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29日,三亚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组织专家对三亚福联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斑石鲷的引种及工厂化养殖技术与推广”项目(编号:2014CZ02)进行现场测试。测试数据表明,2014年6月5日引进的斑石鲷共存活170尾,成活率85.0%,平均全长26.3cm,平均体高13.3cm,平均体重638.2g/尾;2014年8月12日引进的斑石鲷共存活21000尾,成活率79.2%,平均全长24.0cm,平均体高12.2cm,平均体重498.0g/尾;2014年9月16日引进的斑石鲷共存活30000尾,成活率92.3%,平均全长21.0cm,平均体高10.0cm,平均体重274.6g/尾。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山东省烟台莱州明波水产首次在国内引进斑石鲷亲鱼452尾,与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所联合攻关,一举攻克育苗关键技术难题,培育6cm以上斑石鲷苗种50余万尾。在2014年7月4日明波水产斑石鲷全国验收推介会上,与会中山大学林浩然院士等专家普遍认为,斑石鲷作为我国新的养殖品种,明波水产能够率先引进并完成它的驯养、自然催产、催熟和苗种孵化培育,成果可观,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斑石鲷     
<正>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属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在自然海域中该鱼的自然资源稀少,常以垂钓获得,极少形成自然群体,没有明显的盛鱼期,且产量很小,分布于中国黄海、东海、南海,国外见于朝鲜、日本。目前,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在国内首次突破斑石鲷生殖调控及苗种生产技术研究,在山东莱州已成功培育出批量斑石鲷苗种和成鱼。形态特征斑石鲷体延长而呈长卵圆形,侧扁而高。头小,前端钝尖。吻短,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2014,(8):17-17
<正>2014年,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国内首次突破斑石鲷生殖调控及苗种生产技术研究,成功培育出批量斑石鲷苗种,填补了我国斑石鲷苗种繁育的空白。斑石鲷属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在自然海域中该鱼的自然资源稀少,常以垂钓获得,极少形成自然群体,没有明显的盛鱼期,且产量很小。  相似文献   

5.
南方地区斑石鲷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属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鱼类(图1),自然资源稀少,无明显的盛渔期。分布于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属温、热带近海沿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海域。斑石鲷不仅体态优美,而且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具有养殖前景的优良经济鱼类。2014年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成功培育出斑石鲷人工鱼苗,为国  相似文献   

6.
6月11日-12日,第三届中国北方石斑鱼产业技术研讨会暨莱州明波斑石鲷专业合作社启动会在莱州举行,石斑鱼养殖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共160余人莅临现场. 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简称"莱州明波")于2014年5月在国内首次完成人工规模化繁育斑石鲷,如何健康持续的让斑石鲷产业起步、发展并延伸下去?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养殖技术,引进斑石鲷(体长6 cm、体质量约6 g)进行室内水泥池的幼鱼培育和海区网箱养殖,经过六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125 d的室内水泥池幼鱼培育,斑石鲷幼鱼平均体质量达120.3 g/尾,日增重0.91 g;移至海区网箱养殖61 d后平均规格达243...  相似文献   

8.
物以稀贵,野生斑石鲷稀缺,价格高昂,不无道理,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下称"明波水产")成功繁育斑石鲷苗这一消息确实让人振奋,但兴奋之后,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养殖斑石鲷是否有难度?市场接受度是否有困难?人工养殖后的斑石鲷还能是"贵族"吗?"养殖不难,用配合饲料、海水鱼或是鲆鲽类的饲料喂养即可,如果有人担忧会因养殖量过大而导致市价下滑,我可以说,这完全不用担心。”明波水产总经理李波给了本刊记者一颗安心丸。显然、明波水产在繁育成功后已考虑到这一问题,并做好了相关的试验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团队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等单位,在斑石鲷Y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斑石鲷是我国新兴的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其味道鲜美,市场价值很  相似文献   

