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抗草甘膦抗虫棉材料、抗病棉材料为亲本,进行正反交配组,比较了正反交组合、两个亲本及当地主栽杂交种(对照)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抗性等,研究了其抗虫、抗病、抗草甘膦的性状以及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开花期、吐絮期、结铃进度、果枝数、单铃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花率、纤维品质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果枝始节节位高度、果枝夹角、生育期表现为负向竞争优势;两个亲本的独立抗性能够比较稳定地遗传;正反交组合都同时具有抗虫、抗病、抗草甘膦的三抗性状。  相似文献   

2.
以抗草甘膦抗虫棉材料、抗病棉材料为亲本,进行正反交配组,比较了正反交组合、两个亲本及当地主栽杂交种(对照)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抗性等,研究了其抗虫、抗病、抗草甘膦的性状以及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开花期、吐絮期、结铃进度、果枝数、单铃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花率、纤维品质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果枝始节节位高度、果枝夹角、生育期表现为负向竞争优势;两个亲本的独立抗性能够比较稳定地遗传;正反交组合都同时具有抗虫、抗病、抗草甘膦的三抗性状。  相似文献   

3.
棉花核不育系GA18产量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抗虫核不育系GA18配制的22个杂交种的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发现,GA18配制杂交种铃重的平均正向中亲优势为5.37%,且有50%的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但是衣分的杂种优势不明显。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的中亲优势多数表现为正向优势,有50%的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马克隆值的杂种优势多数表现为负向优势,比强度正向中亲优势大于5%的组合占36.4%,超亲优势大于5%的组合占27.3%。结果表明,GA18配制的杂交种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较显著,用GA18配制杂交种有利于提高杂交种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甜高粱杂交种F_1代的杂种优势。[方法]以2个不育系为母本,8个恢复系为父本,配置16个杂交组合,分析杂交种F_1代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甜高粱杂交种F_1代的株高具有超亲优势和正向的中亲优势,大部分组合茎粗具有超亲和正向中亲优势;生物产量表现出较高的正向超亲优势,其正优势达到93.75%;锤度表现出正向或负向的中亲优势,其中正向的占56.25%,负向的占43.75%。株高与低亲值、高亲值、中亲值均呈显著正相关,茎粗与高亲值和中亲值呈显著正相关,生物产量与低亲值、中亲值和高亲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锤度与双亲关系不密切,出汁率与高亲值呈显著正相关。A_2×R_1、A_2×R_7、A_2×R_3组合株高、生物产量和锤度的杂种优势分别达到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甜高粱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广亲和两系不育系9311S的40个中熟中粳稻及由其配置的40个杂交F1为材料,分析播始天数、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糙米率、长宽比、粒长、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等18个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生育期存在正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而结实率与千粒质量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品质性状中长宽比、粒长和垩白粒率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而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度表现出负向超优亲优势.长宽比、粒长存在正向竞争优势,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表现出负向竞争优势.与父本相比,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以及穗粒数明显增加,但是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明显降低,提高父本千粒质量是恢复系产量性状改良的重点.杂交组合品质优于父本是因为杂种的粒型变长,粒宽变窄,长宽比增加,有利于提升稻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抗草甘膦棉花杂交种F1代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具有高产、优质、抗草甘膦,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杂交种。[方法]以抗草甘膦棉花品种(系)作父本/母本,与常规优良品种(系)组配14个杂交组合,分析测定各杂交组合在产量、产量构成因子、抗虫和抗草甘膦方面的竞争优势表现。[结果]14个杂交组合生育期较对照赣棉杂1号提前,高抗草甘膦,其中组合①、⑤、⑨、⑩、瑏瑡抗棉铃虫;组合②、⑤、⑥、⑩产量构成因子协调,籽、皮棉产量高于对照赣棉杂1号;组合①、②、③、⑤、瑏瑤棉纤维品质较好。[结论]综合抗性、结铃进度、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等性状,最终筛选出②、⑤、⑥、⑩等4个高产、优质、抗草甘膦、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平均优势、超亲优势和优势指数等方面研究了12个陆地常酚棉与低酚棉品种间杂交组合8个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F_1代单株结铃、单铃重、衣分、子指和霜前皮棉产量总是大多数组合优势较强,纤维的2.5%跨长和强度多数组合也有优势,麦克隆值多数却趋向低亲.在12个组合中,霜前皮棉产量表现正向优势的有10个组合(占83.33%),其中有9个组合平均优势超过36%,说明F_1代增产潜力大;纤维的2.5%跨长和强度均有8个组合表现正向优势;麦克隆仅有4个组合表现正向优势,且有些优势不明显.鄂棉1号×皖无855等组合的纤维产量及品质都同时得到了提高;有些组合产量性状优势较强,但品质性状却未得到改善,需要筛选提高.  相似文献   

