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以2种生物叶面肥在桂香22号新茶园中进行叶面喷施,其茶叶氨基酸成份含量分别提高22.5% ̄31.6%,品质有明显改善,香气高锐,滋味鲜甜爽口,产量超过对照,制作的7个产品中,其中一个获广西第五届“桂茶杯”金奖,3个获特等奖;3个茶参加广西第一届“桂绿杯”名优茶评比,包揽了所有的3个银奖。  相似文献   

2.
漳平水仙茶饼是全国唯一的乌龙茶类紧压茶,早在清朝光绪20年便获得巴拿巴和上海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获得福建省历届名优茶奖,2003年通过国家检测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漳平成为远近闻名的“水仙茶饼”之乡。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为我国今日四大茶类之一,盛产于闽、台及粤东。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色种、黄棪、梅占、闽北水仙、闽北乌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以及广东凤凰单丛、凤凰水仙、饶平乌龙等均属之。远于公元1610年前后,荷人东印度公司首自澳门运往欧洲的茶叶即系武夷岩茶,1660年前后英商于厦门购运大量的乌龙茶之后,即采用厦门方言(Tay)并成T-e-a,ea读a之长音,作为西方对中国茶叶的物称。及后乌龙茶的输入欧洲,曾使英国度过“工业革命”中人们精神的劳顿,同时乌龙茶品饮的茶具、茶艺随之注入英伦上层社会,因而十八世纪初一度成为社会时行的生活象征,为诗人和戏剧家所取材,如1725年英人爱德华·扬(Edwa-rd Young)于《嘲讽》一诗中:“两瓣朱唇熏风徐来,吹冷武夷,吹暖郎怀”;另一剧作家  相似文献   

4.
单丛茶是介于全发酵的红茶与不发酵的绿茶之间的半发酵乌龙茶,它体现了乌龙茶制作过程最精细的制茶工艺.现代单丛茶产品,分“凤凰单丛”和“岭头单丛”2个茶品种.岭头单丛茶,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原坪溪乡、坪溪镇)的岭头村.岭头单丛茶传统做法乌龙茶,品质稳定,外形条索紧结壮硕,色泽黄褐油润,花蜜香高锐持久,汤色橙黄明亮,耐冲泡.  相似文献   

5.
往年春茶上市,在武汉京汉大道、香港路等茶叶市场,产自湖北英山的茶叶近五成被贴牌成“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外埠名优茶。  相似文献   

6.
1基本情况 我县茶叶生产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80年,我县茶叶产量达460吨,产值150万元,税收70万元,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近几年,县政府注重抓质量,创品牌,提升茶叶档次,名优茶开发取得显著成效.2001年文成半天香茶获得四个大奖,即第三届国际名茶评比银奖,第四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浙江省第十四届名茶评比一类名茶,浙江省精品名茶展示会组织奖.2001年,名优茶产量138吨,产值330万元,充分显示了我县名优茶开发的生命力和名优茶发展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名优茶作为一种具有时令性消费特点的商品,其价值在时令和品牌效应方面体现得尤为充分.春茶提早上市,既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又可为生产经营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县是沪州市产茶大县与名优茶主产区,以草坪翠芽、迎春毛峰为代表的名优早茶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成为近年来我地茶叶生产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8.
嗜茶者说     
喝了好多年的茶,也不晓得是从何年何月就把茶水替代了白开水。茶已成了我“不可一日无此君”的日常饮品,与“茶鬼”无二。喝的茶也不怎么挑剔。凡绿茶、红茶、铁观音、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等等之类的茶都能入口。但我尤为喜欢绿茶。绿茶入口香气四溢又甘醇。绿茶是炒茶,其工艺不繁琐,经杀青、揉捻、干燥而制成,绿茶喝多还不起腻,其它的发酵茶就不然了。好茶叶价格自然不菲。有一回,海南冬交会上,我品到一味绿茶,香气一直在口腔内打转,挥散不去。客商说这还是去年的春茶,今年春茶还要等两个月后才上市。这是一斤装的礼品盒春茶,要好几百,于我是舍不得的。  相似文献   

9.
“思福”叶面肥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思福”叶面肥能促使茶树生长健壮 ,提高品质 ;春茶萌发早、牙头多 ,持嫩性好 ,采摘批次多 ,名优茶比例增加 ;春茶增产 8.73% ,夏茶增产 2 4.73% ,产投比 72∶1。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春茶鲜叶价好,一等鲜叶每千克高达40元”。新茶上市,鲜叶成了加工商家的抢手货,乐得茶农笑逐颜开。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是名优茶基地,白马毛尖等产品畅销省内外。为稳定和发展优质名茶,促进农民增收,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调整结构,使100多公顷茶叶成了茶农致富增收的“法宝”,茶农每667平方米可创收3000~5000元。图为茶农在喜摘春茶。  相似文献   

11.
春茶优质高产新技术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513000)陈杖洲春茶是一年中品质最优的季节茶,也是增产高档名优茶的最佳茶季。因此,采用春茶优质高产高效益新技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推迟修剪常规的茶树冠面轻修剪均选择在茶叶采摘结束后的11月至翌年2月份进行...  相似文献   

