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设置烤烟有机和常规两种栽培模式,研究黔东南有机烟叶质量特征。结果表明:有机烟叶油分、叶片结构较常规烟叶好;有机烟叶烟碱含量较低,糖、钾含量及糖碱比较高;有机模式明显改善了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成熟采收标准,通过对‘粤烟98’品种烟叶外观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评价,探究其在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韶关烟区烤烟烟叶以下、中、上部达到适熟期采收最佳,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增加,色泽光亮、色度强及油分好,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糖碱比和氮碱比协调性相对较好,香气质好量足,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烟叶浓香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贵州有机生态烟叶质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相同地点相同等级有机烟叶与常规生产烟叶的外观、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①有机生态烟叶色泽和油分较常规生产烟叶好;②采用有机生态栽培能明显提高烟叶中的糖含量,降低烟碱和总氮含量;③采用有机生态栽培,烟叶的香气、吃味、杂气和刺激性得到明显的改善,感官质量好于常规生产烟叶。  相似文献   

4.
福建武平典型烤烟产区烟叶品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福建武平烟区烤烟的内在质量特征、改善和稳定其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和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以福建武平典型烤烟产区‘云烟87’主栽品种C3F初烤烟叶为试验材料,分析研究该烟区烟叶理化特征及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武平烟叶开片度和叶片厚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有8个乡镇中部烟叶的开片度已接近或达到40%的优质烟叶标准;武平县各乡镇中部烟叶总氮、钾和氯含量及钾氯比、氮碱比存在极显著差异;极高的钾含量、偏低的氯含量和适宜的烟碱含量是武平烟区烟叶最显著的特征。不同质地和pH土壤种植的烟叶香气质、杂气和余味3个感官评吸质量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烟叶外观质量与内在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烟叶外观品质因素与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采集贵州中烟基地单元特色烟叶样品96份,进行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鉴定,并测定其主要化学成分。通过对烟叶样品外观品质指标及内在质量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烟叶外观指标初步量化后的外观总体质量状况,及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定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产区间烟叶品质指标相互关系表现各有不同,贵州省内、盐源、永安各地烟叶的外观指标间均存在较明显的相互关系,其中部位、颜色、油分、色度指标与其他外观指标相关关系较强;省内烟叶外观的结构指标与其他外观指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盐源和永安烟叶外观的结构指标与其他外观指标关系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滚筒干燥工序加工强度对烤烟烟叶感官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滚筒干燥工序加工强度对烤烟烟叶感官质量作用特点,得到滚筒干燥工序加工烤烟烟叶的适宜条件,以国内外主要烟叶产区的烤烟烟叶为试验材料,在滚筒干燥设备性能范围内通过参数组合的方法设置不同的加工强度,采用对比评吸法比较不同加工强度条件下的烤烟烟叶感官质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滚筒干燥工序加工强度的增大,烤烟烟叶香气风格变化的样品比例逐渐升高;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浓度、细腻程度、刺激性、干净程度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其中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细腻程度、刺激性、干净程度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在加工强度2(筒壁温度130℃、热风温度90℃、排潮风门开度80%)最高,分别为54%、29%、69%、65%、30%、35%;浓度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在加工强度3(筒壁温度150℃、热风温度100℃、排潮风门开度60%)最高,达到19%;干燥感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逐渐降低,最高达到15%;劲头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均小于3%;香气特性、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各指标变差的烟叶样品比例逐渐升高。在加工强度1~2(筒壁温度115~130℃、热风温度80~90℃、排潮风门开度80%~100%),感官质量保持不变与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显著大于感官质量变差的烟叶样品比例,滚筒干燥工序在加工强度1~2设置有利于保持和改善烤烟烟叶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豫东烟区研究了烟田配施有机窝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处理的油料籽粒和食用油有利于烟株根系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增加产值。其中施用芝麻对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和提高产投比的作用明显;施用豆浆和食用油对提高烟叶产量,增加烟叶油分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不同调制工艺对烟叶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原烟调制后的品质,增加其工业可用性,采用不同调制工艺,研究了调制工艺对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香吃味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质增香调制工艺可显著增加原烟上等烟比例及均价、降低淀粉含量、增加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提质增香调制工艺有利于提高烟叶的香吃味并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9.
