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几个主要蓝莓品种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5个蓝莓品种快速增殖的影响.[结果]较低的温度和光强有利于蓝丰品种的快速增殖;较高的温度和光强有利于埃利奥特的快速增殖;低温和常光强有利于布里吉塔的快速增殖;常温和常光强有利于力格西的快速增殖;高温和常光强有利于密斯蒂的快速增殖.[结论]温度和光强对蓝莓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有很大影响,不同蓝莓品种所需的最佳培养温度和光强也不尽相同,所以应根据不同品种设置不同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2.
浅谈科隆植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片树叶,就能产生一片森林",在当今社会已成现实。植物无性繁殖通常采用扦插、嫁接等方法,而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植物试管快繁技术即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也因为受到技术繁杂、投资较大等制约,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推广。而科隆植物技术是国内外首创的新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易推广等优点,不仅可用于经济植物的快速繁育,而且可用于转基因植物或濒危经济植物的快速繁殖、推广和保护,对多种植物的无性快繁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很高的适用价值,应用范围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单粒精播快繁技术在花生良种快繁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花3号(多粒型)为研究材料,系统研究大田单粒精播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和大棚单粒精播高效快繁技术对花生植株性状、产量和繁殖系数的影响.[结果]两种单粒精播技术均可明显降低花生株高,增加单株结果数及饱果率,提高产量和繁殖系数,其中大棚单粒精播高效快繁技术的繁殖系数达到34.3,比常规双粒穴播提高84.5%.[结论]两种快繁技术在节种增产、提高繁殖系数上效果明显,可作为花生新品种快速蘩育的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4.
徐美隆  吴建华  闵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77-13978
[目的]建立台尔曼忍冬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台尔曼忍冬优良株系的快速繁殖提供依据。[方法]以台尔曼忍冬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NAA与IBA培养基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在MS+1.0 mg/L 6-BA+0.1 mg/LNAA培养基上培养8~10 d后开始有芽萌动;MS+0.8 mg/L 6-BA+0.1 mg/L NAA培养基对增殖效果较好;生根培养基为1/2MS+0.8mg/L IBA+0.1 mg/L NAA,生根率达78.5%。[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台尔曼忍冬组培快繁体系稳定性好,增殖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姜科植物繁殖系数低、种性退化等问题,扩大姜科植物的繁殖规模,提高品种自身抗逆性和增产潜力,有效建立姜科植物的离体快繁体系,总结了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部分姜科植物离体快繁体系构建过程中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处理、丛生芽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与分化和生根培养条件,阐述了姜科植物离体快繁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对植物组织培养在姜科植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姜科植物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甘蔗健康种苗的组培快繁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等方面综述了甘蔗健康种苗组织快繁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研究西洋杜鹃茎尖再生植株无菌培养物建立、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 4个技术环节 ,最终建立西洋杜鹃组培快速繁殖技术体系。试验结果按最佳处理计算 ,一个外植体年理论增殖系数可达到 2 6× 10 5。植物组培快繁技术是解决西洋杜鹃种苗缺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芝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芝樱的快速繁殖及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提供依据。[方法]以芝樱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筛选适合芝樱组培快繁不同生长阶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适合芝樱启动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蔗糖15 mg/L+琼脂0.7%(pH 5.8~6.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芝樱组培快繁体系稳定性好,增殖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李成慧  蔡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68-10369
[目的]优化蝴蝶兰不定芽快繁技术中增殖培养基的成分及其浓度,完善蝴蝶兰快速繁殖技术。[方法]利用组织培养的手段,在增殖培养基上诱导出蝴蝶兰不定芽,研究6-BA、PVP的浓度以及不定芽大小对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培养基1/2 MS+0.2 mg/LNAA+10 mg/L 6-BA+2 g/L PVP+1 g/L水解酪蛋白+20 g/L蔗糖+8 g/L琼脂(pH 5.4)是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10;以长为1.0~1.5 cm的不定芽作为蝴蝶兰扩繁材料较为合适。[结论]结果表明该研究优化的培养基配方和快繁技术可用在蝴蝶兰种苗快繁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田伟伟  赵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693-2695,2698
