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药合剂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药合剂对雏鸡免疫功能及干扰素产生的影响。检测了试验组和对照组28,30,34,41,48,55日龄雏鸡血液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ConA刺激的反应性;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ND抗体效价及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结果表明,34~41日龄时中药合剂组雏鸡血液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ConA刺激的反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30~34日龄时能明显提高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比值(P<0.05);34~41日龄时试验组雏鸡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使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增加,41日龄时法氏囊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合剂对IFN具有明显的诱生作用(P<0.01),与NDV诱生组水平相当;同时可明显促进NDV对IFN的诱生(P<0.01)。结果显示中药合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诱生IFN的能力,为该中药合剂抗NDV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蒲公英多糖对雏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健康雏鸡、环磷酰胺处理雏鸡在服用蒲公英多糖[剂量80 mg/(kg·d)]和不服用蒲公英多糖情况下,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蒲公英多糖能显著提高健康雏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P<0.05),但对CD8<'+>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作用不显著(P>0.05);能够提高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雏鸡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P<0.05),且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雏鸡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效果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蒲公英多糖通过上调雏鸡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增加机体免疫抵抗力,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日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细胞免疫抑制剂环孢酶素A(Ciclosporin A,CsA)注射仔猪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采用2×2试验设计即日粮类型(2%CLA或2%大豆油)和细胞免疫抑制处理(注射CsA或生理盐水),48头21 d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试验期为42 d.注射CsA显著提高仔猪的料重比(P<0.05),而日粮添加CLA显著降低仔猪的料重比(P<0.05),且日粮CLA阻止因CsA注射引起的仔猪料重比提高(P<0.05).CsA注射极显著降低胸腺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P<0.01).日粮CLA显著提高胸腺CD4+ CD8+双阳性和CD8+单阳性T淋巴细胞百分数(P<0.05),且阻止注射CsA引起的仔猪胸腺CD4+单阳性、CD8+单阳性T淋巴细胞百分数的降低(P<0.01).CsA注射严重耗竭仔猪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P<0.01).无论注射CsA与否,日粮添加CLA均提高仔猪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和IL-2诱生活性(P<0.05),显著缓解注射CsA引起仔猪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的减少和IL-2诱生活性的降低(P<0.01).在无CsA注射的情况下,日粮CLA对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日粮CLA显著抑制因CsA注射引起的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P<0.05).日粮添加CLA能显著缓解因CsA注射引起的仔猪细胞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4.
重组鸡α-干扰素(rChIFN-α)静脉注射4~6周龄SPF鸡,24 h后采血分离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时间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显示,rChIFN-α可以在48~72 h内明显提高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下调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证明rChIFN-α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豆黄素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选用体重约38kg三元杂交[杜×(大×长)]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饲喂含不同剂量大豆素100的饲粮,研究大豆黄素对38~50kg生长猪的生产性能、肤色、毛况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大豆黄素使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肤色显著改善(P<0.05),毛况极显著改善(P<0.05),血液中T淋巴细胞CD8+(CD-dusterofdefferentiation,为表面抗原的统一命名,由一个单克隆抗体细胞识别的一个分子.CD8+是指表达CD8表面蛋白质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亚群比例显著降低(P<0.05),CD4+/CD8+比值显著提高(P<0.05),而各组CD4+亚群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各项指标以添加大豆素100100g/t最佳.根据以上结果认为,生长猪饲粮中大豆素100适宜添加量为100g/t.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黄曲霉毒素B1(AFB1)对雏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1日龄艾维茵健康公雏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和AFB1日粮(基础日粮中AFB1的添加量分别为0.15、0.3、0.6 mg/kg,分别记为AFB1Ⅰ、Ⅱ、Ⅲ组),试验期21 d。