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以家牦牛和野牦牛为对象,对比分析其血清蛋白质组分含量及若干血清酶(GOT、GPT、AKP、LDH)的活力.结果表明家牦牛与野牦牛的血清蛋白电泳行为基本相似,但清蛋白、β-、γ-球蛋白的相对含量有显著的差异,各血清酶的较大活性差异提示其相关经济性状的不同.这些结果反映二牛血缘关系和种质差异,对导入野牦牛血以复壮培育家牦牛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野牦牛和青海牦牛血清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野、家牦牛血清蛋白组成基本相似,但γ-球蛋白占总球蛋白的比率和必需氨基酸玮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值存在显著差异。这在牦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是有价值的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环湖型牦牛、高原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中氨基酸、矿物质、重金属残留和药物残留含量.结果表明,胱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高原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但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不显著;牦牛(包括高原、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组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差异显著,但两类型与半血野牦牛差异均不显著.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镁差异显著,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高原型牦牛铜、锌、铁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差异显著,牦牛锌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牦牛铁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钠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高原型牦牛硫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各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环境污染产品标准.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药和药'物残留.结果表明,导入野牦牛血液未引起家牦牛后代肉质成分的显著变化,青藏高原生产的牦牛肉具有无污染、氨基酸丰富、矿物质齐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高原型和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环湖型牦牛、高原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中氨基酸、矿物质、重金属残留和药物残留含量。结果表明,胱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高原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但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不显著:牦牛(包括高原、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组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差异显著,但两类型与半血野牦牛差异均不显著。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镁差异显著,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高原型牦牛铜、锌、铁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差异显著,牦牛锌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牦牛铁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钠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高原型牦牛硫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各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环境污染产品标准。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药和药物残留。结果表明,导入野牦牛血液未引起家牦牛后代肉质成分的显著变化,青藏高原生产的牦牛肉具有无污染、氨基酸丰富、矿物质齐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中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分离中国家牦牛和野牦牛的血清LDH同工酶,测定其LDH总活力及各同工酶的相对百分含量,研究其作用pH区限、热稳定性和对尿素变性剂的抗力.实验结果发现2牛LDH同工酶对变性因子都有较强的抗性;野牦牛血清LDH活性比家牦牛高得多,各同工酶在单位时间内的活力表现各不相同,差异极显著.可以认为牦牛LDH同工酶的独有特性是其对恶劣生境之非凡适应力的一个内在生化因子,引进野牦牛血缘无疑是家牦牛复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蒙古牛肉的肉质特性与营养价值,本研究选择6头4岁的常年放牧在库布齐沙漠的蒙古阉牛,进行了牛肉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牛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含量分别为68.21%、22.60%、6.49%、2.69%、0.58%和0.55%;牛肉中总氨基酸含量为24.297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265 g/100 g,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并超过FAO/WHO公布的标准。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2.2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73.15%。功能性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和甜鲜味氨基酸含量为总氨基酸的46.891%。另外,必需氨基酸中除缬氨酸之外其他氨基酸全部优于FAO/WHO规定的理想蛋白质模式,缬氨酸含量达到理想蛋白质的83.972%。因此,从牛肉的常规养分含量和氨基酸的营养价值方面来评定,蒙古牛肉属于营养全面的优质蛋白质食物。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高寒草甸牧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牧草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及放牧牦牛瘤胃液氨基酸的构成,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放牧牦牛蛋白质营养科学监控积累数据,进而为高寒草地生产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随机选择健康放牧泌乳牦牛3头作为供试动物,采集瘤胃液;同时随群模拟采集牧草样品,测定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乌鞘岭牧区8月份:(1)牧草粗蛋白含量为147.54g/kg,可溶性蛋白为49.28g/kg,非蛋白氮为1.37g/kg;(2)牧草和牦牛瘤胃液氨基酸总量(TAA)分别为1186.26mg/kg和53.70mg/L,牧草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E/T)比例、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E/N)比例分别为37.7%和60.6%;(3)牧草中胱氨酸含量与粗蛋白含量、谷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粗蛋白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且丝氨酸含量与非蛋白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其他组分间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4)牧草粗蛋白、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与瘤胃液中苯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5)牧草与放牧牦牛瘤胃液蛋氨酸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氨基酸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综上,夏季牧场可为牦牛提供相对优质牧草,且牧草的蛋白含量及组分可影响牦牛瘤胃液中氨基酸构成,为了全面认知牦牛生产系统内氨基酸的供需状况,应深入研究牦牛自身氨基酸代谢,及被毛、乳汁等产品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8.
