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为比较睡莲属各亚属之间果实与种子的性状特征,探讨各特征之间的异同,为睡莲属鉴别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通过观察、测量果实、种子外部形态特征指标,发现睡莲属各亚属之间果实与种子外部特征差异明显;千粒重除古热带睡莲亚属和广热带睡莲亚属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亚属间差异极显著;墨西哥黄睡莲各指标比较接近广温带睡莲亚属。  相似文献   

2.
概述睡莲属5个亚属的形态特征和繁殖方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一般睡莲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刘光明  李倩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4):55-56,60
为科学鉴定婆婆纳属3种植物的形态特征,为野外观察及药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对波斯婆婆纳、婆婆纳和直立婆婆纳的外部形态及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波斯婆婆纳、婆婆纳和直立婆婆纳在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等都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叶的形态、叶柄、花柄、果柄的长短,花的颜色、大小,果的形态以及叶柄、根的构造,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国内外引种的49份睡莲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期为睡莲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引种的49份睡莲资源的3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多样性分析,并对各来源的睡莲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在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引种的49份睡莲资源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16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1859~1.9943,其中花横径(1.9943)、萼片宽度(1.9715)和花梗长度(1.9714)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花瓣数(1.1859)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14个质量性状中,花色(1.9750)、花香(1.0907)和叶斑点数(1.0324)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叶型(0.4101)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16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5.67%~89.52%。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径(DF)与花瓣长度(LP),花径(DF)与萼片长度(LS),花瓣长度(LP)与萼片长度(LS),叶长(LL)与叶宽(WL),叶长(LL)与叶裂深度(DD),叶宽(WL)与叶裂深度(DD)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0.976、0.959、0.974、0.959和0.944。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49份睡莲资源可被分成6个组群:第一组为热带中大型花睡莲品种群;第二组为热带全重瓣花睡莲品种群,其雄蕊全部瓣化;第三组为耐寒中大型花睡莲品种群;第四组为热带中小型花睡莲品种群;第五组为热带大型花睡莲品种群;,第六组为热带巨型花睡莲(热带澳洲系睡莲)品种群。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81.86%。【结论】49份供试材料中,蓝紫色九品香睡莲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黄金国,延药睡莲的综合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属的区系分析,并统计了中国不同地区山茶科植物的分布情况,以测序完成的14个属14种山茶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系统比较基因组间的结构差异,分析4个IR边界扩张与收缩情况,并以近缘物种圆叶鹿蹄草为外类群,使用MEGA 4.0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山茶科植物共计15属,主要为热带亚热带成分的涉及9个属,占山茶科总分布包含属的60%。所分析的14种山茶科植物基因组长度各一,折柄茶属的心叶折柄茶叶绿体基因组最大,为158 450 bp,而最小的柃木属翅柃大小为155 179 bp,差异接近3.3 kb。以杜鹃目下鹿蹄草科的圆叶鹿蹄草为外类群,对14种山茶科植物构建了系统进化树,一共12个节点,支持率较高,山茶科14个种被分成2个大的进化枝,红皮紫茎和心叶折柄茶亲缘关系近,厚皮香属的厚皮香与山茶科的所属关系存在争议。结合植物区系分析与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进化分析方法,反映出山茶科植物的进化发育关系,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5种黄精属植物叶表皮的初步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镜初步比较研究了大别山区八居群5种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显示,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与分布等特征,在黄精属的各种植物之间、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同一种群的不同生境以及同一株植物的不同着生部位的叶上,具有较高一致性.表皮细胞大小和垂周壁的式样、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特征在各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作为本属种间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睡莲基因组鉴定睡莲bZIP(basic leucine zipper)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睡莲bZIP家族的分子进化和功能。【方法】从Waterlily Pond数据库获取睡莲基因组序列,利用HMMER3.0程序识别睡莲的bZIP家族成员,并使用CDD程序进一步确认其含有的保守bZIP结构域,使用IQ-tree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ExPASy和SOPMA在线网站进行蛋白质结构分析,通过MEME程序进行保守基序分析,使用MCScan和Circos软件对基因复制事件进行分析以及可视化展示。从NCBI下载睡莲转录组数据(SRA Study:SRP222853),用R软件对睡莲bZIP家族成员表达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PCC)进行计算和可视化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对NcbZIP成员之间的表达数据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睡莲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6个bZIP家族成员,按成员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命名为NcbZIP01NcbZIP46。