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业简讯     
设3个试验组,以2种月光鱼与3种剑尾鱼进行属内种间杂交试验,并对子一代的眼睛色彩、体型、体色及雄鱼的尾鳍形状等与观赏性相关的表现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判定:眼睛色彩的遗传规律为红色由隐性基因控制,黑色由显性基因控制;子一代体型、体色为中间型的比例均高于偏向父母一方的体型的比例;子一代中的雄鱼以继承母本月光鱼圆尾特征为主.  相似文献   

2.
7种观赏性剑尾鱼的自交、杂交,对其子代的体色(包括眼睛色彩)及鳍形等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黑眼为显性基因控制,红眼为隐性基因控制,体色与眼睛颜色有一定的连锁关系;推测剑尾鱼体色遗传由数量性状基因参与控制;尾鳍燕尾相对于正常尾为显性,而且雄性尾鳍的燕尾和长臀鳍具有连锁性;高背鳍由显性基因控制,正常背鳍由隐性基因控制,拥有正常背鳍的个体,其基因型是隐性纯合,拥有高背鳍的个体,其基因型为杂合,初步推断显性纯合为致死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剑尾鱼的生活习性及人工繁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剑尾鱼 (Xiphophorushelleri ) ,别名剑鱼、青剑 ,英文名Swordtail。隶属于花鳉科 (Poeciliidae ) ,胎鳉属。原产地墨西哥、危地马拉。一、形态特征体呈纺锤型。剑尾鱼长至约 4月龄 ,雄鱼尾鳍的下叶延长 ,末端尖锐成剑状 ,剑尾呈绿色或橙色 ,边缘为黑色 ;而雌鱼无剑尾 (少数老年的雌鱼可能长出剑尾 ) ,但腹部较雄鱼膨大。雌鱼全长约 5~ 8cm ,雄鱼全长 7~ 11cm ;二者在体色上无明显区别。剑尾鱼的体色原本是浅蓝色 ,体侧有一条红色条纹自眼睛直达尾部。雄鱼的背鳍有红点 ,雌鱼无红点。剑尾鱼的…  相似文献   

4.
阔尾锵鱼在正常情况下,具XX性染色体者为雌鱼,具XY性染色体者为雄鱼。而控制体色的一对R、r基因与性染色体连锁着。研究者育成的雌鱼(X^rX^r)为白色,雄鱼(X^rY^R)为橙红色(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为红色一译者)的这样的系统,用于性分化的研究。这一系统可以根据体色鉴别它们遗传上的雌(XX)、雄(XY),因此是很好的研究材料。将此系统用来制作了性反转的材料:本来应发育成雄鱼(XY)的鱼通过性反转育成了具有卵巢的完全雌鱼,  相似文献   

5.
尼奥鱼_尼罗罗非鱼_奥利亚罗非鱼_同其亲本的形态和判别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家乐 《水产学报》1999,23(3):261-265
本文报道尼奥鱼同其亲本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形态上的异同点和判别方法。用卡方法对8 个可数形态参数,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8 个可量性状和24个框架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从体色上看,尼奥鱼偏于父本奥利亚罗非鱼,而三种多元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尼奥鱼的体型偏于母本尼罗罗非鱼, 因此认为控制体色和体型遗传的是不同的基因组合。建立了区分尼罗、奥利亚和尼奥鱼的简单判别公式。  相似文献   

6.
彩鲫与红鲫杂交种体色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彩鲫与红鲫杂交、回交以及不同体色彩鲫(杂交种)自交、杂交,对其子代的体色性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彩鲫与红鲫的体色遗传说明彩色受显性基因控制,红色受隐性基因控制;不同体色彩鲫自交、杂交,其后代的体色分离特性为肉色显性,红色隐性,亲本体色在后代中可以积累增加;肉色、红色彩鲫与眼睛颜色、闪光鳞数具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孔雀鱼原产地为委内瑞拉、西印度群岛等,是一种杂食性小型的热带淡水观赏鱼,其个体娇小,色彩五彩缤纷,雌、雄鱼体型和色彩差别大.雄鱼体长4-5em,颜色鲜亮,有红、橙、黄、绿等各种颜色,但体型较雌鱼瘦小;雌鱼体型粗壮,个体体长可达7em以上,显著特征为肛门前方有一块胎斑,其身体颜色较雄鱼暗淡.孔雀鱼是一种比较容易养殖的淡水观赏鱼类,繁殖周期短,价格适宜,高中低档品种都有涵盖,故深受养鱼爱好者青睐,市场畅销.  相似文献   