8.
棉花海陆杂交种高支纱纤维特征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因素交叉式遗传交配设计,研究棉花海陆杂交F1代纤维品质性状中亲优势、超亲优势、竞争优势及平均显性度,结果表明:海陆杂交F1代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三大品质性状均可达到或超过海岛棉亲本;纤维整齐度也有所提高,伸长率与海岛棉相似,但不及陆地棉;皮棉产量也有较高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并有个别组合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显性度分析表明:纤维长度表现为超显性作用;其他各品质性状和皮棉产量因不同的遗传基础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赵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13-2414,2416
选用自育的高代品系及南疆本地培育品种作亲本,对海岛棉杂交一代主要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组合的产量性状具有正向的中亲优势,衣分和单株铃数的超亲优势及竞争优势也大多为正向优势;各组合纤维长度、强度的杂种优势基本为正向。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的各杂种优势间均为正向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他性状间的杂种优势相关关系各为不同的相关表现。  相似文献   

10.
棉花海陆种间杂交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双因素交叉式遗传交配设计,研究了棉花海陆杂交F1代主要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海陆杂交F1代纤维长度、比强度有极强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麦克隆值总体稍细;皮棉产量位于两亲之间、倾向陆地棉亲本,部分组合超过陆地棉亲本.个别组合的产量可达到或超过对照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
以4个辽宁棉花品种为母本,3个黄河流域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熟棉花品种为父本,配制了12个杂交组合(F1),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2个组合的单株铃数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都为正值;霜前籽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的中亲优势分别为9.28%、6.63%、7.62%、8.65%,大多数组合表现为正值。(2)衣分和纤维品质的中亲优势较小,大都组合表现为负值,平均为绒长(1.16%)、整齐度(0.10%)、伸长率(0.03%)、强力(-0.15%)、麦克隆值(-0.45%)、衣分(-0.66%)。(3)12个杂交组合中辽棉17号×石远321表现突出,后代的杂种优势也较大,在纤维品质等方面表现都很好。  相似文献   

12.
亚海陆杂种棉在经济性状方面表现的优势特征如下:植株高度一般无明显竞争优势,但单株结铃数有正向竞争优势,单铃重的竞争优势多为负向;不孕籽率与亚海岛棉亲本相比普遍表现下降趋势;籽棉和皮棉产量的中亲优势皆为正向优势,但竞争优势多为负向优势;霜前花率大多数组合具有正向竞争优势,而僵瓣花率的竞争优势皆为负值;纤维绒长普遍表现正向竞争优势;比强度也普遍具有明显的正向竞争优势;马克隆值的中亲优势虽然多为正向,但竞争优势皆为负向。  相似文献   

