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新扬州鸡是江苏农学院在原扬州地方鸡的基础上,经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品系繁育等途径选育而成的,历时23年。具有产蛋性能高、肉质鲜美、生产发育快、耐粗饲料、抗马立克病等优点的蛋肉兼用型鸡。1983年由江苏省正式定名为新品种——扬州鸡,1988年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  相似文献   

2.
用磷酸苯二钠法测定新扬州鸡血浆碱性磷酸酶水平,发现早期酶水平与产蛋量、总蛋重等生产性能呈强的负相关,与各时期体重、开产蛋重和开产日龄等生产性能呈强的正相关.早期酶水平遗传力均在0.5—0.7之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该酶同功酶可分为F型(含有AKP~F带)和S型(含有AKP~S带).F型鸡具有体重大、开产晚、产蛋少和蛋重大的特点,而S型鸡的特点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选择藏鸡和新扬州鸡两种实验动物,通过测定它们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体尺和屠宰性能,以分析藏鸡与新扬州鸡对高海拔低氧环境高原适应性的差异机制,结果表明:藏鸡的心脏比率极显著地小于新扬州鸡(P<0.01),而藏鸡的脾脏比率显著大于新扬州鸡(P<0.05);藏鸡的红细胞体积显著大于新扬州鸡(P<0.05);藏鸡血液中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低于新扬州鸡(P<0.05);藏鸡的胸腔相对较大,具有较大的肺含量。藏鸡具有适应高原环境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RFLP技术,对250只新扬州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的5′端调控区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发现该调控区的PCR扩增产物经酶切后出现CC、CD和DD 3种基因型。经χ~2检验,新扬州鸡在Hinf I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分析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的关系时发现,CC型50周产蛋数显著高于CD型(P<0.05),且3种基因型在30、40、50、60周产蛋数上呈CC>DD>CD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总结了由云南农业大学与老挝科技部生物与生态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展的老挝地方家鸡资源调研成果,重点对老挝地方体型最大的鸡种——"老挝乌鸡"的种质资源特性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老挝乌鸡的产地与分布、生长性能、产肉性能与繁殖性能等,并论述了老挝乌鸡商业化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RFLP技术,对250只新扬州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的5'端调控区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发现该调控区的PCR扩增产物经酶切后出现CC、CD和DD 3种基因型.经χ2检验,新扬州鸡在Hinf I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分析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的关系时发现,CC型50周产蛋数显著高于CD型(P<0.05),且3种基因型在30、40、50、60周产蛋数上呈CC>DD>CD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志跃 《农家致富》2004,(24):37-37
新扬州鸡是南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原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在扬州地方鸡种的基础上,经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品系繁育等途径,历时20多年选育而成的蛋肉兼用型鸡种。  相似文献   

8.
新扬州鸡与莱航鸡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21个10碱基寡聚苷酸随机引物对新扬州鸡、莱航鸡进行RAPD扩增。结果表明:13个随机引物有扩增条带:平均条带共享率,新扬州鸡公鸡与母鸡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群与莱航鸡差异显著(P<0.05);遗传多样性指数, 新扬州鸡公鸡与母鸡无显著差异(P>0.05),而新扬州鸡公、母鸡与莱航约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新扬州鸡遗传大于莱航鸡,说明新扬州鸡仍有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9.
应用 2 1个 1 0碱基寡聚核苷酸随机引物对新扬州鸡、莱航鸡进行 RAPD扩增。结果表明 :1 3个随机引物有扩增条带 ;平均条带共享率 ,新扬州鸡公鸡与母鸡差异不显著 (P>0 .0 5) ,母鸡群与莱航鸡差异显著 (P<0 .0 5) ;遗传多样性指数 ,新扬州鸡公鸡与母鸡无显著差异 (P>0 .0 5) ,而新扬州鸡公、母鸡与莱航鸡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新扬州鸡遗传变异大于莱航鸡 ,说明新扬州鸡仍有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10.
1.淘汰低产鸡在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精选鸡群.根据日常观察,将低产蛋鸡、不产蛋鸡、弱鸡、僵鸡、有严重恶癖的鸡、过瘦和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淘汰.留下产蛋性能好、体格健壮、产蛋正常的鸡作为越冬的产蛋鸡群.  相似文献   

11.
产蛋疲劳症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新开产鸡和高产鸡,主要原因是血氧含量低、呼吸性碱中毒、血液粘稠度高、营养不平衡等。引起产蛋鸡疾病后产蛋性能无法恢复或者不能恢复到疾病前的高产状态,关键原因是维护产蛋功能的相关系统的器质性损伤恢复和内分泌系统协调。  相似文献   