8.
杂交太阳鱼是以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rochirus)为母本和绿色太阳鱼(Lepomis cganellus)为父本的杂交子一代,外形近似父本,具有肉多鲜嫩、体侧肌肉无小刺、鱼肉中粗蛋白含量高、煮汤汤白而鲜、体色鲜艳等特点,是一种食用、游钓、观赏兼用的养殖新品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 (Oreochromisspp )的雄鱼比雌鱼长得快、长得大 (叶冀雄 ,1983) [1] 。有两种方法可生产全雄或超雄罗非鱼用作商品鱼 :其一是激素法(马仲波 ,1984 ;胡逸农等 ,1979) [2 ,3] ,在鱼苗开始吃食时人工哺拌有甲基睾丸酮的饲料以促使雌鱼雄性化 ,但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质疑 ;另一种是通过杂交法产生 (江山 ,1984 ) [4 ] ,如奥利亚雄鱼 (性染色体组成是ZZ)与尼罗罗非鱼雌鱼 (性染色体组成是XX)杂交 ,由于染色体Z的雄性性别决定基因强于X染色体上的雌性基因 ,所以其子代鱼应该全是ZX型雄鱼 ,但如果其它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韩如冰 《河北渔业》2006,(11):55-55
1 剑尾鱼的形态特征 剑尾鱼又名剑鱼、清剑,原产墨西哥南部及危地马拉. 剑尾鱼的原始种是青剑鱼,体色呈浅蓝绿色,体形呈长纺锤形、侧扁,体长可达12cm.雄鱼有剑尾,背鳍有红点,雌鱼无剑尾,背鳍无斑点.  相似文献   

11.
选择雄鱼时,应选择体色鲜艳,体型健状,尾柄肥大,会来回地追逐雌鱼的雄鱼,选择雌鱼,则要注重尾鳍的形态、颜色等,均能表现其品种应有的特征。最好是已产下一次仔鱼的雌鱼,其腹部膨松,色暗,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剑尾鱼侏儒突变的骨骼异常及其遗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侏儒剑尾鱼为母本,与正常体型的雄性剑尾鱼进行交配,发现其后代的体型表现呈连续分布,部分与父本类似,部分与母本相仿,且存在中间类型,很难有明确的差别界限以区分个体表型的不同。后代中的侏儒个体主要表现为体型短,身体臃肿,游动笨拙,其体长和体高的比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F1自交和回交,结果显示:不同组合后代的体型也呈连续分布。剑尾鱼的侏儒性状可遗传,但后代的性状表现不只是一种表型,而是影响一组表型,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特征,推测或为多个数量性状基因控制。通过对突变剑尾鱼骨骼形态的分析发现:侏儒剑尾鱼的脊柱长度明显变短,但脊椎骨数量与正常个体并无差异,都在26~29之间;突变体的椎体明显变短,脊椎的纵向发育受阻,髓棘、脉棘等排列紧密,发育也受影响。因而推测,剑尾鱼的侏儒突变是由于脊椎的发育缺陷所致,椎体异常是其体型变化的结构基础。鱼类是低等脊椎动物的代表,剑尾鱼侏儒突变个体不仅可育,其性状也能遗传,且与脊椎的发育关系密切,或可作为模型材料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红尾皇冠鱼的生态习性及繁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红尾皇冠鱼(Aequidens,rivulatus)属慈鲷鱼科(又称丽鱼科、口孵鱼科)(Cichlidae),是一种体型中等的淡水热带观赏鱼,原产于厄瓜多尔西部及秘鲁中部水域。该鱼体态壮硕威武,性成熟后,尤其是雄鱼,色彩较为艳丽,加之容易饲养和繁殖,所以有不少水族爱好者喜欢饲养它。笔者于  相似文献   

14.
一、亲鱼收集和培育1.亲鱼收集初次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亲鱼只能从外荡、水库、江流等水域收集。选购亲本时,要求其雌鱼体重在125克以上,雄鱼体重在150克以上。黄颡鱼雌鱼体型较短粗,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和泌尿孔分开;雄鱼体  相似文献   

15.
月光鱼 (Xiphophorusmaculates )又称月鱼 ,由英文名Moonfish直译而来 ,它和孔雀鱼、玛丽鱼、剑尾鱼等同属花科 (Poeciliidae ) ,但和剑尾鱼的亲缘关系最近 ,能杂交。月光鱼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危地马拉的大西洋海岸 ,洪都拉斯北部水域也有分布。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月光鱼几乎都是人工繁育的。月光鱼是一种小型热带观赏鱼 ,其色彩丰富、性情温和 ,对水质适应能力强 ,又容易繁殖 ,因而被世界各地水族爱好者广泛饲养 ,它是水族缸中常见的品种。一、月光鱼的生物学特性1 .形态特征月光鱼头吻部较尖 ,…  相似文献   

