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筛选出促进盐碱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外源物质及其处理浓度,本试验以紫苏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钙(CaCl2)、褪黑素(Melatonin,MT)、赤霉素(Gibberellin,GA)浸种24 h对盐碱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物质浸种处理均能够有效缓解紫苏受到的盐碱胁迫,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提高抗氧化酶活性。CaCl2,MT,GA缓解盐碱胁迫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 mmol·L-1,100 μmol·L-1,50 mg·L-1,其中,50 mg·L-1GA对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最佳,100 μmol·L-1MT对促进幼苗胚根伸长和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升高效果最佳,而促进幼苗胚芽伸长和鲜重增加的最佳处理为300 mg·L-1GA。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50 mg·L-1GA浸种24 h是盐碱胁迫下促进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6-BA引发对赖草种子萌发、贮藏物质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的强休眠特性使其发芽率很低,严重制约了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enzyl adenine,6-BA)对赖草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引发处理,通过研究其萌发能力、贮藏物质及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其休眠的原因及6-BA引发对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破除种子休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0 mg·L-1的6-BA引发36 h,赖草种子的发芽率最大,为51.03%,是清水引发处理的2.51倍。测定引发36 h赖草种子的贮藏物质和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显示,6-BA浓度为120 mg·L-1引发的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最大,淀粉含量最低。60 mg·L-1的6-BA引发种子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最大,且赤霉素含量也最高。综上所述,60 mg·L-1、120 mg·L-1的6-BA引发36 h大大活化了种子的内源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酶系活化,促使贮藏物质分解,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使赖草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大。因此,可利用60 mg·L-1和120 mg·L-1的6-BA引发36 h的方法进行赖草种子休眠的破除。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对铅(Pb)的适应性,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铅胁迫(Pb2+浓度为0,100,200,300,400,500,600 mg·L-1)下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显示:萌发期,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和芽苗的芽长先升高后降低;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的根长和苗重均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幼苗期,叶绿素含量在Pb2+浓度小于200 mg·L-1时无明显变化,在Pb2+浓度大于400 mg·L-1时显著低于对照;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均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保护酶活性和活性氧自由基均随着Pb2+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小于200 mg·L-1的铅胁迫可促进草地早熟禾种子的发芽,大于300 mg·L-1则显著抑制;苗期在Pb2+浓度小于400 mg·L-1时草地早熟禾可通过激活自身的抗氧化酶系统和增加Pro含量抑制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和活性氧自由基的增加以适应Pb2+胁迫,大于400 mg·L-1时则影响其正常生长,可见土壤中铅浓度小于300 mg·L-1的铅污染地区可种植草地早熟禾绿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红三叶新品系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新品系无菌苗不同部位,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子叶、下胚轴、叶柄、叶片及根段在MS+0.5mg·L-1 6-BA+1~2mg·L-1 2,4-D培养基上都极易诱导出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0.5mg·L-1 6-BA+1.0mg·L-1 2,4-D,添加2,4-D比NAA更利于愈伤的增长和保存;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75mg·L-1 6-BA+0.5mg·L-1 NAA,最高分化率为16.67%,且分裂素6-BA优于KT,6-BA与NAA组合比与IBA组合更有利于红三叶愈伤组织的分化;茎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1 6-BA+1.0mg·L-1 IBA,再生苗的增殖效果IBA>NAA,2,4-D不利于茎芽生长;最佳生根条件为50mg·L-1浓度的IBA中浸泡1h后植入含0.5mg·L-1 IBA的MS中,生根率达80%,红三叶新品系IBA生根最大极限浓度为0.75mg·L-1,浓度过高表现出对根系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种子为试材,结合种子透水性及萌发抑制物的测定探究其休眠原因,并通过外源赤霉素(gibberellin,GA3)及温水浸种处理筛选其最佳破眠方法。结果表明:完整种子的吸水率明显高于去颖壳种子,且温水浸种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说明颖壳引起休眠的原因为机械阻碍,与其透水性无关;颖壳、种子的水及甲醇浸提液均在浓度为0.08 mg·L-1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颖壳中存在的水溶性及种子内溶于有机溶剂的萌发抑制物共同作用是节节麦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以500 mg·L-1 GA3浸种24 h(完整种子)、300 mg·L-1 GA3浸种48 h(去颖壳种子)及45℃温水浸种5 min(完整种子)的破眠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破除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休眠的方法,采用浓度为0.01~0.17 m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200~600 μL·L-1乙烯利(Ethephon,ETH)、20~60 mg·L-1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分别对赖草种子浸种处理12 h,24 h,36 h,通过测定分析4个种子发芽指标,探究这3种物质对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影响,为赖草种子的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ETH和IAA浸种处理均能有效打破赖草种子休眠,用0.05 mmol·L-1 SA浸种12 h后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4%,是对照的2倍;用20 mg·L-1 IAA浸种24 h时,种子发芽势达到最大为33%,高于SA,ETH处理;其次用50 mg·L-1 IAA浸种36 h和200 μL·L-1 ETH浸种12 h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1%和48%,均显著高于对照。