12.
<正>鸡孵化和产蛋的时候,养殖户除了要供给其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饲料,以便充分发挥鸡的产蛋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外,若能再添加一些花生油,不仅可促进鸡体健康,还能提高鸡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固原鸡的形成历史、自然地理环境和外貌特征,对生长、繁殖、产蛋、产肉等生产性能进行了调查测定,对固原鸡的保种、杂交改良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扬州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禽种业》2008,4(4):25-25
新扬州鸡是江苏农学院1960年开始在扬州地方鸡种的基础上.经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和品种、品系繁育等途径.多年选育而成的“三黄鸡”类型的新品种,1983年底,经江苏省级鉴定正式定名为新品种,并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  相似文献   

15.
彭永进  夏爽 《农技服务》2004,(10):35-36
根据蛋鸡的春夏产蛋情况,及时将低产鸡、停产鸡、僵鸡、弱鸡、软脚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时间短的鸡、体重过大过肥或过小过瘦的鸡、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鸡,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对于准备淘汰的蛋鸡,可在淘汰前将其挑选出来,单独饲养,并在换羽之前突击加料饲养。可采用的日粮配方:玉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河北省优秀地方家禽品种资源坝上长尾鸡不同羽色群体及不同羽速群体在30~45周龄间产蛋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快羽中麻羽具有产蛋率高的优势,在慢羽中白羽和黑羽更具产蛋优势;快、慢羽群体中相同羽色的产蛋率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说明快、慢羽群体间存在差异。在后期突发腹泻期间,在不同羽色间,白羽鸡比黑羽鸡、麻羽鸡产蛋率下降快。在不同羽速间,慢羽鸡产蛋率下降较快,快羽鸡产蛋率有较低的升高,产蛋率差距缩小。在抗病能力方面,白羽比麻羽、黑羽性能差,快羽比慢羽性能差。  相似文献   

17.
一、季节和品种的选择一般选择春季较好,因为春季日照长,温度适宜,便于管理,鸡品种要选产蛋鸡的品种,目前高产褐壳鸡较好,这种鸡体重适宜,高产性能好。二、开产日龄的控制一般控制在20周龄为宜,开产过早由于鸡体生殖功能没有发育成熟很难维持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酰基辅酶A合成酶家族成员2(ACSF2)基因启动子区突变c.-751 AC与扬州鹅产蛋性能的相关性,并分析该突变位点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在343个扬州鹅个体中对c.-751 AC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并与产蛋性能关联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检测AA型和CC型启动子活性差异;通过ACSF2过表达试验分析该基因对颗粒细胞能量代谢途径及鹅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AA基因型个体产蛋性能显著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与AC基因型个体的产蛋性能没有显著差异;qPCR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卵巢组织中ACSF2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CC基因型个体(P0.01);荧光素酶表达载体的转录活性检测结果同样表明AA型启动子活性显著低于CC型。在扬州鹅卵泡颗粒细胞中过表达ACSF2基因,参与能量代谢的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ATP浓度显著升高(P0.01),暗示ACSF2能够调控颗粒细胞内的能量代谢途径。[结论]ACSF2启动子区c.-751 AC变异能够改变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通过改变颗粒细胞能量代谢来影响扬州鹅的产蛋量。该突变位点可作为扬州鹅产蛋性能选育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3个品系SPF鸡的产蛋性能,做出了3个品系SPF鸡群的产蛋曲线,据此做出SPF鸡群的参考标准产蛋曲线。结果表明,不同SPF鸡品系的生产性能有明显的差异,以M系产蛋性能最好,F系与B系差别不大;SPF鸡群的参考标准产蛋曲线是据已有数据做出的一条理想产蛋曲线,对SPF鸡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独龙鸡的基因功能和种质特性,试验采集3羽健康状况良好的独龙鸡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与饲养条件基本相似并且同周龄的红原鸡卵巢组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红原鸡相比,独龙鸡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7 404个。KEGG和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GTP酶激活剂活性、膜结构、泛素蛋白连接酶活性和ATP结合等过程,并参与Ras信号通路、硒化合物的代谢通路、SNARE因子在囊泡运输中的相互作用等通路。对显著性通路分析发现,独龙鸡在蛋品质和免疫抗性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产蛋性能上与红原鸡还存在一定差距。说明NCBP1、NCBP2、TXNRD1、PTEN、ENOX1基因主要富集在抗性、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相关通路中,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