13.
花生杂种F_1代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了解花生杂种优势特点。[方法]选取以2个高产品种(系)粤油7号和ZK04为母本,新会小粒、六月雪、J11、Q02和洲仔小粒5个品种为父本配置的6个杂交组合F1真杂种为材料,分析了主茎高、侧枝长和茎粗3个株型性状及饱果数、单株荚果重和荚果大小3个荚果性状的超亲优势和中亲优势。[结果]大部分组合的F1代在主茎高、侧枝长和茎粗性状上均有超亲或正向中亲优势;在饱果数、单株荚果重和荚果大小上,大部分组合的F1代都不存在超亲优势,只有少部分组合的F.代存在正向中亲优势。[结论]花生杂种优势随性状和材料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9个海岛棉亲本及其20个F1组合(5×4)2个皮棉产量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的3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零式果枝与长果枝品种间杂交的F1和F2代5个纤维性状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具有负向群体超高亲优势。F1和F2纤维强度具有正向群体平均优势,细度具有负向群体平均优势,但优势都较低;皮棉总产量的群体平均优势F1达到42.1%,F2达21.0%。一般来说,F1和F2代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较弱,但存在着F1品质性状具有优势,F2优势衰退很慢的组合;F1和F2均存在着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具有超高亲优势的组合。对海岛棉霜前皮棉产量与纤维长度及与纤维细度的遗传改良可以同步进行;而对海岛棉霜前皮棉产量与纤维强度的同步改良及对皮棉总产量与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和麦克隆值的同步改良很困难。表型相关分析表明,海岛棉霜前皮棉产量与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及与纤维细度可以同时利用杂种优势,同时利用海岛棉的皮棉总产与纤维长度及纤维细度的杂种优势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高品质棉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个通过种间杂交后代选育的棉花高品质系(种)与4个抗棉铃虫棉花品种(系),按3×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24个F1组合.对杂种一代主要农艺、经济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1籽、皮棉产量具有一定的中亲优势,竞争优势差,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为显性效应;铃重F1优势明显,无论中亲优势、超亲优势、竞争优势均有一定的正向优势,其遗传以显性效应为主,其次是加性效应;结铃数和衣分多表现为负优势,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结铃数无显性效应;h2B和h2N均以衣分最高,分别为74.5%和85.9%,皮棉产量其次,分别为60.2%和70.2%,结铃数最低,均为 13.1%;纤维品质性状优势明显,尤以竞争优势表现突出,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为显性效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年3个环境下陆地棉永久IF2群体的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及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永久IF2群体品质性状关系,为生产上合理运用永久群体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永久IF2群体的品质性状纤维长度、整齐度、纤维强度在不同环境下都具有正向中亲杂种优势,但是优势不大,而马克隆值、伸长率在不同环境下的中亲优势有正向也有负向。单株籽棉产量与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极显著正相关,与伸长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永久群体纤维强度与整齐度具有明显的正向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NCII交配设计,对3份常规棉、4份彩色陆地棉亲本组配杂交,分析杂种F1的11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主要产量性状籽棉、皮棉产量均有显著的中亲优势,铃重、籽值和单株铃数的中亲优势明显,而衣分的竞争优势明显。在纤维品质性状中2.5%跨长、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这3个性状表现出了较高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经配合力分析,H616、B-3、石彩6号、新彩1号和石彩3号的GVA效应综合表现优良;从组合的SCA效应分析,有8个组合的SCA效应较优。  相似文献   

18.
以4xMtCMS为母本,6个四倍体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测定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与相应父母本相比,四倍体杂交组合杂种6个F1产量均表现正的中亲和超标优势,以4xMtCMS×07P-10和4xMtCMS×07P-8的产量杂种优势最强,中亲优势、超亲优势及超标优势最大分别达18.90%、15.27%和12.61%,株高、开展度、叶片数、叶面积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品质性状显著高于父母本,平均中亲优势均表现为正向优势,但优势率较小,平均超亲优势、超标优势杂种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抗虫陆地棉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来源的常规棉、抗虫棉,按照4×7的NCⅡ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28个杂交组合,通过2年重复试验,分析F1、F2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大多比较低,但衣分的广义遗传力可达92.16%;狭义遗传力大于54.64%的性状为衣分、衣指、断裂比强度和籽指,部分性状的F2狭义遗传力高于F1代。供试组合F1和F2的中亲优势和高亲优势主要表现在产量上;所研究的性状中,F1以皮棉产量竞争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1.31%、34.17%和13.33%;组合P4/P7(鄂抗棉12/5H303)的皮棉产量比竞争对照邯284增产27.4%。F2杂种优势依然部分存在,但大多性状比F1优势都有衰退。F1籽棉和皮棉产量较优的特殊配合力组合为P4/P7(鄂抗棉12/5H303)、F2籽棉和皮棉产量较优的特殊配合力组合为P4/P10(鄂抗棉12/5H335)、P1/P11(611/5H336)。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好的抗虫棉亲本是P8(5H309)、P5(5H181);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好的亲本是P1(611),P2(05-5317)和P4(鄂抗棉12)。优选亲本配组可以指导抗虫杂交棉的选育,获得具竞争优势的抗虫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培育适合新疆北疆棉区种植的早熟杂交棉品种,探讨杂种F1代的杂种优势,为北疆棉区提供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棉品种。[方法]2011年以芽黄突变体为母本,配置14个杂交组合,并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结果]竞争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有11个参试组合子棉产量超过CK;有13个组合皮棉产量超过CK;其中组合KH1148和KH1150的早熟性好、丰产性突出且纤维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结论]组合KH1148和KH1150可作为早熟杂交棉组合适于北疆棉区种植。株高、衣分、比强度存在正向杂种优势;以115-23和71-7为母本的组合,在农艺性状、产量等综合性状上有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