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可以将睡莲bZIP家族成员分为A、B、C、D、E、G、H、I、J和S共10个亚家族,其中A亚家族所含成员最多(11个),相同亚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保守结构域和基因结构。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睡莲bZIP家族成员蛋白质长度介于101—1 898 aa,分子量大小介于12.04—214.64 kD。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睡莲共有14条染色体,46个bZIP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其中的10条染色体上,其中1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睡莲bZIP基因家族发生10个复制事件,其中9个片段复制事件,1个串联复制事件,A亚家族所含基因复制事件最多(3次)。对NcbZIP成员在不同组织下的表达进行分析,根据表达情况分为Ⅰ、Ⅱ和Ⅲ组,Ⅰ组成员在所有组织中均高度表达,Ⅱ组成员几乎在所有组织中均不表达,Ⅲ组成员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各不相同,其中C、D和G亚家族的大部分成员集中在Ⅲ组。通过睡莲bZIP成员表达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NcbZIP45与所有NcbZIP成员之间的相关性最高。【结论】在睡莲基因组中鉴定出46个bZIP成员,分为10个亚家族,不均匀地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结构进化保守,组织表达模式多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掌握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花期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及其分配特征,为其林下栽培和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下人工种植的七叶一枝花为研究对象,于花期进行采样,统计分析各器官的N、P、K、Ca、Mg等主要养分含量、分配特征及各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七叶一枝花各器官中的N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花、须根、块茎、茎,叶中N含量最高达29.61 g/kg; P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花、叶、须根、块茎、茎,花中P含量最高达4.75 g/kg;钾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花、茎、须根、块茎,叶中K含量最高达25.23 g/kg; Ca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块茎、须根、茎、叶、花,块茎中Ca含量最高达4.75 g/kg; Mg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花、须根、块茎、茎,叶中Mg含量最高达3.11 g/kg;七叶一枝花各器官养分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N、K、Ca、Mg、P;各器官养分含量间除了块茎中的N与Mg呈显著负相关外(P<0.05),其余指标间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结论]七叶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挖掘甜橙(Citrus sinensis)TIFY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对甜橙TIFY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RT-PCR检测其在不同甜橙品种花芽和叶片中的表达特异性。结果显示,甜橙全基因组共含有13个CsTIFY基因,其蛋白质大小为120~373 aa;这些基因分布于甜橙8条染色体上,均具有保守的TIFY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将所有的CsTIFY蛋白聚类成8个亚族,位于同一亚族的 CsTIFYs含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 CsTIFYs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 CsTIFY1 CsTIFY5 CsTIFY6 CsTIFY8 CsTIFY10 CsTIFY11在甜橙花和叶片中的表达量均较高。qRT-PCR检测结果表明, CsTIFYs在成花时间不同的两甜橙品种花芽和叶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出现上调趋势,且采样各时期下早花品种‘赣南早’两组织中 CsTIFYs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品种‘纽荷尔’,暗示 CsTIFYs与甜橙花器发育和成花转变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 CsTIFYs在甜橙成花诱导中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杏品种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花粉微观特征差异,分析新疆杏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亲缘关系,为新疆杏资源的评价、鉴定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3个亚群(喀什亚群、和田亚群、库车亚群)中41个杏品种花器官表型特征,用扫描电镜观测花粉微观形态特征.计算2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  相似文献   

11.
仙客来又名兔耳花,一品冠。报春花科,仙客来属。由于花色鲜丽别致,深受人们喜爱,是知名度很高的盆栽花卉。仙客来的商品生产在国外十分发达,我国一些城市已有盆花出口。 一、形态特征及品种肉质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茎扁球形,深褐色,新芽集中在块茎中央,花与叶由块茎抽出。叶心脏形,叶面绿色,有白色斑纹,叶背紫红色,叶缘锯齿状。花单生,下垂,花瓣向上直立翻起,酷似兔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忍冬的鉴别和种质选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从叶片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进行对比研究,探究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与忍冬叶的异同点。结果 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与忍冬叶在外部形态(叶形、叶大小)和内部构造(毛茸、气孔指数等)均存在差异,其中灰毡毛忍冬与其变异株间差异相对较小,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与忍冬差异较大。结论 灰毡毛忍冬、灰毡毛忍冬变异株、忍冬叶外部形态和内部显微特征存在差异,可为三者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MTP1基因序列为参考,利用白菜(Brassica rapa)、甘蓝(Brassica oleracea)、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全基因组数据对MTP1基因进行全基因组水平鉴定,通过Blastn比对和保守结构域分析,在芸薹属AC基因组中共鉴定到8个MTP1基因,其中白菜1个、甘蓝3个、甘蓝型油菜4个(A亚基因组3个、C亚基因组1个)。