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旱地玉米绿源生物有机肥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验证绿源生物有机肥对旱地玉米的增产效应.生物有机肥比单质氮磷钾化肥玉米每667平方米增产51.3公斤,增产率14.17%,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山楂树长期是放任生长,不加管理,直到70年代中期,才逐步成园,加强了栽培管理,相继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是,对山楂树的吸肥规律、施肥技术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国内也未见报道。生产上施肥粗放,多套用苹果树施肥方法,具有一定盲目性,树体生长发育不协调,单产低,果品质量差,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开展山楂树吸肥规律及施肥技术的研究是迫切需要的。我们于1985~1987年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现  相似文献   

3.
山植喀木虱(Cacopsylla sp.)属同翅目木虱科,是为害山楂树的一种新害虫,在国内尚未见报道。该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第一代成虫和若虫4月中旬到6月下旬为害山楂树的嫩芽、叶片和新梢。从1987~1989年,我们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对该虫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本文报道了山楂喀木虱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楂树口感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被众多果农所青睐。本文将针对山楂树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药用植物薏苡的氮、磷、钾及有机肥的合理配伍施用,以不施肥为对照,共设6个处理,进行薏苡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施肥对薏苡生长特性、生物产量的影响。各施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分蘖数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对照);氮磷、氮钾、氮磷钾、氮磷钾加施有机肥处理的叶片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高于不施肥处理,其中,氮磷钾和氮磷钾加施有机肥处理达到了显著水平;各施肥处理的生物产量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其中,与不施肥和单施氮处理相比,氮磷钾和氮磷钾加施有机肥处理的生物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氮、磷、钾等无机肥配伍施用或无机肥与有机肥配伍施用,在分蘖初期和分蘖末期均能明显提高薏苡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叶片全氮、全磷、全钾等养分的积累,能促进薏苡的生长发育和提高薏苡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杨树株高、地径、生物鲜重的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简单效应分析,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曲线均为抛物线.各因素对杨树株高、地径和生物鲜重的影响大小顺序均为: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对氮磷互作效应的分析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不仅获得最大株高、地径、生物鲜重的施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乡市无机肥的增产效应及培肥地力的作用,探明了无机氮磷钾的直接增产与互作增产效应,明确了在高产栽培中氮磷钾兼施、以磷增氮的作用,展望了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山楂不仅是一种水果,而且具备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山楂具备消积化滞、活血化瘀等功能,对于饮食积滞、疝气血淤闭经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山楂树的种植和幼树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山楂树的稳产高产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9.
栽培迷你黄瓜经济效益显著,然而生产上肥料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养分的浪费、土壤的污染,还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研究不同氮磷钾的配比对迷你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浓度对迷你黄瓜幼苗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氮磷钾对各指标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筛选出最适氮、磷、钾配施的方案,以期为指导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忻府区的主要农作物,旱平地玉米的低产量制约了忻府区粮食总产量的提高。通过"3414"田间试验进行分析,研究旱平地玉米的氮磷钾施用量和贡献率以及三者之间的互作效应,为以后在旱平地玉米生产中合理调节氮磷钾三要素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橙胡萝卜为试验材料,研究生物菌肥华微生物氮磷钾A50对胡萝卜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微生物氮磷钾A50可以明显增加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多糖、寡糖含量,施用量以570 kg/hm~2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水稻土碳氮转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秸秆炭化还田和秸秆直接还田对比试验研究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碳氮转化相关酶、微生物量碳及矿质态氮的影响,为秸秆炭化还田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基于等氮磷钾养分设计,设置6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单施生物炭(C)、单施秸秆(S)、氮磷钾化肥配施(NPK)、生物炭配施氮磷钾(CNPK)和秸秆配施氮磷钾(SNPK)。分别在水稻插秧前(BF)、分蘖盛期(TS)、抽穗期(HS)和成熟期(MS)研究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蔗糖酶、脲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矿质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等氮磷钾养分条件下,秸秆炭化还田和秸秆直接还田均能提高土壤β-葡萄糖苷酶、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并能增加微生物量碳和矿质态氮含量;且生物炭配施氮磷钾化肥和秸秆配施氮磷钾化肥分别优于单施生物炭和单施秸秆;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碳、β-葡萄糖苷酶和蔗糖酶三者之间呈两两显著及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0.872*和0.956**;矿质态氮分别与蛋白酶活性、脲酶间呈极显著相关(0.966**)和显著相关(0.834*)。在等氮磷钾养分条件下,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蔗糖酶、蛋白酶和矿质态的促进作用优于秸秆炭化还田。秸秆炭化还田对土壤脲酶、微生物量碳提升作用优于秸秆直接还田。水稻秸秆炭化还田对土壤碳氮转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多点田间试验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土壤碱解氮测定值与无肥区烟叶产量的相关性,烟叶单位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供氮率(换算系数)、肥料利用率、磷钾肥激发效应、饼肥与氮磷钾化肥联因效应等参数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经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其准确度达91.72%.本文首次报道了烤烟优质适产测土施肥公式中的几个参数,实践证明,上述参数具有可靠性,可作为烟草测土施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进行小麦氮磷钾丰缺指标施肥试验,对小麦成产因素、产量结果、肥料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西峡县土壤供肥能力及小麦养分吸收量,以确定小麦高产高效栽培中的化肥合理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叶品种金牡丹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1)进行盆栽试验,对茶叶主要品质指标进行2次回归拟合,探求茶叶适宜的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对茶叶各品质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对于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氮素影响最大,磷次之,钾最小;对于水浸出物,氮素影响最大,钾次之,磷最小。单因素施肥效应分析表明,茶叶各品质指标均随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最高值后,又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氮磷钾双因素施肥效应分析表明,氮钾互作对茶叶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有显著影响,磷钾互作对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影响显著,氮磷互作对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有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茶叶优质的氮、磷、钾施肥方案为N 0.55 g/(kg·土),P2O50.24 g/(kg·土),K2O 0.22g/(kg·土),适宜的氮磷钾施用比例约为N:P2O5:K2O=2.75:1.2:1.1。  相似文献   

