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通过对霍山石斛组培技术流程的观察与研究,对霍山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污染的发生、继代苗的玻璃化、组培苗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及大量资料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番木瓜组培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番木瓜的组培技术流程的研究,对番木瓜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污染的发生,继代苗玻璃化,外植体褐化、组培苗的遗传变异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了解决对策,对番木瓜的组织快繁和工厂化育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组培红叶臭椿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红花  冯宝春  肖军  秦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00-10901
[目的]研究组织培养条件下红叶臭椿的遗传变异,为进一步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组培红叶臭椿苗为试材,通过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由同一母株茎尖再生的组培苗遗传物质稳定,在DNA水平上经RAPD鉴定未见明显变异,保持了母株的特性;遗传聚类结果显示,组培苗之间相似系数较高,母株与7个组培单株之间相似系数平均为0.8988,变异幅度很小,进一步证实同一母株茎尖培养后的组培苗后代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茎尖再生植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0、100、200、400μmol/L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菊花神马组培苗进行处理,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分析DNA甲基化水平,并观察植株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姜黄素处理对菊花花期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以200μmol/L姜黄素处理的菊花最早开花,花期可提前5~8 d。MSAP分析结果表明,经姜黄素处理的菊花组培苗的DNA甲基化比率随姜黄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100、200、400μmol/L姜黄素处理下,甲基化比率分别为58.40%、50.44%、48.24%和46.00%。经姜黄素处理的菊花组培苗矮化萎蔫,叶片数减少,分芽能力减弱。移植至室外后,植株矮化等表型抑制作用稳定遗传。表明姜黄素处理菊花可使其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降低,产生表观遗传变异,导致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5.
魔芋组培快繁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魔芋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污染,外植体褐变,玻璃化现象,组培苗的遗传变异,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魔芋组培工厂化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玛瑙红樱桃的休眠芽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激素质量浓度组合的正交试验,建立了高效的离体培养体系;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组培苗的遗传变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引物检测范围内,玛瑙红樱桃离体快繁至第8代仍然能保持其遗传稳定性;DNA甲基化的MASP分析表明,组培苗的甲基化敏感多态性随继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升高,第5代组培苗总甲基化率最高,为21.4%,全甲基化率为12.4%,半甲基化率为9.0%.  相似文献   

7.
 针对魔芋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污染,外植体褐变,玻璃化现象,组培苗的遗传变异,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魔芋组培工厂化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半夏两种途径再生植株生长与繁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器官发生途径与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的半夏组培苗进行了栽培试验,并记录其生长与繁殖特性.结果显示,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培养的半夏组培苗与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的半夏组培苗相比,具有长势旺盛,丰富的形态变异,较快的生长速度与较强的繁殖能力等特点.此外,采用器官发生途径培养半夏组培苗更快捷,成本更低,更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菊组培苗经60Co-γ辐射处理后,株高、生根率、黄化率、死亡率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且生根组培苗与无根组培苗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其中,低剂量辐射处理对生根苗根系的损伤较小,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效应越明显、生根苗的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而经辐射处理的无根组培苗叶片黄化现象严重,未经辐射处理的无根苗均能生根,30 Gy处理无根苗部分生根,50、70 Gy处理无根苗则毫无生根迹象,同时指出要提高非洲菊组培苗后期变异的总成活株数,以生根组培苗为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的培养基质和不同的驯化方式对黄瓜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质对组培苗的影响较小,而组培苗在移栽前1周,经25~30℃的促生根液体培养后,生有大量新根的组培苗在各种养分充足的培养基质上成活率都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小麦幼胚再生植株的保存技术,提高其移栽成活率,以不同基因型品种小麦幼胚再生植株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多效唑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多效唑能明显改善小麦再生植株的生理性状,培养基中添加1.5 mg/L和3 mg/L多效唑的植株平均株高比对照分别降低32.7%和69.3%,平均根数分别是对照的4和3.53倍,且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离体条件下进行治疗枣疯病药物筛选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婆枣带枣疯病组培苗为试材,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及不同次数的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TC)和盐酸-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X)药物,培养40 D后,观察其对病苗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对转健苗进行植原体特异PCR检测,结果表明,25ΜG/ML的药物浓度处理一次可使枣疯病症状消失,并完全杀灭枣疯病病原,达到理想效果;同时本研究中田间和组培条件下相同药物治疗效果的一致性进一步说明了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药物筛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诱导灰木相思组培苗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显微观察和DNA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在低温胁迫诱导下灰木相思组培苗细胞的凋亡和对低温环境的耐受性.显微结构观察表明,随着温度降低,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证实低温胁迫可诱导灰木相思组培苗细胞凋亡,同时灰木相思组培苗对低温的耐受性是有限的,超过某一强度时,细胞会死亡.  相似文献   

