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玉米深厚层施肥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体系的构建与设计原则,设计了技术体系结构图,叙述了系列深厚层施肥播种机、机具调整与使用、作业质量与检测、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等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2.
1变电站数字化技术升级改造原则按照一次电气设备智能自动化、二次设备集成网络化的建设改造原则,参照IEC6185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关规范标准,分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3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建设。其中,过程层是由具有模拟量实时收集终端合并单元和能够实现开关状态信号输入、输出的智能功能单元共同组成;间隔层主要由保护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北地区河流地下集水工程发生滤料失效这一情况,对地下集水廊道滤层结构型式进行了实地勘察,对当前的滤层设计准则及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工程中滤层失效的三种表现形式,从理论上对各失效形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提出解决地下集水工程滤层失效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与集水滤层工作状况相适宜的滤层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冠层阻力日变化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田间试验观测资料,利用3种作物冠层阻力估算方法推算了冬小麦在拔节、抽穗、灌浆3个生育时期在典型晴天、土壤水分充分供应状况下冠层阻力的日变化。3种作物冠层阻力估算方法为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使用Penman-Monteith公式反推(rc-BREB)、利用冠层温度和蒸散量推算(rc-Tc)、利用不同部位单叶气孔阻力和有效叶面积指数合成法推算(rc-LAI)。结果表明,3种作物冠层阻力估算方法均推得的冠层阻力日变化趋势相同,但冠层阻力值大小存在差异。冬小麦冠层阻力在08:00~15:00时变化平稳,15:00以后开始升高,日落前后升高最为剧烈。采用冠层温度推算的冠层阻力rc-Tc比rc-BREB偏低,rc-LAI在灌浆后期和15:00后比rc-BREB偏高,且没有rc-BREB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5.
深厚层施肥是一个创新性的概念,是指利用深松施肥铲等装置,将肥料施在地表10cm以下至深松深度不小于25cm的深松沟底,且肥层厚度不小于12cm的一种施肥方法。本文给出了深厚层施肥的定义,分析了提出深厚层施肥概念的必要性,探讨了深厚层施肥的五个内涵与特征,介绍了深厚层施肥的四种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各个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农业信息资源分类在行业分类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农业信息内容的属性特征以及面向多层用户的不同需要。农业信息资源分类的合理性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文章对面向多层用户的农业信息资源分类进行分析,探讨其分类原则、分类体系及分类编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植被茎秆倾伏角变化对明渠水流结构流态的影响,充分发挥河道水生植被功能以减缓河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速率。【方法】建立明渠植被水流结构模型将水流液层在空间高度上分为植被层和自由层,在茎秆不同的变形状态下及流量范围内开展试验。【结果】(1)在同一茎秆倾伏角下,植被层Vv随水深h增加呈增加减少再增加最终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自由层平均速度Vs、雷诺数Res、弗劳德数Frs随水深h的增大迅速减小后趋于稳定。(2)不同茎秆倾伏角下,植被层水力参数Vv、Rev、Frv在空间上表现出各向异性,自由层Vs、Res、Frs随植被倾伏角θ增大而减小,植被淹没临界水深h存在"滞后"现象。【结论】自由层的水流流速Vs、雷诺数Res、弗劳德数Frs均大于植被层;植被层水流流态为缓紊流,自由层水流流态从急紊流迅速过渡到缓紊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二次D-饱和最优实验设计的方法探讨了小麦和玉米在流动过程中顺、逆流的谷层气流阻力与风速、谷层厚度、粮食流动速度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动态谷层气流阻力的数学模型,对动、静态谷层气流阻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水分高低的影响作了单因素试验分析,对静态理论公式△H=aLgwV+bLgwV2应用于动态粮层时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9.
