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桑枝屑栽培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珍菇别名环柄斗菇,学名为黄白侧耳,属担子菌纲,侧耳属。秀珍菇菇形秀小、口感柔嫩、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目前杭州地区栽培规模最大的珍稀食用菌之一。栽培秀珍菇最常用的培养料是棉籽壳和杂木屑。自浙江省省委、省政府提出“蚕桑西进”的发展战略以来,杭州地区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桑园总面积已达20多万亩(1亩≈667m2,下同);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桑枝条等副产品(每年大约有12万吨),成为农村新的环境污染源。若能将蚕桑副产品桑枝条用于栽培食用菌,不仅能将桑枝条变废为宝,还能有效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杭农1号秀珍菇,由杭州市农科院菌种站提供。1·2试验地点时间杭州市农科院菌种站试验大棚。2008年1月上旬生产菌包,3月上旬出菇,统计前两潮菇产量。1·3试验配方6个配方:①桑枝屑10%,棉籽壳6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②桑枝屑20%,棉籽壳5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③桑枝屑30%,棉籽壳4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④桑枝屑40%,棉籽壳3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⑤桑枝屑50%,棉籽壳28%,麸皮20%...  相似文献   

2.
以秀珍菇为试材,采用桑枝木屑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棉籽壳栽培秀珍菇,设置7个不同桑枝木屑含量的培养料配方,研究了桑枝木屑不同添加比例配方对秀珍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低成本在热带栽培秀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桑枝木屑替代棉籽壳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桑枝木屑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桑枝木屑添加比例为30%时,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当桑枝木屑添加比例为35%时,生产收益最高。因此,桑枝木屑35%、棉籽壳25%、玉米芯20%、麸皮18%、生石灰2%为推广桑枝木屑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3.
以秀珍菇主产区福建省罗源县的秀珍菇栽培配方为基础,通过杂木屑、棉籽壳等主要栽培基质的配比调整,设计了8个试验配方,进行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配方秀珍菇均能正常发菌和出菇,但对秀珍菇的培养周期和产量影响不同。综合比较试验配方5(陈化木屑50%、棉籽壳35%、麸皮15%)栽培效果最好,其满袋时间(31 d)、后熟时间(16 d)和子实体产量(433.83 g·袋~(-1))均优于对照配方,同时其产出投入比最高(1.47)。通过平均单产、产出投入比、单袋净利润的比较建议企业在生产中应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和比较,选择栽培秀珍菇经济效益最高的配方。  相似文献   

4.
选取香蕉茎叶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配方中,其中配方A、配方B中平菇和秀珍菇的菌丝体长势良好,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平菇,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香蕉茎叶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并且较适合栽培秀珍菇。  相似文献   

5.
选取苎麻全秆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配方中,平菇各配方中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配方C的生物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低于平菇,但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苎麻全秆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添加40%的苎麻全秆有利于提高秀珍菇的产量和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秀珍菇设施化栽培的出菇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良水 《食用菌》2009,31(1):38-39
设施化反季节秀珍菇的发展,填补了因季节因素造成的产品断档、供应不足的问题,延长了秀珍菇市场的销售时间。然而秀珍菇反季节生产受高温天气的影响,出菇管理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秀珍菇的高产及稳产。近年来,我们采取低温处理、湿差刺激、催蕾护蕾、补水增养等关键技术措施,解决了高温、干旱季节栽培秀珍菇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现将秀珍菇反季节栽培的主要出菇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工业大麻秸秆为原料,筛选栽培秀珍菇最适配方,以开发大麻秸秆资源。结果表明,粉碎后大麻秸秆混合玉米芯发酵后栽培秀珍菇,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出菇时间,还可提高秀珍菇产量,且出菇整齐;优选配方为配方1(大麻秸秆70%,棉籽壳10%,玉米芯10%,麸皮8%,石灰1%,石膏1%)。试验结果对提高工业大麻秸秆利用率,拓展秀珍菇生产原料来源,促进秸秆产业和食用菌产业协同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桑枝屑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利用桑枝屑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可行性和适宜的添加比例,并分析其生物转化率、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和棉籽壳配方中,其中配方A、配方B中平菇和秀珍菇的菌丝体长势良好、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各配方栽培秀珍菇其经济效益均高于平菇,其中配方B是栽培秀珍菇的最佳配方,其投入产出比最高,达到1:3.10,其次是配方C,达到1:3.04;而栽培平菇投入产出比是配方C最高,达到1:2.16,其次是配方B,达到1:1.82。  相似文献   