16.
渭南灌区夏玉米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渭南灌区夏玉米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达到经济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施肥用量。  相似文献   

17.
生物炭不同施加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炭对固炭减排、土壤改良等有良好的效用,近年来对其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鲜有报道考察生物炭施加方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而这对于生物炭的推广应用及其环境效用综合评估都有直接影响。为此,本研究采用水稻土柱试验,通过添加不同生物炭,即小麦秸秆(WBC)和木质锯末(SBC)分别在500 ℃和700 ℃制备的4种生物炭,研究其在混合施加或表面施加这两种施加方式下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施加生物炭的处理对水稻株高和反应叶绿素含量的SPAD值(Soil Plant Analysis Development)有积极影响,株高在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表施处理大于混施处理。表施处理SPAD值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t Vegetation Index)略小于混施处理。(2)生物炭施加显著提高水稻结实率,增幅4.88%~8.39%,表施处理的结实率均高于对应的混施处理,但表施和混施处理对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影响差异不显著。(3)生物炭促进了水稻增产,而生物炭表施处理较混施对水稻增产的效应更为明显。(4)生物炭增加了水稻的收获指数,增幅2.58%~10.56%,表施和混施处理对收获指数影响无显著差异。(5)施加生物炭普遍提高了氮磷钾偏生产力,较对照提高了9.81%~36.25%。  相似文献   

18.
海城市西四镇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在辽宁省海城市西四镇开展水稻“3414”试验,研究水稻在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及最佳施肥量及最佳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本地区水稻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2.08 kg/667m2,,P2O56.28 kg/667m2和K2O 6.53 kg/667m2,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配比为1:0.52:0.5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生物炭、有机肥、饼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对芝麻生长和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方法】 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生物炭、有机肥、饼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对芝麻生理、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相比,生物炭、有机肥、饼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芝麻开花期土壤酶活性和光合特性,土壤蔗糖酶的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33.3%、26.4%和23.6%,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47.4%、35.9%和29.5%,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20.4%、13.6%和12.1%,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0.7%、9.4%和8.0%,净光合速率较对照分别提高24.2%、16.2%和10.9%;生物炭、有机肥、饼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均使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增加,生物炭处理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效果较为显著;生物炭、有机肥、饼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较不施肥显著增产,较氮磷钾化肥处理分别增产11.7%~13.3%、8.8%~8.1%和4.4%~8.7%。【结论】 应用1 hm2施用生物炭1 500 kg 或有机肥1 500 kg配施化肥N 120 kg、P2O575 kg、K2O 75 kg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大田2.4万株/hm2的稀植栽培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氮磷钾配比,四个不同水平的氮磷钾施用量组合处理,对杂交棉予杂35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量增加可明显地促进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增加单株铃数和群体总铃数,显著地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但是,当氮磷钾施肥量达到每公顷施N:195kg、P2O5:97.5kg、K2O:136.5kg后,再增加施肥量则增产不显著,肥效降低,而且霜前花率和子棉经济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