半湿润区苹果树冠层降雨截留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苹果树冠层截留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苹果树的冠层截留特征。结果表明,①果树冠层截留量、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均与降雨量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冠层截留量与降雨量之间呈对数关系;穿透流量、树干茎流量与降雨量之间分别呈线性关系。林外降雨大于1mm时产生穿透雨,大于1.5mm时产生树干茎流。果树冠层平均截留率为18%,冠层饱和截留量为7.5mm。②通过29场降雨试验,获得了适合京郊苹果树的冠层截留模型,并对该模型与常见冠层截留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用冠层温度定量诊断作物根系活动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层温度在定量诊断作物水分亏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8年和1999年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站试验田对覆膜棉花和玉米进行了研究,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冠层温度最佳的测定时间,进行了用冠层温度定量诊断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利用CWSI与不同土层含水量的相关系数动态,准确地确定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钢板在镀锌后表面要进行钝化处理,但有时会出现钝化剂的性能不稳定、钝化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致使生产不能顺利进行,钝化膜的组成及结构决定它的性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镀锌钝化层的研究现状,从镀层金属、钝化层成膜机理、膜层结构及性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冠层温度是反映作物蒸散的重要指标,基于2006-2011年冬小麦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小区及冠层尺度K-p模型参数的差异,对比了两种冠层温度表达式的冬小麦蒸散量计算模型的模拟效果,得到了基于冠层温度变化的冬小麦蒸散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尺度(小区和冠层)K-P模型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冠层阻抗(rc)与临界阻抗(r*)的比值和临界阻抗(r*)与空气动力学阻抗(ra)的比值呈显著线性关系,且与冠层尺度K-P模型参数的差异小于不同尺度(小区和冠层)K-P模型参数的差异.以冠层温度的表达式(rc/ra、rc/r*)计算的作物蒸散量与采用田间水量平衡计算的作物蒸散量呈显著线性关系,以rc/ra参与计算的作物蒸散量明显高于田间实测值,而以rc/r*参与计算的作物蒸散量与田间实测值更为接近.因此,以rc/r*代替rc/ra参与作物蒸散量的计算更能反映田间冬小麦蒸散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茶树的冠层信息是茶树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茶叶机械化作业机具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传统的作物冠层信息获取方法费时费力、主观性强且易造成损伤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茶树冠层高度和轮廓的获取与估计方法。首先,通过3D LiDAR从多个站点采集茶园的点云数据,对原始点云进行姿态矫正、ROI划分、配准、降噪以及高程归一化预处理,得到高程归一化的茶树点云。其次,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法、不规则三角网插值法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下生成茶树的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 CHM),其中,空间分辨率0.05m下不规则三角网插值生成的茶树CHM具有较好的插值精度,模型产生的凹坑也相对较少。最后,分别以90~100间的21个百分位数提取CHM的栅格值作为茶树冠层高度与实测值比较,结果表明,第98.5百分位数时估计值最为准确,与真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88,平均绝对误差为3.17cm,均方根误差为4.16cm。此外,在高程归一化的茶树点云中提取20处冠层断面点云,分别采用椭圆模型、高斯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了冠层轮廓点云,其中,二次多项式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茶树冠层轮廓特征,点云与拟合曲线间平均最小距离的均值为2.60cm,方差为0.21cm2。研究可为茶园现代化管理和茶叶机械化作业机具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解析ASP.NET三层构架具体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例介绍ASP.NET三层构架的具体应用及各层的主要功能,为初学者更加了解ASP.NET三层构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激光冲击约束层和吸收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提高激光冲击效果,并提高生产效率,分别使用改进配方后的黑漆涂层配合水约束层和柔性贴膜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激光冲击试验,对冲击后的硬度和残余压应力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吸收层有更好的防护能力,且与水约束层配合可连续冲击,柔性贴膜技术提高了约束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农机主要轴类零件,经感应淬火后,对淬火层深度的测量,一般采用硬度法测量感应淬火层深度,即有效硬化层法来作为仲裁的方法。通过大量试验发现,有效硬化层法在测量感应淬火层深度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测量盲区,采用金相法时可避免盲区出现,使用不同种类的硬度计会出现不同结果,极限硬度值越高,偏差越大;对于带状组织感应淬火层深度的测量,两种方法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7.
基于温室内植物冠层能量平衡关系,建立了与温室内、外气象条件和温室结构相关的冠层温度模拟机理模型,并在华北地区文洛型温室内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冬季温室内植物冠层温度,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97 5,均方根误差为1.3℃.建立了冠层温度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相关系数为0.783 5,均方根误差为0.6℃.在所建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运用敏感性分析法对影响冠层温度的各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和排序,得出影响冠层温度的最重要因子是室内温度,其次为蒸腾速率、室外太阳辐射和室内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8.
多层递阶方法包括多层递阶辨识、多层递阶预报和多层递阶控制。多层递阶预报方法已经成为我国长期和超长期天气预报10大主要方法之一。为此,应用了具有引导变量的模型的多层递阶预报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具体预报,预报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棉花冠层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用于缺水诊断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物冠层温度是反映作物水分状况的一个良好标准,在研究环境因素对冠层温度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棉花冠层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了冠层温度与细胞液溶液浓度之间存在良好关系,建立的冠层温度与气温差同气象因素和土壤水分的关系可用于判断作物的缺水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不同滴灌水量对杂交棉冠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CI-110冠层仪对杂交棉兆丰1号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的差异性分析表明:灌水量对群体冠层指标平均叶簇倾斜角MFLA、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CDP、直射辐射透过系数TCRP、消光系数K和叶分布LD等指标有较显著的影响,适宜灌溉条件下,兆丰1号的叶片平均叶簇倾角度小,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和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低,消光系数减少,对光的截获率高,产量高.提出了南疆杂交棉较理想的冠层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