10.
<正>斑石鲷生长较快、肉味独特、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鱼种经过10个月~12个月工厂化养殖,体重可达450g~500g。如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当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且斑石鲷目前市场售价达230元/斤~350元/斤,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1.
日本斑石鲷人工育苗成功最近,日本爱媛县水产试验场斑石朗人工育苗首次获得成功。斑石绸味道鲜美、价格昂贵,且生长较快,养殖鱼与天然鱼的肉质差别小,是很有希望的海水养殖新品种。10年前该试验场捕捞天然稚鱼100尾,经7年培育成可产卵的成鱼。3年前开始进行种...  相似文献   

12.
南方地区斑石鲷工厂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斑石鲷(Oolegnathus punctatus),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属石鲷科(Oplegnathidae),石鲷属(Oplegnathus)鱼类,分布于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属温、热带近海沿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海域。在自然海域中,斑石鲷无明显的盛渔期,自然资源稀少。斑石鲷不仅体态优美、体色靓丽,而且食用和药用价值极高,素有"梦幻之鱼"、"矶钓之王"以  相似文献   

13.
正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隶属于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是广大消费者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然而该鱼在自然海域中资源十分稀少,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再加上海洋环境污染、野生种未加改良等多种因素影响,江苏斑石鲷市场价格一路飙升,最高时达200元/千克。因此,在江苏地区开展斑石鲷池塘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科研基地(江苏省海水增养殖技术及种苗中心),经过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精心饲养,采用分段式室内工厂化养殖和室外土池生态养殖相结合的方法试养斑石鲷获得成功,目前科研人员正开展早期发育阶段相关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17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某养殖场网箱养殖的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幼鱼突然发病并大量急性死亡。疾病调查显示,养殖海域水温为26℃~28℃;病鱼为4~5月龄,全长为(16.3± 1.6) cm,体重为(156.9±37.0) g;80万尾斑石鲷幼鱼2周内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经济损失惨重。临诊检查发现,病鱼体表无明显损伤,但活力差、呼吸急促。剖检可见病鱼脾肿大、质地脆、易碎,肾糜烂,肝有出血点。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病鱼脾、肾造血组织中可见许多直径约为20 μm的肿大细胞,肿大细胞内含有大量直径约为145 nm、呈六边形的病毒颗粒。用过滤除菌的病鱼脾组织匀浆液,腹腔注射感染健康斑石鲷,感染组14 d内累积死亡率达95%。人工感染病鱼表现出与自然发病鱼类似的外观症状,且在脾、肾组织切片中也可观察到大量的肿大细胞及相似的病毒粒子。使用特异性PCR引物,从自然发病鱼和人工感染病鱼的肝、脾和肾组织中均检测到鱼类虹彩病毒的高强度感染。克隆、测序得到了1362 bp的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序列比对显示,该病毒的MCP序列与真鲷虹彩病毒(RSIV) RIE12-1的相应序列完全相同。构建的虹彩病毒系统发育树也显示,该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RSIV类群,是RSIV的一个分离株。本研究首次证实RSIV可以导致斑石鲷大规模死亡,研究结果为诊断和防治斑石鲷病毒病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鱼类作为水生变温动物,围栏圈养环境海水温度的突变会对其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以2种规格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为实验对象,分析了急性高温(32℃)胁迫后1、3、6 h,恢复正常温度(25℃)后6 h和12 h时,其呼吸频率、血清中葡萄糖(GLU)和皮质醇(COR)含量、血液中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数目、血红蛋白(HGB)含量、红细胞积压(HCT)以及肝脏热休克蛋白(hsp70、90)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32℃高温条件下,2种规格斑石鲷呼吸频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50 g和200 g斑石鲷分别在0.3 h (20 min)和1 h时呼吸频率达最高值(P<0.05)。2种规格斑石鲷COR和GLU浓度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50 g斑石鲷COR浓度在1 h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GLU浓度在6 h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200 g斑石鲷COR浓度在1 h时显著低于50 g斑石鲷血清COR浓度(P<0.05),恢复6 h后,COR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GLU浓度在高温胁迫期间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恢复12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温胁迫过程中,50 g斑石鲷WBC、RBC、HGB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 g斑石鲷WBC、RBC、HCT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GB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温诱导2种规格斑石鲷肝脏组织中hsp70和hsp90 mRNA表达量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sp70和hsp90 mRNA表达量分别在3 h和1 h达到最高(P<0.05)。