然而与IAA处理不同,高浓度的SA,ETH会抑制种子发芽。因此,浓度为0.05 mmol·L-1 SA浸种处理12 h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种子萌发机理,探索促进其种子萌发的方法,以其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控制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60℃蒸馏水浸泡种子24 h,-20℃、20℃低温变温处理96 h,80 mg·L-1赤霉素(GA3)水溶液浸泡种子24 h,均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且以80 mg·L-1 GA3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scisicacid,ABA)和赤霉素(Gibberellins,GA3)浸种,研究其对山韭(Allium senescens L.)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及促进萌发的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 mg·L-1 ABA和100 mg·L-1 GA3处理显著提高了山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和胚芽胚根的鲜重(P<0.05)。与施加蒸馏水处理相比,ABA和GA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P<0.05);100 mg·L-1 GA3处理显著提高了山韭胚芽乙烯(Ethrel,ETH)含量和ABA含量(P<0.05),100 mg·L-1 ABA处理显著增加了山韭胚芽GA3的含量而显著降低了ABA含量(P<0.05)。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山韭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酶活性之间显著正相关。100 mg·L-1 ABA和100 mg·L-1 GA3对山韭种子的萌发及生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ABA处理通过提高山韭胚芽内源GA3含量促进种子萌发,GA3处理通过提高山韭胚芽内源ETH含量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赤霉素(Gibberellin,GA)对神香草种子耐盐性的诱导作用及最佳浓度,本试验分别以0,0.2,0.4,0.6,0.8 mmol·L-1 SA和0,0.3,0.6,0.9,1.2 mmol·L-1 GA预处理后的神香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两种激素预处理对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mol·L-1)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A和GA均能提高NaCl胁迫下神香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经SA预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标随SA浓度上升呈下降趋势,以0.2 mmol·L-1对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提升效果最好;而经GA预处理后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0.6 mmol·L-1对种子发芽势、胚芽长等缓解效果最好。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得出,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0.6 mmol·L-1 GA预处理是提高神香草耐盐性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麻花秦艽种子的休眠类型及其解除方法,运用了冷层积(4℃)和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对种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麻花秦艽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4℃层积处理30d后种子萌发率有了显著提高,在60 d时,萌发率达到90.6%;赤霉素处理对打破种子休眠作用非常明显,800 ppm浸泡种子24 h后,4℃条件下10 d...  相似文献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的病原,感染后可造成牛腹泻、流产、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症状,且急性BVD致死率较高,对我国乃至世界养牛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外对BVDV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其结构蛋白方面,对于在BVDV复制、转录、翻译中起重要作用的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较少,缺乏对BVDV非结构蛋白的功能进行系统的总结。论文对BVDV非结构蛋白功能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总,以期对今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致病机制、诊断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熊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但其资源稀缺,寻找熊胆替代品已成为研究热点。考虑其来源性质,其可能替代品首要考虑动物胆类中药。论文综述了包含熊胆、牛胆、狗胆、猪胆、羊胆、兔胆、狐狸胆、貉胆、鸡胆和鹅胆等10种动物胆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对比发现包括熊胆在内有8种动物胆中含有鹅去氧胆酸(CDCA),熊胆中含有的胆汁酸成分在其他动物胆中均可发现;10种动物胆中氨基酸多以结合型氨基酸的形式存在,主要是牛磺酸(Tau)或甘氨酸(Gly),种类差异较小;10种动物胆中微量元素种类接近,不同动物胆相同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有关动物胆中胆色素的报道主要集中在胆红素上,其他类别的胆色素研究很少。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优良的草地资源禀赋,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畜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正不断向前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国家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高内蒙古畜牧业产业竞争力,笔者分析了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现状,对内蒙古畜牧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提出走农牧结合的道路、提高综合竞争力,走产业集群路线、提高畜牧产业整体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分别添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等酶制剂组合微贮玉米秸秆,通过感官指标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72 h瘤胃降解率评价不同组合酶制剂。结果表明:试验一组效果最佳,pH、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铵态氮/总氮分别降低0.63、12.65%、18.77%、11.83%、16.84%(P <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乙酸含量及有氧稳定性分别提高0.42%、11.56%、2.14%(P <0.05)、12 h(P <0.05),对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瘤胃降解率显著提高(P <0.05)。  相似文献   

15.
