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磨削加工是木质材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产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目前关于木材磨削加工的理论研究不足,磨削工艺参数和动力配置不合理,导致磨削加工能耗较高。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考察了磨削深度(T_s)、砂带磨料粒度(G)、砂带速度(V)和进给速度(U) 4个磨削参数,以及磨削方向与木材纹理的夹角(λ)对砂带磨削杨木和红松时的空转功率(P_i)、有功功率(P_a)、磨削功率(P_s)、磨削力做功功率(Psf)及功率利用率(μ)的影响。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系统建立木质材料砂带磨削Psf和μ的仿真模型,最后用功率利用率的直观分析法对磨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磨削参数对Psf的影响顺序为U>T_s>V>G,且都为高度显著影响因素;对μ的影响顺序为T_s>G>V>U,T_s为高度显著影响因素,G和V为显著影响因素。最佳功率利用率(高磨削效率)的磨削方案为:磨削深度0.1 mm,砂带速度10.74 m/s,进给速度5.16 m/min,磨料粒度60目,杨木横纹磨削,红松斜纹磨削。平均功率利用率45%,最大功率利用率78%,最小功率利用率21%。  相似文献   

2.
砂带磨削是近代工业机械加工中一种新的加工方式。随着涂附磨具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砂带磨削已完成从简单的加工向强力磨削(重磨削)、高精度和高粗糙度磨削加工的转变。与砂轮磨削的典型区别在于“砂带磨削是通过提高带面垂直负荷(磨削压力),而不是通过提高砂带速度而发展起来的”。其线速度一般在15~35m/s范围内,很少超过50m/s。砂带是一种单层磨料的磨具(如图1所示),其性能是由各个部分综合决定的。砂带在磨削过程中,发生三个不同的过程:滑擦一磨粒在工件上的滑擦,实际上产生了切除材料的弹性和塑性变形(图2中A部,下同…  相似文献   

3.
习宝田  李黎 《木材工业》1997,11(1):34-34,38
木材磨削和磨削设备(一)习宝田李黎1概述磨削是一种特殊的切削加工工艺。它是用砂带、砂纸或砂轮等磨具代替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目的是除去工件表面一层材料,使工件达到一定的厚度或表面质量要求。磨削在木材加工中常用在以下几方面:①工件定厚磨削主要用在刨花板、...  相似文献   

4.
1砂带磨削的特点 砂带磨削作为提高木制品表面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工手段具有如下特点:①能进行表面积较大制品和复杂型面制品的表面加工;②磨削效率高,散热快,热累积小,不宜烧伤工件加工表面;③加工表面质量好;④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⑤功率消耗少,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5.
人造板砂光技术基础知识讲座(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中 《林产工业》2005,32(4):46-48
1 人造板砂光的目的降低或消除板内和板间误差,提高人造板的尺寸精度、表面平直度和光洁度,为进一步修饰提供良好的表面质量,这是人造板砂光的目的。2 砂带磨削的基本特性2.1 弹性磨削特征砂带是一种将磨料粘附在纸、布、纸布复合、尼龙、胶片等基材上经转换加工而成的磨具,砂带本身的基体具有弹性特征;砂光机和砂带磨床上所使用的砂带,其张紧系统,无论是气  相似文献   

6.
以杨木、水曲柳和中密度纤维板为试材,使用磨削效率测试系统和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进行磨削实验,分析比较了三种试材磨削效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因素对磨削效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杨木的磨削效率高于水曲柳的磨削效率,中密度纤维板的磨削效率最低;横向磨削的磨削效率高于纵向磨削的磨削效率;杨木的表面粗糙度数值Ra高于水曲柳的Ra,中密度纤维板的Ra最高;横向磨削的表面粗糙度数值Ra高于纵向磨削的Ra。  相似文献   

7.
木塑复合材料(WPC)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新型环保材料,在其二次加工过程中,表面易出现凹坑、凸起和波纹,致使表面质量差。本文通过分析WPC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切削温度和表面粗糙度,研究了刀具前角和每齿进给量对WPC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刀具前角的增大,切向切削力Fx和径向切削力Fy、切削温度逐渐减小,表面粗糙度值逐渐降低,提高了已加工工件表面质量。切向切削力Fx和径向切削力Fy随着每齿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切削温度和表面粗糙度值随着每齿进给量的增大而降低。在高切削力和低切削温度情况下,已加工工件表面质量更优,但同时也出现了能耗高的问题,通过对切削参数的调整来改善以上的问题,对WPC的二次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木竹材超高压水射流切割加工工艺参数,以红橡木和竹地板为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磨料流速、切割压力、进给速度、靶距对水射流加工试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探索优化工艺参数。利用扫描探针式三维表面形貌测定法测量试件切割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分析三维表面形貌图。结果表明:红橡木磨料射流的试验影响因素排序为CADB;竹地板磨料射流的试验影响因素排序为BCAD。红橡木和竹地板优化工艺参数为:进给速度为250 mm/s,磨料流速为35 kg/h,靶距3 mm,切割压力为310 MPa。在此加工工艺条件下切割材料表面粗糙度相对较小,加工所得材料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共混、模压成型方式制备剑麻纤维(SF)/聚丙烯(PP)木塑复合材料,探讨剑麻纤维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考察SF的表面处理方式、用量以及同玻璃纤维(GF)混杂增强与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关系;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磨损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F的表面处理方式和用量对材料耐磨性能有一定影响;SF与GF混杂后材料的耐磨性能随SF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纯PP树脂的摩擦以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SF/PP复合材料磨损以磨粒磨损为主,SF/GF/PP复合材料的磨损是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共同承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饰面刨花板铣削过程中铣削表面质量低及刀具磨损过快的特点,本文采用Cr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对饰面刨花板进行了低高速铣削试验。对切削过程中的铣削表面质量及刀具磨损形态和磨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速切削条件下,饰面刨花板铣削表面极易产生毛刺和凹坑;高速切削条件有助于降低饰面刨花板铣削表面粗糙度和提高表面质量;低速切削条件下,Cr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磨损主要是在后刀面切削刃口处出现了微小的崩刃,磨损原因为磨料磨损;高速切削条件下,Cr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磨损主要是在后刀面切削刃口处,表现为涂层剥落和基体磨损,这种涂层的早期剥落及基体磨损造成了涂层刀具早期失效。因此,可以认为高速切削虽然大幅度提高了饰面刨花板铣削效率和表面质量,但是也同时加快了CrN涂层刀具的早期失效。  相似文献   