上述指标在恢复正常温度(25℃) 12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急性高温刺激显著增加了2种不同规格斑石鲷的呼吸频率、COR和GLU含量,上调了肝脏hsp70和hsp90 mRNA表达,小规格的斑石鲷应对高温胁迫具有更强适应调节能力。相关结果为斑石鲷大型围栏养殖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同时也为进一步阐明斑石鲷高温耐受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斑鳜又名岩鳜、石鳜和铁鳜,目前市场售价200元/千克以上,是普通翘嘴鳜的3~4倍,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价值。2013年宿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宿迁市湖滨新区蒙恩繁殖养殖场引进鸭绿江野生斑鳜亲本35组,在宿迁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开展池塘网箱养殖斑鳜,繁殖斑鳜水花30万尾,培育5厘米以上大规格斑鳜鱼种18万尾,培育成活率60%,向市场提供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10万尾。现将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一、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电力使用便利、无污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低氧耐受能力及低氧胁迫过程中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生理学和生态学方法,查明2种规格斑石鲷在临界氧分压(critical oxygen tension, Pcrit)和失去平衡点(loss equilibrium, LOE)时的溶解氧浓度,观察自然耗氧条件下其呼吸行为变化,分析低氧胁迫和恢复溶解氧过程中血液皮质醇和葡萄糖含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浓度、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数目、红细胞积压(hematocrit, HCT)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3.0±0.5)℃、氨氮浓度<0.5 mg/L、亚硝酸盐浓度0~0.05 mg/L、盐度为30、pH为7.80的条件下,200和50 g斑石鲷的Pcrit值分别为(4.05±0.09)和(3.15±0.12) mg/L,LOE值分别为(1.16±0.08)和(0.93±0.11) mg/L,且50 g斑石鲷到达LOE值的时间(t=480 min)比200 g斑石鲷(t=110 min)更长;自然耗氧过程中,2种规格斑石鲷呼吸频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Pcrit值处显著升高,达到最大值(P<0.05)。低氧胁迫导致血浆葡萄糖和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在LOE值处达到最大值(P<0.05),但50 g斑石鲷的葡萄糖和皮质醇含量上升幅度显著低于200 g斑石鲷(P<0.05)。同时,低氧引起斑石鲷的WBC和RBC数目、Hb浓度和HCT显著升高,50和200 g斑石鲷分别在Pcrit和LOE值处达到最大值(P<0.05)。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2种规格斑石鲷均恢复正常呼吸运动,上述生理生化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2种规格的斑石鲷相比较,50 g斑石鲷的低氧耐受能力更强,200 g斑石鲷对低氧胁迫的应激反应更敏感,2种规格斑石鲷均可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提高血液WBC和RBC数、皮质醇、葡萄糖和Hb浓度,增强对溶解氧的吸收利用,应对低氧胁迫导致的生理状态改变,相关结果为斑石鲷高效养殖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今年,山东省以合作社和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广实施"大渔带小渔"计划,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渔业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实行"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提升合作社质量内涵。斑石鲷是集"刺身绝品"、"梦幻之鱼"美誉于一身的优良品种,2014年5月在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首次完成人工规模化人工繁育。为做强斑石鲷产业,规范苗种繁育、成鱼  相似文献   

20.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的等能饲料,饲养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幼鱼8周,分析斑石鲷最适蛋白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斑石鲷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水平36.85%时,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效率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0.05)。除蛋白效率在蛋白水平升高至50.38%时,降低至与蛋白水平36.85%组相当,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指标均随蛋白水平的升高而下降,但仍显著高于30.83%蛋白水平组(P0.05)。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通过对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蛋白水平的抛物线和直线回归分析,满足斑石鲷最大特定生长率所需蛋白水平为37.77%~4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