放绿色生态养猪技术适合哪些猪群? 发酵床零排放绿色生态养猪技术对猪群没有要求,适用于公猪、后备母猪、怀孕母猪、产房、保育猪、育成猪、野猪、小香猪、藏香猪等各阶段猪群猪类。  相似文献   

12.
受河南省科技厅委托,济源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济源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主持完成的“分点式生态养猪集成模式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该研究针对猪在不同日龄的生理特点,采取哺乳阶段高床饲养、保育阶段发酵床饲养、育肥阶段传统水泥地面饲养三种方式相结合.保育猪产生的粪尿直接在发酵床上降解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发酵床是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在猪舍中铺设谷壳、锯末、秸秆等有机物垫料,使用微生物对有机物垫料和猪的粪便进行发酵、降解,从而避免冲洗猪舍,方便猪粪等污物的排放,达到无臭味、无公害、环保的目的,为猪的健康、生态生产及高效养殖创造良好条件,提高猪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有效增加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现将我镇某养猪场所采用的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两种养猪模式耗水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不清粪,不冲洗猪舍的发酵床养猪模式和传统的干清粪、定期冲洗圈舍的硬化地面养猪模式中不同生理阶段猪的耗水量进行测定和对比。结果表明,发酵床养猪方式中,空怀与妊娠母猪,哺乳母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比传统养猪方式平均每日每头猪耗水量分别减少4.36 L、3.63 L、6.41 L、0.54 L,差异分别为显著(P0.05)、不显著(P0.05)、极显著(P0.01)和不显著(P0.05),说明发酵床养猪节水效果明显。同时提出了改进用水设备,可进一步减少养猪生产中的用水量。  相似文献   

15.
<正>北流市从2010年起引进推广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生态发酵床建设达15万多m2,生态养猪基地25个,累计出栏绿色生态猪100万头以上,全市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实现新增收2亿多元。目前,北流市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示范基地之一。养猪实现粪尿零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和环保保护三赢。微生物生态发酵床养猪在北流市推广是可行的。1推广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必要性北流市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市)和广西养猪大县(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中相同的菌种与不同垫料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应用效果,筛选出最适合养猪场应用的模式,特设计此试验,以期为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物发酵床养猪污水零排放养猪技术"引进锦州已经3年了,在推广这项技术过程中锦州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结合锦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的生物发酵床养猪污水零排放养猪技术,包括不同阶段发酵床猪舍的设计、微生物发酵床的建立、垫料的管理、猪群的管理和售后技术服务等.在此提供一套小规模猪场生物发酵床母猪舍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发酵床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涛 《猪业科学》2010,27(11):30-35
微生物工程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新型环保型养猪模式.在民间有多种叫法:如发酵床养猪法、生态养猪法、自然养猪法、懒汉养猪法等.因其具有环保、节能、省水、省工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迅速推广.着重对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的基本概念、发酵床养猪的基本原理、发酵剂的选择、发酵床的制作方法以及发酵床养猪模式的效益分析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生猪生产的过程,具有低排放、无臭气,节省饲料,降低成本,加强猪的福利和提高猪肉品质的优点。论文综述了发酵床养猪模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影响发酵床养猪模式生态效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不同饲养管理方式对保育猪饲料利用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216头三元保育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A组保育猪饲养于普通漏缝板高架床中,B组保育猪饲养于楼房养猪舍内,C组保育猪饲养于发酵床中,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C组保育猪的能量与蛋白利用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保育猪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保育猪料重比显著低于A、B组(P0.05);各组试验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IgA)和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C组保育猪血清中IgA和IgG含量最高,A组最低;C组保育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保育猪血清MDA含量最低。研究表明,土地资源稀缺、猪群健康情况较好时可以适时推广楼房养猪,但猪群面临健康问题时可使用发酵床养猪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