11.
透明磨光片     
磨光片是角向磨光机等磨削机械的磨削部件,广泛用于金属、木、石、玻璃等材料及其制品的表面打磨处理。然而,现今市售的各种磨光片在使用过程中,始终遮盖住加工部位,操作者无法观察到磨削情况,只能凭经验办事或不断停机才能观看,既耽误时间,浪费电力,又可能使工件...  相似文献   

12.
习宝田  李黎 《木材工业》1997,11(2):30-31
木材磨削与磨削设备(二)习宝田李黎3磨具磨具分两类:一类是涂附磨具,系采用静电植砂或重力植砂工艺将磨粒粘附在纸质或布质基材上;另一类为砂轮,是将磨粒与陶瓷结合剂混合,经压坯成型一干燥一煅烧而成的有一定孔隙的回转体(见图5)。图5磨具构造(a)涂附磨具...  相似文献   

13.
《技术与市场》2009,(11):94-94
抛光是指用抛光材料对物体表面进行整平处理,降低粗糙度,提高表面光泽和外观质量的过程。抛光蜡为抛光材料的固体形式,它主要由磨料和油脂组成,常用的有四种:  相似文献   

14.
接触弧长对砂带磨粒磨损、工件磨削质量有重要影响。采用可磨式双极热电偶法,测量樟子松木材和中密度纤维板(MDF)砂带磨削的接触弧长。结果表明:实际接触弧长比几何接触弧长大,并随着砂带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但随着进给速度和磨削厚度的增加而变大。樟子松木材的接触弧长小于MDF,但法向磨削力大于MDF。除法向磨削力外,不同材质属性对接触弧长有重要影响。在瞬时低温产生的磨削热作用下,接触弧长的变化并无规律。  相似文献   

15.
青龙  邢东  李哲锋 《林产工业》2020,57(2):13-17
以榆木、杨木和松木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测试模式、木材切面、放大倍数和切削加工方式对切削表面粗糙度进行测定评价,比较分析上述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定模式对于粗糙度值有一定影响;同一树种、同一切面时,磨削表面粗糙度明显低于锯切和旋切,表面粗糙度值为锯切>旋切>磨削;榆木磨削加工中,显微构造明显部位的三切面粗糙度值为径切面>弦切面>横切面;放大倍数与木材显微构造有关,对表面粗糙度值有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木材切削表面粗糙度测定评价宜采用先选定被测试件的评价部位,再确定满足精度等级的测试模式的两步法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50CrVA弹簧钢制作板弹簧工件时,为提高其使用寿命,对该钢试验片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强化以及热处理后分别进行表面磨削和表面喷丸处理等几种方法进行了实验性探讨。指出,为提高该网制作板弹簧的疲劳极限强度,必须同时减少表面粗糙度Ra值和增大表面层残余压缩应力。实验证明,可以提高疲劳极限强度近50-7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气鼓轮砂带砂光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以及磨削力与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关系,为更好控制气鼓轮砂带砂光木(板)材的表面粗糙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开展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单因素试验,运用流体腔理论建立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和单因素试验,探究气鼓轮气压、进给量、轴平行度误差对磨削力和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分析磨削力与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关系。【结果】随着气鼓轮气压、进给量、轴平行度误差增加,试件总磨削力增大,但其引起总磨削力增大的原因不同;试件接触中心节点法向应力大小主要与气鼓轮气压有关;对应同一试件的中间区域(6~59 mm),气鼓轮气压组和进给量组试件的局部磨削力近似相等,轴平行度误差组试件的局部磨削力与位置近似线性相关;气鼓轮气压对试件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小,进给量可较明显改善试件表面粗糙度;试件表面粗糙度与局部磨削力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为0.975,与总磨削力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为0.871,表面粗糙度与局部磨削力的线性相关性更好。【结论】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有限元模型可...  相似文献   

18.
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光学付立叶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学增  王金满 《林业科学》1994,30(5):458-463
阐述了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现有的测量技术与研究现状,研究了木质材料表面的统计模型和一维高斯型木质材料表面光学付立叶变换谱强度分布的模型,并得到了计算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均方根误差和自相关函数的数学公式。测量两个参数的实验系统,将具有非接触、高测量速度、测量不受被测材料影响和能得到比较多的轮廓信息等优点,进一步完善后,可用于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分类检测及监控。  相似文献   

19.
中密度纤维板表面吸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欧洲中密度纤维板表面吸收的试验方法。用正文试验法研究了板子密度、表面光洁度和砂光方向对中密度纤维板表面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表面光洁度对表面吸收性能有较显著的影响,板子砂光方向的影响不显著。并提出改善MDF表面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造板磨削机理及磨削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磨削的基本工作原理、砂带的磨削原理和磨损机理,以及四砂架双面砂光机砂光缺陷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旨在提高人造板的表面砂光质量和提高砂带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