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北京金星奶牛场1992年7月至2004年4月和中以示范牛场2000年11月至2005年元月荷斯坦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按不同的配种月份所产犊牛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月份、三月份、十一月份发情配种所产公牛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余各月份发情配种所产犊牛性别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有二月份和十二月份配种所产母犊多于公犊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奶牛的科学配种与产后护理提供参考,本研究测定了120头荷斯坦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配种时间、胎衣排出时间、子宫粘液评分及直肠检查评分等繁殖性能指标,并与奶牛的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胎及以上奶牛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比前3胎要迟10~18d,其产后子宫粘液评分低0.59~0.79分,直肠检查评分低0.53~0.85分(P0.05);产母犊的奶牛第一次发情时间比产公犊的早3.15d,当犊牛初生重大于45kg时奶牛胎衣排出时间最长(17h);冬季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比其它季节早10~12d(P0.05)。研究认为,不同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后的第一次发情时间、胎衣排出时间、子宫粘液和直肠检查评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年龄、胎次和配种月份对奶牛产犊性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犊性别对奶牛业意义重大 ,多产母犊可以扩大奶牛存栏数 ,加快牛群周转 ,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国内张德喜等〔1〕、张廷华等〔2〕试图采取精子分离、改变 pH值、化学药物和激素等方法使奶牛多产母犊、少产公犊 ,取得了一定效果。关于配种环境、奶牛自身内源环境与产犊性别之间的关系 ,曾有研究报道 ,但因各地区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表现各异〔3〕。为了探索青海高原特殊自然环境下 ,奶牛不同配种年龄、胎次和配种月份与所产犊牛性别之间的关系 ,笔者在西宁某奶牛场进行了该项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根据西宁某…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长短是影响奶牛繁殖性能以及牧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状之一。为探索影响荷斯坦奶牛妊娠期长短的因素,本文收集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正常健康产犊的荷斯坦牛产犊记录共7 164条。用一般线性模型对犊牛性别、胎次、产犊季节、是否产双犊、犊牛初生重、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和是否使用性控精液对妊娠期长短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次、犊牛性别、产犊季节、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犊牛初生重以及是否使用性控精液极显著影响妊娠期长短(P0.01),2胎母牛的妊娠天数显著高于1胎和3胎;产公犊牛母牛的妊娠期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春季产犊的奶牛妊娠期最长,冬季则最短;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越高,其妊娠期越短;犊牛初生重越大,则母牛的妊娠期越长;采用性控精液的奶牛妊娠期显著短于非性控精液配种的奶牛;是否产双犊对妊娠期长短无显著性影响(P0.05)。该结果为控制荷斯坦奶牛妊娠期长短,提高其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省徐州市某奶牛场约800头荷斯坦奶牛1998到1999年产犊间隔与产犊季节、产奶量、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奶牛的产奶量对产犊间隔也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及犊牛性别对产犊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犊牛初生重是牛重要的性状之一,对其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收集了江苏某奶牛场2013年9月~2014年3月的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共4 926条相关记录(其中公犊2 245头,母犊2 681头),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了性别、产犊月份、胎次、在胎天数、产犊时间对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母犊(P<0.01);2月份犊牛初生重最大,9月份最小;随着胎次的增加,犊牛的初生重也呈增长趋势;初生重与在胎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结果为控制荷斯坦犊牛初生重,提高其泌乳性能,降低难产率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江苏省徐州市某奶牛场约800头荷斯坦奶牛1998到1999年产犊间隔与产犊季节、产奶量、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奶牛的产奶量对产犊间隔也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及犊牛性别对产犊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影响新疆褐牛产奶量主要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种牛场562头新疆褐牛1997年至2003年奶牛的产犊间隔、产奶量、产犊季节、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体尺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研究了上述各因素与产奶量之间的关系.为有计划的开展配种工作和提高奶牛的终生产奶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产犊间隔、产犊季节、胎次、体斜长对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犊牛性别、体高、胸围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分析认为新疆褐牛适宜的产犊间隔为410d,适宜的产犊季节为秋、冬季.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胎次、产犊季节和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产犊方式等因素对荷斯坦牛难产程度的影响,旨在降低难产率,帮助牛场制定合理有效的繁殖管理措施。试验收集上海金山奶牛场2018年1~12月产犊难易记录共2 812条,采用GLM模型对影响奶牛难产程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产犊方式对难产程度有显著影响(P<0.05),且第二胎奶牛自然分娩比例最高;春季和夏季产犊低难产度所占比例较大;随着犊牛初生重的增加,难产程度逐渐增大;生公犊难产程度越大;双胎生产方式难产度增大。  相似文献   

10.
影响农区散养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县农户散养奶牛2002-2006年(青海黄牛与荷斯坦牛杂交)的配种记录和产奶量记录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产奶量在4500kg以上奶牛的产犊间隔与产奶量在2500kg以下的奶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奶量在2500~3499kg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荷斯坦牛与弗莱维赫牛杂交犊牛出生重对母牛难产的影响,对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良繁中心牛场杂交犊牛对应221头荷斯坦成年母牛的髋宽、坐骨端宽进行了测量,不同因素对难产度影响经分析结果表明,犊牛出生重、胎次、产犊季节、髋宽范围、尻宽(坐骨端宽)范围和性别对奶牛难产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犊牛出生重对难产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随着出生重的增加难产增多;不同胎次、产犊季节、髋宽范围,尻宽(坐骨端宽)范围和犊牛的性别无显著影响(P0. 05),但是随着胎次增加难产增多;季节对产犊影响,主要在冬季难产增多,公犊与母犊相比难产多。髋宽范围小于50cm的情况下,难产度高达25%,当坐骨端宽小于25cm、大于等于30cm时,奶牛的难产度高达20.2%,说明奶牛在选配时要考虑合适的髋宽和坐骨端宽。  相似文献   

12.