湘西黑猪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探究湘西黑猪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为其今后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前人对湘西黑猪新鲜肌肉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氨基酸评分(AAS)、氨基酸比值系数(RC)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等评价指标对湘西黑猪肌肉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进行评价,并计算肌肉生长的氨基酸模式。结果表明:脱脂湘西黑猪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高达97.93%;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之和占总氨基酸的质量比(E/T)为37.81%,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与人体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质量比(E/N)为60.12%;鲜味、甜味和芳香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29.52%、13.52%和5.65%,风味氨基酸总含量为47.69%,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总含量高达20.71%。比值系数分(SRC)为72.60,必需氨基酸指数58.24;几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结论:湘西黑猪肌肉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相对均衡,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生产实践中应注意添加。  相似文献   

9.
甘南牦牛肉与其他良种牛肉氨基酸含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南牦牛肉和其他良种牛肉氨基酸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甘南牦牛肉中的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而且全面,18种氨基酸的总量(TAA)为85.75 g/100g,均比秦川牛肉、鲁西黄牛肉、安格斯牛肉、夏洛莱牛肉和西门塔尔牛肉的氨基酸总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NEAA)也比其他5种牛肉高.甘南牦牛肉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为38.04 %.氨基酸评分结果表明,甘南牦牛肉的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分别超过理想蛋白质中相应氨基酸的6.8%、1.8%、17.5%、15.9%、47.3%、39.6%、4.0%,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达到理想蛋白质的80%.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开发利用美仁牦牛乳产品,2022年5月份采集了10头美仁牦牛的乳样,采用乳成分测定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和风味分析仪等对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美仁牦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脂肪6.43%,蛋白质5.45%,乳糖5.06%,酪蛋白3.97%,非脂乳固体9.57%,总固形物13.97%;氨基酸总量(TAA)为4.78 g/100 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03 g/100 g,甘氨酸含量最低,为0.08 g/100 g,必需氨基酸(EAA)为1.81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NEAA)为2.97 g/100 g,EAA/TAA为37.9%,EAA/NEAA为60.9%;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占70.58%;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γ-亚油酸为主,占1.32%;美仁牦牛乳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8种,脂类6种,酮类6种,醇类5种,酸类3种以及其他类6种,主要有2,3-丁二酮、乙酸乙酯、异戊醛、2-庚酮、2-丁酮等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蚯蚓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养殖鲟鱼对其产品品质的影响,对蚯蚓养殖鲟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蚯蚓养殖条件下鲟鱼含肉率为64.96%;肌肉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17.78%、8.67%、1.92%;肌肉中18种常见氨基酸总含量(占肌肉干重)为81.67%。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8.16%,占氨基酸总量的58.9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1.43。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3.83%,占氨基酸总量的34.65%。必需氨基酸指数(WHO/FAO标准为参照)为78.94%,亮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2.
新疆药桑的有效成分测定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新疆药桑果汁、叶片等组织器官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桑叶多糖、食物纤维、有机酸、黄铜素、1-脱氧野尻霉素(DNJ)、γ-氨基丁酸和钙、锌、锰等功效成分含量及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⑴新疆药桑果汁和桑叶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9.70、41.70%,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分别为0.65和0.68,必需氨基酸含量达到世界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FAO/WHO提供的参考蛋白模式值;⑵新疆药桑霜后秋叶含糖量、蛋白质,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芸香甙、γ-氨基丁酸,黄铜素等生物碱和天然色素等营养成分极为丰富、药桑霜后秋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糖、降胆固醇、利尿、排毒等作用,防止动脉硬化和抗衰老等功能,而且还具有防癌功效,长期服用不会导致低血压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亚丁牦牛肉的营养及品质特性,对6头成年亚丁牦牛(5.5岁,公母各半)的肌肉组织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脂肪酸含量、矿物质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肉质嫩度、熟肉率测定,并与昌台牦牛肉质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常规营养成分中,亚丁牦牛肉的蛋白质显著高于昌台牦牛(P0.05);矿物质元素中,亚丁牦牛肉中钠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昌台牦牛(P0.01),而铜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昌台牦牛(P0.01);氨基酸测定中,亚丁牦牛肉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均极显著低于昌台牦牛(P0.01);在冈上肌中,亚丁牦牛的肉色亮度值L~*极显著高于昌台牦牛(P0.01),而红度值a~*和黄度值b~*均极显著低于昌台牦牛(P0.01);在背最长肌中,亚丁牦牛的红度值a~*及黄度值b~*均极显著低于昌台牦牛(P0.01);在半腱肌中,亚丁牦牛的肉色亮度值L~*极显著高于昌台牦牛(P0.01),而红度值a~*及黄度值b~*亚丁牦牛均极显著低于昌台牦牛(P0.01);亚丁牦牛肉的pH值冈上肌为6.40,背最长肌为6.62,半腱肌为6.34;在药物检测中,亚丁牦牛肉中均未检测到药物残留。表明亚丁牦牛肉是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氨基酸含量丰富、肌肉嫩度高等特点的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狍肉的营养价值,为狍肉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试验中共有4组样品,每组均分别于背部、腹部、前腿部和后腿部4个部位进行取样。主要以干燥法、灼烧法、索氏提取法、气相色谱法等试验方法对狍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以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狍肉的水分含量为73. 02%—81. 26%,脂肪含量为1. 66%—2. 87%,蛋白质含量为20. 49%—23. 95%。狍肉中有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多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 56%。样品狍肉中含有10种脂肪酸,ω-6系与ω-3系脂肪酸的比值为12. 87∶1. 00。  相似文献   

15.