[目的]建立怀地黄试管苗的快繁体系。[方法]分别进行了NAA、6-BA和KT对茎尖培养以及NAA、6-BA试管苗快速繁殖的试验。[结果]中低浓度的NAA和6-B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怀地黄试管苗的快速繁殖,而高浓度的NAA和6-BA则会抑制怀地黄试管苗的快速繁殖;优选出的怀地黄试管苗的快速繁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002 mg/L NAA+0.2 mg/L 6-BA。[结论]试验优选出了怀地黄试管苗的快速繁殖的最佳培养基,为怀地黄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黄瑞香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培养条件。[方法]以黄瑞香幼嫩茎尖为外植体,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统计的方法研究黄瑞香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结果]确定黄瑞香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培养基为WPM+IBA 0.1 mg/L+KT 0.1mg/L,茎尖诱导芽的适宜培养基为WPM+IBA 0.2 mg/L+6-BA 3 mg/L,幼芽形成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IBA 3.0 mg/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黄瑞香的快速繁殖及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该研究为黄瑞香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青牛胆离体繁殖技术,建立四川青牛胆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的方法,本实验以川青牛胆幼嫩茎段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探究适用于幼嫩茎段快速繁殖的最佳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快速繁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达9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05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1.0 mg/L 6-BA,生根率为97.5%;驯化移栽成活率为100.00%;本研究为川青牛胆优质种苗规范化生产和新品系选育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丽格海棠(Rieger Begonia)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即:不定芽诱导、丛芽增殖、生根诱导及移栽阶段,摸索出了各个阶段的较适生长条件,为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简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培养器具的替代、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的简化、快繁方式、留茬培养及污染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马铃薯组培快繁体系的简化以及节约成本的方法,以更好地应用于工厂化育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蔡年辉  李根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68-14369
综述了近年来能源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的实生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和组织培养等育苗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小桐子的快速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彩色马蹄莲"凤眼"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束晓春  李乃伟  何树兰  彭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68-14269
[目的]研究彩色马蹄莲"凤眼"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彩色马蹄莲红花品种"凤眼"块茎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激素水平对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的影响,并筛选适合彩色马蹄莲试管苗快繁的培养基。[结果]在初代试验中对彩色马蹄莲的块茎消毒以0.2%升汞处理15min为宜;MS+2.0mg/L6-BA+0.1~0.2mg/LNAA为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继代培养基MS+0.5mg/L6-BA+0.1mg/LNAA上,愈伤组织能够分化出状态良好的丛生芽并继续增殖;在培养基MS+0.3mg/LIBA上,生根率达100%,试管苗生长健壮,根系良好。[结论]为建立彩色马蹄莲快繁体系及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百合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将一些百合的组织培养文献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加以综述,以使百合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迅速得以推广,从而解决百合种苗退化、带病毒多的现象,提高其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18.
蝴蝶兰组培苗快繁高效安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冰  张金云  谢光坤  杨大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170-6171,6173
[目的]建立蝴蝶兰组培苗的快繁工厂化生产体系.[方法]以蝴蝶兰的花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并进行继代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出瓶培养,最后分别包装、标识、运输.[结果]试验获得了无菌的蝴蝶兰芽苗,经8代继代培养后,进行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而后进行炼苗与出瓶培养,最后按照大、中、小3个规格的苗龄分级出圃,对出圃的组培苗按级分别包装、标识、运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详细的蝴蝶兰苗快繁工厂化生产体系.[结论]该方法建立了蝴蝶兰组培苗的快繁工厂化生产体系,为蝴蝶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吉系砧木取得组培快繁的基础上,加快砧木快繁尤为重要,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甜樱桃砧木无纺布袋、基质配置和生产管理之间的相关性,为实现甜樱桃砧木高质量繁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乌拉尔甘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乌拉尔甘草种子为试材,对甘草快繁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合乌拉尔甘草快繁的途径为无菌苗茎段直接生根成苗方式,最适培养基:MS+KH2PO4 13.5 mg/L+IBA 0.5 mg/L,增殖系数可达76,生根率达90%,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