16.
研究昆明裂腹鱼繁殖生物学周年变化,为开展昆明裂腹鱼人工繁殖、养殖以及对自然水域鱼类资源的增殖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2014年7月-2015年5月,每月定期采集雌、雄昆明裂腹鱼各10尾。样品鱼为2008年子一代,均为6龄。雌鱼体长26~48 cm,体重380~1 600 g;雄鱼体长29~46 cm,体重425~1 250 g。结果显示:昆明裂腹鱼成熟系数雌鱼为(7.07±0.04)%,雄鱼为(3.72±0.01)%;属一次性产卵类型,繁殖期为2-4月,盛期为3-4月;Ⅳ期卵巢卵径1.6~1.8 mm占35%。绝对繁殖力为(9263±5241)粒,与体长呈曲线相关(F=2E-11L7.427,R2=0.912),与体重呈线性相关(F=0.017W-10.19,R2=0.958);相对繁殖力为(9.5±3.9)粒/g,与体长、体重均呈曲线正相关(Fw=0.05e0.156L、R2=0.846,Fw=14.37ln W-90.57、R2=0.871)。  相似文献   

17.
异齿裂腹鱼广布于雅鲁藏布江,产卵期为每年的3—5月,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繁殖行为,Clock基因被认为是自然选择塑造日节律以及与动物繁殖等生活史特性有关潜在的目标基因,异齿裂腹鱼Clock蛋白C末端Poly-Q长度的变异可能与其产卵开始的时间关联。以采自雅鲁藏布江的异齿裂腹鱼为对象,采用反转录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异齿裂腹鱼Clock基因cDNA全长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异齿裂腹鱼雌、雄个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异齿裂腹鱼Clock基因cDNA全长为4291 bp(Genbank登录号MT774361),5′非编码区为539 bp, 3′非编码区为1046 bp,编码序列为2706 bp,共编码901个氨基酸,所编码的氨基酸在末端具有典型的Poly-Q结构;Clock基因在异齿裂腹鱼雌、雄个体的肝脏、脾脏、心脏、脑、性腺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且以性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肌肉次之,脾脏最低;Clock基因除在心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雄鱼高于雌鱼,在其他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均表现为雌鱼高于雄鱼。异齿裂腹鱼雌、雄个体的Clock基因在性腺组织中均高表达,表...  相似文献   

18.
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是我国东南沿海名优养殖鱼类, 具有 XY 性别决定系统, Dmrt1 是其性别决定候选基因。金钱鱼生长具有性别二态性, 雌鱼生长快于雄鱼。目前缺乏快速鉴定金钱鱼遗传性别的分子标记, 阻碍了其性别控制育种技术的建立。本研究以公布的金钱鱼基因组数据, 在 Dmrt1 附近设计多对标记引物, 并通过 PCR 扩增验证标记的性别特异性。其中, 标记引物 Dmrt1-Marker-4-F/R 在雌鱼中仅扩增出一条 593 bp X 染色体条带, 而在雄鱼中能扩增出 593 bp 和 693 bp 两条条带, 分别来自 X 和 Y 染色体, 表明该标记为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检测我国南海沿岸 3 个不同地理群体 213 尾金钱鱼的遗传性别与表型性别完全一致。此外, 快速 DNA 提取试剂盒提取的片段较短 DNA 样品也可用于该对标记引物准确鉴定遗传性别。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经济可靠的金钱鱼遗传性别鉴定方法, 将旨为促进金钱鱼性别控制育种技术的建立, 并为金钱鱼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杂交太阳鱼(Hybrid sunfish),又称美国太阳鱼、杂交太阳鲈,是以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rochirus)为母本和绿色太阳鱼(Lepomis cganellus)为父本的杂交子一代,外形似父本,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温水性鱼类。其优点是:①形似鲈鱼,肉多鲜嫩、体侧肌肉无小刺、鱼肉中粗蛋白含量高、煮汤汤白而鲜;②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食性广杂,可喂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20.
以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为母本,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子一代的形态和生长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一代的生长趋势接近父本云纹石斑鱼,体型和体色接近母本赤点石斑鱼,在室内可以正常越冬。云纹石斑鱼♂与赤点石斑鱼♀进行经济型杂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