普洱市烤烟评吸质量特性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系统、深入地了解云南省普洱烟区烤烟感官品质特点,通过对普洱市不同区域烤烟评吸质量的综合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下部叶的香气量、浓度、劲头、余味、燃烧性、灰色和中部叶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劲头、刺激性、燃烧性、灰色和上部叶的香气量、劲头、刺激性、余味、燃烧性、灰色表现较为一致,是共性较强的普洱烟叶感官特征。墨江县鱼塘乡烤烟评吸质量最优,上、中、下部位的各项评吸指标均位居前列,其次为宁洱县勐先乡和镇沅县九甲乡。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豫中上六片烟叶烤后质量,以中烟100上部烟叶为供试材料,研究变黄及定色阶段稳温时间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工艺相比,变黄阶段38℃延长12 h,可提高上等烟占比和均价,改善外观油分、结构、色度、嗅香等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并改善感官评吸香气量、杂气、余味、燃烧性等指标,大幅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定色阶段46℃延长12 h,可提高上等烟占比和均价,改善外观结构、色度、嗅香等及化学成分协调性,明显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但不利于感官质量改善,香气质、香气量等指标略有下降;变黄阶段38℃和定色阶段46℃均延长12 h,可明显提高上等烟占比和均价,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改善感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燃烧性等指标,大幅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综上,38℃延长12 h处理及38℃、46℃均延长12 h处理,其烤后烟叶整体表现较好,以38℃、46℃均延长12 h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沂蒙丘陵生态区蜜甜焦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对感官质量的影响,选取2020年山东潍坊、临沂、日照产烟区176份典型代表性烤烟样品(包括下部烟X2L、X3L、X2F、X3F,中部烟C2F、C3F、C2L、C3L,上部烟B2F、B3F、B2L、B3L),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简单相关分析显示,燃烧性与总烟碱和两糖差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淀粉、还原糖和钾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灰分与还原糖和氯、两糖差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刺激性与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显示,总烟碱与浓度、劲头呈正相关,氮碱比与浓度、劲头呈负相关,氯与刺激性、余味呈负相关。综上,总烟碱、氮含量、氯含量是影响沂蒙丘陵生态区烤烟感官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类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采用田间试验,在等氮、磷、钾施用量,有机氮施用量占总施氮量25%的条件下,研究饼肥、鸡粪、商品有机肥Ⅰ号、商品有机肥Ⅱ号等4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纯化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会提高烟株的抗病能力,增加烟叶中磷、钾、氯养分含量,降低烟叶氮素含量,尤其是上部烟叶氮素和烟碱的含量,但对烟叶总糖含量影响无明显规律。饼肥、鸡粪、商品有机肥Ⅰ号分别与化肥配施,生产出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中,糖/碱比值、钾/氯比值比较协调,可明显改善烟叶香气质,增加烟叶香气量,上中等烟叶比例提高,增加烟叶产值。饼肥、鸡粪、商品有机肥1号均可作为福建烟区烤烟生产使用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3.
揭示不同香型烤烟风格特色形成与美拉德反应物的关系,为研究和开发更具特色的新型卷烟配方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测定分析了不同产地生产的不同香型烤烟中与感官评吸指标密切相关的芸香苷、还原糖、烟碱和脯氨酸等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从美拉德反应物的角度对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浓香型烟叶;(2)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烟碱含量均显著高于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3)清香型和中间香型C3F和X2F烟叶的芸香苷含量及B2F烟叶脯氨酸含量均高于浓香型烟叶;(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烤烟的还原糖、脯氨酸和芸香苷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柔和度及圆润感;但烟叶烟碱含量对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存在两面性,清香型和浓香型烟叶烟碱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感官评吸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调制方式对茄芯和茄衣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品质的影响,以传统茄芯品种什烟1号及当地主栽茄衣品种德雪3号为材料,设置晾制、晒制及烤制3种调制方式,对调制后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感官质量及TSNA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雪茄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均在烤制条件下较高,晾制和晒制导致这些物质含量显著降低。茄芯经晒制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最高,为877.87μg/g,而茄衣则在晾制后含量最高,为1020.40μg/g,2种雪茄烟叶均在烤制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最低。茄芯和茄衣烟叶均以晾制后的TSNAs(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最高,分别为2058.29和2044.75ng/g,烤制可显著降低2种类型雪茄烟叶的TSNAs含量。茄芯和茄衣烟叶的生物碱含量经晒制后显著降低,且以晾制后最低,烤制后生物碱降低幅度较小。2种雪茄烟叶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在烤制后最低。感官评吸结果表明,茄芯烟叶以晒制方式调制的烟叶质量最好,茄衣烟叶则以晾制效果最佳。因此,茄芯烟叶在晒制条件下烟叶化学成分协调,香气成分优良,抽吸品质较好,有利于实现优质低害。茄衣品种德雪3号则在晾制条件下香气浓郁,评...  相似文献   

15.