以流式细胞术检测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雏鸡血清IL–2和IFN–γ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FB1Ⅱ和AFB1Ⅲ组7、14和21日龄雏鸡外周血CD3+,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明显(P0.05或P0.01),血清中IL–2和IFN–γ含量降低(P0.05或P0.01),AFB1Ⅰ组雏鸡14日龄的血清IL–2和7日龄的IFN–γ含量降低(P0.05),表明摄食含黄曲霉毒素B1的日粮可导致雏鸡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增免散"对ND疫苗免疫雏鸡抗体效价和胸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将30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增免散”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 左旋咪唑组、环磷酰胺 “增免散”组,雏鸡6日龄时用鸡新城疫(ND)L a Sota疫苗点眼滴鼻,分别于7、14、28、35日龄时测定鸡血液新城疫抗体效价、胸腺器官指数、胸腺组织中CD4 、CD8 T淋巴细胞浓度、胸腺细胞凋亡率,观察胸腺的组织结构变化,探索中药“增免散”的免疫增强机理。结果表明:中药“增免散”不但能增强ND疫苗的免疫效果,促进雏鸡胸腺发育,提高胸腺组织中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而且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免疫器官损伤和细胞凋亡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CsA)对建立皮下肺腺癌异种移植的BALB/C小鼠模型成瘤率的影响.方法 取50只BALB/C小鼠腋窝皮下接种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只.实验组于接种第24h起每天腹腔注射CsA,连续10天.对照组则给予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的成瘤率以及胸腺、脾脏重量指数、CD4+、CD8+T移植瘤免疫组化细胞数.结果 实验组移植成瘤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CD4+、CD8+T细胞数以及CD4+/CD8+T细胞比值亦显著降低(P均<0.01),但脾脏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CsA可以提高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制备皮下异种移植的BALB/C小鼠肺癌模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米糠多糖对不同免疫状态雏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机理,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健康雏鸡、环磷酰胺处理雏鸡和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雏鸡在服用米糠多糖(剂量150 mg/(kg.d))和不服用米糠多糖情况下,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米糠多糖能够提高健康雏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率,对CD8^+T淋巴细胞作用不明显;能够提高环磷酰胺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诱导免疫抑制雏鸡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菇脚对肉鸡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含量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FVS)添加到肉鸡饲粮中对肉鸡生产性能以及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1日龄健康AA肉鸡27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试验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0.05%黄霉素);低剂量组(基础日粮+2%FVS);中剂量组(基础日粮+4%FVS);高剂量组(基础日粮+6%FVS)。试验为期42d,检测指标为: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T、B淋巴细胞增殖率(MTT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FN-γ含量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效价测定(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各剂量FVS均能提高肉鸡饲喂前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肉比,提高肉鸡成活率;2%FVS组21日龄胸腺指数及42日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FVS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FVS组在42日龄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22~28、29~35、36~42日龄,各剂量FVS组T、B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22~28、36~42日龄,各剂量FVS均可显著提高细胞因子IL-2的含量(P0.05);各剂量FVS能显著提高22~28、36~42日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IG-A效价(P0.05)以及7~14、22~28日龄IG-G效价(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FVS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增强肉鸡的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孙培茎  于洪涛  王志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12-6313,6315
