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由于大范围生态环境恶化,病虫灾害肆虐,晚稻、中秋蚕生产期间病虫防治管理矛盾突出,蚕桑农药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的一大隐患。近几年我市秋蚕生产连续出现大面积农药中毒事件,中毒原因除了水稻大面积多次治虫加上不良气候造成中毒外,还有不少中毒是由于桑园治虫中两桶混用、用水不洁、农药不对口、浓度不标准等造成的蚕儿频发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2.
射阳县2011年晚秋蚕发生农药中毒事件,经实地调查和鉴定分析,确认为菊酯类农药中毒。此次中毒蚕发生区域较广,与农田和桑园用药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对农药污染来源进行调查后,该县加强养蚕地区农田及桑园农药使用的管理,指导蚕农科学用叶,降低了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3.
射阳县2011年晚秋蚕发生农药中毒事件,经实地调查和鉴定分析,确认射阳县部分晚秋蚕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菊酯类农药中毒。此次射阳县蚕中毒发生的区域较广,与农田和桑园用药有一定的关联性。对农药污染来源进一步的调查后,该县加强养蚕地区农田及桑园农药使用的管理,并指导蚕农科学用叶,降低了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4.
射阳县2011年晚秋蚕发生农药中毒事件,经实地调查和鉴定分析,确认射阳县部分晚秋蚕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菊酯类农药中毒。此次射阳县中毒蚕发生的区域较广,与农田和桑园用药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对农药污染来源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后,该县加强养蚕地区农田及桑园农药使用的管理,并指导蚕农科学用叶,降低了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5.
自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由于农药分散使用 ,各农户之间使用农药的时间、浓度和品种不尽相同 ,致使桑蚕农药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提倡效益农业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的情况下 ,桑蚕中毒的事件更是经常发生。由于桑蚕中毒事件往往都是突发性难以预料 ,眼看即将丰收的希望成了泡影 ,辛勤劳动付之东流 ,损失惨重 ,严重影响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有的蚕农甚至采取荒桑弃养有桑不养蚕的消极态度。嘉兴市是蚕桑的重点产区 ,但近几年毗邻上海的县市的桑园面积和饲养量都急速减少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相邻县市农田施用农药造成桑蚕中毒所致。目前 ,这种因农药中毒造成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在蔓延 ,不少乡镇的蚕桑业已完全消失。因此 ,桑蚕农药中毒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止。本文就农药中毒蚕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谈点看法。1 桑蚕农药中毒的症状了解了农药中毒症状 ,在桑蚕中毒时才能识别引起中毒的农药种类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目前农村使用的农药种类繁多 ,从农药的成分分大致有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机氮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 4种。从毒理上讲基本上都属于神经性毒剂。成分上同类的农...  相似文献   

6.
段卫平 《广西蚕业》2007,44(1):36-38
南阳农校在2006年中秋蚕饲养过程中发生了大面积蚕不结茧事件,我们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是由于桑园附近稻田大量使用了“杀虫双”污染桑叶所致。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防治农药中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卓焕义 《广西蚕业》2006,43(3):68-70
近年来,广西桑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蚕业逐渐成为我区各地农村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部分农户缺乏种桑养蚕的经验,导致家蚕中毒事件不断发生,如鹿寨、象州就发生过影响较大的家蚕农药中毒事件,给广大蚕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介绍一些桑蚕生产中造成家蚕中毒的原因及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景成  宋俊荣 《江苏蚕业》2007,29(1):13-17
<正>近年来,家蚕农药中毒十分普遍,不仅造成蚕茧歉收,影响蚕农的养蚕积极性,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由于农业上推广沙蚕毒素类农药治虫,农田治虫频率加大,农药种类混杂,养蚕农药中毒事件频频发生,期间,扬州市发生了1994年、1996年和2005年三次影响较大的养蚕大面积中毒。1994年,扬州市中秋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桑园间套种作物和桑园周边大田作物使用农药、农林业使用农药防治害虫、桑园使用成份混杂农药、盲目使用新型农药、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污染以及蚕农防毒意识薄弱等造成家蚕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有机磷农药、沙蚕毒素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引起家蚕农药中毒的症状。提出了合理调整桑园布局、设立桑园保护区、普及农药知识、正确使用农药、严防农药二次污染等预防家蚕农药中毒的对策。同时,提出了家蚕农药中毒的防治方法:勤观察、早发现,正确诊断;查明中毒原因,切断毒源;做好中毒后的处理工作,降低因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增强家蚕体质,提高家蚕对农药的抵抗力。以期确保蚕桑产业生产安全,把家蚕因农药中毒所造成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桑园周边作物使用农药对广西蚕业生产的影响,针对桑园周边作物使用农药后出现家蚕中毒情况,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旨在防止桑叶受到农药的污染,为避免发生家蚕大量农药中毒事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桑园周边作物农药的种类、广西产区家蚕农药中毒情况、桑园周边作物食用农药种类对家蚕的影响、以及对周边作物使用农药喷药方式,喷药时间及农药种类对蚕业生产的影响的分析,提出对桑园周边防治家蚕农药中毒的措施和建议。