对1997年至2003年之间,乌鲁木齐种牛场462头新疆褐牛成年母牛的产犊间隔、产犊月份、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上述因素与产奶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犊间隔、产犊月份、胎次对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犊牛性别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产犊记录资料进行整理,通过SAS 8.1统计软件分析了产犊季节、胎次、性别、犊牛初生重等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春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达到了40.72%;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尤其是3胎以上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于40%;犊牛性别和初生重对奶牛胎衣不下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改善奶牛繁殖性能。[方法]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2017—2019年20 589条产犊记录进行分析,探究不同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及是否产双犊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影响。[结果]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是否产双犊以及不同犊牛性别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1胎母牛的妊娠期最短,2胎母牛的妊娠期最长;秋季产犊的母牛妊娠期最长,夏季产犊的母牛妊娠期最短;母牛的妊娠期越长,犊牛初生重越大;产双胎的荷斯坦牛妊娠期极显著小于产单胎的荷斯坦牛(P0.01);采用性控冻精的奶牛妊娠期极显著小于非性控冻精配种的奶牛(P0.01)。[结论]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是否产双犊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均是影响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重要因素,该结果为荷斯坦牛繁殖性能和牧场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经对徐州市某奶牛场约800头荷斯坦奶牛1998到1999年产犊间隔与产犊季节、产奶量、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奶牛的产奶量对产犊间隔也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及犊牛性别对产犊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大庆地区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奶牛城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将1年内的奶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无季节性,而产公犊的奶牛发病率略高于产母犊.但是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患有胎衣不下的概率增高;产双胎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产单胎的母牛;流产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与正常分娩奶牛差异显著(P<0.05),说明奶牛胎次、流产、产双胎等因素对奶牛胎衣不下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荷斯坦牛的繁殖性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南地区4个大型奶牛场荷斯坦牛繁殖记录进行了统计,综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牧场、产后首次配种时间、胎次和季节对荷斯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荷斯坦牛的平均初产月龄为26.2月,产犊间隔为438d,情期受胎率为45.2%,流产率为3.4%,死胎率为10.5%。(2)不同牧场对荷斯坦牛初产月龄、产犊间隔、情期受胎率、流产率和死胎率的影响差异很大。(3)产后51~60d首次配种奶牛情期受胎率最高(85.7%),产后161~170d首次配种奶牛情期受胎率最低(30.7%)。(4)胎次对流产率和死胎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胎次的增加,产犊间隔逐渐减少,以产第5胎的产犊间隔最小,但与产第6胎产犊间隔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它胎次间产犊间隔均差异极显著(P0.01)。(5)夏季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最低(29.9%),死胎率最高(14.3%);春季情期受胎率最高(52.8%),死胎率最低(2.6%)。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影响荷斯坦母犊断奶平均日增重的因素,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某奶牛场2017-2019年7 101条犊牛断奶重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母牛不同初产月龄、产犊季节、胎次以及初乳浓度对断奶犊牛平均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牛不同初产月龄、产犊季节、胎次、初乳浓度对断奶母犊平均日增重、初生重以及断奶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母牛初产月龄为22月龄及以下时犊牛日增重最高,初产月龄为22~24月龄时断奶体重最高;母牛夏季产犊时犊牛日增重和断奶体重极显著高于其他产犊季节(P<0.01);4胎及以上母牛所产犊牛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母牛初乳浓度Brix值大于等于30%时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它初乳浓度的犊牛(P<0.01);犊牛初生重为32~34 kg时日增重最高。该结果为牧场预测犊牛生长发育状态及饲养管理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肉种牛母牛产犊配种间隔的研究发现,产犊配种间与肉种牛膘情有关,与季节有关,12月份分娩的母牛犊配种间隔最知为71.2±39.6天,而7月份最长为147.7±64.9天。二者差异极显著。各品种,胎次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酮病是奶牛围产期常发生的主要营养代谢病,奶牛酮病给奶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探讨奶牛酮病对奶牛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以黑龙江省两个集约化和规范化大型奶牛场为试验场,选择产后7~28 d的泌乳荷斯坦奶牛97头,分为酮病组(47头)和健康对照组(50头),记录奶牛的年龄、体况、胎次及泌乳量等基本信息,检测血浆中β-羟基丁酸(BHBA)含量,并应用奶牛场阿菲金软件信息系统统计奶牛泌乳早期泌乳性能及繁殖性能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酮病组奶牛与健康对照组奶牛比较泌乳周期显著增加,泌乳量显著降低(P0.05),干奶期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酮病组奶牛与健康对照组奶牛相比,配种次数、配种天数和产犊间隔显著增加(P0.05),初配天数和首次发情天数差异不显著(P0.05);酮病与真胃变位、胎衣不下、前胃弛缓、蹄病、乳房炎虽有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奶牛患酮病时泌乳量显著降低,泌乳周期延长,同时配种次数、配种天数、产犊间隔的延长更不利于奶牛业的发展,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