9.
白玉菇宜在9月至次年3月接种,10—11月出菇,给出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料配方,指明菌种制作、培养料制备、接种、培养的具体方法。重点介绍出菇管理的搔菌、催蕾、育菇技术,对采收、分级和加工也提出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浙江食用菌》2012,(1):47-50
介绍了菇棚建造方式和野外荫棚搭建方式,以及我国各地区适宜的栽培季节的选择;提供8种可选栽培培养料配方,并从配料及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催蕾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7个方面较详细给出茶树菇大棚栽培高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张志鸿 《中国食用菌》2023,(2):88-93+101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配方试验设计,对秀珍菇栽培配方与产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筛选出能实现高产的配方指导秀珍菇工厂化生产。结果表明,棉籽壳对秀珍菇有较为显著的增产效果,而桉树皮纤维、麦皮和豆粕对增产有极显著的影响。优化配方为桉树皮纤维27.3%、棉籽壳28.8%、细木屑10.0%、麦皮28.5%、豆粕5.4%。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条件下大球盖菇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栽培的珍稀食用菌。2014年~2015年,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苗木栽培区,进行了大球盖菇大苗林地和春暖大棚栽培试验,对不同栽培场所、不同栽培时间、不同播种方式、不同配方培养的菌种及不同配方栽培料等条件下大球盖菇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大球盖菇产量高于林下栽培,但综合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显示,林地栽培优于大棚栽培;11月份播种、采用双层播种方式、选用麦粒培养的菌种及以稻壳50%、玉米芯30%、木屑20%的栽培料,其产量及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金针菇菌糠栽培秀珍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废菌糠为主要基质,与棉籽壳和玉米芯等配制成不同的组合进行袋栽秀珍菇(设秀珍菇57和台湾秀珍菇2个品种)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上秀珍菇长势均良好,在金针菇菌糠含量为60%的情况下,随着培养料中棉籽壳含量的增加,秀珍菇的产量也逐渐增加,其中以配方3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成本较对照降低约26.9%,2个品种产量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秀珍菇的袋栽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变一些传统食用菌品种经济效益下降的状况。我站引进了秀珍菇这一新品种,它属于侧耳属中的糙皮侧耳种,虽然子实体和平菇相似,但比传统的平菇肉质鲜嫩,口感好。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栽培,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秀珍菇的试验栽培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菌株 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1 2 菌种制作 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采用棉籽壳培养料,其配方为:棉壳83% ,麸皮10 % ,石灰3% ,石膏2 % ,过磷酸钙2 %。1 3 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的工艺流程为:确定栽培季节→原料处理→装袋→灭菌→冷却…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19,(3)
<正>菌种生产许可证(苏)菌种生经许字(2016)第0002号秀珍909出菇温度6~30℃,春、夏和秋季栽培,菌丝满袋养菌20天后再低温刺激,出菇整齐,丛生,菇头多,畸形菇极少,柄长白色,菇盖肥厚灰至深灰色,菇质好,产量高。秀珍188出菇温度6~30℃,早秋和晚春栽培,菌丝满袋20天后需要低温剌激。低于25℃自然出菇,柄长白色,菇盖灰至深灰色,丛生,出菇齐,菇盖厚实,抗病、不死菇,菇质优,产量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水稻主产区,稻草秸秆以焚烧和丢弃为主,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为实现稻草的资源化利用、降低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生产成本,用稻草按不同比例代替常规培养料中的棉籽壳栽培虎奶菇。结果表明:随着稻草替代量增加,虎奶菇的出菇周期缩短,但产量有所降低。用30%稻草、20%棉籽壳、18%麸皮、15%玉米芯、15%木屑、1%蔗糖、1%轻质碳酸钙为培养料栽培虎奶菇,和常规培养料栽培相比,出菇周期缩短6d,产量无显著差异,每袋利润提高0.26元。  相似文献   

17.
正菌种生产许可证(苏)菌种生经许字(2016)第0002号秀珍909出菇温度6~30℃,春、夏和秋季栽培,菌丝满袋养菌20天后再低温刺激,出菇整齐,丛生,菇头多,畸形菇极少,柄长白色,菇盖肥厚灰至深灰色,菇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18,(6)
探讨4种配方培养料对秀珍菇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对4种基质栽培的秀珍菇子实体的水分、总糖、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以及灰分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棉籽壳配方中秀珍菇菌丝长势最好,菌丝粗壮洁白,生物学效率最高,前三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67.69%,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最高,为37.86%,但是生长周期最长。桑枝屑和棉籽壳混合配方中秀珍菇子实体总糖含量最高,为25.42%。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 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 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芒果枝、菠萝格等家具边材废料,进行了以芒果枝屑、硬质家具边材木屑为主料的配方栽培秀珍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芒果枝屑,30%家具边材木屑,20%棉籽壳,17%麦麸,2%石灰,1%轻质碳酸钙的配方出菇前中后期产量稳定,前7潮菇生物学转化率为85.35%,出菇后劲也足,第5潮的子实体厚度还有4.61mm,与常规配方(CK)相比,成本降低了0.11元/袋,利润提高了0.25元/袋,该配方可以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