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无公害饲料添加剂是21世纪饲料工业的研究方向,饲用微生态制剂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它们可以促进动物生产性能和动物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畜产品实现“绿色化”奠定基础。综述了微生态制剂的概念、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饲用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辉 《饲料博览》2009,(11):27-30
饲用纤维素酶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解决畜牧业能量饲料短缺的问题。文章主要从纤维素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在饲料和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蒋荣华  韦信贤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84-1387
动物产品药物残留不但影响人身健康,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及危害生态环境,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文章概述了兽药残留的危害性,提出加大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对非法生产和使用禁用药物、添加剂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动物、动物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诚信意识;开发新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及技术,并在基层中推广应用;推广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扶持绿色畜牧业发展;加大对抗生素替代品的投入和研发力度,以绿色兽药和添加剂替代有较高残留量的抗生素或化学合成药物;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等对策,以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绿色生态畜牧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已有 40多年历史,曾对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及提高养殖业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一些科学研究认为,人类健康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和某些中毒现象与肉、蛋、奶中的抗生素、激素和其他合成药物的残留有关,而提出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抗生素不可用于人类以外的领域,如在动物中使用。开发和推广无抗生素绿色饲料及添加剂即绿色生态畜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于是,人们的目光又开始转向天然的中草药。因为在中草药浩瀚的资源中,完全可以筛…  相似文献   

5.
EM液处理饲料饲喂肉牛的肥育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在90年代初引进EM生物制剂,该制剂组成复杂,结构稳定,功能广泛.在提高农业、牧业、林业、水产业的生产能力;在治理、保护和创造优化的环境;在人体保健等方面都具有巨大而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潜力.我国是一个还不太发达的畜牧业大国,在养殖业上使用EM技术,既可以增加产量、改善环境,又可使粪便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根据我国的国情,作为畜牧业大国,以畜牧业为突破口,而贵州省又是畜牧业大省,应充分利用其特点为贵州省畜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贵州省尚未有用EM对牛进行试验的报道.为此,用EM处理饲料进行了牛的放牧育肥试验.  相似文献   

6.
饲用益生素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生素是一种新型无毒、绿色的微生物类饲料添加剂,具有调节动物机体微生态平衡、预防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功能.因其在使用过程中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不产生耐药性,而成为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文章综述了饲用益生素的起源、种类及作用机理,探讨了益生素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动物饲料中使用,促进动物生长及预防某些疾病,对饲料工业及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抗生素的使用也引发了许多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目前在我国的畜牧业生产中还在大量的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科学地认识和对待饲用抗生素,正视并重视抗生素的安全性问题,正确引导、规范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是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庆华 《现代农业》2012,(12):84-85
近年来,北票市把养殖畜禽业作为农村的支柱产业来抓,北票市初步形成了以养殖畜禽为主的畜牧业大市。随着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饲料生产和供给水平的提高和总体水平的接近,影响北票市畜牧业生产水平的因素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影响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是动物三大疾病之一的动物寄生虫病(动物三大疾病即传染病、普通病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具有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及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功能,但是其在畜牧业中被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药物残留、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产品的质量和人们的食品安全。该文阐述了部分国家饲料禁抗实践,提出一些对策,旨在为未来我国禁止饲用抗生素在饲料中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丛大鹏 《现代农业》2011,(7):103-104
文章通过研究说明EM发酵各种秸秆的作用效果,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展现EM发酵秸秆饲料技术在秸秆畜牧业中的优势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穴PCR雪技术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对已知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动物饲料的培养物均能检出阳性,说明PCR方法对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具有特异性高,且灵敏、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应用有效微生物对畜禽粪便除臭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为了解决畜禽粪便因恶臭得不到很好利用而且严重影响城乡环境的问题,作者引进研究了日本EM有效做生物技术对畜禽粪便的除臭效果。表明:EM技术能有效地去除畜禽粪便的恶臭,总除氨率为42.12%~69.7%。经EM技术处理的饲料,营养成分显著提高,17种氨基酸总量提高28%;其兼有促进畜禽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产量的作用。应用微生态工程技术净化养殖场环境投资少、设备简单、无任何污染物产生。  相似文献   