采收时间对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烤箱对成熟度一致的烤烟烟叶进行烘烤,通过对不同采收时间的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分析,对烤烟烟叶成熟采收的外观标准进行量化,以期寻找能够提高香气质、量的烤烟成熟外观标准,为烤烟生产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各部位烟叶外观标准为:下部叶在移栽后60-65d,叶龄在45-50d,叶尖微黄,主脉1/3-1/2、支脉3-5对变白,叶片下垂程度达到1.19-1.20,茎叶夹角70°-75°;中部叶推迟到移栽后95d,叶龄达在65d,叶面黄中带青,主脉2/3以上、支脉8-9对变白,叶片下垂达到1.30,茎叶夹角70°,有成熟斑和焦尖现象;上部叶在115d后采收的烟叶,叶龄在75d以上,叶面几乎全黄,主支脉全白,叶面下垂程度达到1.54以上,茎叶夹角达到75°,有成熟斑和焦尖现象。达到此成熟标准时采收,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感官质量评价得分较高,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  相似文献   

16.
芝麻饼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武雪萍  钟秀明  秦艳青  刘爽 《作物学报》2006,32(10):1554-1559
芝麻饼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不同叶位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含量、组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表明以50%芝麻饼肥+50%化肥处理使上、中、下部烟叶糖碱比都较适宜,化学成分协调,新植二烯、酮类、醛类等香气物质总含量明显提高,明显改善了烟叶的综合品质,表现为烟叶香气质纯净、香气量大、柔和、杂气小、烟气净、余味舒适、劲头适中、燃烧性好,总得分提高,显著减小了叶位之间的质量差异,因此,推荐河南省植烟区烤烟生产以50%芝麻饼肥+50%化肥配施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留叶数对腾冲烟叶产质量的影响,通过设置大田试验,分析不同留叶数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留叶数的降低,烤烟株高下降,腰叶、顶叶长宽呈增加趋势,烟叶产量、产值呈降低趋势.当留叶数由22片降至16片时,C2F烟叶单叶重、厚度、叶面密度、填充值显著增...  相似文献   

18.
不同有机酸对烤烟不同成熟度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探讨有机肥对不同成熟度烟叶品质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肥分解产物的几种代表产物——苹果酸、油酸和腐殖酸,对不同成熟度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熟采收时,有机酸对提高烟叶中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苹果酸和油酸能显著提高烟叶中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过熟采收时,腐殖酸和油酸能提高烟叶中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同时能提高烟叶中糠醛、苯钾醛、茄酮、巨豆三烯酮和新植二烯等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其中,腐殖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种植密度与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为了探索适合广东南雄烟区合理的烤烟种植方式,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置2种种植密度为主处理,3个移栽期为副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和移栽期对烤烟生育期、株型、产量及其构成、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发育相应延迟,且烟株旺长期、采烤期趋于缩短;种植密度则对烟株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2)提前或推迟移栽使烟株早花率和杈烟率增加;种植密度对烟株的早花率及杈烟率无显著影响。(3)提前移栽时,高密度种植烤烟产量显著高于低密度种植,而正常或推迟移栽时,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无显著影响;提前或推迟移栽,同时降低种植密度,可导致中部叶香气量的下降,而提前移栽可降低上部叶感官质量,推迟移栽则提升上部叶的感官质量。因此,通过不同种植密度与移栽期合理配置,能够有效调控烟草的生长发育并对烟叶的产量构成和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曲靖烟区马龙和沾益2个县土壤与烟叶中铁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烟叶铁含量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龙和沾益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较丰富,平均值为66.23mg/kg,变异系数为70.45%,有效铁含量不足区域占比较低,仅为7.17%,地区间差异显著;土壤有效铁含量与pH值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铁含量与土壤有效铁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铁元素含量对感官质量影响显著,随着烟叶铁元素含量的增加,烟叶香气质、香气量、余味、燃烧性和干燥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烟叶杂气、刺激性、香型、成团性和柔和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