14.
以大蒜品种"二水早"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外源H2O2胁迫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的发生及活性氧代谢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氧化胁迫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的诱导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H2O2胁迫影响试管苗正常生长,SOD、POD、CAT和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变化幅度较大,细胞内保护酶调节功能紊乱,MDA和电解质渗透率水平明显提高,2.0 mmol/LH2O2处理显著促进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发生。说明氧自由基胁迫可诱导试管苗玻璃化,脂质过氧化可能是试管苗玻璃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组培满天星最佳生根途径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组培快繁满天星移栽成活率低,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条件要求严格等,进行了组培满天星最佳生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茎尖组织培养的新茎,用生根粉处理后进行扦插水培,其生根率达90%以上,较试管培养高16%,较基质扦插高50%;育苗周期较试管培养和基质扦插缩短约20d;移栽成活率较试管培养和基质扦插分别提高35%、84%。结论:用生根粉处理后进行扦插水培是满天星最佳生根方式。  相似文献   

16.
晚籼“金晚3号”和 Jaya/233在减数分裂期喷洒不同浓度的赤霉酸(GA_3 10、15、20ppm)和乙烯利(CPA 600、1000、1400 ppm),部分幼穗结合低温处理,结果表明:单独用低浓度激素处理对“金晚3号”绿苗的诱导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提高,绿苗诱导率均有所提高。激素结合低温处理能大幅度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但绿苗分化率普遍降低。而低浓度激素结合低温处理,花粉绿苗诱导率显著提高。激素对“Jaya/233”作用表现则不同。单独用激素处理能大幅度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但不能正常增殖,也未分化绿苗。低温处理愈伤组织能正常增殖,并分化绿苗。而激素结合低温处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力,从而提高花粉绿苗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益生真菌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从野生兰科植物根系分离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出2株真菌菌株C2y1和S1g1,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分析2株真菌共生对大花蕙兰幼苗营养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检测了真菌在兰花根系中的定殖特点。结果表明:2株真菌能促进大花蕙兰植株根系生长、总生物量增长和叶绿素含量增加;C2y1相比于对照能显著促进大花蕙兰幼苗对N、P、K、Fe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是菌根化苗Fe元素含量高出对照163.24%;菌株S1g1则显著促进植株对Ca、Mn、Zn的吸收,处理植株的Ca和Zn含量高出对照62.00%和68.09%;形态结构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表明C2y1为兰科丝核菌类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sp.)真菌,S1g1为黄丝菌科Cephalotheca属真菌。显微结构分析表明,C2y1菌丝可侵入兰根皮层细胞,并形成典型的菌丝结,而S1g1仅在兰根的根被组织聚集。菌根化可有效促进大花蕙兰组培苗的营养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而不同种类的真菌对其促进效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8.
抗坏血酸对百合组培苗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麝香百合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外源抗坏血酸对百合组培苗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42℃高温胁迫下,外源提高麝香百合组培苗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植物体内抗坏血酸含量。这说明抗坏血酸能提高保护酶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对百合高温胁迫具有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9.
用赤霉酸(GA_3),乙烯利(CPA)、三十烷醇(TRIA)、脱落酸(ABA)、2,4-D 以及6-苄基嘌呤(BA)等激素处理孕穗植株,共处理14份籼稻材料。其中 GA_3和 CPA 对11份材科作了重复试验,证明 GA_3和 CPA 对大部分材料能大幅度提高花培绿苗诱导率,其最适浓度分别为4~7 ppm 和400ppm,但 GA_3、CPA 以及低温预处理,对少数材料的花培诱导有抑制作用。低浓度 TRIA 与 GA_3混合液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 GA_3处理的。其它激素除 ABA 有一定作用外,未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光质对葡萄品种SO4试管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下SO4葡萄试管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黄光能促进葡萄试管苗早发根,第5天开始发根,第7天时试管苗生根率达87.5%;培养35 d时,试管苗的根长5.47 cm,节间长度1.58 cm,节间数3.81个,株高9.18 cm,都显著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