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蛋白质理化性质、二级结构、跨膜结构域、磷酸化位点等方面,3个物种中的MTP1基因间各有差异,并使用甘蓝型油菜转录组数据比较分析4个BnMTP1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胡桃属植物基因组大小的方法,测定6种核桃种质资源的C值(即DNA含量),分析比较基因组大小,为胡桃属植物的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进化学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深纹核桃野生种、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云新云林核桃、普通核桃野生种和强特勒核桃的新鲜嫩叶为待检材料,以水稻日本晴新鲜嫩叶为标样,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并计算6种核桃的基因组大小。【结果】测得6种核桃基因组大小分别为深纹核桃野生种(543.2±35.7) Mb、漾濞泡核桃(548.8±43.1) Mb、三台核桃(554.4±14.5) Mb、云新云林核桃(548.8±14.7) Mb、普通核桃野生种(551.6±39.0) Mb和强特勒核桃(520.8±38.5) Mb,6种核桃基因组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胡桃属核桃组植物无论物种分化、种内驯化和种间杂交都未引起基因组大小的变异。深纹核桃野生种、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和云新云林核桃都是首次报道其基因组大小,为中国特有种深纹核桃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同时丰富了胡桃属植物的C值库,并为胡桃属其他物种基因组大小测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天麻块茎为供试材料,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紫外分光光度含量测定技术,比较改良CTAB法和SDS-CTAB法提取天麻块茎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天麻块茎基因组DNA的产量高于SDS-CTAB法,纯度略次于SDS-CTAB法,二者提取的基因组DNA,DNA结构完整、大片段的DNA分子含量高。该研究为天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天麻种质资源的分子遗传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铁角蕨科铁角蕨属4种植物(长叶铁角蕨、石生铁角蕨、岭南铁脚蕨、细裂铁角蕨)与巢蕨属4种植物(细叶鸟巢蕨、圆叶鸟巢蕨、鹿角鸟巢蕨、皱叶鸟巢蕨)的叶表皮结构、叶脉特征、气孔类型、根和叶柄的维管束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探讨两属8种植物的形态和亲缘关系,为区别两属的系统分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铁角蕨科两属8种植物的上表皮细胞大小、气孔器类型、叶柄横切面形态均无属间差异;4种铁角蕨属植物的气孔大小显著大于巢蕨属植物的;4种巢蕨属植物的叶脉序具有属的特征,明显区别于铁角蕨属植物。通过对8种植物形态解剖学的比较,为铁角蕨属和巢蕨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补充了基础数据,并为两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把8种蕨类植物分为不同科属是符合分类学的分类结果。说明以上特征是蕨类植物科属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三色堇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三色堇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和花药颜色的相关性,以期直接从花蕾大小和花药形态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结果表明:三色堇小孢子发育经过四分体时期、单核前期、单核中期、单核靠边期和二核期共5个时期,各时期特征明显。三色堇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的外部形态和花药颜色密切相关,单核靠边期时,花蕾的长度与其他时期比较差异显著,花药的颜色与形态也与其他时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花蕾的横径、纵横径比值和花瓣长的差异却不显著。通过花器官形态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可以为三色堇单倍体育种接种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卷叶病毒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对近年来国内外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组、亚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为深入阐明该病毒的致病机理和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了解苹果属不同品种线粒体基因组之间的差异,并阐明其物种特异性。【方法】通过3代测序技术对4种苹果属植物进行测序,得到基因组原始数据,进而提取出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组装和注释,分别从基因组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多方面比较分析。【结果】组装出了‘富士’、‘SH6’、‘火焰’、‘王族’4个品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并且注释了其基因结构。另外对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重复序列、ORFs以及系统发育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苹果属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结果均在400 kb左右,并且在已经组装出的线粒体基因组中‘SH6’线粒体基因组最大。通过线粒体基因组特征比较发现,‘富士’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区域最大并且注释到的基因最多。另外在‘火焰’中预测到的分散重复序列和简单重复序列数量最多,但是其中预测到的ORFs数量最少。4个供试品种与已发表的4个种或品种相比,其线粒体基因组大小、蛋白质编码基因区域具有特异性,且进化关系不同,为苹果属植物进化及新种质创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凤麟  赵侯明  李刚  吴绮  覃瑞  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04-10906
[目的]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研究稻属2种CCDD基因组型的野生稻宽叶野生稻和高杆野生稻基因组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总DNA为探针,分别对高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中期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住杂交。[结果]杂交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洗脱严谨度下,可以把CCDD染色体组中的C、D基因组染色体分开,并且发现高杆野生稻的CCDD基因组中的某些属于CC基因组的染色体与宽叶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中的CC基因组染色体存在较大差异,宽叶野生稻的基因组更加原始。[结论]对稻属中有相同基因组型的种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深入阐明植物基因组进化和物种进化及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