MreB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中,主要生物功能是聚合形成类似于肌动蛋白微丝的纤维,参与细胞形状的维持。为研究肠炎沙门菌的mreB基因缺失对环境压力的应激变化,本研究利用Red重组方法构建肠炎沙门菌SM6株的mreB基因缺失株,同时构建其回补菌株,观察缺失株SM6ΔmreB的形态学变化,分析其对温度缺氧应力、渗透应力以及耐酸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缺失株SM6ΔmreB的菌体变为球状,生长受到抑制;SM6ΔmreB对升温缺氧压力的耐受能力显著低于亲本株和回补株(p<0.05);在渗透压条件为100mmol/L和200mmol/LNaCl时缺失株的生存能力明显弱于亲本株和回补株(p<0.05);缺失株在强酸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显著低于亲本株和回补株(p<0.05),而对中性和弱酸性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亲本株相似。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MreB蛋白在沙门菌的致病机制以及菌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细菌/真菌感染率大幅度上升,食源性疾病的全球发病率不断增多,而伴随致病菌耐药性的出现,现有抗菌药物的抑菌效果越来越有限,并对机体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精油系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有效组分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等多重药理作用,其显著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对于解决食品中日渐增多的耐药性细菌/真菌感染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对植物精油抑菌作用进行阐述,并详细地分析精油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利用精油提供参考,同时为保障食品安全及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后备母猪种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猪场的非生产天数的多少,其中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启动机制影响很大,因此可通过精准营养供给模式合理调控后备母猪初情期启动过程。本文对影响后备母猪初情期启动的因素以及分子营养对初情期启动机制的调控进行综述,旨在为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营养调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辽宁和黑龙江2个水貂养殖场死亡水貂肺中分离出13株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型鉴定分别为C型和D型,命名为PK13-C和H2F-D。为了解其作为疫苗株的免疫效果,测定了其运动能力、绿脓菌素生成能力、生长曲线、毒力、免疫原性及耐药性。结果表明,PK13-C对小鼠和水貂的毒力分别为7.5×106CFU和7×105CFU,泳动能力及群集运动能力较强,抽动能力较弱,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中等;H2F-D对小鼠和水貂的毒力分别为2.05×107CFU和2.2×106CFU,泳动能力较弱,但群集运动及抽动能力较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弱。二者对本血清型菌株的免疫保护率均为100%,对异种血清型菌株的保护率为80%~90%。2个株菌均可产生绿脓菌素。生长曲线显示2个菌株于4h进入对数生长期,于18h左右进入平稳期。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个株菌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松辽黑猪为研究对象,以妊娠前中后三个时期为研究重点,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来源,通过饲喂高纤维含量的日粮,研究日粮纤维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采食高纤维日粮母猪的常规繁殖生产成绩、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养分消化率以及血清繁殖激素分泌水平,为日粮纤维在松辽母猪生产上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试验基础日粮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胎次、配种时间、体重、背膘厚度基本一致的松辽母猪10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组日粮纤维水平7.2%,对照组日粮纤维水平3.8%,其他成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基本一致。试验期为150 d。试验结果表明:妊娠前期采食日粮纤维的母猪,粗蛋白质、粗脂肪、干物质以及粗纤维的消化率均降低,而对照组母猪与试验组母猪在各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较试验组分别高3.12%、2.36%、4.90%、1.36%。妊娠中期母猪在采食大量日粮纤维后,对照组的消化率与试验组消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干物质较试验组相比,分别高5.29%、2.49%、5.35%。妊娠后期采食高纤维日粮后,其粗蛋白质、粗脂肪、干物质、粗纤维的消化率明显低于妊娠前期和中期,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各个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别高出5.81%、1.91%、1.32%、3.18%。  相似文献   

20.
从濒死期蓝狐肺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RNA鉴定、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及khe基因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分离菌株的分型、人工感染小鼠试验、药敏试验及毒力基因检测等。最终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K20型肺炎克雷伯菌,命名为SWKp17;同时,Vitek细菌鉴定仪鉴定该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有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9×10~7 CFU;对三代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耐药,但对亚胺培南和多黏菌素敏感。该菌株具有fim、ureA、mrkD及wabG毒力基因,但不具有rmpA、kfu、alls、iroNB、ybtA、uge、iucB等毒力基因。结果表明,引起本次狐狸肺炎的致病菌为非K1、K2、K3、K5、K20、K54及K57型肺炎克雷伯菌,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该菌引起的狐狸肺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