桑园周边作物农药的正确使用对保障蚕业生产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发生消长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纹夜蛾(I`rodenla lttura Fabricius)与家蚕同属鳞翅目昆虫,因其繁殖力强、迁飞性高、常在桑园及农作物中暴发,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有效防治斜纹夜蛾,2002~2003年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桑园对其发生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近几年在生产实践中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抓家蚕防毒保安 促蚕茧优质稳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著名的茧丝绸基地,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407hm2,养蚕农户7.5万户,2009年全市饲养蚕种48万张,生产蚕茧1.98万t,农民养蚕收入5亿元。近年来,由于农药市场管理难度大,农药流通领域缺失监管机制,因农药质量而发生农药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同时由于部分农户用药不规范,农业治虫与蚕作安全时有冲突,家蚕农药中毒事故频频发生,蚕茧产量、质量不稳,蚕农积极性严重受挫。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家蚕农药中毒事故逐年上升,与病毒病、真菌病一样,成为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给蚕农造成了经济损失,同时也对蚕业发展带来不利。笔者通过我县近5年家蚕农药中毒事故的调查,就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发表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1家蚕农药中毒发生特点1.1普发性家蚕农药中毒在特定时期会普遍发生。随着农业治虫频率的增加,势必造成桑叶中农药残留积累物的增多。我县桑园面积仅350hm2,“水包桑、旱包桑”的局面难以改变,蚕期难与农业治虫用药完全分开,蚕区时常会发生家蚕微量农药中毒。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全县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桑园治虫一直是蚕桑生产上的难题之一。由于千家万户管桑养蚕,桑园治虫不统一,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桑园虫口密度愈来愈大,为害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承包户在治虫时间、农药品种、施用浓度等方面的差异,家蚕的农药中毒现象骤增。因此,如何搞好桑园治虫工作是我们经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庙港乡86年在庙港村1队、开弦弓村7队两个地方,进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射阳县现有桑园3 666.7hm2,年发放蚕种16.5万张。近年来,由于农药市场管理难度大,农药流通缺乏监管,因农药质量而发生农药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同时部分蚕农用药不规范,农业治虫与蚕作时有冲突,家蚕中毒事故频频发生,蚕茧产量、质量受到影响,蚕农养蚕积极性受挫。笔者分析了家蚕中毒的症状、原因及中毒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南阳农校在2006年中秋蚕饲养过程中发生了蚕大面积不结茧,通过调查,发现是由于桑园附近稻田大量使用了“杀虫双”污染桑叶所致。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了防治农药中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叶丽娟 《中国蚕业》2005,26(1):36-37
建德市有桑园面积870hm^2,为害桑树的害虫有10余种。每年蚕农应用农药防治桑树害虫,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常常造成家蚕农药中毒,给蚕农带来损失,而且直接影响蚕农对蚕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变目前桑园因用农药防治害虫极易造成家蚕农药中毒的现实,于2004年春季引进了一种新的物理防治方法——频振式杀虫灯。通过1年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夏秋期由于气候变化复杂,桑树生长受到外界环境及本身生理影响较大,若桑园管理不善,收获不合理,极易造成桑园群体水平下降,势必对夏秋期桑树长势以至下一年桑树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笔者最近几年对夏秋期桑树生长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现将影响夏秋期桑园群体结构因素及其优化技术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桑园害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德市有桑园面积870hm2,为害桑树的害虫有10余种.每年蚕农应用农药防治桑树害虫,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常常造成家蚕农药中毒,给蚕农带来损失,而且直接影响蚕农对蚕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变目前桑园因用农药防治害虫极易造成家蚕农药中毒的现实,于2004年春季引进了一种新的物理防治方法--频振式杀虫灯.通过1年来的使用,证明该灯在桑园防虫治虫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较好的起到防虫治虫效果,同时又不污染环境,更不会引起家蚕中毒事件的发生.本文分析了频振式杀虫灯在本市的应用效果,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析启东市桑园害虫暴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启东市是蚕桑发展新区,桑园面积由1980年的4777亩扩展到目前的6万多亩,蚕茧总产由1980年的170吨增加到5000吨多,蚕茧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80年代,全市病虫发生量较少,危害程度亦轻。但进入90年代后,我市桑园害虫发生面迅速扩大,危害程度加剧。特别是1994年秋季,桑螟、野蚕、斜纹野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大暴发,全市所有桑园遭受其害,部分田块整株甚至整片桑园枯黄。由于桑叶质差量少,严重影响了秋蚕饲养,秋蚕单产极低,秋蚕生产连续受灾。 我市桑园随着面积的增加,树龄的增长,连片桑园的建立,带来了昆虫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引起害虫品种和数量的增加。但纵观病虫发生和发展过程,造成近几年害虫暴发的主要原因是: 一、气象环境恶劣,适宜害虫生长繁殖。 近几年夏秋季恶劣的气象环境给害虫的暴发创造了契机。1994年我市7、8月份平均气温分别比历年同期偏高1.8℃与0.7℃; 1995年同期平均气温又偏高0.1℃和1.6℃,并出现了7月7日出梅后大范围的持续40多天的高温干旱。另一方面,近几年“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