测定5峰新疆双峰驼驼乳中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含量,并对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驼乳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45%,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3.084g/100g驼乳,占蛋白质89.39%;驼乳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42%,条件必需氨基酸占4.9%,两者合计达46.9%。说明驼乳蛋白质属天然优质蛋白质和完全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野牦牛与家牦牛六个方面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一种古老的牛种,距今2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我国是世界上家牦牛数量、品种最多的国家,有家牦牛1400多万头,约占世界家牦牛总数的95%以上。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畜种,仅青海省就有牦牛490余万头,约占全世界的1/3。本文主要对青海家牦牛和野牦牛的分布及概况、外貌特征与繁殖方式、饲养管理、生产性能和抗病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野牦牛喜欢群居,善于攀高涉险;野牦牛的繁殖情况基本与家牦牛相似;野牦牛比家牦牛抗病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氨基酸-脂肪复合物对山羊瘤胃液菌体蛋白、血清尿素氮、食糜及血清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59.80±3.23)kg、体况良好、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成年崂山奶山羊公羊4只。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羊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0、120和180 g/d氨基酸-脂肪复合物的试验饲粮。试验共分4期,每期21 d,其中预试期18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添加氨基酸-脂肪复合物提高了瘤胃液菌体蛋白含量平均值,但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提高了瘤胃和小肠食糜及血清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多种氨基酸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经回归分析,提高瘤胃和小肠食糜及血清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适宜氨基酸-脂肪复合物添加水平为122.54~138.64 g/d。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氨基酸-脂肪复合物能提高瘤胃和小肠食糜及血清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从而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最佳水平为122.54~138.64 g/d。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瓦氏微量呼吸测压法,对头胎的初生、3月龄和6月龄家牦牛、横交半血野牦牛和半血野牦牛的肝、肾、心和肺脏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试畜肺的组织学和肺泡透射电镜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牦牛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可以反映其对高原少氧生态环境的适应特性.牦牛肝脏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比其它组织高,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和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指数曲线回归方程y=aebt,肝脏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可作为牦牛组织呼吸代谢的重要指标之一.横交半血野牦牛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家牦牛即横交半血野牦牛,有低的组织呼吸代谢率,表明横交半血野牦牛比家牦牛更能适应高原少氧的生态环境.牦牛组织呼吸代谢强度3月龄前弱,3月龄至6月龄随月龄增加而明显增强.肺组织结构研究表明牦牛肺泡的气-血屏障系统处于开放或半开放状态,是牦牛世代生活在高原少氧生态环境中所形成的独具而完备的组织结构,横交半血野牦牛肺泡直径比家牦牛大,肺泡壁厚度比家牦牛薄,单位肺组织断面上肺泡所占比例和肺细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数比家牦牛高,这些都有利于横交半血野牦牛在高原少氧条件下增加气体交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评价南极磷虾粉氨基酸营养价值。采用国标方法,测定南极磷虾粉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并将12种水产动物肌肉氨基酸组成作为参考模式,评价南极磷虾粉作为饲料蛋白源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并与鱼粉和豆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粉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干物质总重的67.18%、32.64%和23.73%,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8.59%和35.32%,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94.50,符合FAO/WHO的理想蛋白质模式。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计算,南极磷虾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主要为蛋氨酸,而在所选的水产动物中,南极磷虾粉适合作为点篮子鱼、黄颡鱼和红鳍东方鲀的饲料蛋白源。南极磷虾粉氨基酸平衡性较好,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并在水产动物饲料中应用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对大通县32只青海半细毛羊的血清蛋白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血清总蛋白含量为83.50 g/L±5.43 g/L;血清白蛋白含量为42.80 g/L±7.90 g/L;血清球蛋白含量为40.80 g/L±8.09 g/L;血清蛋白组分:白蛋白为51.40%±8.15%;α-球蛋白为10.40%±3.54%;β-球蛋白为12.40%±3.23%;γ-球蛋白为25.90%±7.63%;白球比(A/G)为1.06%±0.34%.公(羯)、母羊血清蛋白质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