13.
对动物饲料中禁用抗菌促生长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国家对饲用抗菌促生长剂禁令的颁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文章综合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和风险评估结果,对饲料中禁用抗菌促生长剂进行了反思,结果发现:(1)某些饲用抗菌促生长剂(如大环内酯类促生长剂泰乐菌素和链阳性菌素类促生长剂维吉尼亚霉素等)对人类健康的耐药性风险似乎被人为夸大,系统的风险评估结论认为,养殖动物中泰乐菌素等大环内酯类促生长剂的使用对人类弯曲杆菌耐药性的风险是可以忽略的,维吉尼亚霉素促生长剂的应用也几乎不会对人类肠球菌耐药性造成很大的风险;(2)“病原菌耐药性从农场到餐桌转移”的命题似乎缺乏科学证据,目前虽然有证据显示动物体耐药菌会直接传播给那些与动物密切接触的人群,但动物体耐药菌通过食物链环节传播给人的证据尚不充分;(3)禁用抗菌促生长剂并没有改变耐药模式,特别是禁用糖肽类阿伏帕星、氟喹诺酮类恩诺沙星和四环素类金霉素等促生长剂后,动物体和人体耐药菌数量仍然有增无减、持续上升,其原因可能归咎于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较强的传播特性和氟喹诺酮类耐药弯曲杆菌较强的适应性,而四环素类治疗用药的增加也必然增加肠道细菌的耐药性;(4)禁用抗菌促生长剂对动物养殖业带了一定的损失,比如,使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升高,使养殖动物治疗性抗生素的使用量增加,使养殖原料和场地相应增加等;(5)禁用抗菌促生长剂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人类公共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影响动物体肠道菌群发酵从而增加了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几率从而增加了人体食源性病原菌的发病率。总而言之,决策的制定需要权衡利弊、因地因时制宜,综合考虑禁用抗菌促生长剂对耐药性风险的控制作用以及对动物养殖业和人类公共健康的影响。结合中国动物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全球动物性产品需要程度,需要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寻找耐药性控制新措施;开展系统的风险评估,有的放矢地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加强政府监管力度,避免药物滥用,促进合理用药以延缓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4.
设计饲料配方程序,将可利用氨基酸饲料配方技术与电脑编程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进行线性规划算法改进和功能创新,使这项技术更具实用性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5.
稀土对猪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农用硝酸稀土以不同的浓度分别添加到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畜禽(肉猪、肉鸡和蛋鸡)日粮中进行饲养试验,研究测定稀土对其生产性能、动物血液生化指标和产品品质的影响,通过大量试验证明畜禽日粮中添加适量稀土可以有效促进畜禽生长,提高产肉、产奶、产蛋能力,降低饲料消耗,提高饲养效益,给出了不同畜禽的适宜添加量。。试验同时证明畜禽日粮中添加适量稀土对幼畜(禽)成活率、鸡蛋质量等无不良影响。目前许多国家动物饲养中限制使用抗生素,可以考虑稀土作为家畜安全、廉价的饲料添加荆用于动物生产。  相似文献   

16.
韩雪  粟朝芝  陶宇航 《北京农业》2011,(15):194-195
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大量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畜禽粪便的使用价值,将粪便经过处理后,可用作有机肥料、动物饲料、生产沼气的原料,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Util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Feed Additives in Animal Produ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xperimental knowledge on efficacy,possible modes of action and aspects of application of Chinese herbs as feed additives for animal production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Chinese herbs commonly contain protein,carbohydrate,fat,vitamins,and mineral which are necessary nutrients to the growth of animal.Polysaccharide,organic acid,alkaloids,and essential oils involved in Chinese herbs can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livestock.Currently,numer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anti-oxidative and anti-microbial efficacy and the assumption that Chinese herbs may improve the flavor of meat,which has been confirmed by some observations,but the mode of this action is still unclear.Moreover,several observation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herbal feed additives may favorably affect gut functions (e.g.,enzyme activity,microbial eubiosis) in vitro.Such effects may explain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ractical studies with livestock reporting improve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fter providing herbal feed additives.In summary,availabl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herbal feed additives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add to the set of non-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s for use in livestock,such as organic acids and probiotics.However,a systematic approach toward the efficacy,mode of action and safety of herbal compounds used as feed additives for animal production seems to be requir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石漠化是一种生态系统退化现象,可导致土壤退化、土地养分锐减、土地生产力低下和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我国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以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喀斯特为例介绍了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综述了有效微生物菌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在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畜牧业、水产养殖及种植业中的应用,并展望了EM在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虹鳟鱼高平衡度饲料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平衡度饲料技术将动物营养学与饲料技术2门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首创动物高平衡度饲料研究方法。通过动物群体营养学养殖试验,结合营养成分精准平衡方法,获取快速生长条件下的群体营养动力定型,选用通用饲料原料,经线性规划,建立起高度吻合动物群体营养动力定型的基础饲料配方及核心预混料配方。高平衡度饲料技术在虹鳟鱼高平衡度饲料的研究中,对饲料厂有良好的饲料生产经济效果,对养殖场有良好的虹鳟鱼养殖经济效果,饲料系数0.938∶1,蛋白质效率2.413。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直倡导无抗饲料养殖,发酵饲料逐渐成为饲料行业主要研究对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及科研工作者投身于生物饲料的开发与应用。饲料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可以改善饲料的消化特性,使其营养物质含量提升,某些原料所含的有害成分得到降解。发酵饲料中含有种类繁多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增强动物胃肠道酸性环境,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健康,进而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所以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开始使用发酵饲料。综述了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以及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