[目的]从细胞免疫学角度探讨杨树皮类脂(PBL)对改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鸡的免疫器官的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感染与未感染CIAV的1日龄SPF鸡作为试验模型,分别连续饲喂PBL 7 d,在第7、27、47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和CD8+的含量,并计算CD4+/CD8+。[结果]PBL能够增加健康SPF雏鸡外周血的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结论]杨树皮类脂对CIAV诱导的免疫抑制雏鸡外周血的CD4+和CD8+T细胞水平的降低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樱桃谷鸭血液中提取出白细胞并制备粗提抗菌肽,分别以低、中、高3种剂量(质量浓度分别为1.5 g/L、7.5 g/L、15 g/L)灌胃清洁级昆明系小鼠,0.2 mL/(d·只),同时设0.0l%醋酸溶液对照组和蛋白对照组(10 g/L牛血清白蛋白).连续灌胃14 d后,测定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E玫瑰花环形成率、碳粒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状态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情况良好1日龄AA肉公鸡1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9只。设定不同免疫应激模型,为无免疫组即对照组(no vaccine,NV),常规免疫组(conventional vaccine,CV),以及在常规免疫基础上注射细菌脂多糖的免疫亢进组(LPS)和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组(CYP)。采用 CD3/CD4/CD8 三色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肉鸡免疫状态和非免疫状态下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与NV组相比,肉仔鸡的体增重和采食量均显著降低LPS组和CYP组(P<0.05),各处理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NV组与CV 组生产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各日龄处理间血清TP、GLU和CHLO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21和35天,LPS组和CYP组血清ALB含量显著低于CV组和NV组(P<0.05);第21 天,LPS组血清α-AGP和 BUN含量显著低于NV组(P<0.05),CPY和LPS均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LPS组CD4+/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NV组(P<0.05)。【结论】未进行免疫肉鸡可维持机体正常的生长性能和细胞免疫稳态,LPS和CYP的刺激可降低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随日龄增加肉鸡对CYP刺激的耐受性有所上升,LPS刺激可增强肉鸡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了解AA肉鸡血液T淋巴细胞及其CD4 、CD8 亚群所占比例的变化规律及对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对1、3、5、7、14、21、28、35、42、的日龄AA肉鸡血液CD3 T淋巴细胞和CD4 、CD8 T细胞亚群比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5日龄CD3 T淋巴细胞含量逐渐升高,7日龄突然下降,14~21日龄急速升高,并达到最高峰后急速下降至28日龄,35~49日龄时相对趋于平稳状态;CD4 T细胞含量1~3日龄明显低于其余日龄,3~5日龄急速上升,7~14日龄增加缓慢,21日龄时达到最高峰后急速下降至28日龄,35~49日龄时基本趋于平稳状态;CD8 T细胞含量1~5日龄缓慢上升,5~7日龄急速下降后,再急速上升到14日龄,14~28日龄再下降,此后直至49日龄均在此水平上处于平稳状态.CD4 /CD8 比例:1~7日龄缓慢增加,7~14日龄比例急速下降至最低,14~21日龄时比例增加到最高峰后急速下降至28日龄,但比例数值高于前1~7日龄,28~49日龄比例趋于平稳状态.表明AA雏鸡在1~7日龄时其免疫功能逐渐提高,14日龄时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减弱,这可能与CD8 T淋巴细胞含量高有关,21日龄时机体细胞免疫水平达最高状态,在28日龄后肉鸡细胞免疫功能基本保持稳定状态,但仍需要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雏鸡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和毒株的细胞免疫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A肉鸡雏鸡分别经口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早熟株,用免疫组化ABC法染色检测小肠、盲肠扁桃体、脾脏中CD4^ 、CD8^ T淋巴细胞动态变化;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表明:球虫免疫鸡后,CD4^ T淋巴细胞在一次免疫后迅速增殖,第6天达到第一峰,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盲肠与脾脏中CD4^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8%和44%,免疫早熟株的鸡盲肠与脾脏中CD4^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6%和43%,而二次免疫后和对照相比很少有显著差异。CD8^ T淋巴细胞在一次免疫后比CD4^ T增殖速度慢,第9天达到第一峰。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在此日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7%和47%,免疫早熟株的鸡在此日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6%和48%,二次免疫后迅速大量增殖,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在二免后第2天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9%和50%.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鸡在二免后第2天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7%和50%。且CD8^ T淋巴细胞总体水平比CD4^ T淋巴细胞多。盲肠扁桃体中T细胞的增殖速度比其他组织更快。免疫早熟株的鸡与免疫毒株的鸡肠道黏膜中的CD4^ 、CD8^ T淋巴细胞变化基本一致。一次免疫鸡比未免疫对照T淋巴细胞活性显著升高;进行二免的鸡免疫后第一、二、三周T淋巴细胞活性均比未进行二免的鸡显著升高;毒株免疫鸡T淋巴细胞活性大多与早熟株免疫鸡无8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随机选取我校体育专业二年级学生38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13人)、B组(13人)和C组(12人)。A组学生给予中等强度的运动,B组学生给予小强度的运动,C组学生不进行运动锻炼,进行运动锻炼时每次40 min,3次/周,时间为3个月。三组学生均在相应运动强度干预前及干预后第二天,在同一时间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液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观察并记录三组学生在干预前后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运动干预前,三组学生的相关检查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的不同运动强度干预后,A组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Ig G明显升高(P0.05),Ig A、Ig M变化不大;B组、C组研究对象的Ig G、Ig A、Ig M均无明显变化。三组研究对象的CD4+升高、CD8+降低、CD4+/CD8+升高,但只有A组研究对象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免疫功能,值得在大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