12.
过去推行的春茶采摘前适当修剪,虽说剪后茶蓬平整,有利采摘,但开采时间推迟,不利抢先占领市场,也不利于提高名优茶的比例。采前修剪势必将饱满的越冬芽剪掉,待腋芽再萌发为新芽就推迟将近一个星期了,自然会影响到茶叶的销售价格。茶农如果将轻修剪时间改在春茶后的“五一”节左  相似文献   

13.
解娟  王敏  薛红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4):501-502
“福选9号”茶树新品种,是从福建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方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春季萌芽特早、春茶产量高、适应性强、全年生育期长、适制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尤其适合开发名优早茶的特点,制作的名优茶品质优异,产品附加值高。2002-2004年,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福选9号”的品比试验和区域性试验。“福选9号”茶树新品种已于2005年2月18日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重庆市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灯茶是系列工艺茶之一,其特点是利用中档原料创造名优茶的价值,采摘一芽二三叶为制茶原料,并且不与名优茶和大宗茶争机器设备和劳力。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和初干后在冰柜中低温保存,在春茶结束或夏茶结束后,用人工  相似文献   

15.
邢湘臣 《农业考古》2000,(4):286-287
最近《川菜天地》(1999年第四期),刊出有全书先生撰写的“漫谈台湾茶食”一文,对打开茶叶的销路,颇有启发。今市场上易拉罐乌龙茶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考其原因,作为上品的乌龙茶,经特殊加工后,免受残茶叶之苦,又过足了乌龙茶茶味之瘾,虽然贵了点,也比铺天盖地的矿泉水和各种饮料要好多。台湾茶商也瞄准了这情势,利用现代食品科技,将乌龙茶的原汁原味提炼出来,制成“罐装乌龙茶”,这种“即饮式”的中国饮料,便以“质纯、甘美、无污染、有益健康”的特点,迎合人们消费转向选择天然食品的观念,很多台湾同胞外出口渴时,都愿…  相似文献   

16.
福建龙海县前身为龙溪、海澄两县。龙溪县,是在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置,县治先在古县,后迁漳州、石码。龙溪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长春,土壤多是红壤、黄壤,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龙溪种茶,历史悠久,故有“乌龙茶源出龙溪”之称。乌龙茶在我国的福建、广东、台湾都有出产,其中以福建的历史为最久。在福建又以龙溪为上乘,产量较多,品质较好。乌龙茶是茶树品种之一,后成为乌龙茶类的统称。乌龙茶包括水仙、包种、铁观音、乌龙种等。其中包种又分为本山、黄旦、毛蟹、梅占、奇兰等数十种。乌龙茶从大范围税,包括福建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包种、乌龙;台湾乌龙茶、包种茶;广东凤凰水仙等。福建乌龙茶采制技术精湛,龙以武夷、安溪为著名;而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福建省安溪县的“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即将建成,日前茶都的主体建筑“综合楼”已经封顶。 安溪县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是享誉中外的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全县现有茶园30万亩,年产乌龙茶1.5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4,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为了进一步发挥茶乡的特色经济优势,安溪县县委、县政府决定筹建“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 茶都规模宏大,第一期建筑用地150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投资8…  相似文献   

18.
灯茶是系列工艺茶之一,其特点是利用中档原料创造名优茶的价值,采摘一芽二三叶为制茶原料,并且不与名优茶和大宗茶争机器设备和劳力。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和初干后在冰柜中低温保存,在春茶结束或夏茶结束后,用人工扎制,然后烘干,包装贮存。  相似文献   

19.
方熊  王树婷  钟学斌  孙志国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87-190,232
历史名茶凤凰单丛(枞)茶,属乌龙茶类,实施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乌岽山茶区。该文介绍国内外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概况,探讨该乌龙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并建议:(1)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凤凰单丛(枞)茶;"(2)建立国家推荐性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枞)茶;》(3)充分利用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与农业品牌类遗产"凤凰单丛(枞)茶",整合潮州市潮安县的乌龙茶品牌;(4)凤凰单丛(枞)茶制作技艺,实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20.
茶叶之采制工艺不同,可以分别制成不发酵的绿茶、全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窨花的花茶和团块状的紧压茶。其中,采制工艺最为精细、复杂和独特的要算脍炙人口的乌龙茶了。在福建高山地区,乌龙茶一般每年采摘四次。茶树经过越冬期,在将近半年休养期内已积蓄了充足的养分,到了春天又因雨量充沛、气温逐升而稳缓生长,其叶长势厚实柔嫩。此种在入夏前后采摘的茶叶称为春茶,制作后条形肥壮,色渗光润,香味浓郁而耐于冲泡,品质产量居各季之首,立夏以后,茶树因气温续升,生长迅速,故高山地区一般在采摘春茶后的五十多天(夏至前后)即再次采摘茶叶并称为夏茶,由于生长期短,新梢易呈老化,其成茶后条形粗细不匀,色泽暗褐,香短而水味涩,产量仅为春茶的6~7成;夏至以后,茶树芽梢因气温较高而生长加快,生长期缩短至四十多天,此种在立秋至处署前续摘的茶叶称为署茶,其成茶色泽黄褐,泡水苦涩而略带璜味,产量仅占全年的20%左右;立秋后气温渐降,雨量锐减,茶农一般均在秋分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